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政府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蔣中正政府是指在蔣中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和中國國民黨總裁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承繼於之前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國民政府,在此時期內的政府各部門首長大多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由蔣中正指派、並與總統府共同為行政部門主體的行政院院長,共歷任九任八位。其中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分別於1950年及1958年兩度兼任行政院院長。


值得留意的是,蔣中正政府是中華民國行憲後迄今唯一能實際同時統治台海兩岸的政權。




目录





  • 1 副總統


  • 2 行憲後的行政院院長


  • 3 評價


  • 4 参见


  • 5 參考




副總統




























次序
肖像
姓名
任職期間
政黨
到任時間卸任時間
1

Li Zongren4.jpg

李宗仁
1948年5月20日1954年3月10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

Chen Cheng in 1940's.jpg

陳誠
1954年5月20日1965年3月5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3

President03-large.png

嚴家淦
1966年5月20日1975年4月5日[1]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行憲後的行政院院長






































































次序
肖像
姓名
任職期間
政黨
到任時間卸任時間
1

Weng Wenhao.jpg

翁文灝
1948年5月20日1948年11月26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

Sun Fo - Hong Kong - HK - c1950 cs.jpg

孫科
(二次)
1948年11月26日1949年3月12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3

何應欽(擷取).jpg

何應欽
1949年3月12日1949年6月13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4

Yan Xishan.png

閻錫山
1949年6月13日1950年3月10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5

Chief1.gif

陳誠
1950年3月10日1954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6

Yu Hung-Chun.jpg

俞鴻鈞
1954年6月1日1958年7月15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7

Chief1.gif

陳誠
(二次)
1958年7月15日1963年12月16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代理

Wang Yunwu (cropped).jpg

王雲五
1963年7月1日1963年9月16日

Independent candidate icon 3200001.svg無黨籍
8

Yen Chia-Kan b.png

嚴家淦
1963年12月16日1972年6月1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9

ChiangChingkuo photo.jpg

蔣經國
1972年6月1日1978年5月19日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評價


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蔣介石的政府,是第一個給予中國人民方向感和希望的政府。它現代化的外觀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以致於願意與它談判,廢除大多數的不平等條約,結束中國一百多年來的羞辱和奴役。他的政府是第一個現代中國的政府,動員全國抵抗一個一流強權的全面入侵,而且最後還能勝利告終。這個政府的成功大多出於人類的意志,而不是組織的效率。經過八年抗戰後,這種意志無法再持續,組織更受到質疑,讓它毫無自保的能力。它甚至無法保護自己的威望。因此其失敗更顯得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足以成為整個國民黨運動的特徵。


國民黨政府從中國過去所承襲的最大障礙,就是政府財政。」[2]



美國新聞記者兼作家白修德(奧西多·懷特)與賈安娜(安娜麗·賈科比)在1946年出版《中國的驚雷》中認為:「新政府的穩定的財政,合理的税務機構,使他們開始享受西洋商人享受幾十年的機會。政府在長江流域維持了法律和秩序,建築了新的鐵路。一陣繁榮浪潮,把中國的商業和工業活動提升到新的高度,出入口貿易旺盛了生產品增加了好幾倍。在鄉下,國民黨依靠地主貴族。在法律上,國民黨的確寫下了一些以前從沒有想到過最進步法令,以減輕農民的困苦——但這些法令只是簡單的制度。每一縣給分成許多單位,叫作保,每保包括數百家,又分成許多甲,每甲十戶。每保每甲都有保甲長,其作用在傳遞國民黨心裡想建立一切新的改革。在紙面上,這制度看起來是很好的。可是實制上,保甲長就是一向統治着農村的地主和貴族。農民從下面往上去看政府,看不見有什麼改變。他的捐税同先前一樣,他的田租和借款利息與往常一樣高,他要有所聲訴,衙門裡還是同樣的人,總是駁斥他的要求。革命什麼都沒有帶給農民。而國民黨,國民革命的黨,如今在每村莊裡都穩穩站定了,各地的黨組織的根,是在出身好和有錢人中間。」[3]:186-187、「推動政府的靈魂是蔣介石本人。他可以安然把黨組織、行政和建設事務交給他的部屬去做,受過教育的中國人的尚未發揮出來才幹,稍加指點,就可以指揮使中國現代化技術上的事務。蔣本人就把自己精力和興趣放在兩大問題上,那就是共產黨問題和日本問題。……美國的借款撑住了他的政府,他的由德國裝備並訓練起來的軍隊,年復一年地緊縮其包圍共區的封鎖線也就是這樣的反共戰爭,使軍閥們和蔣氏結成聯盟,以資互相保護。」[3]:187-188



参见



  • 國民政府(蔣中正在大陸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

  • 中國1930年代

  • 中國1940年代

  • 台灣1940年代

  • 台灣1950年代

  • 台灣1960年代

  • 台灣1970年代


參考




  1. ^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逝世,嚴家淦依中華民國憲法繼任總統。


  2. ^ 黃仁宇《黃河青山》,張逸安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第254頁。


  3. ^ 3.03.1 岳渭仁、冬卉、向東華、曉晴 (编). 《外國人眼中的蔣介石和宋美齡》.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4. ISBN 7-80546-784-6. 





前任:
--

行憲以後的蔣介石政府(中華民國政府)
1948年5月20日—1975年4月5日
繼任:
嚴家淦政府
L6u UimzpiBrBm2w6 c pA5,aoZS2gLVgYA7meqvtfg
8xAgApRiWMwFir UuHm w7O,FPwd8N5QlPrT3rQ4buFUCtFNT39SOCfm3RlR,mKVfDZ jk2s5GaFKY5S8 n6kSeHF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