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19, 2019

謝介石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謝介石 謝介石 出生 1878年   大清福建省台灣台北府新竹縣 逝世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遼寧省沈阳市 [來源請求] 民族 漢族 公民权 大清(1878-1895)   大日本帝国(1895-1915) 中華民國(1915-1932)   滿洲國(1932-1945)   中華民國(1945-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54) 职业 滿洲國外交总长 謝介石 (台羅: Siā Kài-tsio̍h [1] ;1878年-1954年),表字 又安 ,一字 幼安 ,台灣新竹市人,任滿洲國第一任外交總長,也是台灣人於滿洲國期間獲得最高官銜的一位。 目录 1 簡歷 2 家庭 3 註釋 4 參考文獻 簡歷 早年就讀於私塾,臺灣割讓後,於新竹國語傳習所學習日語,並曾經擔任伊藤博文來台時之通譯;後來謝介石東渡日本,並且畢業於明治大學法律系,隨即前往天津張勳處工作。 1904年起的二年間,任台灣協會専門學校(現拓殖大學)的台語教師。 1915年謝介石放棄日本國籍並且改入中華民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1917年張勳策動溥儀復辟時,謝介石也參與其中。也因為張勳復辟事件,謝介石得以認識溥儀。 1927年,謝介石出任溥儀辦公室的外務部右丞與天津行在御前顧問,之後前往吉林省出任吉林省省長熙洽的吉林省陸軍部尚書。 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任謝介石為首任外交部總長,謝介石改為滿洲國籍。謝介石曾經將熙洽、馬占山說服歸入滿洲國而立下大功。 1935年代表滿洲國皇帝衣錦還鄉,回台參加台灣博覽會,也在廣播電台發表《敬告台灣同胞》演講暨兒子結婚。臺中市大甲區鎮瀾宮的正殿,仍掛有一塊謝介石題名的匾額。之後一度轉任實業部長。由於謝介石在滿洲國發展的成功,不少台灣人也都前往滿洲尋求發展,並且工作於滿洲國的公務部門。 [2] 據研究,追隨謝介石「過滿洲」的台灣人前後超過五千餘人, [3] 譬如李行的电影《原乡人》的原型鍾理和(由秦漢扮演)1934年和妻子鍾台妹(林凤娇扮演)一起私奔到滿洲。 1935年至1937年謝介石出任滿洲國首任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 193

廖添丁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廖添丁 Liāu Thiam-teng 出生 1883年5月21日   大清臺灣道臺灣府大肚上堡秀水庄 逝世 1909年11月19日 ( 1909-11-19 ) (26歲) 日治臺灣臺北廳八里坌堡 国籍 清治臺灣 日治臺灣 民族 漢族 语言 閩南語 职业 苦力 父母 廖江水、王足 廖添丁 (1883年5月21日-1909年11月19日),臺灣府大肚上堡秀水庄(今日臺灣臺中市清水區秀水里)人,是日治時期的江湖人物,在1909年8月開始的三個月內,偷竊、搶劫大量北臺灣的衙門與富豪,後在臺北八里山區與警方搏鬥時,被友人殺死,得年廿六。 廖添丁屢襲官府的行為似乎表現出反政府思想,且多劫親日的門閥士紳,傳聞中也有濟貧的義行,在臺灣民間信仰中被神化,又加上戲曲、講古的渲染,因而被罪犯英雄化演變為今日臺灣人眼中的抗日傳奇人物及義賊。 目录 1 史實 2 關於廖添丁的忌日 3 民間傳說 3.1 耆老口述 3.2 講古名人的創造 4 分析 5 紀念 6 改編作品 6.1 電影 6.2 電視 6.3 錄音帶 6.4 漫畫 6.5 遊戲 7 註解 8 參考文獻 史實 台灣總督府對廖添丁的搜查始末等報告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廖添丁緝捕令 廖添丁1883年5月21日(清光緒九年農曆四月十五),在今日臺中市清水區秀水里一帶出生 [1] 。除戶簿上記為「明治拾六年四月拾五日」出生,於「台中廳大肚上堡秀水庄土名秀水百九拾壱番地」。據歷史月刊翁慧雯於1999年的研究,4月15日似為廖添丁之農曆生日 [2] 。八歲時父親廖江水過世(除戶簿上記為「明治二十四年七月二十日前戶主死亡」,廖添丁相續為戶長),母親王氏足改嫁,由其姑母撫養成人。廖添丁為長男,與堂妹廖氏嫗、祖母陳氏品同住,務農為生。 [3] 十八歲即開始犯案。後到北臺灣發展,以打零工維生,據聞曾作過鐵道工人、王爺神廟建築工人、炭礦工人等,但隨即犯下震驚社會的大案。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因竊盜三犯付臺中地方法院,遭重禁錮十個月又十五天。1906年~1909年(明治三十九年~四十二年),廖添丁又有多次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Taiwan Historica(拉丁文)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基本資訊 所屬部門 國史館 員額 47人 年度預算額 新臺幣0.97億元(2019年) 授權法源 國史館組織條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組織條例 主要官員 館長 張鴻銘 副館長 劉澤民 主任秘書 王希智 任命者 國史館館長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 3組、3室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 1948年6月1日 前身機關 臺灣省通志館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聯絡資訊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 +886 049 231-6881 網站 www.th.gov.tw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簡稱 臺灣文獻館 )是中華民國政府維護與保存臺灣相關史政文獻的專責機構,前身為臺灣省政府設置的「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精省後改為現名並成為國史館唯一的附屬機關。其專責辦理台灣全志之纂修,以及保存臺灣總督府檔案、專賣局檔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省級機關檔案、古文書、碑碣拓本、日文古籍、民俗文物等相關臺灣史料。 目录 1 沿革 2 歷任首長 3 組織架構 4 館區 4.1 文物大樓 4.2 文獻大樓 4.3 史蹟大樓 5 參見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連結 沿革 1948年6月1日,臺灣省政府於臺北市成立「 臺灣省通志館 」,專責辦理《臺灣省通志》之纂修。 1949年7月,改組為「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分設編纂組、採集組及整理組,以負責本省文獻史料的採集、整理、典藏、文獻書刊的出版及史志的纂修。 1958年,改隸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1972年3月,南遷至位於臺中市東區之臺灣省政府干城辦公區。 1981年,遷至位於臺中市南屯區之臺灣省政府黎明辦公區(黎明新村)。 1990年,位於中興新村的「臺灣歷史文化園區」動工興建,預定將成為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政府文化處等多個省級文化事務單位之所在地。 1992年1月,臺灣歷史文化園區的首棟建築——臺灣文獻史料館(今文獻大樓)落成啟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遷入辦公。 1995年10月,臺灣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