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rch 31, 2019

衛武公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衛武公 概要 谥号 睿圣武 政权 卫國 在世 前852年—前758年 在位 前812年—前758年 父 衞釐侯 衞武公 (前852年-前758年), [1] 完整的谥法为 睿圣武公 , [2] 姬 姓,名 和 ,衞釐侯之子,衞共伯之弟,在卫侯位五十五年,施行良政。 [3] 有学者认为,他就是西周“共和时期”的共伯和。 [4] 近代学者郭沫若等认为,元年师兑簋和三年师兑簋等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提到的 师和父 以及金文中的 白龢父 就是 共伯和 ,即 衞武公 。 [5] 衞武公四十二年,犬戎殺周幽王,他輔佐周平王平犬戎,因此周平王升衞武公為公爵。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当乐工唱起“卫风”时,季札赞叹道:“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衞武公的儿子惠孙是卫国世族孙氏的始祖。 注释 ^ 《國語楚語上》言「昔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 ^ 《国语楚语上》,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6月版,第502页。 ^ 《史记·卫世家》载:“(卫)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 《史记正义》引《鲁连子》:“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另见顾颉刚“共和”一文,出《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 ^ 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65页。 前任: 兄衞共伯餘 衞國君主 前812年 - 前758年 繼任: 子衞前莊公揚 查 论 编 卫国君主 世系 衛康叔 → 衛康伯 → 衛考伯 → 衛嗣伯 → 卫𢈻伯 → 衛靖伯 → 衛貞伯 → 衛頃侯 → 衛僖侯 → 衛共伯 → 衛武公 → 卫前庄公 → 衛桓公 → 州吁 → 衛宣公 → 衛惠公

甯莊子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宁庄子 姓 姬 氏 宁 名 速 谥号 庄 时代 春秋前期 国家 卫 子女 宁俞 宁速 ,即 宁庄子 ,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卫武公儿子季亹的玄孙,甯氏为卿的第五代。 前660年,狄人攻打卫国,好鹤的卫懿公给宁速,让他防守,最终卫国灭亡,卫懿公被杀。卫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前641年,宁速支持伐邢国,认为根据占卜伐邢可以克制旱灾。前634年,宁速和鲁僖公、莒兹丕公在向地会盟。 参考文献 《左传》 闵公、僖公

季亹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季亹 ,春秋初期卫国公子。是卫武公的儿子,卫庄公的兄弟。他的后代就是春秋卫国政坛上颇具影响力的甯氏。著名的大夫甯武子、甯殖都是他的后代。 世系图 .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 季亹       宁顷叔       甯跪       穆仲静       宁庄子宁速       宁武子宁俞       宁成子宁相       宁惠子宁殖       宁悼子宁喜 参考文献 陈厚耀《春秋世族谱》

最大下界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在数学中,某个集合 X 的子集 E 的 下确界 ( 英语: infimum 或 infima,记为 inf E )是小于或等于的 E 所有其他元素的最大元素,其不一定在 E 內。所以还常用术语 最大下界 (简写为 glb 或 GLB )。在数学分析中,实数的下确界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特殊情况。但這個定义,在更加抽象的序理论的任意偏序集合中,仍是有效的。 下确界是上确界概念的对偶。 目录 1 实数集合的下确界 2 在偏序集合内的下确界 3 外部链接 4 参见 实数集合的下确界 在数学分析中,实数的子集 S 的 下确界 或 最大下界 記为 inf( S ),定义为小于等于在 S 中的所有数的最大实数。如果没有这样的数存在(因为 S 没有下界),则我们定义 inf( S ) = −∞。如果 S 是空集,我们定义 inf( S ) = ∞(参见扩展的实数轴)。 实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任何實數集都有下确界(实数的任何有界非空子集都在非扩展的实数轴中有下确界)。 例子: inf1,2,3=1.displaystyle inf1,2,3=1. infx∈R:0<x<1=0.displaystyle infxin mathbb R :0<x<1=0. infx∈R:x3>2=21/3.displaystyle infxin mathbb R :x^3>2=2^1/3. inf(−1)n+1/n:n=1,2,3,…=−1.displaystyle inf(-1)^n+1/n:n=1,2,3,dots =-1. 如果一个集合有最小元素,如同第一个例子,则这个最小元素就是这个集合的下确界。如后三个例子展示的,一个集合的下确界不一定属于这个集合。 下确界的概念和上确界在下列意义下是对偶的 inf(S)=−sup(−S)displaystyle inf(S)=-sup(-S) , 这里 −S=−sdisplaystyle -S=sin S 。 一般的说,为了证明 inf( S ) ≥ A ,只需要证明对于所有 S 中的 x 有 x ≥ A 。证明 inf( S ) ≤ A ,則需:对于任何 ε > 0,都存在 S 中的一个元素 x 使得 x ≤ A

集合族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在集合论和有关的数学分支中,给定集合 S 的子集的搜集 F 叫做 S 的 子集族 或 S 上的 集合族 。更一般的说,无论什么任何集合的搜集都叫做 集合族 。 例子 幂集 P ( S )是在 S 上的集合族。 n元素集合 S 的 k 元素子集 S ( k ) 形成了集合族。 所有序数的类Ord是“大”集合族;它自身不是集合而是真类。 样本空间的某些子集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族。 性质 S 的任何子集族自身都是幂集 P ( S )的子集。 不论什么集合族都是所有集合的真类(全集) V 的子类。 超图是集合 V (顶点集合)加上 V 的非空子集族(边)。 参见 这是一篇关于数学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 论 编 查 论 编 集合论 公理 选择 可数 相关 ( 英语 : Axiom of dependent choice ) 外延 无穷 配对 幂集 正则性 并集 马丁公理 ( 英语 : Martin's axiom ) 公理模式 替代 分类 运算 笛卡儿积 德摩根定律 交集 冪集 补集 对称差 并集 概念 方法 势 基数(大基数) 类 可构造全集 ( 英语 : Constructible universe ) 连续统假设 對角論證法 元素 有序对 多元组 集合族 力迫 一一对应 序数 超限归纳法 文氏图 集合类型 可數集 空集 有限集合(继承有限集合) 模糊集 无限集合 递归集合 子集 传递集合 不可數集 泛集 ( 英语 : Universal set ) 理论 可替代的集合论 集合论 朴素集合论 康托尔定理 策梅洛 广义 ( 英语 : General set theory ) 数学原理 新基础 策梅洛-弗兰克 冯诺伊曼-博内斯-哥德尔 Morse–Kelley ( 英语 : Morse–Kelley set theory ) 克里普克–普拉特克 ( 英语 : Kripke–Platek set theory ) 塔斯基–格罗滕迪克 ( 英语 : Tarski–Grothendieck set theory ) 悖论 ( 英语 : Paradoxes of set theory ) 问题 罗素悖论 萨斯林问题 ( 英语 : Suslin's problem ) ZFC系統無法確

空集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空集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數學符號為 ∅displaystyle emptyset 、 ∅displaystyle varnothing 或 displaystyle ; 。 目录 1 符号 2 性质 3 空集和0 4 常见问题 5 空集的运算 6 公理化集合论 7 范畴论 8 哲學層面 9 參考資料 符号 空集符號源自北歐拉丁字母,不是希臘字母。 空集的标准符号由尼古拉·布尔巴基小組创造,寫作 ∅ ( ∅displaystyle varnothing ),首先見於他們在1939年出版的《數學原本卷一:集合論》( Éléments de mathématique. Livre 1. Théorie des ensembles. Fascicule de résultats )。這符號也可写作 ∅displaystyle emptyset ,有时候採用近似字符“.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Ø ”,也可以使用大括號 displaystyle ; 表示。 这符号源自北欧语言的拉丁字母「 Ø 」,但常被誤會為希腊字母“ φ ”。( φ 有兩個寫法:小寫的 φdisplaystyle varphi 和縮小了的大寫 ϕdisplaystyle phi , ,後者常被誤用為空集符號。 ϕdisplaystyle phi , 的中間为一長豎,中間的圈也較小,與 ∅displaystyle varnothing 的斜線和大圓不同。)。 提出用北歐字母為符號的,是布爾巴基小組成員安德烈·韦伊。他在自傳寫道: J'étais personnellement responsable de l'adoption du symbole Ø pour l'ensemble vide, ... Le Ø appartenait à l'alphabet norvégien, et j'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