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臺灣島
海南島
東海
南海
太平洋
朝鮮半島
蒙古高原
日本列島
日本海
琉球群島
長江
黃河
珠江
黑龍江
黃海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喜馬拉雅山脈
東亞島弧 (英语: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sland arcs ),為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的統稱。
目录 1 地理位置 2 戰略意義 3 20世纪的島弧 4 參看 5 參考文獻 地理位置 東亞島弧在地理上是地球上綿延最長的一串火山島嶼,自北而南包括下列島嶼:[1]
阿留申群島 千島群島 日本列島 琉球群島 台灣島 菲律賓群島 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形成原因是因為歐亞板塊及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所致。[1] 由於位處兩塊板塊之間,因此東亞島弧也是全球主要的地震帶之一,分佈了許多火山與火山群。[2]
戰略意義 二戰結束以後,冷戰初期東、西對抗形成,美國為在西太平洋圍堵共產主義擴張,以大量的軍援、美援建立起強大的反共主義連防,而其中又以台灣島戰略地位最為重要。台灣位於東亞島弧與第一島鏈中樞,且正處於長江口、珠江口的「中央位置」,距福建最近僅130公里,中間穿隔戰略地位同樣重要的台灣海峽,雙方武力對峙數十年,被称為西太平洋上「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反共最前哨」、「亞洲與世界的民主燈塔」。
另外,位於東海東側進入太平洋中心位置的琉球群島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地理及戰略位置。此地曾為琉球國,其在15、16世紀進入國力的鼎盛期,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號稱「萬國津梁」。冷戰結束後至今,美軍在琉球群島的沖繩本島仍擁有普天間飛行場及嘉手納空軍基地等數個航空基地。
20世纪的島弧 1960年代爆發越戰,美軍在越南戰場上傷亡严重,蘇聯的威脅與日俱增。為擺脫曠日費時的越戰泥淖,美國開始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提出「權力平衡」理論,聯中以制蘇。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展開破冰之旅,目的在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協助,迅速結束戰爭,並全力防堵蘇聯的勢力,這時美國的思維是打破過去東亞島弧的牽制,將共產主義的防堵線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與蘇聯之間綿長的領土交界線。中美建交後,「圍堵」政策遂告一段落,而台灣的戰略地位隨之式微,國際地位亦一落千丈。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與之相比其地位大不如前,象徵冷戰的正式結束。美國贏得了冷戰,又在波斯灣戰爭得到了空前的勝利,美國成為冷戰後世界唯一的霸權。
但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開始改革開放,1990年代壯大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大陸逐步走向海洋,中國的海岸線綿長,共12300英里,擁有約7100多個島嶼,潛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戰略亦極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權論急於邁向太平洋,勢必與美、日兩國發生严重衝突,而台灣的地理位置又被賦予新的戰略價值,美國官員又開始倡導新世紀的「围堵政策 」。
參看 參考文獻 ^ 1.0 1.1 陈晓丹. 中国地理博览4. 青苹果数据中心. 26 November 2013: 449. GGKEY:GKCA9XDTD85. ^ 島弧. 中華百科全書.
冷战
美國 ·
蘇聯條約組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不结盟运动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华沙条约组织 · 欧洲煤钢共同体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争取进步联盟 · 中部公約組織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時間表
1940年代 雅尔塔会议 · 不可思議計畫 · 波茨坦会议 · 盟軍佔領德國 · 去纳粹化 · 古琴科事件 · 伊朗危机 · 印巴分治 · 希腊内战 · 科孚海峽事件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法越戰爭 · 印尼獨立戰爭 · 杜鲁门主义 · 亞洲關係會議 · 马歇尔计划 · 捷克斯洛伐克二月政變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蘇聯-南斯拉夫交惡 · 南非種族隔離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铁幕 · 東方集團 · 國共內戰 · 臺灣戒嚴 · 馬來亞危機 · 莫洛托夫計劃
1950年代 竹幕 · 羅森堡夫婦案 · 朝鲜战争 · 1953年伊朗政變 · 东德六一七事件 · 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 · 越南分裂 · 臺海危機 · 日內瓦高峰會 (1955年) · 阿尔及利亚战争 · 波茲南事件 · 匈牙利十月事件 · 蘇伊士運河危機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斯普特尼克危机 · 古巴革命 · 大跃进 · 厨房辩论 · 萬隆會議 · 布瑞克憲法修正案 · 哈尔斯坦主义
1960年代 土耳其政变 · 刚果危机 · 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苏阿决裂 · 美日安保條約 · 四一九革命 · U-2擊墜事件 · 東方一號 · 猪湾事件 · 柏林圍牆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古巴导弹危机 ·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 美軍佔領多明尼加 · 越南战争 · 南越政變 · 南非邊境戰爭 · 印尼九三〇事件 · 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 · 寮國內戰 · 阿根廷革命 · 希臘軍政府 · 普韋布洛號事件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埃以消耗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中印边境战争 · 布拉格之春 · 青瓦台事件 · 伊拉克政變 · 五月风暴 · 中苏边界冲突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EC-121击落事件 · 第一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阿波羅11號
1970年代 缓和政策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慕尼黑惨案 · 叙利亚校正革命 · 柬埔寨內戰 · 黑色九月 · 现实政治 · 乒乓外交 · 柏林四强协定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尼克松访华 · 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泰國學運 · 第一次石油危机 · 康乃馨革命 · 印尼佔領東帝汶 · 第二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安哥拉内战 · 莫三比克內戰 · 赫尔辛基协议 · 板门店事件 · 歐加登戰爭 · 衣索比亞內戰 · 黎巴嫩內戰 · 改革开放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中越邊境衝突)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兀鷹行動 · 骯髒戰爭 · 孟加拉战争 · 中阿决裂 · 南黎巴嫩衝突 · 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教皇
1980年代 阿富汗戰爭 ·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 福克蘭群島戰爭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 仰光爆炸事件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 团结工会 · 两伊战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優秀射手演習 · 星球大战计划 · 美軍入侵格瑞那達 · 革新開放 · 人民力量革命 · 六月民主运动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 緬甸民主示威 · 智利公投 · 六四天安門事件 · 美国入侵巴拿马 · 东欧剧变(波羅的海之路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新思维(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1990年代 天鵝絨分離 · 蒙古民主革命 · 也門統一 · 南斯拉夫解體 · 海湾战争 · 兩德統一 · 苏联解体
情報組織 中央情报局 · 联邦调查局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萨德 · 對外安全總局
競賽 军备竞赛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杜鲁门主义 · 马歇尔计划 · 圍堵政策 · 艾森豪威尔主义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甘迺迪主義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三個世界 · 新東方政策 · 詹森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尼克森主義 · 烏布利希主義 · 卡特主義 · 里根主义 · 推回
意識形態
资本主义 反共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帝国主义 · 凯恩斯主義 · 货币主义 ·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撒切尔主义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左翼共产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曉夫主義 · 铁托主义 · 霍查主义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胡萨克主义 · 新左翼 · 欧洲共产主义
其它 不結盟主義 · 錫安主義 · 三民主義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解放神學
宣傳 積極策略 · 《消息报》 · 《真理报》 · 自由歐洲電台 · 塔斯社 · 美国之音 ·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铁幕 · 竹幕 · 台灣問題 · 朝韩关系 · 红色恐慌 · 末日之鐘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东战争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相关人物 · 分類 · 主題 · 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