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谱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琴学丛书》


古琴谱是用来收录琴曲乐谱的书籍,也称古琴指法谱。到1960年代为止,查阜西已发现超过130部琴谱曾经出版,包含超过3360首琴曲,其中有很多在明朝前失传,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已经有几百年无人演奏了。[1]现存有古琴譜150多部,包含3000多首古琴曲。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碣石調·幽蘭》





《幽蘭》序和曲名《碣石調幽蘭第五》,叙述了作品起源和文字谱。




目录





  • 1 记谱法

    • 1.1 文字谱


    • 1.2 减字谱

      • 1.2.1 徽分记谱法



    • 1.3 工尺(chě)谱


    • 1.4 现代发展



  • 2 琴谱列表


  • 3 参考文献


  • 4 外部链接


  • 5 参见




记谱法



文字谱


古琴最早采用文字谱,以文字详细叙述音高、节奏、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这些演奏法。文字谱可能是由战国时代的雍門周所创制,采用完整的汉字来记录琴曲的所有细节。现存最早的古琴文字谱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原收藏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現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减字谱



文字谱难於使用,晚唐曹柔等简化文字谱而创制减字谱。减字谱是一种指法谱,將原文字譜的文字改成符號,再將符號組合成「減字」而记录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而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因此大大简化了琴谱。雖然理論上有1070个代表指法的减字,但常用的指法並不多,所以减字谱沿用至今。




《琴學入門》减字谱旁注工尺谱。



徽分记谱法


明代以前,琴谱记录的徽位為相對位置,会出现含糊的「七八日(間)」或「六下」,抑或是写「十一」。明末虞山琴派徐青山發展出徽分记谱法[2]以記錄按弦位置:两个徽位间的距离被分为10分,如“七徽六分”、“六徽二分”和“十徽八分”。当时有人把1分划分成10釐,但并不实用[3]



工.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尺(chě)谱



宋代開始出现工尺譜,广泛用于戏曲,亦用於古琴曲。



现代发展


清末民初出現了減字譜與工尺譜的對照譜。王光祈曾以簡譜出版古琴譜,龚一首先以五线谱記錄古琴曲。陈长林研发一套计算机程序把文字谱和减字谱翻译成现代乐谱
[4]。現在琴人中使用的琴譜一般有減字譜與簡譜對照,也有減字譜與五線譜對照。



琴谱列表




参考文献




  1. ^ 查阜西《存見古琴曲譜輯覽》,第3-44页。


  2. ^ 成公亮《减字谱徽位、徽分在弹奏时的误差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2-04.》,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3. ^ 北京古琴研究会《北京琴讯》2001年3月(第71期),第1、2、4页


  4. ^ Qin music notation generator



外部链接



  • (繁体中文)(英文)《現存琴譜列表》,唐世璋(John Thompson)丝弦古琴首页


  • (繁体中文)认识琴谱


  • (中文) 历代琴谱库琴之界


参见




  • 古琴
    • 古琴曲


  • 记谱法
    • 减字谱


aefOdcd X a 8fRLi uWcC0lfJqcug6qAXWv,a
jcPg9H5,8BqHiY3RmhqELRXHWwOUTr4rJQdRdFG zezxTI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