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本條目已列出參考文獻,但因為沒有文內引註而使來源仍然不明。(2018年12月27日) |
分身(德語:Doppelgänger,「面貌极相似的人」、doppelga(e)nger、分身體、生魂)本意是指某一生者在二地同時出現,由第三者目睹另一個自己的現象。該存在與本人長得一模一樣,但不限定為善或惡。民間傳說當自己見到自己的分身,代表「其人壽命將盡」。在歷史記載上,據說美國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等名人曾經見過自己的分身。另一種說法是:罹患腦癌的病人喪失了自我認識的感覺,而會感受到好像有肉體以外的「另一個自己」存在。換句話說也可以想成是腦部發生某種功能障礙,死期將盡的人看到了分身,而出現「見到另一個自己的人將會不久於人世」這樣的說法。不過該說法仍然只是推測,因為有過「由第三者目擊到分身」的案例,與前述說法會有不合邏輯的部分。總體而言,分身大抵上被視為神秘學的現象。
目录
1 其他
2 虛構作品
2.1 文學
2.2 電影
2.3 電視劇
2.4 動漫畫
2.5 遊戲
3 相關項目
4 參考文獻
5 延伸閱讀
6 外部連結
其他
- 在網路上同時擁有的其他多個用戶帳號也被稱為分身。
- 維基百科用戶的附加帳號稱為傀儡。
- 傳說中佛道教的神通者擁有分身。
- 傳說中忍者擁有製造多個分身的法術。如動畫(火影忍者)中火之國木葉忍者村的第七代火影-漩渦鳴人的多重影分身術就能分身出更多個分身,査克拉量驚人的鳴人配合九尾査克拉甚至可以分到上千個。
虛構作品
有關分身的題材經常在虛構作品中出現,其中有許多為了不良目的變身成特定人士或生物的描寫。
文學
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Dracula)
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的《羅莉塔》(Lolita)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分身者》(Двойник, 1846)
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愛倫·坡的《威廉·威爾遜》(William Wilson)
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的《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奧斯卡·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肖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史蒂芬·金的《黑暗之半》(The Dark Half)
保羅·奧斯特的《紐約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
馬歇爾·埃梅的《分身》(Le Passe-Muraille)
漢斯·海茲·愛華斯的《布拉格大學生》(The Student of Prague)- 《書物の王国》選錄:海因里希·海涅詩《分身》(Der Doppelgänger)
麥克·理察森(Michael Richardson)編《DOUBLE/DOUBLE》- 山本文緒的《藍,或另一種藍》
东野圭吾的小说《分身》
電影
安里麻里的《二重身/雙生靈》(バイロケーション/Bilocation),2014。
丹尼斯·維勒弗的《雙面危敵/世上另一個我/潛意識雙重人格》(Enemy),2013。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的《黑天鵝》 (Black Swan),2010。
史蒂芬·索德柏的《索拉里斯星》(Solaris),2002。
柴田一成執導、清水崇監修的《鏡中幽靈》(もうひとりいる),2002年。
大衛·林奇的《穆赫蘭大道》(Mulholland Dr.),2001。-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
- 《蛇眼》(Snake Eyes),1998。
史丹利·庫柏力克的《闪灵》(The Shining),1997。
丹尼·特乔的《生魂》 (Doppelganger),1993。
艾維·奈許的《生魂》(Doppelganger: The Evil Within),1993。
大衛·柯能堡的《雙生兄弟》(Dead Ringers),1988。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的《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1991。
布萊恩·狄·帕瑪的《替身》(Body Double),1984。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的《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1951。
黑澤清的《分身奇譚》(ドッペルゲンガー)
林愛華的《安娜、安娜》(Anna & Anna)
電視劇
假面騎士KABUTO(仮面ライダーカブト)- 其中出現具有擬態成人類的能力的地球外生物Worm。
假面騎士AGITO(仮面ライダーアギト)- 當天蠍座排列成十字架形狀時,天蠍座的人會目睹和自己長得一樣的人,原因不明地接連自殺。
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 曾经在不同场合出现过五个主角的分身。
吸血鬼日記(The Vampire Diaries)- Tatia Petrova﹑Katerina Petrova和Elena Gilbert互为分身。Amara Petrova為其千年未死去祖先。
雙璧傳說(台劇)- 在這個地球的某個角落,必然有一個長的跟你完全一樣卻無血緣關係的人;無論如何你們二人都不能碰面,一旦相識,法老王的處罰必定降臨……
- 日剧《分身》 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分身。
動漫畫
- 火影忍者
靈異教師神眉(地獄先生ぬ~べ~)中的角色稻葉鄉子曾發生幽體剝離的二重身現像。
分身奇譚(ドッペルゲンガー)- 黑神
真·女神轉生 惡魔之子中出現的無固定外型生物,但是能夠將外型變化成第一眼見到它『實體』的對象
超能力大戰中女主角夏娃專屬的特殊能力ドッペルゲンガー- 天川天音的否定公式
庫洛魔法使中的「鏡」牌曾以女主角"另一個自己"的樣貌出現,劇中也有討論到分身論。
死神的使用說明書中第四章"分身日和"裡 女主角突然因不明原因而有的
哆啦a夢中有一種道具為一分為二刀,可把使用者分成二個人,但是體積會越分越小
Keroro軍曹中其中一個角色Dororo懂得分身術
暗殺教室中的主角殺老師
全职猎人中的武斗家卡華石鬥郎,拥有分身的念能力
ALDNOAH.ZERO第2期中的火星甲冑騎士ORTYGIA,固有能力為製造多個分身,而且其分身全都是真的。
怪談餐館動畫第22集收錄實習教師出現分身現像的故事。
遊戲
科樂美《惡魔城》系列
Capcom《レッドアリーマーII》- 《魔導物語》、《ぷよぷよ~ん》的分身角色ドッペルアルル
- 《カスタムロボV2》的假主角
ASCII的RPG冒險遊戲《moon》- 《仙境傳說》的MVP頭目--死靈
- 《.hack//G.U.》〈君想フ声〉破關後
- 《11eyes -罪與罰與贖的少女-》
ATLUS《真.女神轉生》系列- 《瑪奇》G10 光與影的Boss
- 《Metal Gear Solid 4: Guns of the Patriots》Boss戰中Liquid Ocelot
- 《Devil May Cry 3》中M17的Boss
- 《东方凭依华》的宇佐见堇子
- 《Fate/Grand Order》的Assassin从者燕青
相關項目
- 靈魂出竅
- 化身
- 邪惡分身
- 生靈
二重身(Bilocation/雙生靈)
幻像(幻影、Eidolon (apparition))
參考文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Otto Rank. The Double: A Psychoanalytic Study. 1925 (written 1914). (英文)- Rodney Davies. (2001). Doubles: The Enigma of the Second Self. Robert Hale Ltd. ISBN 978-0709061182 (英文)
- Gerald Bär: Das Motiv des Doppelgängers als Spaltungsphantasie in der Literatur und im deutschen Stummfilm. Editions Rodopi, Amsterdam / New York, NY 2005, ISBN 978-90-420-1874-7. (德文)
- Ingrid Fichtner (Hrsg.): Doppelgänger. Von endlosen Spielarten eines Phänomens. Haupt, Bern / Stuttgart / Wien 1999, ISBN 3-258-06000-2 (= Facetten der Literatur, Band 7). (德文)
- Christof Forderer: Ich-Eklipsen. Doppelgänger in der Literatur seit 1800. Metzler, Stuttgart / Weimar 1999, ISBN 3-476-45209-3. (德文)
延伸閱讀
Brugger, P; Regard, M; Landis, T. (1996). Unilaterally Felt ‘‘Presences’’: The Neuropsychiatry of One’s Invisible Doppelgänger. Neuropsychiatry, Neuro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Neurology 9: 114-122.- Keppler, C. F. (1972). The Literature of the Second Self.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 Maack, L. H; Mullen, P. E. (1983). The Doppelgänger, Disintegration and Death: A Case Report.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3: 651-654.
- Miller, K. (1985). Doubles: Studies in Literary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ank, O. (1971,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German, Der Doppelgänger, 1914). The Double: A Psychoanalytic Stud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Reed, G. F. (1987). Doppelgänger. In Gregory R. 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00–201.- Todd, J; Dewhurst, K. (196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oppelgänger (Hallucinatory Double) in Folklore and Neuropsychiatry. Practitioner 188: 377-382.
- Todd, J; Dewhurst, K. (1955). The Double: Its Psycho-Pathology and Psycho-Physiology.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22: 47-55.
外部連結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doppelganger或者Doppelgänger。 |
- Grimm's Saga No. 260 in which a Doppelgaenger appears as Married Woman
Prometheus Unbound: Text at Barbleb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