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埔頂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中壢埔頂,是臺灣桃園市中壢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中堅里、仁福里、仁美里、華勛里、仁祥里、仁和里、仁德里、華愛里、篤行里、中正里、興仁里不含最北端、中山里、中興里、仁愛里、普慶里、自強里不含最北端、自治里、莊敬里不含最北端、自立里、自信里、忠義里不含北部凸出部分、普忠里、仁義里、普仁里、普強里、信義里東北大半部、正義里、德義里、普義里,以及龍山里西南角一小部分、後寮里最北端一小部分。


本地區西部地區因靠近台鐵中壢車站,已發展成為中壢市區的一部分。




目录





  • 1 歷史


  • 2 聚落


  • 3 交通


  • 4 學校


  • 5 產業


  • 6 參考文獻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中壢埔頂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中壢埔頂庄」,隸屬於桃澗堡。該庄北與水尾庄、內壢庄為鄰,東北一小段與崁仔腳庄為界,東與茄苳溪庄、霄裡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後藔庄,西邊為石頭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桃仔園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中壢埔頂」大字,隸屬於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2]


戰後中壢街改制為中壢鎮,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中壢鎮改隸屬於桃園縣。1967年,中壢鎮因人口數達10萬而升格為中壢市。2014年12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桃園市,中壢市改制為中壢區。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埔頂、崁仔腳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近年來本地區西部已發展成為中壢市區的一部分,而東北部靠近內壢車站一帶也已逐漸形成都市化[3]



交通


台鐵縱貫線是台灣西部鐵路南北幹線,大致以東北-西南走向蜿蜒經過中壢埔頂地區東北角及西北部,境內未設站。中壢車站位於西部邊界外不遠處,屬一等站,除部分普悠瑪號、自強號班次外,其餘各級列車均有停靠;內壢車站位於東北部邊界外不遠處,屬三等站,僅停靠區間車,由該等車站可前往台鐵沿線各站。


省道台1線又稱「縱貫公路」,是台北至屏東楓港的幹道,大致以東北東—西南西走向經過中壢埔頂地區北部邊界地帶。由此道路向東北東可前往桃園、龜山、新莊等地,向西南西經外環道繞過中壢市區可前往平鎮、楊梅、老湖口等地。


市道110甲線(中園路、中華路二段、延平路)是大園三塊厝至平鎮宋屋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轉東北東—西南西走向經過本地區西北部,其中部分路段與省道台1線共線。由該道路向北北西轉北可前往水尾、五塊厝、三塊厝並止於縣道110號本線,向西南西與省道台1線分離後,穿越中壢市區可前往平鎮宋屋的中壢外環道最西南端接回省道台1線。


市道114號(中山東路一段~三段)是新屋永安漁港至板橋光復橋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轉西北—東南走向經過本地區西部南側及西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南西轉西穿越中壢市區後可前往新屋、永安漁港等地,向東南轉東可前往八德、鶯歌、板橋等地。


區道桃48線(新中北路、新中北路二段)是普仁至大湳的道路,也是本地區主要的橫向連絡道路,其西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部的市道114號路口。由此向東蜿蜒而行,出邊界後可前往茄苳溪、下庄子、小大湳並止於省道台4線路口。



學校


  • 中原大學


  • 元智大學(小部分)

  • 陸軍專科學校

  • 自強國中

  • 興仁國小

  • 中正國小

  • 華勛國小

  • 富台國小

  • 普仁國小


  • 信義國小(大部分)

  • 自立國小

  • 中原國小


產業


  • 福特六和汽車


參考文獻




  1. ^ 1.01.1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3. ^ 《桃園縣中壢市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7年6月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