张春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个人资料 性别 男出生 1917年2月1日 中華民國山东省菏泽市逝世 2005年4月21日(2005-04-21 ) (8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政党 中国共产党(1936年/1938年-1977年,1977年被开除黨籍) 無黨籍(1977年-2005年)配偶 李淑芬
张春桥 (1917年2月1日-2005年4月21日),山东菏泽巨野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政治人物,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委、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要职,“四人帮”成員之一。
目录 1 生平 1.1 早年生涯 1.2 入党 1.3 文化大革命时期 1.4 被捕与晚年 2 家庭与婚姻 3 参考文献 4 参见 生平 早年生涯 張春橋1932年至1934年在山东济南私立正谊中学读书。1933年春,16岁的张春桥是个文艺活跃分子。济南高级中学学生李树慈找到张春桥,与二三十个志同道合的人发起一个文学组织“华蒂社”,即英文"WHAT"。张春桥是华蒂社的发起人之一和“中坚”分子,他自己日后回忆,曾撰写了关于鲁西水灾的文章。李树慈在1967年交代,他当年其实是国民党复兴社分子,发起华蒂社(“中华法西斯蒂”的意思)是为了收买拉拢一批青年学生,为复兴社提供情报。张春桥在1956年回忆“我当时对李树慈这样的人也没有恶感,以为他也是一个文学青年。不久,我就听到传闻说李树慈是蓝衣社(即复兴社)份子,感到给他写稿是上当,就不和李树慈往来了。”[1] 此事成了“四人帮”被捕之后官方媒体指责张是“国民党特务”的证据,说“张春桥伙同国民党复兴社分子李树慈和马吉峰等人在济南发起成立法西斯蒂组织华蒂社。张春桥是华蒂社的发起人之一和“中坚”分子,积极为华蒂社发展组织、撰写文章,进行反动宣传。”[2] 。
1935年,张春桥到达上海。同年底,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周扬、夏衍等人认为“左联”存在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解散“左联”,成立新的“中国文艺家协会”,鲁迅对此抵触。1936年3月15日,19岁张春桥以笔名“狄克”在《大晚报》副刊《火炬》上发表《我们要执行自我批评》的文章,响应周扬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认为作家田軍(萧军的笔名)因为过早离开中国东北,其作品《八月的鄉村》不够真实。作为《八月的鄉村》的序言的作者,鲁迅在同年4月16日写了《三月的租界》(后收入《且介亭雜文末編》)一文,维护田軍,攻击狄克,并在8月发文攻击周扬,后来因为萧军也支持国防文学而批判萧军。[1] 当时《大晚报》副刊“火炬”的主编崔万秋其实是军统特务,其特务身份在1949年被证实。1936年1月蓝苹(即江青)也曾在此刊发表文章《随笔之类》一文,谈论演员与天才的关系。[3] “四人帮”被捕之后官方媒体指责张“服务于特务崔万秋麾下从事文化运动,化名狄克疯狂攻击鲁迅”。
1936年宋振鼎(化名吴成志,中共建政后任内蒙古林业厅厅长)、林福生等和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组织了一个中共预备党员委员会,发展了一些左翼人士加入共产党。后来和中共取得联系后,吴仲超代表中共党组织明令予以解散,并责令宋振鼎通知了所有参加这个组织的人,包括张春桥。1938年张到达延安后因为没有材料证明其已经入党,于是再次正式入党,但他自己仍把他参加预备党员委员会组织算作参加共产党。[1]
入党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9月,张春桥离开上海,返回济南,在张的父亲的前同事及同乡赵福成(赵福承、赵君弼)的家中暂住,但张不知道当时赵福成乃复兴社特务头子秦启荣手下特务。同年12月张春桥离开济南前往延安,并于次年1月经武汉郭沫若“政治部第三厅”里一个熟人的介绍到达延安。1950年,赵交待他当年送了张一件大衣,“我知张,张不知我。”1976年底,“四人帮”被捕之后,赵福成改口供为受秦启荣密令关照复兴社特务张春桥。[4] “四人帮”被捕之后中共官方说法为张春桥“奉山东复兴社特务头子秦启荣之命,由复兴社特务赵福成掩护,伺机潜入我根据地。”[2]
张春桥1940年赴晋察冀解放区,历任《晋察冀日报》副总编辑、《石门日报》社社长、石家庄市政府秘书长兼《石家庄日报》社长。1949年7月至9月任职新闻日报管委会委员。1949年随解放军进入上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任华东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至1953年1月)。1951年11月至1955年1月任上海《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1月至8月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
1958年,一篇《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文章深为毛泽东赞赏。1959年1月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1962年6月至1965年5月任中共上海市委政治研究室主任。1963年3月至1965年6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1963年12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65年3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1966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兼华东局宣传部部长。
文化大革命时期 参见:一月风暴和文化大革命
1967年4月20日,张春桥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会上
1966年5月至1969年9月任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67年他与姚文元、王洪文一道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刮起夺权风。1967年2月至1976年10月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7年5月8日至1976年10月兼任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1967年5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67年10月起)。1969年4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0年11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共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1971年1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1971年10月至1975年2月为中共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1973年8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年1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1975年2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75年1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党委第一书记(1975年8月起)。
1975年他发表《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被刊登在报刊上,甚至印成单行本全国发行。1976年2月张春桥访问了红色高棉。
被捕与晚年 参见:怀仁堂事变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同年10月6日晚8点,华国锋联合叶剑英、汪东兴等,在中南海怀仁堂诱捕张春桥等人,史称“怀仁堂事变”。
张春桥在法庭上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他一言不发,以漠视对抗法庭[5] 。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作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3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作出裁定,鉴于张春桥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无抗拒改造恶劣情节,依法将对其原判处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1997年12月减为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1998年1月送北京复兴医院保外就医,因癌症于2005年4月21日病逝。2005年5月10日,新华社发布了张春桥病亡的消息[6] 。
家庭与婚姻 張春橋的妻子文靜(原名李淑芬),1916年出生,李淑芬在1943年春与在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党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的张春桥相识相恋。同年底日軍大掃蕩時李淑芬受伤被捕,押到石家莊後参与编写反共材料和参加反共演出。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李淑芬离开日军的控制,投靠當時時任《晉察冀日報》副總編輯的張春橋,张安排她進報社當編輯,並改名文靜。抗戰勝利後,1947年他們在張家口結婚,1949年文靜隨张春桥被安排在上海市委辦公廳工作。兩人於1973年離婚,離婚雖經中央批准,但沒有公開[7] 。1976年张被捕之后,官方说法是文靜“自首叛变,充当日本特务。张春桥对她长期进行包庇。”[2] 1998年張春橋出獄後仍和文靜共度晚年[8] 。
张春桥有弟弟张秋桥,曾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参考文献 ^ 1.0 1.1 1.2 张春桥:“叛徒”与党员身份之谜. 共识网. 201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2.0 2.1 2.2 张春桥的真实身份: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特务?人民网摘自《公审江青四人帮纪实》 ^ 【读书】蓝苹、狄克和崔万秋 ^ 张春桥的所谓特务问题--何新的学问应严谨些 ^ 法庭上,张春桥为何一言不发?. 人民网. [2012-05-29 ] . ^ 张春桥病亡. 新闻网. [2012-05-29 ] . ^ 凯蒂的《張春橋獄中家書》(ISBN 9789629967192)中张的女儿在《张维维五万言长篇访谈:我的父亲张春桥》里否认法律意义上的离婚 “但是法定的离婚证书是没有的...”。 ^ 张春桥秘密离婚记. 人民网. [2012-05-29 ] . 叶永烈,《张春桥传——叶永烈纪实文集》 史云编著《张春桥姚文元实传:自传、日记、供词》,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 郑重,《张春桥:1949及其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7-08-08 参见 共产主义主题 中国共产党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上海主题 人物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职务前任:曹荻秋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7年2月-1976年10月繼任:苏振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职务前任:李德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1975年1月-1976年10月繼任:韋國清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第五届
一中全會 陈独秀(总书记) · 张国焘 · 蔡和森 · 瞿秋白(後補,因病请假) · 谭平山(後補)
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张国焘 · 李维汉 · 周恩来 · 李立三 · 张太雷 · 瞿秋白(後補)
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瞿秋白(临时政治局主席) · 李维汉 · 苏兆征
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瞿秋白 · 李维汉 · 苏兆征 · 周恩来 · 罗亦农 (被捕牺牲) · 项英(後補)
第六届
一中全會 向忠发 · 周恩来 · 苏兆征 (1929年2月病逝) · 项英 · 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职) · 李立三(後補)
三中全會 向忠发(政治局主席) · 周恩来 · 瞿秋白
四中全會
1931年1月 向忠发(总书记) · 周恩来 · 张国焘 · 王明
1931年6月 周恩来 · 王明(代理书记) · 卢福坦 · 张闻天
1931年9月 博古 · 张闻天 · 卢福坦
五中全會
1934年1月 博古(总书记) · 张闻天 · 周恩来 · 项英
1935年1月 张闻天(总书记) · 毛泽东 · 周恩来 · 博古 · 王稼祥
1937年12月 张闻天 · 毛泽东 · 王明 · 陈云 · 康生
六中全會 毛泽东(政治局主席) · 张闻天 · 陈云 · 康生 · 王明 · 任弼时(1940年7月增选)
七中全會 毛泽东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来 · 任弼时
第七届 不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中央书记处 代替。
一中全会选举 1945年6月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來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45年8月增选):陈云 · 彭真
二中全会调整 1949年3月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 · 周恩來 · 朱德 · 任弼时 (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 (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第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56年9月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德(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林彪 (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总书记)
十一中全会选举 1966年8月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彪(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 · 陶铸(1967年被打倒) · 陈伯达 · 邓小平(1967年被打倒) · 康生 · 刘少奇(1967年被打倒,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撤职) · 朱德 · 李富春 · 陈云
1967年3月 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
第九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69年4月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彪 (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隔离审查,1973年撤职) · 康生
第十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73年8月 毛泽东 (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 (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 · 周恩来 (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康生 (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辞职) · 邓小平 (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当选,1976年撤职,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复职,中央副主席) · 朱德 (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董必武 (1975年逝世)
第十一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77年8月 华国锋(中央主席)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汪东兴(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 胡耀邦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总书记) · 赵紫阳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
六中全会改组 1981年6月 胡耀邦(中央主席、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赵紫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华国锋(中央副主席)
第十二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82年9月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五中全会改组 1985年9月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第十三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87年11月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撤职)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四中全会改组 1989年6月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宋平 · 李瑞环(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四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92年10月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 ·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五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97年9月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六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02年11月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菊 (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第十七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07年10月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第十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12年11月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 ·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九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17年10月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汪洋(全国政协主席) · 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赵乐际(中央纪委书记) · 韩正(国务院副总理)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政治局
1969年4月28日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任职
5-1 常委会委员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 彪 (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3年撤职) · 康 生
21-5 委员 毛泽东 · 林 彪 其他按姓氏笔划为序: 叶 群 (1971年逝世) · 叶剑英 · 刘伯承 · 江 青 · 朱 德 · 许世友 · 陈伯达(1973年撤职) · 陈锡联 · 李先念 · 李作鹏(1973年撤职) · 吴法宪(1973年撤职) · 张春桥 · 邱会作(1973年撤职) · 周恩来 · 姚文元 · 康 生 · 黄永胜(1973年撤职) · 董必武 · 谢富治 (1972年逝世)
4-1 候补委员 纪登奎 · 李雪峰(1973年撤职) · 李德生 · 汪东兴
« 第八届(十一中全会后) → 第九届 → 第十届 »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
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73年8月至1977年8月任职
9-3+2 常委会委员
毛泽东 (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 (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央主席) · 周恩来 (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7年撤职) · 康 生 (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辞职) · 邓小平 (1975年任职,1976年撤职,1977年复职,中央副主席) 其他按姓氏笔划为序: 朱 德 (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7年撤职) · 董必武 (1975年逝世)
21-4+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毛泽东 · 王洪文(1977年撤职) · 邓小平 (1973年任职,1976年撤职,1977年复职) · 韦国清 · 叶剑英 · 刘伯承 · 江 青(1977年撤职) · 朱 德 · 许世友 · 华国锋 · 纪登奎 · 吴 德 · 汪东兴 · 陈永贵 · 陈锡联 · 李先念 · 李德生 · 张春桥(1977年撤职) · 周恩来 · 姚文元(1977年撤职) · 康 生 · 董必武
4 候补委员 吴桂贤 · 苏振华 · 倪志福 · 赛福鼎
« 第九届 → 第十届 → 第十一届 »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组长 陈伯达
顾问 康生 · 陶铸(1966年8月2日增补,1967年1月4日被批判)
副组长 江青 · 王任重(1966年12月被批判) · 刘志坚(1967年1月4日被批判) · 张春桥
成员 谢镗忠(1967年5月被打倒) · 姚文元 · 王力(1967年8月30日请假检讨) · 关锋(1967年8月30日请假检讨) · 戚本禹(1968年1月13日隔离审查) · 尹达(1966年被打倒) · 穆欣(1967年9月6日戴上特务帽子) · 郭影秋(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7月回中国人民大学) · 郑季翘(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打倒) · 杨植霖(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批斗) · 刘文珍(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打倒) · 张平化(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8月30日回湖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四届:1975年1月17日至1978年3月5日)
国务院组成人员
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
总理 周恩来 → 华国锋
副总理 邓小平 · 张春桥(后撤职) · 李先念 · 陈锡联 · 纪登奎 · 华国锋(后改任) · 陈永贵 · 吴桂贤(女,后辞职) · 王震 · 余秋里 · 谷牧 · 孙健
历次常务会议
国务院各组成部门负责人
1. 外交部部长 乔冠华 → 黄华 2. 国防部部长 叶剑英 3. 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余秋里(兼) 4.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谷牧(兼) 5. 公安部部长 华国锋(兼) 6. 对外贸易部部长 李强 7. 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 方毅 8. 农林部部长 沙风 9. 冶金工业部部长 陈绍昆 10.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 李水清 11. 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劉西堯 12. 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 李际泰 13. 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 王诤 14. 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 李成芳 15. 第六机械工业部部长 边疆
16. 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 汪洋 17. 煤炭工业部部长 徐今强 18. 石油化学工业部部长 康世恩 19. 水利电力部部长 钱正英 20. 轻工业部部长 钱之光 21. 铁道部部长 万里 22. 交通部部长 叶飞 23. 邮电部部长 钟夫翔 24. 财政部部长 张劲夫 25. 商业部部长 范子瑜 26. 文化部部长 于会泳 27. 教育部部长 周荣鑫 28. 卫生部部长 刘湘屏 29. 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莊則棟
历次全体会议
第三届国务院(第4届周恩来内阁) → 第四届国务院(第5届周恩来内阁) → 第五届国务院(华国锋内阁)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军事委员会
1969年4月28日中共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决定,任期至1973年8月30日
主席 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
6-2 副主席 林彪 (1971年9月身亡) · 刘伯承 · 陈毅 (1972年1月逝世) · 徐向前 · 聂荣臻 · 叶剑英
42-17 委员 丁盛 · 王秉璋 (1971年10月撤职) · 王树声 · 王效禹 (1971年11月撤职) · 王辉球 · 韦国清 · 叶群 (1971年9月身亡) · 皮定均 · 刘丰 (1971年11月撤职) · 刘兴元 · 刘贤权 · 许世友 · 陈士榘 · 陈先瑞 · 陈锡联 · 李天佑 (1970年9月逝世) · 李作鹏 (1971年9月撤职) · 李雪峰 (1971年1月撤职) · 李德生 · 吴法宪 (1971年9月撤职) · 张达志 · 张池明 · 张国华 (1972年3月逝世) · 张春桥 · 邱会作 (1971年9月撤职) · 杨得志 · 杜平 · 萧劲光 · 郑维山 (1971年1月撤职) · 冼恒汉 · 袁升平 · 梁兴初 (1972年3月撤职) · 黄永胜 (1971年9月撤职) · 曾绍山 · 曾思玉 · 彭绍辉 · 韩先楚 · 粟裕 · 温玉成 (1971年10月撤职) · 谢富治 (1972年3月逝世) · 谭甫仁 (1970年12月遇害) · 潘复生 (1971年9月撤职)
军委办事组1971年10月撤销 黄永胜(组长) · 吴法宪 · 叶群 · 刘贤权 · 李天佑 · 李作鹏 · 李德生 · 邱会作 · 温玉成 · 谢富治 · 纪登奎(1971年4月增补) · 张才千(1971年4月增补)
军委办公会议1971年10月设置 叶剑英 · 谢富治 · 张春桥 · 李先念 · 李德生 · 纪登奎 · 汪东兴 · 陈士榘 · 张才千 · 刘贤权
« 第八届(1959年—1969年) →
第九届 → 第十届 »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军事委员会
1973年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决定,任期至1977年8月19日
主席 毛泽东 (1976年9月逝世) → 华国锋(1976年10月决定)
4+1 副主席 叶剑英 · 刘伯承 · 徐向前 · 聂荣臻 · 邓小平 (1975年二中全会增补,1976年撤职,1977年三中全会复职)
11+2-2 常委[注 1] 叶剑英 · 王洪文 (1976年10月撤职) · 邓小平 · 张春桥 (1976年10月撤职) · 刘伯承 · 陈锡联 · 汪东兴 · 苏振华 · 徐向前 · 聂荣臻 · 粟裕 · 李先念(1975年增补) · 王震(1975年增补)
63+3-12 委员 毛泽东 · 叶剑英 · 刘伯承 · 徐向前 · 聂荣臻 · 丁盛 (1977年3月停职) · 王树声 (1974年1月逝世) · 韦国清 · 皮定均 (1976年7月殉职) · 刘兴元 · 刘贤权 · 许世友 · 陈士榘 (1975年8月任军委顾问) · 陈先瑞 · 陈锡联 · 李德生 · 张达志 · 张池明 · 张春桥 · 杨得志 · 杜平 · 萧劲光 · 冼恒汉 (1977年6月撤职) · 曾绍山 · 曾思玉 · 彭绍辉 · 韩先楚 · 粟裕 · 王洪文 · 李先念 · 纪登奎 · 汪东兴 · 张才千 · 张宗逊 · 詹海英 · 苏振华 · 孔照年 · 马宁 (1977年4月撤职) · 傅传作 · 张廷发 · 毛远新 (1976年10月撤职) · 孙玉国 (1977年7月停职) · 迟浩田 · 白如冰 · 杨育才 · 胡修道 · 李志民 · 王昭 · 孔石泉 · 王必成 · 周兴 (1975年10月逝世) · 张贵武 · 秦基伟 · 张英才 · 王六生 · 陈代富 · 郝忠云 · 杨勇 · 赛福鼎·艾则孜 · 高焕昌 · 陶鲁笳 · 萧克 · 宋时轮 · 邓小平 · 王震 · 华国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成立前
鲁易 → 毛泽东 → 周以栗(代) → 叶剑英 → 王稼祥 → 贺昌(代) → 顾作霖(代) → 李富春(代) → 博古(代) → 陈昌浩 → 王稼祥 → 任弼时 → 王稼祥 → 刘少奇 → 罗荣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成立后
罗荣桓 → 谭政 → 罗荣桓 → 萧华 → 李德生 → 张春桥 → 韦国清 → 余秋里 → 杨白冰 → 于永波 → 徐才厚 → 李继耐 → 张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五大机构正职领导人
市委书记
第一书记 饶漱石 → 陈 毅 → 柯庆施 → 陈丕显 → 张春桥 → 苏振华 → 彭 冲 → 陈国栋
书记 芮杏文 → 江泽民 → 朱镕基 → 吴邦国 → 黄 菊 → 陈良宇 → 韩 正(代) → 习近平 → 俞正声 → 韩 正 → 李 强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严佑民 → 胡立教 → 叶公琦 → 陈铁迪 → 龚学平 → 刘云耕 → 殷一璀
市政府首长
市人民政府市长陈 毅
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陈 毅 → 柯庆施 → 曹荻秋
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张春桥 → 苏振华 → 彭 冲
市人民政府市长 彭 冲 → 汪道涵 → 江泽民 → 朱镕基 → 黄 菊 → 徐匡迪 → 陈良宇 → 韩 正 → 杨 雄 → 应 勇
市政协主席 柯庆施 → 陈丕显 → 彭 冲 → 王一平 → 李国豪 → 谢希德 → 陈铁迪 → 王力平 → 蒋以任 → 冯国勤 → 吴志明 → 董云虎
市监察委主任廖国勋
上海市行政长官
上海市政府
中華民國時期
上海特别市政府市长 黄郛 → 吴震修(代) → 张定璠 → 张群
上海市政府市长 张群 → 吴铁城 → 俞鸿钧
淪陷時期
上海市大道政府市长
苏锡文
督办上海市政公署督办苏锡文
→ 上海特别市政府市长
傅筱庵 → 苏锡文(代) → 陳公博 → 吴颂皋(代) → 周佛海
上海市政府市长(復員) 钱大钧 → 吴国桢 → 陈良(代) → 赵祖康(代)
附: 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陈毅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毅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陈毅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陈毅 → 柯庆施 → 曹荻秋
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主任张春桥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张春桥 → 苏振华 → 彭冲
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復設) 彭冲 → 汪道涵 → 江泽民 → 朱镕基 → 黄菊 → 徐匡迪 → 陈良宇 → 韩正 → 杨雄 → 应勇(現任)
“文革” 期间或相关重大政治案件及批斗清洗对象
中共历次政治运动
三家村反党集团 吴晗 · 邓拓 · 廖沫沙
彭、罗、陆、杨阴谋反党集团 彭真 · 罗瑞卿 · 陆定一 · 杨尚昆
批判乌兰夫 乌兰夫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 薄一波 · 刘澜涛 · 安子文 · 杨献珍
“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代表人物” 刘少奇 · 邓小平 · 陶铸 · 王任重
贺龙事件 贺龙
二月逆流 谭震林 · 陈毅 · 叶剑英 · 李富春 · 李先念 · 徐向前 · 聂荣臻 · 余秋里 · 谷牧
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
萧华
王、关、戚事件 王力 · 关锋 · 戚本禹
杨、余、傅事件 杨成武 · 余立金 · 傅崇碧
林彪反党集团 林彪 · 陈伯达 · 叶群 · 黄永胜 · 吴法宪 · 李作鹏 · 邱会作 · 李雪峰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邓小平 · 周荣鑫 · 胡耀邦 · 张爱萍 · 万里
其他案件 内人党事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非常委员会案 东北帮叛党投敌反革命集团案 总理遗言案 南京事件 四五天安门事件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文革后)
“林彪集团” 林彪 · 叶群 · 林立果 · 周宇驰 · 吴法宪 · 李作鹏 · 邱会作 · 黄永胜 · 江腾蛟
“江青集团” 四人帮(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 · 陈伯达
其他“主犯” 康生 · 谢富治
平反冤假错案
冷戰相关人物
冷战导航模板
美洲
欧洲
亚太
亞洲
東亞
海峽兩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 周恩来刘少奇 朱德 任弼时 董必武 宋庆龄 林彪 陈伯达 康生 四人帮 华国锋叶剑英 邓小平 陈云 胡耀邦 李先念 赵紫阳杨尚昆 姚依林 李鹏乔石 江泽民 宋平 李瑞环 中華民國
日本
昭和天皇 明仁 吉田茂 鳩山一郎 石橋湛山 岸信介 池田勇人 佐藤荣作 田中角荣 三木武夫 福田赳夫 大平正芳 鈴木善幸 中曾根康弘竹下登 宇野宗佑 海部俊樹 宮澤喜一 朝鮮半島
朝鲜
韩国
蒙古
東南亞
南亞
澳大利亚
班·奇夫利 哈罗德·霍尔特 愛德華·惠特蘭 马尔科姆·弗雷泽 鮑勃·霍克 保羅·基廷
中东 及非洲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FAST: 222471 GND: 124787940 ISNI: 0000 0000 6382 8957 LCCN: n88034303 NLA: 36656012 VIAF: 7950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