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NPAC logo.png
基本資訊
機關類型
行政法人機構
所屬部門
文化部監督
授權法源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
主要官員
董事長
朱宗慶
音樂總監
藝術總監

國家交響樂團:呂紹嘉
臺北國家兩廳院:劉怡汝
臺中國家歌劇院:邱瑗
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簡文彬

任命者
董事長:行政院院長任命之
總監:董事會任命之
任期
董、監事會四年一屆
組織編制
附屬機關
3場館、1附設演藝團隊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
2014年4月7日
聯絡資訊

Office of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jpg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會辦公室位於國家音樂廳行政區。
地址
10048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之1號
電話
+886 2 3393-9777
網站
npac-ntch.org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受中華民國文化部監督的行政法人機構,2014年成立。設有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家交響樂團,共11個室內展演場、13,203席位。總部辦公室設於國家音樂廳內。




目录





  • 1 沿革


  • 2 組織架構


  • 3 歷屆董、監事會


  • 4 歷任負責人

    • 4.1 董事長


    • 4.2 場館藝術總監與附設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 5 相關條目


  • 6 參考資料


  • 7 外部連結




沿革


  • 1987年10月6日,臺北市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俗稱兩廳院)正式完工啟用,教育部成立「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

  • 2003年,衛武營正式變更為公園用地,並以都會公園、藝術中心與特定商業區三體共構的方式重新開發,藝術中心則成為新十大建設的一環。整個園區66.6公頃的土地中,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涵蓋其中的10公頃,10公頃作為特定商業區,其餘區域則建設為衛武營都會公園。經國際競圖後,由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的設計得到首獎。

  • 2004年3月1日,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改制為行政法人,為中華民國首個行政法人機構。

  • 2005年,行政院推動新十大建設計畫,其中的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規劃在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興建國際演藝中心、流行音樂中心、國際展覽館等文化設施,臺中計劃興建臺中古根漢美術館、高雄計劃興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9月,行政院並未將臺中古根漢美術館建設案預算編入新十大建設裡,後在文建會要求下更名為「臺中大都會歌劇院」,並降為地方級建設,改由臺中市政府負責規劃興建;後完成國際競圖,由伊東豊雄設計圖得標。

  • 2006年3月15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成立。

  • 2009年4月7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正式動工,預計2012年啟用。12月18日,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建築工程正式動工;工程難度之高,被媒體譽為媲美「世界九大建築奇蹟」[1],2014年試營運,預計2015年底前完工啟用。

  • 2011年1月21日,行政院提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初步擬將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及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納入管理,監督機關為文化部。

  • 2012年2月16日,行政院修正《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5月22日,19位立法委員另提出《衛武營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擬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獨立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外。

  • 2013年4月3日,立法委員提出兩版《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主張增加「臺中大都會歌劇院」及「其他國家展演廳、院、設施」,並於設置條例內明列各場館藝術總監職權。12月16日,成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籌備委員會[2]

  • 2014年1月29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制定公布。3月27日,文化部公布首屆董監事名單,並正式成立首屆董監事會[3][4]。4月2日,教育部所屬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移撥文化部,並更名為「國家兩廳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正式施行[5]。4月7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正式成立運作[6],並召開首次董事會議選出國家兩廳院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藝術總監[7]。5月30日,董事會議選出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8]

  • 2015年1月1日,臺中國家歌劇院營運推動小組及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成立,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附屬作業組織,負責新場館移撥納併前營運規劃及交接事務,分別由準藝術總監擔任營運推動小組召集人。

  • 2016年8月25日,臺中市政府將臺中國家歌劇院捐贈為國有財產,並由文化部移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2016年9月30日,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啟用。

  • 2017年10月31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興建工程報竣。

  • 2018年4月2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國家兩廳院與臺中國家歌劇院新任藝術總監。

  • 2018年9月10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2018年10月13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啟用開幕,啟用典禮於音樂廳舉行,蔡英文總統及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致詞。


組織架構


  • 董事會(董事11至15人,由監督機關遴選後提請行政院長聘任,任期4年,期滿得續聘一次,均為無給職)

  • 監事會(監事3至5人,由監督機關遴選後提請行政院長聘任,任期4年,期滿得續聘一次,均為無給職;監事互選1人為常務監事)
    • 董事長(由監督機關自董事中提請行政院長聘任,為無給職)
      • 各場館藝術總監(由董事長提請董事會通過後聘任,綜理各場館業務,對外代表所屬場館)

      • 附屬作業組織及附設演藝團隊(由董事會通過,並報監督機關核定)

      • 各場館附屬作業組織及附設演藝團隊(由各場館提請董事會通過,並報監督機關核定)



歷屆董、監事會


文化部、教育部及外交部各自派任一位董事為政府相關機關代表,而表演藝術相關之學者專家、文化教育界人士、民間企業經管理專家各不得超過四人;董事需有原住民、客家及場館所在地區域之代表應至少各有一人。董事、監事的任一性別不得少於總人數三分之一。


第1屆[9](2014年4月7日-2018年4月1日)
  • 董事長:陳國慈→朱宗慶

  • 董事會 董事
    • 政府相關機關代表:李應平→許秋煌→楊子葆→丁曉菁(文化部政務次長)、黃碧端→林思伶→蔡清華(教育部次長)、史亞平→李澄然→章文樑(外交部次長)

    • 表演藝術相關之學者專家:申學庸、平珩、吳靜吉、劉富美(高雄代表)

    • 文化教育界人士:簡靜惠、鍾政瑩(客家代表)、陳樂融、孫大川→胡德夫(原住民代表)

    • 民間企業經營、管理專家或社會公正人士:劉金標(台中代表)、童子賢、姚仁祿


  • 監事會 監事:黃日燦(常務監察人)、張明珠、李秋月(文化部主計處處長)

第2屆[10](2018年4月2日-2022年4月1日)
  • 董事長:朱宗慶

  • 董事會 董事
    • 政府相關機關代表:楊子葆→蕭宗煌(文化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范巽綠(教育部政務次長)、章文樑→謝武樵(外交部政務次長)

    • 表演藝術相關之學者專家:路之‧ 瑪迪霖(原住民代表)、鍾政瑩(客家代表)、蘇昭英

    • 文化教育界人士:吳靜吉、林淑真、鄭榮興、劉富美(高雄代表)

    • 民間企業經營、管理專家或社會公正人士:朱士廷、高志尚、許勝傑、蔡長海(台中代表)


  • 監事會 監事:楊其文(常務監事)、陳玲玉、張敏玉、童子賢、李秋月(文化部主計處處長)


歷任負責人



董事長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前


  •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董事長






























屆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邱坤良2004年3月2006年1月
吳靜吉2006年1月2007年4月
2陳郁秀2007年4月2010年4月
3郭為藩2010年4月2013年4月
4朱宗慶2013年4月2014年4月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後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董事長




















屆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陳國慈2014年4月7日2017年1月10日首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原台北故事館總監
朱宗慶2017年1月11日2018年4月1日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2朱宗慶2018年4月2日現任


場館藝術總監與附設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前


  • 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主任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周作民1985年2月1987年1月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兼任
張志良1987年1月1988年8月
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校長調任
劉鳳學1988年8月1990年8月原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胡耀恆1990年8月1992年12月原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任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胡耀恆1992年12月1993年8月
李炎1993年8月2001年3月原教育部國際文教處處長
朱宗慶2001年3月2004年3月原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
  •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任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朱宗慶2004年3月2004年8月
2平珩2004年9月2007年2月
陳郁秀2007年3月2007年4月董事長兼代
3楊其文2007年4月2008年1月
陳郁秀2008年2月2008年4月董事長兼代
4劉瓊淑2008年5月2010年3月
5黃碧端2010年3月2013年1月
6平珩2013年3月2013年7月
李惠美2013年7月2014年3月副總監代理
劉怡汝2014年3月2014年4月副總監代理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後


  • 國家兩廳院 藝術總監















任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李惠美2014年4月7日2018年4月6日
2劉怡汝2018年4月7日現任
臺中國家歌劇院
  • 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術總監















任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王文儀2014年5月30日2018年5月31日
2邱瑗2018年6月1日現任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完工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前


  •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

























任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林朝號2007年9月2011年12月
朱俊德2011年12月2012年4月副主任代理
2陳善報2012年4月2014年1月
3盧本善2014年1月2018年9月10日

完工納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後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任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簡文彬2018年9月10日衛武營營運推動小組召集人
附設國家交響樂團
  • 國家交響樂團 音樂總監








































任次
姓名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艾科卡1986年1990年常任指揮暨藝術顧問
2烏爾.史耐德1991年1992年常任指揮暨藝術顧問
3許常惠1994年1994年
4張大勝1995年1997年
5林望傑1998年2001年
6簡文彬2001年2007年
7呂紹嘉2010年現任


相關條目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參考資料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




  1. ^ 工商時報,台中大都會歌劇院 麗明得標,2009-11-18


  2. ^ 朱宗慶、簡文彬七人 組國家表藝中心籌備委員會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07.,欣古典網,2013年12月16日


  3. ^ 國表藝董事會成立董座陳國慈,中央通訊社,2014-3-27


  4. ^ 國家表藝中心董事長 台北故事館總監陳國慈出線,中央廣播電台,2014-3-27


  5. ^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移撥文化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2014-03-31


  6. ^ 蓄勢待發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四月成立 雲豹插翅 龍應台期許董事會帶動藝術起飛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07.,文化部,2014.03.27


  7.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 馬總統期許綻放文化國力 龍部長期待以「文化冷泉」灌溉原鄉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08.,文化部,2014-4-7


  8. ^ 台中國家歌劇院總監 王文儀出任,中國時報,2014-05-31


  9.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一屆董監事名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07.


  10.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董監事名單


外部連結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繁体中文)(英文)
lR,z98d0BvAVgmYxZo o0vvp I85pEHCWm WctwHm2zrdtQEjpmVj
GJcGZM gx5k4JMjgZk92 UB41k44TVu6QN,Ae OP4LCsl5yk xEX,Nmc,TtGREhY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