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社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Logo.jpg

宗旨
本土知識生產 社區運動支援
成立時間
2009年
所在地點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2樓

網站

Facebook專頁



本土研究社辦公室外牆(左上)


本土研究社英语:Liber Research Community),是一個研究網絡、出版社[1],創立於2009年[2],由一群熱心關注香港發展及社會問題的研究者組成,2013年正式註冊成非牟利機構[3]


他們結合民間進步力量,以政治學、地理學、社會學、哲學、語言學、文化研究、傳媒、規劃等學科知識組成跨學科、具政策及在地視野,並透過研究、調查及報告的方式,推動重建、規劃、發展、政制、鄉郊、保育、融合、香港經濟等香港議題。[4]


過去發表的研究包括:土地供應研究、棕土、短期租約土地(Short-term Tenancy)、房屋研究、丁屋政策、農業研究、食物安全、中港關係研究等。




目录





  • 1 出版書籍

    • 1.1 書籍


    • 1.2 研究報告



  • 2 傳媒報道

    • 2.1 郊野公園土地建屋問題


    • 2.2 棕土


    • 2.3 棕土群發展潛力研究


    • 2.4 短租閒置土地


    • 2.5 市建局高估開支



  • 3 主要成員


  • 4 軼事

    • 4.1 製作《嘥嘥嘥》短片



  • 5 參考資料


  • 6 外部連結




出版書籍




書籍






























作者
書名
日期
參考
本土研究社
《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供應的迷思與真象》
2013年3月
[5]

影子長策會
《住屋不是地產:民間長遠房屋策略研究報告》
2013年9月
[6]
本土研究社
《供不得其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新視野》
2015年2月

[7][8]
本土研究社
《水耕透視》
2016年2月
[9]
本土研究社
《棕跡》
2016年6月
[10]
本土研究社
《世界(No.1: 界限)》
2017年4月
[11]


研究報告



















報告名稱
日期
參考
《棕跡—香港棕土政策研究報告2015》
2015年12月28日
[12]
《香港棕土地圖2015》
2016年1月3日
[13]
《丁不厭詐:新界套丁研究報告2017》
2018年1月4日
[14]
《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
2018年3月15日
[15]


傳媒報道



郊野公園土地建屋問題


2017年1月18日,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施政報告,建議利用郊野公園內小量生態價值不高、公眾享用價值較低、位於邊陲地帶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出,做法違背《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簡稱《2030+》)意向,皆因《2030+》中,政府從未提及任何郊野公園發展,而時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曾承諾,任期內不會「考慮」發展任何郊野公園,批評一旦發展郊野公園,會觸發骨牌效應。[16]


陳劍青亦指出,施政報告提到將佔地500公頃的紅花嶺納入為郊野公園,但其實紅花嶺即使不劃為郊野公園,本身已是具生態價值的山林資源,而用作起樓的郊野公園邊陲卻會受到實質破壞。[16]


2017年11月24日,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指出,美國自然環境學家湯博立博士(Prof. Lee M. Talbot)當初為香港訂立郊野公園版圖,湯博立早於1965年已經警告,未來或會有人打郊野公園的主意,建議政府需要用最大力度去保護郊野公園。楊夏至又指出,現時若要改變郊野公園土地用途,必須通過許多程序,而政府當初定下這些程序,正正為了保護郊野公園,故質疑政府要求房協就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進行可行性研究,做法已違反設立郊野公園的原意。[17]



棕土


2015年12月27日,本土研究社發表「棕土報告」。團體根據Google Earth衞星圖片,發現全港棕土面積達1192公頃,面積相當於3.7個啟德發展區,較「公共專業聯盟」及「土地正義聯盟」於2012年發現803公頃增加近半[18]。團體發現,全港棕土集中當中元朗、北區及屯門等九個地方,大多有道路相連,惟欠規劃及管理差劣,在發現的棕土當中,用作「貨櫃場」及「停車場」的佔地面積上升至477公頃。認為棕土問題有明顯擴散迹象。[19]


本土研究社指出,房屋署曾於2012年進行內部研究,探討利用元朗工業邨西面的橫洲棕土發展公營房屋的可行性,但計劃最後無疾而終,其中一個困難很可能是地區鄉紳勢力反對。然而,團體認為,即計劃發展範圍涉及私人土地,政府亦有權運用《收回土地條例》賦予的權力收地,將之規劃作公共用途(如公營房屋),另外亦可考慮用官地換取私人土地,或收購某地段的私人土地等。[20]


2016年1月3日,本土研究社推出的棕土研究報告《棕跡》,發表後廣受傳媒報道。[21]


根據本土研究社2016年公布的「香港棕土地圖2015」,香港棕土面積分布如下[22]











































































地點

貯物、廢物回收用途

貨櫃場

露天停車場

其他(荒地/難以辨認)

面積(公頃)
洪水橋
84.5
128.6
42.1
47.4
302.4
屏山及大棠
136.7
13.9
18.2
8.4
177.1
新田/落馬洲
35.8
20
35.1
51.2
142
錦田
40.5
73.9
13
0
127.4
坪輋/恐龍坑
82.5
3
3.8
30.9
120.2
古洞
26.6
0
8.3
17.1
52.1
上水文錦渡一帶
8.2
24.9
3.6
7.4
44.1
屯門/洪水橋之間沿青山公路一帶
5.2
8.6
15.6
8.7
38.1
沙頭角公路、粉嶺龍躍頭一帶
11.7
0
1.9
14.5
28.1
其他
41.1
32.9
29.9
56.6
160.5

總數

472.8

305.8

171.5

242.2

1192


棕土群發展潛力研究


針對政府表示棕地分佈雜亂零散,本土研究社2018年3月15日發表《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當中用半年時間,統計出全港相鄰棕土群共1,171.5公頃,即面積約7個荃灣市中心,當中723公頃未納入發展計劃。團體整理出,全港2公頃或以上的新界相鄰棕土群達94幅,當中位於橫台山及位於坪輋的棕土群更分別達71公頃及70公頃的棕土群,另有26個相鄰棕土群大過10公頃,比起部份資助房屋佔地面積更大。[23]


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批評,政府對棕土的發展潛力有雙重標準,因政府提出《元朗錦田南發展計劃》範圍同樣鄰近石崗機場,但卻指八鄉棕土因受高度限制,無發展潛力。[23]


本土研究社倡議修復棕土,面積較大和無法修復的棕土可用作發展公營房屋等用途,面積較小(2至10公頃)棕土群可作發展鄉村式公屋[23]


根據本土研究社公布的《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全港首十六大棕土群分布如下[24]























































排名(按棕土群面積大小)
位置
面積(公頃)
1
橫台山
71.07
2
坪輋
70.06
3
龍鼓灘
38.07
4
麒麟村
36.06
5
恐龍坑
29.68
6
八鄉
25.49
7
新田
25
8
壆圍南
19.92
9
華山
18.98
10
青磚圍
17.43
11
古洞北
15.43
12
壆圍北
15.29
13
錦田
15
14
沙埔村
12.83
15
長春新村
12.71
16
亞公田
12.65


短租閒置土地


2017年7月20日,本土研究社整合地政總署資料,公布「香港短租閒置土地地圖」,指出政府擁有大量可供短期租用的閒置土地,一共有927幅,佔地142萬平方米,約142公頃,面積相當於7.5個維園。最大一幅位於馬灣,約8萬平方米。[25]


另外,近三分之一的短租批地協議乃私人短租,被用作私人後花園,已知佔地約37.4公頃。其中有不少屬「富豪設施用地」,包括23個泳池和8個網球場。本土研究社質疑做法猶如將短期租約將官地「私有化」。相關短租富豪用地的使用者包括鷹君集團羅嘉瑞家族、信和置業黃志祥家族、澳門賭王傅老榕家族、前助理警務處長關綺蘿、有「貨櫃大王」之稱的西域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良成、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朱殿安等。[26]


本土研究社又指出,地政總處有關短期租約的資訊封閉,政府沒有公布短租土地的確實租金水平,只對向外公布收取「市值租金」,令外界無法得知租金水平。[26]


2017年7月22日,本土研究社成員楊夏至指出,政府多年利用優惠價,將政府土地租給「超級富豪」,部分短期租約呎租低至0.6港元,部分政府土地批獲短租後被改建成私家路、泳池等。相反,曾有馬屎埔農戶因其田地一半是政府土地,為了繼續務農,遂向政府申請以短期租約形式繼續承租,但遭地政總署反對,及後被發展商以高價投走。楊夏至質疑,現時政府短租政策不公平,對於不同階級人士採取不同態度應對,低下階層不容租用官地,但富豪則能以低價租地自用。[27]



市建局高估開支


2017年12月3日,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發表網誌表示,若要發展油旺地區研究範圍內800多幢地積比已用盡的舊樓,按每平方呎建築面積收購價約15,700元計算,或須面對近1,380億元虧損。不過,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質疑市建局「報大數」,一來市建局成立至今只重建700多幢樓,「未來重建哂油尖旺區800幾幢舊樓」的說法成疑;二來市建局過去不會選擇地積比已用盡的舊樓去重建,現在突然表示會重建這類舊樓,質疑只是假象;三來市建局所訂的收購價未必準確,皆因一旦地積比已經用盡,收購價未必如此高,加上市建局部分項目會同發展商分紅,部分收益或未計算其中,故要求市建局公開相關帳目。 [28]


2017年12月5日,本土研究社在facebook統計市建局預計開支與實際開支差距,指出市建局過去十年預計總開支每年平均達271億,但翻看相關年報,實際總開支平均只有137億,遠低於當初估算,十年以來累積下來一共高估589億,質疑市建局「報大數」。團體質疑,市建局錯誤高估開支,藉此合理化現時重建模式,令市建局為了收回高估後的開支,只能以「賺到盡」的方式開發土地,而拒絕其他發展方式,如公營/私營混合物業發展模式、興建公屋或其他可負擔房屋等。[29]


市建局過去預計開支與實際開支差距如下[30]






































財政年度

預計開支(億)

實際開支(億)

高估金額(億)

高估百分比
2007-08 至 2011-12
300
142
158
111%
2008-09 至 2012-13
300
116
184
159%
2009-10 至 2013-14
202
87
115
131%
2010-11 至 2014-15
160
147
13
9%
2011-12 至 2015-16
200
162
38
24%
2012-13 至 2016-17
250
169
81
48%

2017年12月7日,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市建局在九龍城及土瓜灣區有多個重建項目,而市建局不會做「蝕錢生意」,相信重建後會將地區升級及「豪宅化」,以賺取更高利潤,故認為市區舊樓未必需要重建拆卸,建議市建局應以復修作主導,解決市區老化問題。[31]



主要成員


  • 陳劍青

  • 林芷筠

  • 劉海龍

  • 楊夏至


軼事



製作《嘥嘥嘥》短片


2016年,循道中學校園電台在學校錄製一首名叫《R.H.S.》的歌曲,由校內三名學生主唱,好讓學生記得全等三角形的驗證方法。本土研究社為此曲再度填詞,製作《嘥嘥嘥》短片,批評政府浪費公帑興建大型基建,如機場第三跑道、高鐵、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32]歌詞如下:






參考資料




  1. ^ 出版社:本土研究社. 基道. 


  2. ^ 本土研究社. 專頁資訊. Facebook. 


  3. ^ 發自香港, 端傳媒記者 陳倩兒. 象牙塔外的本土研究,他們要用細節打魔鬼|端傳媒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17-12-12] (中文(香港)‎). 


  4. ^ 本土研究社. 關於我們. 


  5. ^ 《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供應的迷思與真象》已經出版. 印象文字. 


  6. ^ 最新出版!住屋問題,不是地產問題!. 印象文字. 


  7. ^ 供不得其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新視野. 基道. 


  8. ^ 供不得其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新視野. 天地圖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9. ^ 水耕透視. 天地圖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10. ^ 棕跡. 基道. 


  11. ^ 世界(No.1: 界限). 基道. 


  12. ^ 棕土報告倡棕土優先 棄盲搶綠地 | 本土研究社 |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8-03-17]. 


  13. ^ 香港棕土地圖2015 (Brownfield Map in Hong Kong 2015) - Google 我的地图. Google My Maps. [2018-03-17]. 


  14. ^ 本土研究社發布 《丁不厭詐:新界套丁研究報告2017》 編制空間資訊全面呈現涉違法套丁現狀 | 本土研究社 |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8-03-17]. 


  15. ^ 本土研究社發布《合棕連橫:新界棕土發展潛力研究》 回應政府土地資源供應及使用策略 | 本土研究社 |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8-03-17]. 


  16. ^ 16.016.1 【施政報告】郊野公園土地建屋 本土研究社憂觸發骨牌效應 | 獨媒報導 |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7-12-09]. 


  17. ^ 眾新聞 | 房協劃120公頃郊野公園邊陲地研究建屋 環保專家批選址未諮詢、劃界隨意. 眾新聞. [2017-12-09] (中文(香港)‎). 


  18. ^ 803公頃棕土荒廢變車場回收場 促發展代填海.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7-12-07]. 


  19. ^ 規劃漏招致棕地如癌擴散 團體倡整合建公屋. on.cc 東網. [2017-12-07] (中文(香港)‎). 


  20. ^ 何雅心/陳劍青:土地發展 棕土包尾! - 20160114 - 觀點 - 觀點.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17-12-07] (中文(台灣)‎). 


  21. ^ 回應政府呻無地問題 「本土研究社」林芷筠倡棕土優先. 《熱血時報》. 2016-01-03. 


  22. ^ 棕土報告倡棕土優先 棄盲搶綠地 | 本土研究社 |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7-12-09]. 


  23. ^ 23.023.123.2 團體︰723公頃棕土群遭忽略.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8-03-17]. 


  24. ^ Pao, Ming. 本土研究社﹕723頃棕地未納規劃 可建8.4萬伙. [2018-03-17] (中文(香港)‎). 


  25. ^ 本土研究社推可短租土地地圖籲市民善用 發展局:歡迎查詢 (23:41) - 20170720 - 港聞.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17-12-07] (中文(台灣)‎). 


  26. ^ 26.026.1 【朱門酒肉臭】本土研究社:富豪「私有化」大量官地 平租建泳池網球場 政府須公開條款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7-12-07] (英语). 


  27. ^ 團體商土地問題 轟政府城市規劃漠視綠化. on.cc東網. [2017-12-09] (中文(香港)‎). 


  28. ^ 蘋果日報. 韋志成指重建油旺蝕千億非靠嚇 陳劍青質疑假象:冇提發展商分紅. 2017年12月3日. 


  29. ^ 市建局也「支爆」? | 本土研究社 | 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17-12-09]. 


  30. ^ 市建局業務綱領的預算開支及實際開支. Google Docs. [2017-12-09] (中文(中国大陆)‎). 


  31. ^ 市建九龍城收樓 呎價1.6萬新高 - 20171207 - 港聞 - 港聞一.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17-12-10] (中文(台灣)‎). 


  32. ^ 嘥嘥嘥



外部連結


  • 本土研究社


  • 本土研究社的Facebook專頁

  • 香港棕土地圖2015

srI9eK6RDz8xAL0,r5oxQx2WJ QLCglSszz8DjNtL8RNKnxK7SK8PmyiAmTJzItt 8FrpSz6pReIV8y1,IHM5q u,zBRd4YO8qE2
ob 65NQumG,iiPpI0KK0Nip57c8NJfgSKj9hWdd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