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圖書館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Taipei Public Library logo.svg

Taipei Public Library (Main Library).JPG
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基本信息
类型
市立圖書館
建立时间
1952年10月24日
授权法源
《臺北市立圖書館組織規程》
地址
10659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分馆數
44所分馆
12間民眾閱覽室
3所借還書工作站
5間書閣
8所智慧圖書館
10座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收藏
藏品
圖書、期刊、報紙、雜誌、聲音和音樂錄音資料、專利、資料庫、地圖、郵票、版畫和圖畫
规模
總項目603萬冊(件)
使用
借阅凭证
開放予任何需要使用館藏與服務者
其他
馆长
洪世昌
员工人数
574位館員
开放时间
週二至週六:8:30-21:00
週日、週一:9:00-17:00
电话
+886 2 2755-2823 
传真
+886 2 2703-3545
官方网站
https://tpml.gov.taipei

臺北市立圖書館英语:Taipei Public Library,又名:Taipei Municipal Library),簡稱北市圖,位於臺北市,為臺北市政府成立的公共圖書館,主管單位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其總館位於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鄰近大安森林公園,現任館長為洪世昌。




目录





  • 1 現況


  • 2 歷史

    • 2.1 未來規劃



  • 3 館舍現狀

    • 3.1 總館


    • 3.2 分館

      • 3.2.1 紀念圖書館



    • 3.3 民眾閱覽室


    • 3.4 龍華民眾閱覽室

      • 3.4.1 歷史


      • 3.4.2 空間利用



    • 3.5 借還書工作站


    • 3.6 書閣


    • 3.7 智慧圖書館


    • 3.8 借書站


    • 3.9 代辦民眾閱覽室



  • 4 各館舍空間

    • 4.1 兒童閱覽室



  • 5 服務

    • 5.1 身分


    • 5.2 借閱證


    • 5.3 網路


    • 5.4 時間



  • 6 代碼


  • 7 參考資料


  • 8 外部連結




現況


北市圖館舍(含總館、分館、民眾閱覽室、借還書工作站、智慧圖書館、全自動借書站、代辦民眾閱覽室等)約七十處,是台北市使用率最高的社教機構;且借閱證的申請數約一百七十萬張,為全國圖書館之冠[1]



歷史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為前北市圖總館(1957—1990年)





十普寺,原古亭圖書館的創辦初址


  • 1930年(日昭和5年)松山圖書館成立,捐資人為時任台北州七星郡松山庄知事-陳復禮先生。

  • 1936年(日昭和11年)城北圖書館成立,創辦時館舍位於「臺北市北區生活改善會」(後來的延平區公所),由地方熱心人士成立。

  • 1946年(民國35年)古亭圖書館成立,創辦時館舍位於了覺寺,即今日的十普寺。

  • 1947年(民國35年)城西圖書館成立,創辦時館舍位於廣州街龍山寺公園(今艋舺公園、龍山寺地下街、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站)。

  • 1952年(民國41年),今日北市圖前身的松山、城北、古亭與城西四個圖書館依當時的《台灣省各縣市立圖書館組織規程》合併為「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設於原「松山圖書館」。

  • 1954年(民國43年)7月總館改設於原「城北圖書館」。

  • 1957年(民國46年)2月總館改設於改建完工的原「古亭圖書館」。

  • 1971年(民國60年)因原「古亭圖書館」地層下陷,總館暫遷至信義路四段29號之租賃建物。

  • 1978年(民國67年)總館復遷改建完工的原「古亭圖書館」。

  • 在經歷1967年(民國56年)台北市升格直轄市以及1978年(民國67年(的文化建設方案後,大幅地推動了台北市立圖書館的館務。

  • 1990年(民國79年),位於建國南路二段的總館落成,使得臺北市立圖書館的發展進入新的里程碑。


File:北市圖AIT新總館模擬圖.jpg
北市圖AIT新總館模擬圖



未來規劃


總館自原古亭圖書館舍(今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搬遷至建國南路館舍啟用迄今,已經經歷約27年之久,隨著書籍逐漸地購入,現有的館舍也出現不夠使用的情況。在高雄市立圖書館與新北市立圖書館陸續更新總館館舍後,對於總館是否遷移提出評估,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評估的總館遷移的規劃方案有三,一是搬遷至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警政署用地,二是搬遷到大安區信義路美國在臺協會用地,三是搬遷到內湖區金湖路64巷臺北市立金湖國民中學預定地。


經過協調溝通,北市圖已確定為將於大安區信義路美國在臺協會現址興建新總館,將規劃包含公共閱覽空間、音樂及多媒體圖書館、藝文展覽空間、多功能表演空間、音樂表演廳及商業空間等,俟107年6月美國在臺協會搬遷後將會進行原址興建。初步預估經費為新臺幣60億元,該案已於2017年5月向臺北市市長柯文哲進行了專案報告,目前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AIT現址將建音樂圖書中心



館舍現狀


迄今北市圖已有1間總館、44間分館、11間民眾閱覽室、3間借還書工作站、5間書閣、8間智慧圖書館及10座全自動借書站。



總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位於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25號,面對大安森林公園與建國高架橋,近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大安站。總館經過了五次主要的遷移,擔任過的館舍共有五座,依續是原松山圖書館、原城北圖書館、原古亭圖書館、原信義路臨時總館、原古亭圖書館,現在的總館為第五棟做為北市圖總館的館舍。


總館館藏特色為綜合性館藏,館舍自地上11樓至地下3樓,地下3樓以下有向下延伸的演講廳,部份空間尚在規劃中,下表為此建築物空間利用一覽表。總館編號C01,其中視聽室內閱、參考室、視聽室外借區、小小世界外文圖書館、借書站另有編號,分別是CIN、C02、C03、C04、ABS。


總館內設有留學資料中心(英譯:The Information Center on Schools Abroad),於1990年成立,位於館舍三樓,提供讀者出國留學的資訊與服務。總館三樓設有臺北美國資料中心,於2011年1月14日與美國在台協會合作成立,由美國在台協會贈送圖書、非書資料(含視聽資料及電子書)、定期更新美國政府出版品,並提供電子書閱讀器等設備[2]


總館五樓設置公共圖書館北區資源中心專區,提升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整合與服務之主題館藏及資源分享機制,強化館際合作服務。


此外,以2006年的資料來說,總館之外借冊數共有626,554冊,為北市圖所有館舍之冠。前十名依序是總館、三民分館、西湖分館、東湖分館、天母分館、中崙分館、萬華分館、永春分館、景新分館、大直分館。若以使用人次來看,總館之使用人次為1,222,704人次,亦為所有館舍之冠。分館前五名依續則是西湖分館、三民分館、東湖分館、永春分館及中崙分館。



分館




長安分館




南港分館




松山分館




西湖分館




2006年年底啟用的北投分館,位於台北捷運新北投站附近、北投公園旁。採用大量的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獲選為2007年台灣建築獎首獎




建成分館




延平分館




大直分館




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北市圖從原本4間分館發展至今,已經有44間分館。目前各行政區規劃或設有至少2至7間的分館,除龍山分館因館舍空間不足外,各館設有不同的館藏特色區,以提供讀者多元的服務。


北市圖分館的設立,是視各地的需求,設置分館於適當地區。目前設置分館的原則是,各行政區的人口數若超過了7萬人,則設分館1間;爾後若每多8萬人,則再增設分館1間。也就是說當行政區的人口數介於7萬以上15萬以下,至少設立分館1間;介於15萬以上23萬以下,至少設立分館2間;介於23萬以上31萬以下,至少設立分館3間;介於31萬以上39萬以下,至少設立分館4間;以此類推。


分館的規模,以館舍面積來說,大部份在500坪以上;以館藏來說,圖書在八萬本以上;以館員人數來說,配置4~8人;以功能來說,除提供圖書借閱、報章雜誌外,並經常性的辦理各種視聽活動、推廣活動。


目前最新啟用的北市圖分館,為2013年10月啟用的李科永紀念圖書館,該館座落於福林公園且鄰近士林官邸,總面積約760坪。在建築特色上,運用大面積的玻璃與木質建材,輔以植栽、步道、引進自然光照;並以「園藝」做為館藏特色,整體建築兼具綠化、科技與使用性的功能。





















































































































































































































































行政區
分館名稱
編號
館藏特色
(狀態)
所在地址
所在地
(所在建物)

分館

北投區
北投分館
(原陽明山管理局圖書館)
L11

生態保育
光明路251號
北投公園
稻香分館
L12

園藝
稻香路81號3~4樓
稻香超級市場

石牌分館
L13

表演藝術
明德路208巷5號3~10樓
市立北投托兒所
清江分館
L14

體育
公館路198號3樓
清江超級市場
吉利分館
L15

動物
立農街1段366號5~8樓
唭哩岸區民活動中心

士林區
葫蘆堵分館
(原社子分館)
K11

生活保健
延平北路5段136巷1號
葫蘆堵區民活動中心

天母分館
K12

歐洲文化
中山北路7段154巷6號3~4樓
天母超市辦公大樓
士林分館
(已於2017年9月1日閉館。

閉館期間之臨時替代館


(天文館2樓圖書室)


於2017年9月12日起開放。[3]


K13

財經
華聲街17號3樓
華榮市場
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K14

園藝
中正路15號
福林公園

大同區
延平分館
(原城北圖書館)
F11

鄉土文化
保安街47號
民生西路派出所
大同分館
F12

聽障資料
重慶北路3段318號
啟聰學校
建成分館
F13

臺灣史
民生西路198號4樓
雙連市場

中山區
中山分館
D11

企業管理
松江路367號8樓
中山區行政中心
長安分館
D12

勞工問題
長安西路3號4樓
中山市場
大直分館
D13

大眾傳播
大直街25號3~5樓
市立中山托兒所

松山區
松山分館
(原松山圖書館)
A11

攝影
八德路4段688號5~8樓
(圖書館專用建物)
民生分館
A12

親職教育
敦化北路199巷5號4~5樓
東社派出所/頂好超市
三民分館
A13

美術
民生東路5段163之1號5~6樓
民生社區活動中心

中崙分館
A14

漫畫
長安東路2段229號7~10樓
消防局中崙分隊

啟明分館
A15

視障資料
敦化北路155巷76號3樓
啟明學校舊址

內湖區
內湖分館
J11

社會福利
民權東路6段99號6樓
內湖區行政中心
東湖分館
J12

建築美學
五分街6號
(圖書館專用建物)
西湖分館
J13

音樂
內湖路1段594號
(圖書館專用建物)
西中分館
J14

客家文化
內湖路1段285巷66號
西湖國中

萬華區
龍山分館
(原城西圖書館)
G11

桂林路65巷6號
(圖書館專用建物)
東園分館
G12

天文氣象
東園街199號
(圖書館專用建物)
西園分館
G13

中國醫藥
興寧街6號3~6樓
雙園托兒所
萬華分館
G14

臺北史蹟
東園街19號5~7樓
萬華區行政中心附屬辦公室

中正區
王貫英分館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
(原古亭圖書館)
E11

旅遊
汀州路2段265號
(圖書館專用建物)
城中分館
E12

家政
濟南路2段46號3樓
幸安市場

大安區
道藩分館
(道藩紀念圖書館)
C11
中國文學

辛亥路3段11號3樓
大安區健康中心
大安分館
C12

禮儀習俗
辛亥路3段223號4~5樓
黎元大樓

信義區
永春分館
B11

傳記
松山路294號3~4樓
永春市場
三興分館
B12

商品行銷
吳興街156巷6號4~5樓
三興市場
六合分館
B13

飲食文化
松仁路240巷19號3~5樓
六合市場

南港區
南港分館
I11

原住民文化
市民大道8段367號2-3樓及B1
南港社會福利中心
舊荘分館
I12

科普
舊莊街1段91巷11號2~5樓
舊莊區民活動中心
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
I22

研究院路2段61巷15號1-2樓
冠德中研大樓

文山區
景美分館
H11

學校教育
羅斯福路5段176巷50號2~4樓
景美游泳池
木柵分館
H12

法律
保儀路13巷3號3~4樓
文山區第一行政中心
永建分館
H13

考試銓敘
木柵路1段177號3~4樓
永建大樓
萬興分館
H14

大陸資料
萬壽路27號4~5樓
萬興市場
文山分館
H15

茶藝
興隆路2段160號7~9樓
文山區第二行政中心
力行分館
H16

臺灣文學
一壽街22號5~8樓
一壽重殘養護、照顧中心
景新分館
(設有「台北市教育資料中心」)
H17

臺北市教育
景後街151號5~10樓
景新區民活動中心


紀念圖書館




部份館舍除了提供一般圖書館的服務外,亦做為紀念館,以紀念對於圖書、文學、教育、公益等方面有貢獻的人物。目前北市圖共有三座紀念館,分別是紀念現代武訓王貫英先生的王貫英紀念圖書館與紀念前立法院張道藩院長的道藩紀念圖書館(一般稱為道藩分館)與紀念竹南熱心公益的木材商李科永先生的李科永紀念圖書館。此外,總館的1樓目前設有吳大猷書房,紀念前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猷先生。


過去,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與錢穆先生紀念圖書館亦隸於北市圖,於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後,已由文化局管轄,現更名為林語堂故居與錢穆故居,做為紀念館使用,並分別由東吳大學與臺北市立大學管理之。































行政區
館舍名稱
紀念人物
編號
館藏特色
所在地址

紀念館

士林區

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李科永先生
K14

園藝

中正路15號

中正區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
王貫英先生
E11

旅遊
汀州路2段265號

大安區
總館吳大猷書房

吳大猷先生
同總館

科普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道藩紀念圖書館
張道藩先生
C11

文學

辛亥路3段11號3樓


民眾閱覽室




恆安民眾閱覽室建物


北市圖為求服務更多的民眾,除於適當地區設置分館外,亦設置規模更小的分館,稱為民眾閱覽室。從第一間民眾閱覽室─龍華民眾閱覽室發展至今,目前北市圖共有11間的民眾閱覽室,常簡稱為「民閱」。但也有例外,前思恩圖書閱覽室是唯一不用民眾閱覽室名稱的民眾閱覽室。


民閱的規模,以館舍面積來說,大部份在200坪以下;以館藏來說,圖書在30000本以上;以館員人數來說,配置1至2人;以功能來說,只能提供圖書借閱、報章雜誌等功能,無法常態性的辦理各種活動。


民閱的空間部份是與其它市立機構共用建物,或由民間單位所提供,使用的建物包括各區里、小學、托兒所、市場......等;並由當地民眾擔任義工,與北市圖館員一同維護民閱的室務。


值得一提的是,民閱與分館間常有互補的關係。民閱常成立於缺乏館舍或是分館整修的地方。當民閱附近誕生了一間分館後,民閱很有可能就會走入歷史,歸建至分館;相對的,若是分館整修時,該地常會成立民閱,替補分館的功能。例如北投分館與八頭民閱,六合分館與新興民閱間,即存在著互補關係,在分館未成立前,由民閱做為當地的圖書館,分館成立後,民閱功成身退,改由分館取代其功能。


目前最新啟用的北市圖民閱,為2014年3月23日搬遷啟用的龍華民眾閱覽室。另有頑石基金會經營管理的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於2016年交付北市圖營運。





















































































行政區
民眾閱覽室名稱
編號
所在地址
所在建物

民眾閱覽室

北投區
永明民眾閱覽室
L21
石牌路二段115號7~8樓
北投區永明綜合大樓

八頭民眾閱覽室
(2006年11月18日歸建北投分館)
L22
中央北路一段73號2樓
北投國小
秀山民眾閱覽室
L23
中和街534號5~9樓
秀山區民活動中心

士林區

蘭雅民眾閱覽室
(2007年3月15日歸建石牌分館)
K21
磺溪街57號
蘭雅國小

大同區
蘭州民眾閱覽室
(過去曾為延平分館所在地)
F21
昌吉街57號4樓之6
大同區公所

中山區

恆安民眾閱覽室
D21
民權東路一段71巷19號
原中山國小宿舍

內湖區

思恩圖書閱覽室
(2007年2月26日因協議終止閉館)
J21
星雲街90號1樓
教會閱覽室

萬華區
柳鄉民眾閱覽室
G21
環河南路二段102號4樓
柳鄉大廈

大安區
延吉民眾閱覽室
C21
延吉街236巷17號3~4樓
光信區民活動中心
成功民眾閱覽室
C22

和平東路二段311巷29號4樓
台北市公教福利中心
龍安民眾閱覽室
C23
永康街60號3樓
錦安市場

信義區

新興民眾閱覽室
(2008年10月16日歸建六合分館)
B21
吳興街506巷21號3樓
惠安區民活動中心

南港區

龍華民眾閱覽室
I21
東新街63巷8號
成德國小信義樓
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
I22
研究院路二段61巷15號
冠德中研大樓

文山區

興隆民眾閱覽室
(本名景美民眾閱覽室)
(1997年歸建文山分館)
H21
興隆路二段97號
興隆市場
安康民眾閱覽室
H22
興隆路四段105巷1號4樓
文山托兒所
萬芳民眾閱覽室
H23
萬美街一段25號1~2樓
萬芳社區中心出租國宅


龍華民眾閱覽室


龍華民眾閱覽室(簡稱龍華民閱、龍華圖書館),建館於民國61年,民國103年搬遷至成德國小信義樓─南港區東新街63巷8號,靠近捷運後山埤站,位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旁,為臺北市立圖書館的民眾閱覽室,編號為I21



歷史


龍華民閱創館民國61年5月2日,當時的館舍地點位於眷村龍華一村內,也就是台北市南港區玉成街25巷內,附近有東新橋與玉成戲院。

民國76年1月時,由於龍華一村改建工程,龍華民閱搬至第二次的館舍,成德市場建物的二樓,當時的館舍面積為260坪。

民國100年5月,館舍打算進行閉館整修,卻發現大樓有海砂屋現象,結構不良、鋼筋外露、裂縫滲水,建物安全性不足,館舍整修宣告暫停,進行遷館。

民國101年4月,假成德國中運動中心2樓,作為該館的第3個館舍,空間上比較小,只有約130坪的空間。

由於台北市少子化現象,部分學校充斥著閒置教室校舍問題,與教育局協商後,選定成德國小信義樓2樓、1樓與地下1樓共408坪空間,加上校舍周邊共530坪的空間,作為第4代的館舍,於民國103年3月23日正式啟用。



空間利用


本閱覽室鄰近成德國小、修德國小及成德國中,座落於南港區東新街63巷8號,共計有B1、1樓及2樓等三個樓層,約408坪的空間,自民國61年5月2日起成立於昔日龍華一村、玉成戲院旁,經過三次的搬遷至現址,為臺北市立圖書館最早成立的民眾閱覽室之一,也是南港區唯一一間的民眾閱覽室,亦是為南港區最早成立的公共圖書館。


本閱覽室並採用最新科技RFID智慧館藏辨識設備及自動化系統,民眾可自行利用自助借還書機辦理圖書借閱及歸還,是臺北市立圖書館繼總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後,第3所配備有RFID智慧館藏設備的閱覽單位。


典藏圖書九萬餘冊,長期訂購報紙十一份、期刊九十餘種,館舍使用空間近四百坪。設立的服務宗旨為服務當地南港區玉成、成德地區居民為優先,所設立之目的在發揮文化、教育、資訊及休閒的功能,提供終身學習教育之場所,建立書香社會,並豐富民眾的精神生活。



借還書工作站


在北市圖的館舍中,尚有一種規模小於分館與民眾閱覽室的館舍,稱為借還書工作站,館務由其它分館支援,規模遠較一般館舍小,只有報紙、雜誌與少量圖書,民眾可以透過網路預約其它館舍的書籍故稱為借還書工作站,所需的空間比一般館舍更加有彈性,在網路發達的資訊時代,雖然空間很小,卻可以提供全體北市圖藏書的借閱服務。






























行政區
借還書工作站名稱
編號
所在地址
所在地
管理單位
啟用時間

借還書工作站

南港區
北原會館借還書工作站
I31
向陽路49號4樓
北原會館
南港分館管理
2010年7月

中正區
南機場借還書工作站
E31
中華路2段315巷16號1樓
南機場區民活動中心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管理
2012年3月

文山區
北市公訓處圖書站
H31
萬美街2段21巷20號E棟5樓
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圖書館

2015年4月


書閣


北市圖為珍藏圖書,於六館舍內,設有書閣珍藏書籍。


其源由乃為求改善各館空間不足,書架飽和的問題,將1980年代前出版的罕用書籍,珍藏於書閣中,採用閉架式管理,若有借閱需求時,可以親洽該館舍借閱,或以預約方式借閱之。




































行政區
書閣名稱
編號

所在地址

所在館舍

書閣

北投區
秀山書閣
L41
中和街534號5、7~9樓
秀山民眾閱覽室

士林區
葫蘆堵書閣
K41
延平北路五段136巷1號3-9樓
葫蘆堵分館

中山區
大直書閣
D41
大直街25號B1
大直分館

大安區
大安書閣
C41
辛亥路3段223號5樓
大安分館
龍安書閣
C42
永康街60號2-3樓
龍安民眾閱覽室

南港區
龍華書閣
I41
同德路100號2樓之1
龍華民眾閱覽室舊址


智慧圖書館




松山機場智慧圖書館


北市圖設有智慧圖書館8座,親子美育數位圖書館兩年後加入北市圖,館內不派駐館員,僅定期由館員前往整理,故又稱為無人圖書館。無人圖書館得以節省成本、人力,提供民眾更多元的服務的優點。但同時,一般圖書館所擁有的自習空間、申請借閱證等功能,智慧圖書館是無法提供的。進入智慧圖書館須先申請RFID借閱證或悠遊卡借閱證,RFID借閱證目前可於總館、西湖、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葫蘆堵、民生、三民、文山、萬華、南港、李科永及龍華等分館申請,悠遊卡借閱證(僅限申辦個人借閱證)可於本館除智慧圖書館之外的各閱覽單位申辦。此外,總館亦設有智慧圖書館設備,供自助借還書時使用。


2015年7月31日內湖智慧圖書館終止服務。原位於家樂福內湖店5樓之內湖智慧圖書館,因合作協議期滿,家樂福對於該空間另有用途,決議不再續約。


2015年11月14日啟用古亭智慧圖書館,設於中正區古亭國民中學進學樓1樓內,是第3座與學校合作的智慧圖書館,也是中正區第5個服務據點(2分館、2智慧圖及1借書站)。


2018年2月3日啟用社子島智慧圖書館,這是臺北市第8座智慧圖書館,也是社子島首座社區圖書館。社子島智慧圖書館與士林區公所合作,建置於富洲里中洲區民活動中心2樓。
















































































行政區
智慧圖書館名稱
編號
館藏特色
所在地址
所在地
開放時間
管理單位

智慧圖書館

士林區
百齡智慧圖書館
KOB

文學/休閒娛樂
福港街205號
百齡國小內
週一至週五:下午4時30分至9時

週六、日及寒暑假: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

配合學校課餘時間

(國定假日不開放)


葫蘆堵分館
社子島智慧圖書館
KOB2

延平北路9段80號2樓
中洲區民活動中心2樓
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
(國定假日不開放)
葫蘆堵分館

松山區
松山機場智慧圖書館
AOB

旅遊(大陸、日本)
敦化北路338號B1

台北捷運松山機場站
同捷運營業時間
每日上午6時至晚間12時
民生分館

內湖區

內湖智慧圖書館
2015年7月31日合約中止閉館
JOB
生活性主題
民善街88號5樓

家樂福內湖店5樓
2015年7月31日終止服務
西湖分館

萬華區

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
GOB
生活性主題/節能
青年路65號

青年公園內
每日上午8時30分至晚間9時
王貫英圖書館

中正區

西門智慧圖書館
EOB

青少年閱讀
中華路一段51之1號
捷運西門地下街
(近捷運西門站出口5、地下街出口2)
同捷運營業時間
每日上午6時至晚間12時
總館
古亭智慧圖書館
EOB2
一般大眾閱覽
寧波西街286號
古亭國中進學樓1樓
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

(國定假日不開放)


萬華分館

大安區

東區地下街智慧圖書館
COB

大安路一段77號

東區地下街3號店鋪
同捷運營業時間
每日上午6時至晚間12時
總館

信義區
福德智慧圖書館
BOB
一般大眾閱覽
福德街15號2樓
松山家商旁
每日上午9時至晚間9時

(國定假日不開放)


永春分館


借書站


北市圖設有借書站10座,由自動化設備管理整理,故又稱為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借書站得以節省空間、人力,全天候服務,提供民眾更多元的服務的優點。但同時,一般圖書館所擁有的閱覽空間與其他文化活動等功能,就不是借書站能服務的範疇。使用借書站須先申請借閱證,需於各閱覽單位申辦。此外,總館亦設有借書站設備,供讀者選擇使用。


借書站有3排書架,每排為134本書,最多可陳列402本書供民眾選擇。讀者選書時,是透過玻璃瀏覽架上書籍,記下4碼的書本架號,機器借書證掃描後,於螢幕點選操作即可借書完成。還書時依據設備指示,將書本放於還書口,即可歸還。借書站可歸還所有館舍的書籍,但不能歸還附件跟視聽資料。































































行政區
借書站名稱
編號
所在地址
所在地
管理單位

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信義區
臺北市政府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BFB
信義區市府路1號

臺北市市政大樓中央北區集中支付科前
六合分館

松山區/信義區
(車站位於區界)
松山車站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AFB
信義區松山路11號

松山車站地下1樓臺鐵售票口旁
松山分館

松山區
台北小巨蛋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AFB2
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0-1號B1
往捷運台北小巨蛋站1號出口
中崙分館

內湖區
內湖三軍總醫院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JFB
內湖區成功路2段325號2樓
內湖三軍總醫院西迴大廳2樓
內湖分館

中正區
臺北車站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EFB
中正區北平西路3號地下1樓

臺北車站地下1樓臺鐵與高鐵月台候車區
總館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EFB2
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1樓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1樓門口

大安區
總館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ABS(原CFB)
大安區建國南路2段125號
總館1樓門口處
信義安和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CFB
大安區信義路4段212-1號B1

捷運信義安和站1號出口
南港區
南港車站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IFB
南港區南港路1段313號B2
南港車站地下2樓環球伴手禮區旁
南港分館
中山區
行天宮站FastBook全自動借書站
DFB
中山區松江路316號B1
捷運行天宮站2號出口
中山分館


代辦民眾閱覽室


北市圖為求服務更多的民眾,並配合國家政策,於各里辦公室、活動中心代辦民眾閱覽室,供民眾閱讀之用。代辦民眾閱覽室供當地里民使用,由各里長、志工代辦,僅提供報紙、期刊,不提供圖書服務。目前代辦民眾閱覽室共有9間。








































行政區

代辦民眾閱覽室名稱

所在地址

館舍所在地

代辦民眾閱覽室

士林區
慈恩代辦民眾閱覽室
翠山里中社路1段36巷2之1號
翠山里辦公處
後港代辦民眾閱覽室
福港街151號
福中區民活動中心
蘭興代辦民眾閱覽室
蘭興里福華路180號2樓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蘭興里辦公處

內湖區
週美代辦民眾閱覽室
週美里新明路324號3樓
週美里辦公處

萬華區

國光代辦民眾閱覽室
凌霄里中華路2段504巷22-1號1樓
台北市國光社區管理委員會
福民代辦民眾閱覽室
和德里西園路2段320巷57號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福民平價住宅社工員辦公室

信義區

富台代辦民眾閱覽室
富台里忠孝東路5段295巷3號1樓
富台里辦公處

南港區
九如代辦民眾閱覽室
九如里研究院路3段68巷9號2樓
九如社區發展協會/九如區民活動中心

文山區
興得代辦民眾閱覽室
興隆路三段304巷145號1樓
興得里辦公處


各館舍空間


市圖各舍依其規模而有不同的空間,提供不同的服務,一般來說自修室、閱覽室、期刊室、兒童室、資訊區是屬於較基本的部份。部份館舍另有活動室、視聽室、紀念室等空間。



兒童閱覽室


北市圖重視兒童圖書的重要,於館舍(含總館、各分館、各民眾閱覽室)內多設有兒童閱覽室。兒童閱覽室內主要提供有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並配置高度適當的桌椅、書架,便利兒童使用。


此外北市圖重視到兒童外文圖書的需求,除於各館舍內兒童閱覽室陳列外文書籍外,利用各館舍兒童圖書室設立外文兒童圖書區,以服務台北市民眾,並可供鄰近外縣市民眾利用。此外在總館中文兒童閱覽室與外文兒童閱覽室各自有獨立的樓層。


借閱與閱覽上與一般閱覽室相同,唯開放時段考量兒童安全,會進行調整。



服務



身分


北市圖服務讀者無身分限制,但不適合進入圖書館者(酒醉、服儀不整者等)不得進入。



借閱證


北市圖辦理借還書與使用資訊檢索設備時,須出示“借閱證”。借閱證主要分為兩種,“個人借閱證”與“家庭圖書證”;此外,亦可辦理使用RFID技術的借閱證。個人借閱證無資格限制,攜帶適當的個人證件,即可辦理;家庭圖書證僅限設籍台北市的市民所使用,攜帶戶口名簿,即可辦理。


2007年8月1日起,EasyCard Color Sample.svg悠遊卡將可結合借閱證,民眾只要將自己的悠遊卡,和原本借書證拿到北市立圖書館登錄,之後借書就使用悠遊卡即可,不用再使用借書證。除了減少民眾每天帶一堆卡片之外,到台北市的無人智慧圖書館,也可以使用悠遊卡,不需要換卡使用。



網路


北市圖各分館多提供有館藏資料查詢與網路瀏覽服務;在總館與文山、天母、萬華、三民、民生、中崙、大直、大同、力行、景新、東湖、及稻香等12個分館設有免費無線上網設備,目前各分館、民眾閱覽室及智慧圖書館亦有提供 Wifly 付費網路及 Taipei Free臺北公眾區免費無線上網 免費申請即可使用的市民網路。



時間


  • 部份館舍服務時間(如智慧圖書館、借書站)依設置地點決定。

  • 啟明分館、柳鄉民眾閱覽室:每日9時起至17時止。

  • 總館、其它分館、其他民眾閱覽室:星期日至星期一為9時起至17時止;星期二至星期六為8時30分起至21時止。

  • 總館兒童室:星期日至星期一為9時起至17時止;星期二至星期六為9時起至18時止。

  • 借書、還書、申請借閱證業務於閉館前半小時,停止服務。

  • 休館:政府公告假日、每月第1個星期四。


代碼


北市圖各分館、民閱、書閣、智慧圖均有獨立的代號,代號均為3碼。分別代表:區號、館別與各區的館舍代號。


  • 第一碼:為區碼,使用A到L,代表台北市的12個區。

  • 第二碼(第三碼):為館別,使用0、1、2、3、4、OB、FB、IN、AC,總館為0、分館由1開始、民眾閱覽室由2開始、借還書工作站由3開始、書閣由4開始、智慧圖(OpenBook)為OB、借書站(FastBook)為FB、視聽內閣為IN、美國資料中心為AC。

  • 第三碼/第四碼:為館舍代號,視館舍的增加而遞增編號。
    • 例如:中正區第一間分館為王貫英紀念館代號E11,第二間分館城中分館則為E12;未來若是中正區有第三間分館時,則代號應該是E13。

    • 例外:ABS為總館借書站、MIC為多元文化中心、NRRC為公共圖書館北區資源中心的代號。



參考資料




  1. ^ 資料數據來自《市圖之窗》2007年2月號


  2. ^ 臺北市立圖書館. 美國資料中心簡介. 臺北市立圖書館. 2012-05-04 [2014-12-26] (中文(台灣)‎). 


  3. ^ 各分館閱覽室:士林分館臨時替代館(天文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士林分館原位於士林區華聲街17號華榮市場大樓3樓,惟經第三公正單位鑑定為高氯離子建築物,奉市府核定拆除重建,並納入『臺北市華榮市場公宅新建工程』,為配合市府拆除重建工程,自106年9月1日起全面閉館,『臺北市華榮市場公宅新建工程』預定於110至111年完工,屆時士林分館將移回原址。自106年9月12日(週二)9時起,借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2樓圖書室作為士林分館閉館期間之臨時替代館。



外部連結





  • 臺北市立圖書館(中文)(英文)(日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Thánh nhọ” Lee Kwang Soo chúc thi tốt, sĩ tử Việt Nam... có dám nhận hay không?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