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京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京剧院、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湖北省京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淮安市
分类
传统戏剧
序号
172
编号项目
Ⅳ—28
登录
2006年


京剧 棋盤山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1]
和漢劇[2],并吸收了秦腔[3]、昆曲[1][4]、梆子、弋阳腔[1]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目录





  • 1 京劇發展


  • 2 定为国粹的争议


  • 3 祖師爺


  • 4 表演形式


  • 5 音乐

    • 5.1 伴奏乐器



  • 6 脸谱、服装和道具

    • 6.1 脸谱


    • 6.2 服装


    • 6.3 道具



  • 7 行當與流派

    • 7.1 青衣花旦

      • 7.1.1 王派


      • 7.1.2 梅派


      • 7.1.3 程派


      • 7.1.4 尚派


      • 7.1.5 荀派


      • 7.1.6 张派


      • 7.1.7 筱派


      • 7.1.8 黃派


      • 7.1.9 徐派



    • 7.2 老旦

      • 7.2.1 龚派


      • 7.2.2 李派



    • 7.3 老生

      • 7.3.1 谭派


      • 7.3.2 余派


      • 7.3.3 杨派


      • 7.3.4 马派


      • 7.3.5 言派


      • 7.3.6 高派


      • 7.3.7 奚派


      • 7.3.8 麒派


      • 7.3.9 唐派



    • 7.4 武生

      • 7.4.1 杨派


      • 7.4.2 尚派


      • 7.4.3 盖派


      • 7.4.4 李派


      • 7.4.5 李派



    • 7.5 小生

      • 7.5.1 姜派


      • 7.5.2 叶派


      • 7.5.3 俞派



    • 7.6 文淨

      • 7.6.1 金派


      • 7.6.2 裘派



    • 7.7 武淨

      • 7.7.1 郝派


      • 7.7.2 侯派



    • 7.8



  • 8 培训


  • 9 著名藝人

    • 9.1 道光時代三鼎甲


    • 9.2 后三鼎甲


    • 9.3 同光十三绝


    • 9.4 四大名旦


    • 9.5 四大须生


    • 9.6 琴师


    • 9.7 鼓师



  • 10 衍生詞義

    • 10.1 壓軸



  • 11 參考文獻


  • 12 參見


  • 13 外部链接




京劇發展




天津的戏楼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大量湖廣地區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造成劇團的大融合,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後來國民黨北伐成功,將北京改名北平,「京劇」又被稱為「平劇」。又由于平劇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大批中國大陸難民南下香港,並帶着京劇文化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等)。至1970年後,京剧班(七小福)解散,並各自發展。


另外在台灣方面,蔣介石政府因為國共戰爭兵敗來台,同時也有很多外省人遷至台灣,並帶來了大陸各省的地方文化,其中也包含京劇。而國民黨早年也有計畫在台灣推廣京劇,並定名為「國劇」。但台灣的京劇觀眾絕大多數都是外省人,無法與本省人台灣文化相互融合,本省人依然流行看歌仔戲、布袋戲等;後來隨著台灣意識的抬頭與台灣文化的復興,加上老一輩的外省人逐漸凋零,京劇由於失去了忠實觀眾而在台灣開始沒落;但國家戲劇院和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也有進行京劇的保存、傳承與推廣工作,並經常公開上演。1990年代以前,臺灣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台視國劇》、中國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國劇大展》、 中華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戲曲精華》 ,也是以京劇為主要表演形式。2000年代,台視家庭台曾在每週播出《京華再現》,即《台視國劇》的重播。


臺灣目前主要有四大京劇團:國立國光劇團、臺灣京崑劇團(原國立復興國劇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臺北新劇團(李寶春主持)、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主持)。經常固定演出京劇的場地有四個:臺灣戲曲中心、復興劇場(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碧湖劇場(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臺北戲棚(臺泥大樓)。以上四個劇團並每年不定期於國家戲劇院、臺北市中山堂、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新舞台等場所進行大型公演。


如今,京劇與大部分地方戲劇一樣,面對流行音樂的衝擊,而逐漸衰落。



定为国粹的争议


国粹是一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内涵独特”且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京剧被定为国粹向来都极具争议,京剧是因满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诞生,当时享有盛名的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一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小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生。[5] 在清代,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他们与汉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京剧迎合了满族人、特别是满族上层人的喜好。时至今日,满语的唱词在京剧中仍有大量遗存。在满清皇室的追捧以及一些附庸风雅的京城闲人的跟风下,京剧逐渐开始在京津之间这一狭小地带流传,而受众也多限于王室贵族和追风的达官贵人。[6]清代京剧的大部分剧目都是满清统治者用来歌颂独裁专制、奴化人民思想的工具,京剧的唱腔难以被人听懂,唱调不符合汉族人的审美观,一直没有被汉族地区的广大民众所接受,作家鲁迅曾严厉批判京剧,表达厌恶之情。[7]电影,流行歌曲出现后,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京剧在京津一带逐渐式微。目前各地的京剧院团,特别是京津沪之外的大多数京剧院团在地方财政支持下勉强维持生计。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0省区市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这一举动引发了争议。[8]



祖師爺


老郎神(唐明皇)是京劇的祖師爺,文革「破除迷信」时,中國大陸京劇劇團不許敬拜神佛,但在台灣京劇劇團還有供奉唐明皇的傳統。改革开放后,中国所有京剧剧团不再有禁止敬拜祖师爷的规定。



表演形式


京劇的表演形式主要可歸納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乃「唱念做打」。



  • 就是唱腔,講究依字行腔、以氣帶腔、以情帶腔,詳見音樂條。各個行當之唱腔有不同的藝術特點及審美標準。


  • 就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分「韵白」、「京白」和「方言白」。「韵白」乃是基於湖广音、中州韵所創造出的特殊戲劇語言,它保留了尖團音的分別,部分語音有特出讀法,稱之為上口字;典雅持重的主要人物多半念韻白。「京白」乃是經過藝術加工後之北京話;爽快詼諧的人物或者番邦人物多半念京白。「方言白」包含各地方言,如山西白、紹興白、四川白、山東白、蘇白、南京白、天津白等,多為丑角人物所用。


  • 又稱做表,就是「身段」動作的表演,包含各式靜、動態的肢體語言,如站姿、坐姿、亮相、臺步、圓場、山膀、雲手等。


  • 是結合民間武術將其舞蹈化的武打动作。


音乐


唱腔
京剧的唱腔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二黄有正二黄与反二黄之分,板式有导板、迥龙、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摇板、滚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导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



伴奏乐器


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有檀板和单皮鼓(班鼓)、大锣、铙钹、京锣等。现代京剧也有使用西洋交响乐伴奏的,如《智取威虎山》。



脸谱、服装和道具



脸谱




傳統京劇臉譜


臉譜是運用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以象徵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臉譜的根源,不少學者皆歸納為以下兩個來源:


  1. 祭舞面具說:源於古代祭典所用面具,像驅逐旱魃的儺舞,使用兇寧的面具來突出惡魔可怕的形象。

  2. 樂舞面具說:歷史傳說中北齊的蘭陵王面目秀美,作戰時戴上威猛的面具,以慑服敵人。

後來,由於俳優頭罩面具,在舞臺施展動作,究竟不自然,而且無法操縱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來表達現實人物的情緒,於是逐漸放棄面具,於是發展到以臉譜替代面具,提高面部化粧的戲劇功能。


臉譜的作用可歸納成四點:


  1. 暗示性格

  2. 介紹特點

  3. 褒貶善惡

  4. 明辨美醜

基本可分为十类:红、白、黑、黃、蓝(青)、绿、紫、粉紅(灰)、金和银。


红:表示忠勇正直、義薄雲天、精忠報國、有血性,如关羽、岳飛、姜維、常遇春、颖考叔、趙匡胤、吴汉、关胜。


白:表示奸诈狠毒、笑裡藏刀、工於心計,如曹操、秦檜、趙高、董卓、魏忠賢、嚴嵩、司马懿。


黑:表示刚正、魯莽、勇猛、粗中有細,如包拯、張飛、項羽、李逵。


黃:表示凶狠殘暴、有勇無謀、富有心機,如典韋、宇文成都。


蓝(青):表示中性、猛烈、暴躁、草莽英雄,如夏侯惇、程咬金、竇爾敦、馬武。


绿:表示妖魔鬼怪,如蠍子精。


紫:表示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专诸、张郃、荆轲。


粉紅(灰):表示年邁老弱、血氣衰弱,如黃忠、嚴顏、廉頗。


金和银:表示神秘、高貴、莊嚴,代表妖神佛一类。如如來佛、孫悟空。



服装


傳統戲劇的服裝統稱為『行頭』,保留了明朝服饰的特点。基本的行頭包含:蟒、靠、褶、帔、衣、盔、靴等。這些行頭依角色身分和行當來穿著,無時代、地域或季節的限制,一套行頭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著。也就是說,同一套行頭在不同的劇目裡,各表現不同的角色。


根據《辭源》,“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蟒衣本指繡有蟒蛇形的袍衣。後為繡龍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為大臣所穿,清代則為各官員遇典禮時穿用。


更多關於京劇服裝的詳情請參考外部連結。



道具



京剧的道具十分写意,比如一只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骑,两面绣着车轮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辆车,而坐车人实际是走着。




两面绣着车轮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辆车




演员用一根马鞭就表现出战马嘶鸣(饰杨文广《探谷·破敌》)







行當與流派


京剧的行当主要分四种。



  • 多半扮演形象較為正面、儒雅的男性角色,分老生(鬚生),小生,武生。


  • 扮演女性角色,分青衣(正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丑旦,含丑丫頭、丑婆子,由丑角兼演)。


  • 又稱「花脸」,扮演性格粗獷豪邁的男性角色,分文淨(唱功花臉、铜锤花脸、黑頭),武淨(摔打花臉、架子花脸、武二花)。


  • 又稱小花臉、三花臉,扮演性格詼諧幽默的角色,分文丑,武丑(開口跳),彩旦。

此外,在元雜劇、明傳奇中,末角也曾作为獨立行當,扮演較年長的男性配角,後與生行合并,約等同於「老生」行當。


京剧的流派主要指演员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乃透过师徒相传來传承和发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剧目。



青衣花旦



王派


由王瑶卿開創,演出風格打破青衣、花旦、刀馬旦之分野,開創唱、念、做、打、舞並重的「花衫」行當,為旦角流派發展打下深厚基礎。王瑶卿早年嗓音明亮剛健,對旦角唱腔多有革新,擅演《南天门》、《汾河湾》、《彩樓配》等青衣唱工戲,亦擅《虹霓关》等刀馬旦戲;後因嗓音失潤,側重排演花旦、刀馬旦應工的戲碼,代表剧目有:《十三妹》、《棋盘山》、《樊江关》、《穆柯寨‧穆天王》等。另因其經常奉旨於宮廷演出,遂吸收清朝貴族婦女之聲容儀態,搬演風格從容大氣的「旗旦」戲,如《雁门关》、《四郎探母》、《梅玉配》、《大登殿》、《珠帘寨》等戲。



梅派


由梅兰芳開創,其表演風格雍容華貴,簡潔大方,可用「中正平和」總括。梅蘭芳將自己的藝術創造歷程歸結為「簡、繁、簡」,初由樸素空乏充實至豐富多彩,再逐漸沖淡其中繁複累贅者,使整體歸於精煉自然。京劇界常形容梅派為「沒派」,稱梅派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實為稱揚梅派藝術之兼容並蓄。梅蘭芳繼承王瑤卿所打造的花衫行當,擅演《贵妃醉酒》、《宇宙锋》、《奇双会》等傳統劇目,並排演有《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太真外传》、《鳳還巢》、《生死恨》、《廉錦楓》、《抗金兵》、《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古裝新戲,以及《一縷麻》等時裝新戲。亦演崑曲劇目《牡丹亭‧遊園驚夢》、《雷峰塔‧水鬥斷橋》、《孽海記‧思凡》、《鐵冠圖‧刺虎》等。


主要传人有: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魏蓮芳、李世芳、丁至雲、李玉茹、李玉芙、楊秋玲、關肅霜、胡芝風、楊畹農、王志怡、張春秋、秦慧芬,再傳弟子有:魏海敏、李胜素、董圓圓、張晶、張馨月、史依弘、丁曉君、胡文閣、巴特爾等。



程派


由程砚秋開創,代表剧目有:《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碧玉簪》、《六月雪》、《亡蜀鉴》、《马昭仪》、《女儿冢》、《青霜剑》等。


主要传人有:王吟秋、赵荣琛、江新蓉、李世济、新艳秋、李蔷华、李文敏、章遏雲,再传弟子有:张火丁、刘桂娟、迟小秋、李海燕、李佩红(并称五小程旦)、呂洋、趙歡、郭瑋、周婧、隋曉慶、楊磊、張茜、沙霏、李麗、呂耀瑤、殷嬋娟等。



尚派


由尚小云開創,以刀馬旦戲見長,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乾坤福壽鏡》、《昭君出塞》、《祭塔》、《二进宫》等。


主要传人有:尚长麟、吴素秋、杨荣环、李喜鴻、尚慧敏、孫明珠,再傳弟子有:鞠小蘇、張艷玲、周利、查思娜、李莉、張蕊麟、牟元迪等。



荀派


由荀慧生開創,以花旦戲見長,代表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釧》、《荀灌娘》、《绣襦记》、《杜十娘》、《卓文君》、《霍小玉》、《花田错》、《金玉奴》等。


主要传人有:童芷苓、趙燕俠、孙毓敏、宋长荣、劉長瑜,再傳弟子有:龔蘇萍、耿巧雲、吕慧敏、管波、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張雲、許翠、張佳春、朱俊好、尹俊等。



张派


由张君秋開創,代表剧目有:《望江亭》、《诗文会》、《楚宫恨》、《秦香莲》等。


主要傳人有:吳吟秋、楊淑蕊、薛亞萍、董翠娜、王蓉蓉、趙秀君、宋玉珍、姜亦珊等。





筱派


由筱翠花開創,以花旦、潑辣旦戲見長,代表剧目有:《翠屏山》、《坐楼杀惜》、《活捉三郎》、《红梅阁》、《阴阳河》、《战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马思远开茶馆》等。


主要传人有:毛世来、陈永玲、崔熹云、李丹林、戴綺霞等。



黃派


由黃桂秋開創,代表剧目有:《春秋配》、《蝴蝶媒》、《秋香三笑》等。


主要傳人有:王熙春、顧正秋、張敏智、朱永康等。



徐派


由徐碧雲開創,代表劇目有:《綠珠墜樓》、《虞小翠》等。


主要傳人有:毛世來、畢谷雲等。



老旦



龚派


由龚云甫開創,代表剧目有 《釣金龟》、《遇皇后》、《打龙袍》、《游六殿》等。



李派


由李多奎開創。



老生



谭派


由谭鑫培開創,主要传人有: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增、谭正岩 等。


代表剧目有:《定军山》等。



余派


由余叔岩開創,为之后京剧老生行当声腔艺术做出了极大贡献,唱腔空灵,韵味绵长,擅用脑后音。主要传人有:孟小冬、李少春、陈少霖、杨宝忠、杨宝森等。


代表剧目有:《搜孤救孤》、《摘缨会》、《定军山》、《战太平》等。



杨派


由杨宝森開創,主要传人有:汪正华、程正泰等。


代表剧目有:《空城计》、《碰碑》、《乌盆记》、《文昭关》、《捉放曹》、《击鼓骂曹》等。



马派


由马连良開創,唱腔潇洒飘逸,精于做工与念白,主要传人有:言少朋、冯志孝、张学津等。


代表剧目有:《借东风》、《淮河营》、《四进士》等。



言派


由言菊朋開創,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賀后罵殿》、《骂王朗》、《战太平》等。



高派


由高庆奎開創。主要传人有:高世寿,李盛藻、 李和曾、李宗义、宋宝罗、沈金波、白家麟、虞仲衡等,再传弟子辛宝达、李文林、倪茂才、吴平、 张跃孚等。


代表剧目有:《逍遥津》、《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 《哭秦庭》、《李陵碑》、《浔阳楼》、《连营寨》、《胭粉计》、《七星灯》等传统剧目;新编剧目有:《鼎盛春秋》、《三打祝家庄》、《八义图》、《孙安动本》、《史可法救国记》、《掘地见母》、《宋十回》、《煤山恨》、《豫让桥》、 《赠绨袍》、《马陵道》、《苏秦张仪》、《窃符救赵》、《蝴蝶梦》、《八搜邹应龙》、《锤震金蝉子》、《朱仙镇》、《生死牌》、《摘星楼》、《智斩鲁斋郎》、《闯王旗》、现代戏《白云红旗》、《节振国》等。



奚派


由奚啸伯開創,代表剧目有:《白帝城》。



麒派


由周信芳開創,主要传人有:程毓章、高百岁、陈鹤峰、周少麟、小王桂卿等。


代表剧目有:《斩经堂》、《追韩信》、《打严嵩》、《四进士》、《徐策跑城》、《华容道》、《赵五娘》、《封神榜》、《九更天》。



唐派


由唐韻笙開創,主要傳人有:張海濤、唐登年、邵麟童、汪玉麟、汪慶元等。


代表劇目有:《古城會》、《刀劈三關》、《后羿射日》等。



武生



杨派


由杨小楼開創。



尚派


由尚和玉開創。



盖派


由盖叫天開創。



李派


由李萬春開創。



李派


由李少春開創。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造型



小生



姜派


由姜妙香開創,主要传人有:刘雪涛、林懋榮等。



叶派


由叶盛兰開創,主要传人有:叶少兰、马玉琪等。


代表剧目有:《罗成叫关》、《辕门射戟》、《群英会》等。



俞派


由俞振飞開創。



文淨



金派


由金少山開創,主要传人有:王泉奎。


代表剧目有《御果园》等。



裘派


由裘盛戎開創,主要传人有:裘继戎、方荣翔、李长春 (京剧)、康万生等。


代表剧目有:《赤桑镇》、《铡美案》、《探阴山》、《锁五龙》等。



武淨



郝派


由郝寿臣開創,擅演曹操戏,主要传人有:袁世海,代表剧目有:《芦花荡》等。



侯派


由侯喜瑞開創,代表剧目有:《马踏青苗》、《清风寨》等。





代表流派有蕭派,由萧长华開創。



培训




1934年,北京一所戏剧学校的女生,她们正在练习跷功。


京剧演员的艺能通常是师徒相传。在传统科班中学习,则是成为京剧演员的重要途经。在1930年,创建的北平戏曲专科学校,是新的学习京剧的方式。



著名藝人



道光時代三鼎甲


程長庚、張二奎、余三勝



后三鼎甲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同光十三绝


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须生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琴师



  • 孫佐臣

  • 梅雨田

  • 陳彥衡

  • 王少卿

  • 徐蘭沅

  • 楊寶忠

  • 李慕良

  • 王瑞芝

  • 周長華

  • 鍾世章

  • 唐在炘

  • 熊承旭

  • 姜鳳山

  • 沈玉才

  • 何順信

  • 汪本貞

  • 郝德泉

  • 查長生

  • 夏慶濤

  • 蔣阿炳

  • 尤繼舜

  • 燕守平

  • 宋士芳

  • 賈賢英

  • 趙濟羹

  • 倪秋萍

  • 李壽成

  • 金國賢

  • 林鑫濤

  • 高一鳴

  • 費玉明

  • 萬瑞興

  • 林宗禔

  • 李奘圖

  • 李門

  • 李超

  • 陳平一


  • 梁訓益(臺灣)


  • 徐靜琪(臺灣)


  • 孫立言(臺灣)



鼓师



  • 沈寶鈞

  • 李奎林

  • 鮑桂山

  • 杭子和

  • 白登雲

  • 王燮元

  • 張世恩

  • 張繼武

  • 王凤朝

  • 譚世秀

  • 裴世長

  • 庚金群

  • 王玉璞

  • 張鑫海

  • 蘇煥學

  • 金瑞林

  • 金惠武

  • 李朝貴

  • 焦寶宏

  • 金正明

  • 馬學義

  • 吳有禹

  • 魯華

  • 唐繼榮

  • 史鎮鑫

  • 謝光榮


  • 侯佑宗(臺灣)


  • 呂永輝(臺灣)


  • 劉大鵬(臺灣)


  • 金彥龍(臺灣)



衍生詞義



壓軸


舊時戲園演白天戲,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多開鑼,到傍晚六點多打住;戲目有六七齣甚至八九齣,一般分為三段,前三齣通常為新角兒或學生們演,中間兩三齣比較好,後三齣是觀眾最歡迎的戲。這三段裡每一段的末一齣,叫做「軸子」──前軸子、中軸子、大軸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幾家戲園子演戲的規程,說「軸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劇目,而倒數第二齣戲便成了「壓軸」。


北京老戲班的傳統,派戲人總是把唱工最好的戲,也就是這戲班中的台柱演員的戲,排在倒數第二齣。而最末一齣戲,則是全武行的戲,由戲班全體武行演員參與演出,這類戲占用的時間為一刻鐘,所謂「一打一散」(角色上來簡單地交代一下情由,雙方便開打幾回合,勝負決定之後戲就結束),當時多數聽戲行家為達官貴人之屬,看大軸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園。昔日京劇典籍裏有一首《戲提調歌》,形容戲班組織者的境遇:「軸子一上就套車」。


達官貴人來看戲都是坐騾車來的。主人們聽戲,趕車人就把騾子卸套、餵草,也可以進園子靠牆聽聽蹭戲,等大軸子武戲一上,就著手套車,把騾子架到轅上,便趕緊打點好轎車等主人出場。於是,等不到散戲,許多看客已經走開;所以那年代的大軸子,又叫「送客戲」,而真正好戲乃在倒數第二齣的「壓軸」。


由於這種傳統,致使當今有些並不太懂京戲的人,老以為壓軸是每場戲的末齣,而把「壓」字當做「最後一著」理解 ,其實與原意略有差別。


壓軸雖是倒數第二齣戲,但通常都是由台柱演員擔綱演出的一齣戲;可以用「壓軸」來稱呼最精彩的一場戲或是最大牌的演出者,形容最精彩的表演。[9]



參考文獻




  1. ^ 1.01.11.2 徐城北. 《中國京劇》.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3. ISBN 7508501616. 


  2. ^ 吳同賓. 《京劇知識手冊》. 天津敎育出版社. 1995. 


  3. ^ 王芷章. 《中國京劇編年史第一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3. 


  4. ^ 《昆曲/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ISBN 7213029541. 


  5. ^ 石林; 翟惠军. 乾隆皇帝和京剧诞生. 《炎黄春秋》 (北京市: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 1993年, (11期). ISSN 1003-117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 ^ 赵志忠. 《满族研究》 (辽宁省沈阳市: 满族研究杂志编辑部). 2004年, (01期). ISSN 1006-365X.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7. ^ 马松.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西安市: 陕西师范大学). 2002年, (期). ISSN 1002-2155. 


  8. ^ 教育部推行京剧必修课引发争议. 新浪网. 2008年2月23日 (中文(简体)‎). 


  9. ^ 張哲生. 探究「壓軸」的由來與正確意涵. [2013-09-17]. 



參見


  • 京剧名家名段列表

  • 京劇現代戲

  • 樣板戲

  • 中國國家京劇院

  • 上海京劇院

  • 北京京劇院


  • 國立國光劇團(臺灣)

  • 歌唱劇


  • 歌舞伎(日本)


外部链接




  • 傅谨: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

  • 鄭培凱:〈戲曲創新與審美轉化:新京劇的逆向思考〉。

  • 王璦玲:〈「經典性」與「現代性」──論當代臺灣京劇發展之美學新視野與其文化意涵〉。

  • 中国京剧艺术网

  • 赵松樵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京剧动画《定军山》国际获奖

  • 京剧

  • 中国京剧戏考

  • 环球时代传媒GB Times专访Zhao Songqiao谈中国京剧动画L’Opéra de Pékin revisité par Zhao Songqiao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动画奖项

  • 梨园百年琐记

  • 中国京剧老唱片

  • 北京京剧院

  • 國立國光劇團


  • 台北新劇團(辜公亮基金會)

  • 台湾京剧名家徐露专访(音频资料,中国大陆可以打开)

  • 视频: 汪胜光、刘琢瑜、李佳麒、李存孝-国光剧团(中国大陆民众可点击观赏)

  • 视频解说:《京剧》纪录片独家官网_央视网


中国五大剧种

京剧   •
豫剧   •
黄梅戏   •
越剧   •
评剧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