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第五次中东战争 黎巴嫩地圖日期 1982年6月4日–9月29日 地点 黎巴嫩 结果 以軍獲勝
参战方 以色列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指挥官和领导者 梅納赫姆·貝京 阿里埃勒·沙龙 亞西爾·阿拉法特 哈菲茲·阿薩德兵力 100,000人 1,500台坦克 1,500台武裝車輛 400架飛機[1] 30艘軍艦巴解游擊隊 : 25,000人 300台坦克 300台武裝車輛 1,100門火炮[1] 敘利亞軍 : 46,000人 900台坦克 600台武裝車輛 350架飛機[1] 伤亡与损失 2,000人傷亡 140台坦克損毀 135台武裝車輛損毀 4架飛機遭擊落不詳 7,000人傷亡 643台坦克損毀或被俘 140台武裝車輛損毀 80門火炮損毀 58架飛機遭擊落
中東戰爭
阿拉伯-以色列戰爭(1948年–1949年) – 蘇伊士運河危機(1956年) – 水權爭奪戰爭(1964年-1967年) – 六日戰爭(1967年) – 消耗戰爭(1968年–1970年) – 贖罪日戰爭(1973年) – 南黎巴嫩衝突(1978年) – 黎巴嫩戰爭(1982年) – 南黎巴嫩衝突(1982年–2000年) – 巴勒斯坦大起義(1987年–1991年) –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2000年-2008年) – 黎巴嫩戰爭(2006年) – 加薩戰爭(2008年–2009年) – 加薩船隊衝突
黎巴嫩內戰
百日戰爭 利塔尼行動 埃登 薩夫拉 扎赫勒 1981年以軍轟炸 1982年黎巴嫩戰爭 1982年伊朗外交官被綁架事件 薩布拉與夏蒂拉 美國大使館自殺式炸彈襲擊 貝魯特軍營自殺式炸彈襲擊 黎巴嫩山战争 美國大使館附屬建築自殺式炸彈襲擊 难民营战争 1985年貝魯特汽車炸彈襲擊 黎巴嫩力量內部政變 兄弟戰爭 10月13日
中东地区战争冲突(二战后) 1948年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56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67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 埃以消耗战争 1973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82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7年 巴勒斯坦大起义 2000年 阿克萨群众起义 2006年 以黎衝突 2008年 加沙戰爭 2012年 雲柱行動 2014年 加沙戰爭
第五次中东战争 ,又称黎巴嫩戰爭 ,爆发於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槍手槍撃重傷後,出动陆海空军100,000多名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進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南半部。[1]
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續,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1]
目录 1 背景 2 第一阶段 3 第二阶段 4 停战协议与战争结束 5 參見 6 注释 7 外部链接 背景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駐英國大使阿爾戈夫 在倫敦遭到來自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敵對的阿布·尼達爾組織的槍手槍擊,身受重傷。以色列隨即以該事件為藉口出兵黎巴嫩。[2]
第一阶段 6月4日,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发动了空袭,主要目标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及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游击队;6月6日11时,在经过五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及空袭轰炸后,四个旅约2万人的以色列军队从西、中、东三路向黎巴嫩进军,主要攻击目标是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游击队。[1]
第二阶段 6月14日至17日,在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后,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哈迪勒国际机场及其附近区域。次日,以军宣布单方面停火并要求巴解组织停火并从贝鲁特撤军,但是巴解游击队拒绝了这一要求。[1]
6月22日,以色列再次向叙利亚军队发起攻击,并使叙军后撤并控制住了贝鲁特西区,随后以军不断的向这一方向增军并希望以此迫使巴解组织撤出贝鲁特西区。[1]
停战协议与战争结束 1982年6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军立即停火并从黎巴嫩无条件撤军。巴解组织此时也向以军提出了三个条件,分别是:
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 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 以色列断然拒绝了巴解组织的这三项条件,同时要求巴解游击队立即向黎巴嫩军队缴械,撤出黎巴嫩境内。在长时间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以色列于8月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在长时间的武力威慑下,8月12日,巴解最终同意从黎巴嫩撤出。[1]
自8月21日到9月1日,黎巴嫩境内的12000名巴解游击队自黎巴嫩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而贝鲁特的25000名叙利亚军队也撤回了贝卡谷地。8月21日,法、美、義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以监护巴解和叙军的撤军,9月10日后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1]
9月15日,以色列以黎巴嫩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再次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外界舆论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军,多国部队重回贝鲁特再次维持秩序,不过以色列军队并未完全撤出。在五个月谈判后,以色列同黎巴嫩签署了撤军协议,不过叙利亚及巴解都反对这项协议,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1]
有说法称在这场战争中T-72被梅卡瓦坦克击败[3] ,俄国人则声称T-72对它战损比占优[4] ,但又有说法称它们没有碰过面[5] ,按这种说法在坦克对战中曾击毁梅卡瓦的是T-62,而击毁T-72的是马加赫坦克[6] 。
前以空军司令大卫-衣维利回忆起他曾遇到一些华约的高级官员,说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美国高科技与以军优势震动了华约,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开放政策直至苏联垮台。[7] [8]
參見 注释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新華網. 2003-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26). ^ Obituary: Shlomo Argov. The Guardian. 2003-02-25. ^ Herzog, p. 349 ^ http://topgun.rin.ru/cgi-bin/units.pl?field=8&unit=2019&page_num=4&page_max=8 ^ ^ http://www.acig.org/artman/publish/article_279.shtml ^ Rabinovich p. 510-11 ^ Rebecca Grant The Bekaa Valley War Air Force Magazine Online 85 (June 2002) 外部链接
以色列战争与冲突
阿以战争(1948–1949年) 报复行动 (1951年–1956年) 苏伊士运河危机 (1956年) 六日战争 (1967年) 消耗战争(1967年–1970年) 赎罪日战争 (1973年) 利塔尼行动 (1978年) 第一次黎巴嫩战争 (1982年–1985年) 南黎巴嫩冲突 (1985年–2000年)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1987年–1993年) 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 (2000年–2005年) 第二次黎巴嫩战争 (2006年) 加沙战争 (2008年–2009年) 防务之柱行动 (2012年) 2014年以巴冲突 (2014年)
冷战
美國 ·
蘇聯條約組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不结盟运动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华沙条约组织 · 欧洲煤钢共同体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争取进步联盟 · 中部公約組織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時間表
1940年代 雅尔塔会议 · 不可思議計畫 · 波茨坦会议 · 盟軍佔領德國 · 去纳粹化 · 古琴科事件 · 伊朗危机 · 印巴分治 · 希腊内战 · 科孚海峽事件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法越戰爭 · 印尼獨立戰爭 · 杜鲁门主义 · 亞洲關係會議 · 马歇尔计划 · 捷克斯洛伐克二月政變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蘇聯-南斯拉夫交惡 · 南非種族隔離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铁幕 · 東方集團 · 國共內戰 · 臺灣戒嚴 · 馬來亞危機 · 莫洛托夫計劃
1950年代 竹幕 · 羅森堡夫婦案 · 朝鲜战争 · 1953年伊朗政變 · 东德六一七事件 · 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 · 越南分裂 · 臺海危機 · 日內瓦高峰會 (1955年) · 阿尔及利亚战争 · 波茲南事件 · 匈牙利十月事件 · 蘇伊士運河危機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斯普特尼克危机 · 古巴革命 · 大跃进 · 厨房辩论 · 萬隆會議 · 布瑞克憲法修正案 · 哈尔斯坦主义
1960年代 土耳其政变 · 刚果危机 · 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苏阿决裂 · 美日安保條約 · 四一九革命 · U-2擊墜事件 · 東方一號 · 猪湾事件 · 柏林圍牆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古巴导弹危机 ·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 美軍佔領多明尼加 · 越南战争 · 南越政變 · 南非邊境戰爭 · 印尼九三〇事件 · 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 · 寮國內戰 · 阿根廷革命 · 希臘軍政府 · 普韋布洛號事件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埃以消耗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中印边境战争 · 布拉格之春 · 青瓦台事件 · 伊拉克政變 · 五月风暴 · 中苏边界冲突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EC-121击落事件 · 第一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阿波羅11號
1970年代 缓和政策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慕尼黑惨案 · 叙利亚校正革命 · 柬埔寨內戰 · 黑色九月 · 现实政治 · 乒乓外交 · 柏林四强协定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尼克松访华 · 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泰國學運 · 第一次石油危机 · 康乃馨革命 · 印尼佔領東帝汶 · 第二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安哥拉内战 · 莫三比克內戰 · 赫尔辛基协议 · 板门店事件 · 歐加登戰爭 · 衣索比亞內戰 · 黎巴嫩內戰 · 改革开放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中越邊境衝突)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兀鷹行動 · 骯髒戰爭 · 孟加拉战争 · 中阿决裂 · 南黎巴嫩衝突 · 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教皇
1980年代 阿富汗戰爭 ·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 福克蘭群島戰爭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 仰光爆炸事件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 团结工会 · 两伊战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優秀射手演習 · 星球大战计划 · 美軍入侵格瑞那達 · 革新開放 · 人民力量革命 · 六月民主运动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 緬甸民主示威 · 智利公投 · 六四天安門事件 · 美国入侵巴拿马 · 东欧剧变(波羅的海之路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新思维(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1990年代 天鵝絨分離 · 蒙古民主革命 · 也門統一 · 南斯拉夫解體 · 海湾战争 · 兩德統一 · 苏联解体
情報組織 中央情报局 · 联邦调查局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萨德 · 對外安全總局
競賽 军备竞赛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杜鲁门主义 · 马歇尔计划 · 圍堵政策 · 艾森豪威尔主义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甘迺迪主義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三個世界 · 新東方政策 · 詹森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尼克森主義 · 烏布利希主義 · 卡特主義 · 里根主义 · 推回
意識形態
资本主义 反共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帝国主义 · 凯恩斯主義 · 货币主义 ·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撒切尔主义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左翼共产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曉夫主義 · 铁托主义 · 霍查主义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胡萨克主义 · 新左翼 · 欧洲共产主义
其它 不結盟主義 · 錫安主義 · 三民主義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解放神學
宣傳 積極策略 · 《消息报》 · 《真理报》 · 自由歐洲電台 · 塔斯社 · 美国之音 ·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铁幕 · 竹幕 · 台灣問題 · 朝韩关系 · 红色恐慌 · 末日之鐘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东战争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相关人物 · 分類 · 主題 · 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