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努西·巴奈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薩努西·巴奈
Sanusi Pane

Sanusi Pane Kesusastraan Modern Indonesia p12.jpg
出生
1905年11月14日
荷屬東印度苏门答腊慕哇拉希朋義
逝世
1968年1月2日(1968-01-02)(62歲)
印尼雅加达
職業
作家、記者、史學家
語言
印尼文、荷蘭文
國籍
印尼
體裁
詩歌、劇本

薩努西·巴奈(印尼語:Sanusi Pane,1905年11月14日-1968年1月2日),已故印度尼西亞(印尼)作家、記者、史學家[1];生前活躍於文壇,參加過多份雜誌的編務,被譽為獨立革命之前東印度群島最重要的劇作家。




目录





  • 1 生平


  • 2 風格


  • 3 觀點


  • 4 個人生活


  • 5 作品

    • 5.1 劇本


    • 5.2 詩集


    • 5.3 其他



  • 6 腳註


  • 7 參考資料




生平


薩努西·巴奈在1905年11月14日生於荷屬東印度蘇門答臘打板努里慕哇拉希朋義(Moeara Sipongi,今屬北蘇門答臘省曼代灵纳塔尔县),家人都是穆斯林[1]。他曾經在实武牙兩所小學就讀,隨後轉到巴東、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完成中學課程,並於1922年畢業[2]。他在巴達維亞學習期間向《蘇門答臘青年》(Jong Soematra)雜誌投稿,發表自己的詩歌處女作〈祖國〉(Tanah Air[3]。中學畢業後,巴奈曾經在1922年至1925年期間入讀古農沙里師範學院(Gunung Sari Teachers' College);之後他既當過學院教師,也修讀過法學課程[2]


巴奈在1929年到印度考察印度文化,為期一年[4]。他在1930年返回東印度群島,隨後加入《出現》雜誌的編輯部,擔任編採人員,同時兼任教職[2],還在1933年接受身為作家的胞弟爾敏·巴奈的邀請,參加文學雜誌《新作家》的編務[5]。他是印度尼西亞民族黨黨員,所以在1934年被任教的學校解僱[2]


被解除教職之後,巴奈仍然是文壇的活躍分子。他曾經在1936年至1941年期間與穆罕默德·亞明共同擔任華人創辦的報刊《覺醒報》(Kebangoenan)的編輯[3][4];在1937年12月13日與爾敏、阿當·馬力克、蘇馬郎合辦安塔拉通訊社(後來成為印尼的國營通訊社)[6],還在1941年至1942年期間加入國營出版社圖書編譯局,參加《印度尼西亞》(Indonesia)雜誌的編務[3][4]。圖書編譯局提供的員工福利包括免費米糧以及接駁交通,不過巴奈在那裏工作的時候拒絕享用員工福利,堅持徒步上班,用積蓄購買米糧[1]


1942年日本佔領東印度群島之後,巴奈曾經當過「啟民文化指導所」的所長[4]


巴奈於1968年1月2日在雅加達病逝[4]。生前巴奈希望自己的喪禮以印度教儀式進行,不過他的家人覺得這樣做違反伊斯蘭教的教義,拒絕了這個請求[1]。印尼作家、文學評論家穆罕默德·巴爾法斯認為,巴奈是獨立革命之前東印度群島最重要的劇作家[7]



風格


巴奈寫詩的時候,會採用貼近日常生活的詞語(包括外來語)。他在寫作的時候會抑制自己,盡量不使用印尼的本土語言(包括他的母語——巴塔克語)。他的詩歌在結構上跟馬來傳統詩歌板頓很相似(雖然他還寫過幾首十四行詩)[8],在題材上多數與哲學議題有關[9]。印尼作家、文學評論家穆罕默德·巴爾法斯認為,巴奈是「第一個藉着詩歌表現自我的(印尼詩人)。」[10]



觀點


巴奈認為西方文化過於重視物質,着重於物質生活,另一邊廂的東方文化則比較注重於精神生活。他認為兩種文化的特質會影響人們與大自然互動的形式——西方人偏向於征服大自然,東方人則偏向於適應大自然[1]。有一次巴奈在論戰中反駁《新作家》月刊的主編、西方文化的堅定支持者蘇丹·達迪爾·阿里夏巴納,比喻西方文化是為了追求塵世的歡樂、知識,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浮士德,還比喻東方文化是追求精神真理的阿周那。然而,巴奈同意西方科技可以帶來良好的影響[9]



個人生活


薩努西·巴奈其中一位胞弟是爾敏·巴奈,另一位胞弟則是印尼伊斯蘭教大學生協會的創辦人拉弗蘭·巴奈。薩努西·巴奈已婚,育有五名子女[1]。巴爾法斯形容,巴奈的宗教觀念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蘇非派,以及爪哇教思想的混合體[11]


報導指出,巴奈為人非常謙虛。J·U·納蘇蒂安(J. U. Nasution)本來要為巴奈立傳,不過巴奈跟他說,自己默默無名,不應該接受訪問。蘇卡諾總統向他頒授文化獎章,巴奈拒絕了,因為他說印尼為自己奉獻一切,自己對印尼卻沒有半點付出[1]



作品



劇本


  • 《阿伊朗加》(Airlangga;1928年)

  • 《迦樓羅的孤行》(Eenzame Garoedavlucht;1929年)

  • 《克达查雅》(Kertadjaja;1932年)

  • 《麻喏巴歇的黄昏》(Sandhyakala ning Madjapahit;1933年)

  • 《新人》(Manoesia Baroe;1940年)


詩集


  • 《彩雲》(Puspa Mega;1927年)

  • 《流浪者之歌》(Madah Kelana;1931年)


其他


  • 《印度尼西亞史》(Sedjarah Indonesia;1942年)


腳註




  1. ^ 1.01.11.21.31.41.51.6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9, Sanusi Pane.


  2. ^ 2.02.12.22.3 Jassin 1963, p. 267.


  3. ^ 3.03.13.2 Siregar 1964, p. 114.


  4. ^ 4.04.14.24.34.4 Jakarta City Government, Sanusi Pane.


  5. ^ Foulcher 1991, p. 19–21.


  6. ^ Setiyardi 2002, In deep water.


  7. ^ Balfas 1976, p. 66.


  8. ^ Siregar 1964, p. 115.


  9. ^ 9.09.1 Sutherland 1968, p. 120–122.


  10. ^ Balfas 1976, p. 45.


  11. ^ Balfas 1976, p. 46.



參考資料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Balfas, Muhammad. L. F., Brakel, 编. Handbuch der Orientalistik 1. Leiden, Netherlands: E. J. Brill. 1976. ISBN 978-90-04-04331-2. 


  • Foulcher, Keith. Pujangga Baru: Kesusasteraan dan Nasionalisme di Indonesia 1933–1942 [Pujangga Baru: High Literature and Nationalism in Indonesia 1933-142]. Jakarta: Girimukti Pasaka. 1991. OCLC 36682391 (印度尼西亚语). 


  • Setiyardi. In Deep Water. Tempo (Jakarta). 2002-09-02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 Jassin, Hans Bague. Pudjangga Baru Prosa dan Puisi [Pudjangga Baru Prose and poetry]. Jakarta: Gunung Agung. 1963. OCLC 9399495 (印度尼西亚语). 


  • Sanusi Pane. Language Centre. Jakarta: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9-07-15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印度尼西亚语). 


  • Sanusi Pane. Encyclopedia of Jakarta. Jakarta: Jakarta City Government.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0) (印度尼西亚语). 


  • Siregar, Bakri. Sedjarah Sastera Indonesia 1. Jakarta: Akademi Sastera dan Bahasa "Multatuli". 1964. OCLC 63841626 (印度尼西亚语). 


  • Sutherland, Heather. Pudjangga Baru: Aspects of Indonesian Intellectual Life in the 1930s. Indone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68-10, 6: 106–127. doi:10.2307/3350714.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