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青年團

Multi tool use![Creativ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此條目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之
三民主義青年團。關於现今中华民国台湾地区之中国国民党青年團,詳見
中国国民党青年團。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三民主義青年團 |
---|
 三民主義青年團團徽 |
领袖 | 蒋中正
|
---|
书记处 第一书记
| 陈诚
|
---|
成立 | 1938年7月9日 |
---|
解散 | 1947年9月 |
---|
合并到 |
中國國民黨
|
---|
意识形态 | 三民主義 反共主義 中國民族主義
|
---|
母党 |
中國國民黨
|
---|
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青年组织,于1938年7月9日在武昌正式成立。首任团长是蒋中正,陈诚任书记长。
沿革
1938年4月,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建立三青团。1938年7月,三青团中央团部在武昌成立,指定胡宗南兼任中央干事和组织处长,并兼任陕西三青团的筹建工作。1939年4月,三青团陕西支团部筹备处成立。
1943年3月29日,三民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明定3月29日為中華民國青年節。
1947年,由台灣士紳所組成的三青团台灣區團因捲入二二八事件,大部分幹部被逮捕甚至處決,台灣區團形同解散。
1947年7月9日,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蔣中正出席九週年團慶,並致訓詞《對黨團合併的指示》,稱「統一黨部與團部的機構,這是要使本黨起死回生的一個重要措置」[1];三青團書記長陳誠書告全國青年,實行總動員[2]:8380-8381。同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為統一革命陣線,加強黨國力量,齊一步驟,戡平匪亂」,通過黨團合併案,「決定黨與團統一組織」,通過李惟果升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2]:8381
1947年7月2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黨團統一組織原則》,決定:現任省、市、縣支區分團部干事監察,一律改任為省、市、縣黨部執監委員;擴增後之省、市黨部執行委員,由中央指定5至9人,組織黨團統一委員會,負責團統一組織任務;省、市黨部設主任委員一人,由中央指定之。[2]:83879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暨中央党团联席会议,决定实行党团合并统一,将三青团并入国民党,规定三青团团员一律登记为党员,并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设置青年部。
團歌
三青團團歌為馬濟霖作詞、阙仲瑶作曲的《三民主义青年团团歌》[3],又名《三民主義青年進行曲》。
“
| 烽火滿天,血腥遍野,中華民族遭受著、空前的浩劫。 我們在苦難中長成,我們在大時代的洪爐裡鍛鍊,成一個革命的青年。 黨的新生,民族的復興,兩種任務已緊緊地壓在我們雙肩。 我們誓為主義奮鬥,我們誓為革命犧牲,為了抗戰只有向前。 我們的身體、好比鋼鐵,我們的意志、要比鋼鐵堅強。 我們有力要戰勝一切,我們有熱要熔化一切。 讓我們的鮮血,去把新仇舊恨洗刷個盡絕。 我們是三民主義的青年,民族的中堅。 看準敵人,握緊鐵拳,踏著先烈的血跡, 完成抗戰大業,光明就在前面,勝利就是——明天。[4][5] | ”
|
参考文献
^ 蔣中正. 對黨團合併的指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九日對青年團成立九週年紀念講. 中正文教基金會. 1947-07-09 [2017-04-04].
^ 2.02.12.2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年7月.
^ 效实教师:阙仲瑶先生——一位被忘却的音乐家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5-02
^ 阙仲瑶和《三民主义青年进行曲》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29.
^ 軍校合唱團唱《三民主義青年進行曲》
参见
中华民国主题
政党主题
 中国国民党大陆时期(1919年~1949年)的派系
|
---|
| 影响派系 | 国民党左派(1925年3月~1935年11月;1945年10月~1949年10月)
- 南昌起义时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共系(1924年1月~1927年7月)
西山会议派(1925年11月~1927年9月)
新政学系(1928年1月~1949年12月)
改组派(1927年11月~1931年1月)
- 孔宋家族
- 省黨部
CC派(1927年9月~1950年8月)
新國民黨(1932年~1936年)
|
---|
| 实力派系 | 黄埔系(1924年6月至今)
新桂系(1923年10月~1950年5月)
粤系(1921年5月~1950年4月)
晋系(1927年6月~1949年4月)
冯系(1926年9月~1930年10月)
土木系(1930年8月~1956年5月)
东北军(1928年12月~1947年1月)
西北军(1926年9月~1948年12月)
马家军(1933年~1949年)
|
---|
| 组织派系 | 三青团(1938年7月~1947年9月)
军统(1937年~1955年)
中统(1932年~1956年)
蓝衣社(复兴社)(1932年3月~1938年4月)
|
---|
| 相关党史 | - 国民党一大
- 第一次国共合作
- 中山舰事件
- 清党
- 四一二事变
- 宁汉合流
- 闽变
- 民革成立
|
---|
| 参见:“国民党反动派” |
|
國共摩擦(1937年-1945年)
|
---|
| 中國國民黨 — 中國共產黨
| | 1937年 | 1937年国共谈判 · 查封《解放》西安分销处 · 抗敌救亡会吞并西救 · 两党委员会
|
---|
| 1938年至 1940年1月 |
国民党中央 与中共中央
| 武汉会战 · 民众团体战时行动规约 · 解散三个武汉群众团体 · 三民主义青年团 · 解散十三个西安救亡团体 · 《关于对党外各种政治团体及其分子之态度的决议》 · 宣侠父遇害 · 西安劳动营 · 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 · 《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 《共党问题处置办法》 · 《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草案》 · 《异党问题处理办法》 · 《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 · 《陕甘两省防止异党活动联络办法》 · 《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之自由行动应如何处置》 · 《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 · 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 · 《必须制裁反动派》 · 进犯陕甘宁边区 · 關閉八路軍辦事處 · 洛阳谈判 · 1940年国共谈判
|
---|
| 河北 | 河北民军(张荫梧): 民八事件(博野事件、冀中事件) · 曲线救国 · 深县事件
石友三:孟村事件 · 三討石友三(冀南反顽战役、卫东战役、直南川反顽作战)
|
---|
| 山西 |
|
---|
| 山东 | 太河惨案(博山慘案)
|
---|
| 甘肃 | 陇东事件 |
---|
| 湖北 | 鄂东惨案 |
---|
| 陕甘宁边区 | 土桥事件 · 龙州堡事件 · 瓦窑堡事件 · 镇原事件 · 宁县事件 · 旬邑事件
|
---|
| 新四军 | 平江惨案(涂正坤) · 确山惨案(竹溝慘案) · 镇江惨案 · 半塔集保卫战
|
---|
| 其他 | |
---|
| 1940年7月至 1942年 |
国民党中央 与中共中央
| 綦江惨案 · 1940年国共谈判 · 《中央提示案》 · 调整游击区域及游击部队办法三种 · 《剿办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东段以南附近地区非法活动之异党指导方案》 · 皓电 · 佳电 · 《剿灭黄河以南匪军作战计划》
|
---|
| 新四军 | 苏北战争(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 三路进攻新四军计划 · 围攻八路军独立第三团 · 闵家桥血案 · 四打王光夏 · 郭村战斗 · 西塔山战斗 · 吴家桥会师 · 黄桥战斗 · 营溪战斗 · 姜堰战斗 · 联合抗日座谈会 · 新四军撤出姜堰 · 黄桥战役(韩德勤) · 白驹镇会师 · 海安会师 ·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 · 曹甸战役)
|
---|
| 后续 | 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 《七·七宣言》 · 南委事件 · 盛世才反共事件(新疆独立运动) · 1942年国共谈判
|
---|
|
---|
| 1943年 | 《中国之命运》 · 闪击延安计划 · 洛川军事会议 · 炮击关中 · 山子头战役 · 1943年国共谈判 · 宪政运动 · 第二次《中央提示案》
|
---|
| 1944年-1945年 | 美军观察组(《苏北事件真相》 · 《皖南事变真相》) · 赫尔利访华 · 1944年国共谈判 · 《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 · 《抗战建国政策》 · 天目山战役 · 西进战役 · 八路军南下支队 · 六参政员访问延安 · 七宝镇事件 · 淳化事件 · 剿匪手本 ·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 对目前时局宣言 · 重庆谈判 · 双十协定 · 剿匪密令 · 1945年国共冲突(上黨戰役 - 平綏路戰役 - 津浦战役 - 邯郸战役 - 山海关战斗)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
|
---|
|
um,AEkUvXqXR1TLNm7Hrlb p4iga8UNO,fhmHZOhrw2BOFmWNeR53EUDY562e HQbOXUHE6YR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city in Oregon. For the nearby geological formation, see Celilo Falls. For other uses, see Dalle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town of Dallas, Oregon. City in Wasco County The Dalles City The Dalles and the Columbia River in November 2008 Flag Seal Motto(s): "Cognito timor Vincit" (Latin), "Knowledge Conquers Fear" (English) Location in Oregon Coordinates: 45°36′4″N 121°10′58″W / 45.60111°N 121.18278°W / 45.60111; -121.18278 Coordinates: 45°36′4″N 121°10′58″W / 45.60111°N 121.18278°W / 45.60111; -121.18278 County Wasco County Incorporated 1857 Government • Mayor Stephen Elliott Lawrence (D) [1] [2] Area [3] • Total 6.61 sq mi (17.12...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클릭 링크 → https://bit.ly/2IpD1bZ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영화 다운로드 2018 무료영화 ...
Giới giải trí có không thiếu những câu chuyện cổ tích về những mối tình nghệ sĩ – người quản lý. Hầu như họ đều yêu thương nhau từ sự đồng cảm, từ thời gian, từ "lâu ngày sinh tình". Cổ Cự Cơ, Trương Chấn, Trương Vỹ đều là những người đàn ông đã yêu và kết hôn với người quản lý xinh đẹp. Trong khi Tiêu Kính Đằng vẫn úp mở còn Trương Bân Bân lại hoàn toàn phủ nhận. 1. Tiêu Kính Đằng Mới chỉ hợp tác một thời gian ngắn, Tiêu Kính Đằng và người quản lý tên Lâm Hữu Tuệ (Summer) đã vướng phải tin đồn hẹn hò. Khi đó, Summer vừa chia tay với người bạn trai xã hội đen, còn Tiêu Kính Đằng vẫn đang độc thân, cặp đôi đến với nhau vì những sự đồng cảm trong tâm hồn. Summer từng chia sẻ về nam ca sĩ họ Tiêu: "Tính cách của anh ấy vẫn luôn quan tâm người khác, có đôi khi còn có thể cùng nhau lái xe, cùng ăn một bát mỳ gói". Tiêu Kính Đằng và Lâm Hữu Tuệ (Summer). Summer hơn nam nghệ sĩ tới 13 tuổi, từng là bạn gái của một ông trùm xã hội đen Tuy chưa từng xác nhận tình cảm trướ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