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占荷屬東印度
蘭印(蘭領東印度)


1942年-1945年



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国旗

國旗



coat_alt

日本陸軍旗





国歌:《君之代》
《偉大的印度尼西亞》


1942年的日本帝國
1942年的日本帝國

地位
大日本帝國的軍事佔領地
首都
雅加達
常用语言
日語、印尼語
政府
軍事佔領
历史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荷蘭政權移轉

1942年3月9日
• 太平洋戰爭

1941年–1945年
• 第一次爪哇海海戰

1942年2月27日
• 第二次爪哇海海戰

1942年3月1日
• 鄉土防衛義勇軍暴動

1945年2月14日
•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
• 印尼獨立

1945年8月17日
货币
日本軍用手票
荷屬印度盾
荷屬印度盧比






先前国

继承国




荷屬東印度






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

荷屬東印度
今属于
 印尼




印度尼西亚历史

History of Indonesia.png
史前时期英语Prehistoric Indonesia








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是指从1942年3月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一直保持着对印度尼西亚的占领。


日本的占领是第一次对于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统治的真正挑战—结束了荷兰的殖民统治—带来了大量的、异常的变革以及最终的分水岭,使印度尼西亚革命通过一种原本多半不可能实现的手段提前3年到来。[1]因为本土被德国占领,荷兰基本没有能力对日本军队的入侵做出任何防御。在第一次进攻婆罗洲后不到3个月[2],日本海军和陆军便击溃了荷兰人和同盟军。1944-1945年,同盟军大幅绕过印度尼西亚,并没有进攻人口密集的地区,例如爪哇和苏门答腊。因此,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领土才得以解放。


民众的改变,是日本的统治对于印度尼西亚造成的最深远的影响。日本右派主張大多数印尼人对于日本的入侵非常乐观甚至开心,认为他们把自己从荷兰人手里解放了出来。在爪哇,以及苏门答腊的一小部分,日本人教育、训练并且武装了很多印尼青年,并且给了这些部队的本土领袖一些政治权力,試圖從根本建立起類似滿洲國的親日國家。通过摧毁荷兰人的殖民统治,培植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领导,日本原本的佔領措施間接为日后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创造了条件。日本投降當日,印尼隨即宣佈獨立。然而荷蘭政府仍然希望將奪回對東印度的統治,印度尼西亚经历了5年艱苦的內戰,政治、军事和社会动乱,才确立了自己的独立。




目录





  • 1 背景


  • 2 入侵東印度


  • 3 軍事佔領

    • 3.1 印尼民族主義運動



  • 4 行政区划


  • 5 参考文献

    • 5.1 引用


    • 5.2 书籍



  • 6 延伸阅读




背景


到1942年前,印尼自大航海時代已被荷蘭殖民統治了幾百年,被稱為荷屬東印度。1929年,於印尼民族主義覺醒時期,印尼民族領袖蘇卡諾和穆罕默德·哈達(後來成為印尼總統與副總統)預見了即將爆發的太平洋戰爭,而日軍向印尼的進軍將會為獨立條件帶來優勢。[3]


日軍宣傳自己為「亞細亞之光」。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在19世紀末成功轉型為現代科技社會的國家,且在亞洲諸國大部分都在歐洲和美國的控制下時,一直保持獨立。後來甚至在戰爭中擊敗了歐洲強權俄國[4] 。入侵中國後,日本將注意轉向東南亞,宣揚其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來增強其在亞洲的控制權。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日本逐漸加強其在亞洲的影響力,在東印度建立其事業。從小鎮理髮店、照相館和店員,到像是鈴木和三菱這些涉足蔗糖貿易的大型商店與企業[5]



入侵東印度





1942年日軍進軍東印度



軍事佔領




日軍在收容所發行的身分證,所有者為一個印歐混血兒伯王梭


荷裔士兵被送往集中營,印尼裔士兵則被釋放。由於荷蘭人認為日軍會為了管理殖民地而繼續讓荷蘭官員留任,大部分荷蘭人不願意離開。然而事與願違,荷蘭人全部被送往集中營,高階和技術性職位則由日本人或印尼人代替[6]。日軍接管了像是港口、郵政機關等公家機構和單位。[7]除了10萬歐裔公民(還包括一些華裔公民)以外,還有8萬名荷、英、澳、美軍士兵被送往集中營,在那裡死亡率高達百分之13到30。[8]


印尼本土統治階層和政治家為了保有自己的影響力與謀求獨立而與日本人合作。日本給予地方菁英權力,讓他們支持日本的工廠和武裝力量。印尼人的合作讓日軍得以專注在確保東印度群島的空路和海路的安全,以保護郵便通路不受盟軍干擾。


對於日軍佔領的經驗感受隨著社會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住在重要戰略地區的平民經歷了日軍的折磨,強暴,任意逮捕和處決,以及其他戰爭罪行。成千上萬的印尼人不論男女都被帶離印尼到日本的各個佔領區成為強迫勞動者(日語為「勞務者」),用來修築防禦工事、軍火製造、充當慰安婦,在日本的軍事項目中被奴役,包括泰緬鐵路,許多結果死於虐待和飢餓。在爪哇,400萬至1000萬的「勞務者」被迫參與日本軍事工程。[9]約27萬的爪哇工人被送往其他日本佔據的東南亞地區,只有52,000被遣返的,這意味著有80%的死亡率。


成千上萬的印尼人餓死,作為奴工工作,或者被迫離開家園。後來的聯合國報告指出,400萬人死於日本佔領期間的飢荒和強迫勞動,其中包括30,000歐洲的平民被拘禁死亡[10]。荷蘭一項政府研究描述了日本軍方招募婦女充當妓女在印尼生效。它的結論是這之間有200至300歐洲婦女在日軍妓院工作,“其中65人肯定被迫賣淫。”[11]




日本佔領時期的貨幣荷屬東印度盧比


而與蘇丹·夏赫里爾組織地下學生反抗運動同時進行反對運動的是左翼的阿米爾·謝里夫丁,謝里夫丁獲得來自荷蘭政府的25,000古爾登的資助,以其馬克思主義和民族主義,創建了地下反抗組織。阿米爾於1943年遭到日軍逮捕,後來在蘇卡諾的介入下免於死刑,從此事開始日軍才認知到蘇卡諾在印尼的聲望與重要程度。除了阿米爾·謝里夫丁以外,多是華人、安汶人和美娜多人參與反抗組織。[12]


1943年9月於南加里曼丹亞汶泰(Amuntai),在坤甸事件仍未爆發前,曾有一項由印尼民族主義者和荷蘭人共同策劃對抗日軍的起義計畫被揭發。[13]計劃涉及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並驅逐日軍,然而計劃失敗了。[14][15]




1945年的雅加達集中營



印尼民族主義運動




由日軍訓練的印尼少年


在二戰爆發前幾十年,荷蘭政府成功鎮壓較小型的印尼民族主義運動,在日本人眼中這是適合獨立建國的徵兆。日軍佔領期間,日軍鼓勵並支持印尼民族主義,創設新的印尼語學校,並重用如蘇卡諾的民族主義者。越來越激烈的民族主義,加上日軍所造成的荷蘭殖民政府體系崩壞,為戰後的印尼獨立戰爭提供良好的基礎。[16]


然而在日軍佔領的最初兩個月,日軍依然禁止在政治上使用印尼作為國家的名字,以及日後成為印尼國旗、象徵民族主義的紅白旗,也在除了最初期與最末期以外的其他期間,被禁止使用。日本一方面協助緬甸與菲律賓獨立,一方面出於資源的考量而將印尼置於日本帝國軍政體系下。


日本當局將爪哇島視為政治上最重要,但是經濟上最不重要的地方。爪哇居民是日軍主要的勞力來源。和荷蘭政府的禁止政策不同,日本人鼓勵爪哇島上印尼民族主義的發展,增加爪哇人民的政治練達度(在蘇門答臘方面也在後來執行類似的策略,但當時日本的敗跡已相當明顯)。在日本海軍的控制下的其他島嶼,則被認為政治上不重要,但是經濟上佔重要地位的地方,這些地方採行高壓統治。爪哇島與其他島嶼受日本佔領經驗上的不同,為日後的印尼獨立戰爭造成很大的影響。




File:Sukarno and Japan, ABC 1966.webm播放媒体

1966年澳洲廣播公司關於蘇卡諾與日本帝國和印尼民族主義間關係分析的報導


為了取得印尼人的支持,並獲得更多勞力,以對抗盟軍。日本要求印尼民族主義者如蘇卡諾、穆罕默德·哈達來動員印尼人支持日本1943年4月16日創立的動員總部Putera(印尼語:Pusat Tenaga Rakyat)。1944年3月1日由爪哇奉公會(ジャワ奉公会 )取代,招募到的人力許多成為強迫勞動的勞務者(ろうむしゃ,Romusha),有許多印尼人響應日本的號召後再也無法回到家鄉。


日軍也提供印尼青年武器,給予軍事訓練,其中還組成了志願性質的鄉土防衛義勇軍(印尼語:PETA)。最初鄉土防衛義勇軍的成立目的,在於動員當地人以支援日軍,但最後成為了印尼共和國在1945年到1949年的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中的核心勢力,許多義勇軍成員加入了1945年創立的印度尼西亞國民軍。


1945年4月29日,日軍創設了獨立準備調查會(印尼語:BPUPKI),討論印尼獨立的準備和各種相關問題。由第16軍司令官原田熊吉於爪哇創立。對於印尼獨立後的政體問題和方向進行了許多討論。



行政区划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的地圖,描繪了爪哇島。


根据1941年11月26日制定的《关于占领地军政实施的陆海军中央协定》(占領地軍政実施ニ関スル陸海軍中央協定),荷属东印度被划为三个单独的占领区:爪哇和马都拉划归今村均的陆军第16军管辖;苏门答腊划归山下奉文的陆军第25军管辖,25軍的司令部設在新加坡[17],同時在1943年4月前一直控制著馬來亞,失去馬來亞後,其控制範圍限縮到僅有蘇門答臘,並將司令部移至武吉丁宜,而第16軍司令部設在雅加達;荷属婆罗洲、西里伯斯、马鹿加及小巽他群岛则由海军第二南遣艦隊管辖。每一占领区设立军政监部,负责地方行政,军政监部首脑由驻军司令兼任,下设总务、内政、司法、警察、市政工程、经济事务、审计和宣传八个部。


爪哇被分为2个省、17个州和1个特别市(雅加達),苏门答腊设10个州,分別是亞齊州、蘇門答臘東海岸州、達巴努里州、廖內州、蘇門答臘西海岸州、占碑州、明古連州、巨港州、楠榜州、邦加-勿里洞州。[18]



参考文献



引用




  1. ^ Ricklefs (1991), p. 199.


  2. ^ Klemen, L. The conquer of Borneo Island, 1941-1942. Dutch East Indies Campaign website. 1999–2000. 


  3. ^ Friend, p. 29.


  4. ^ Vickers, pp. 86-87.


  5. ^ Vickers, pp. 83–84.


  6. ^ Cribb & Brown, p. 13.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Taylor 2003 31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VIcker (2005), p. 87


  9. ^ Library of Congress, 1992, "Indonesia: World War II and the Struggle For Independence, 1942–50;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942–45" Access date: 9 February 2007.


  10. ^ Cited in: Dower, John W. War Without Mercy: Race and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 (1986; Pantheon; ISBN 978-0-394-75172-6)


  11. ^ Women made to become comfort women - Netherlands


  12.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Reid p1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3. ^ Davidson 2002, p. 78.


  14. ^ Ricklefs 2001, p. 252.


  15. ^ Federspiel 2007, p. 124.


  16. ^ Vickers, p. 85.


  17. ^ Ricklefs 1991, p. 199.


  18. ^ 東京,《讀賣新聞》,朝刊,1942年7月12日,P.1



书籍



  • Cribb, Robert; Brown, Colin. Modern Indonesia: A History Since 1945. Harlow, Essex, England: Longman Group, Ltd. 1995. ISBN 0-582-05713-2. .

  • Post, Peter, et al. eds. (2010), The Encyclopedia of Indonesia in the Pacific War. Leiden: Brill. ISBN 978-90-04-16866-4.

  • Ricklefs, M.C.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300.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page 199, 1991.


  • Vickers, Adrain. A Modern History of Indonesia. Cambridge. 2005. ISBN 978-11-39-44761-4. 


延伸阅读



  • Anderson, Ben. Java in a Time of Revolution: Occupation and Resistance, 1944-1946. Ithaca, N.Y.: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1972. ISBN 0-8014-0687-0. 


  • Hillen, Ernest. The Way of a Boy: A Memoir of Java. Toronto: Viking. 1993. ISBN 0-670-85049-7.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