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古迹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吴哥 |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 |
吳哥窟 | |
正式名稱 | |
英文名稱* | Angkor |
法文名稱* | Angkor |
基本資料 | |
國家 | 柬埔寨 |
地区**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
註冊類型 | 文化遺產 |
評定標準 | 文化遺產(i)(ii)(iii)(iv) |
註冊歷史 | |
註冊年份 | 1992 |
地圖 | |
UNESCO的记录(英文) | |
* 名稱依據世界遺產名錄註冊。 ** 地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劃分为准。 | |
吴哥古蹟,又名吴哥考古园,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國从9世纪到15世纪歷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1]。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目录
1 历史
1.1 高棉王國首都吳哥的建立
1.1.1 羅洛士(Roluos)
1.1.2 吳哥(Angkor)
1.2 蘇利耶跋摩二世建造吳哥窟
1.3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吳哥城
1.4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1.5 吳哥的戰亂與遺棄
1.5.1 與暹羅間的戰爭
1.5.2 國教轉變
1.5.3 公共工程疏失
1.6 近代重新發現與整修
2 宗教史
3 建築藝術
4 古迹列表
5 字詞說明
6 參考資料
7 注釋
8 外部链接
9 相關條目
历史
吳哥王朝於9世紀到15世紀數百年間,在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之下建造了吳哥城、吳哥窟與周圍寺廟群。
高棉王國首都吳哥的建立
羅洛士(Roluos)
西元9世紀初,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一統柬埔寨地區,宣布自爪哇獨立,將首都建立於洞里薩湖北邊的訶里訶羅洛耶(Hariharalaya),亦即在現今的羅洛士遺蹟群(Roluos)地區。闍耶跋摩二世自封為「宇宙之王」,篤信婆羅門教,崇拜濕婆神,為吳哥王朝奠定宗教意識基礎。而闍耶跋摩二世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在吳哥王朝傳續百年。
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即位後,於訶里訶羅洛耶建造當地第一座寺廟—神牛寺(Preah Ko),880年完成,是早期小型宗廟建築,以寺前臥有神牛為名。因陀羅跋摩一世另建有國寺巴孔寺(Bakong)供奉濕婆神,是高棉第一座廟山型寺廟。
吳哥(Angkor)
西元9世紀末,耶輸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開始全力建設首都耶輸陀羅補羅(Yasodharapura),亦即現今的吳哥地區。他下令建造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並於巴肯山上建造國寺巴肯寺(Bakheng),象徵印度神話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四周建有溝渠,象徵須彌山周圍的鹹海。此外,耶輸跋摩一世也建造許多印度教寺廟與修院。
967年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的朝臣Yajnyavahara於吳哥東北方興建女王宮(Banteay Srei),主要供奉婆羅門教濕婆神。以稀有的紅色砂岩雕刻精緻浮雕,被認為是吳哥雕刻藝術最高水準作品。
百年間,大小神廟競相建築。11世紀中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 建造獻給濕婆神的國寺巴普昂寺(Baphuon),也是一座大型須彌山寺。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並在西側挖掘西大人工湖(West Baray),以替代逐漸乾涸的東大人工湖。
蘇利耶跋摩二世建造吳哥窟
吳哥地區最主要的寺廟建築吳哥窟(Angkor Wat),由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於1113年至1150年間建造。打破傳統設計,吳哥窟是一座獻給毗濕奴神的須彌山寺,也是當時的國寺。以五塔和三層迴廊構成,外有灌水的壕溝做為鹹海,牆面浮雕神話故事與蘇利耶跋摩二世個人的皇室生活。建築佔地廣闊,宏偉壯麗,牆面雕刻生動自然,為高棉古典藝術代表作,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建築。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吳哥城
蘇利耶跋摩二世逝世後,吳哥王國陷入內亂,接著外敵占城入侵,搜括破壞首都耶輸陀羅補羅。當時還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驅逐占城人,1181年登基為王,在位三十餘年間帝國達至鼎盛。他在成為廢墟的首都大興土木,重建吳哥城(Angkor Thom)。鑑於先前被占城入侵的慘痛經驗,闍耶跋摩七世將吳哥城城牆築得特別高又厚實[2],城外建有護城河。城中心的巴戎寺(Bayon),最著名的就是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容為藍本來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是「微笑高棉」的由來,寺廟牆上浮雕不只展現闍耶跋摩七世與占城戰鬥的壯闊場面,也有描繪市井小民的生活場景。而因為闍耶跋摩七世篤信佛教,吳哥地區信仰開始由印度教轉變為佛教,在巴戎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教與佛教並存的特殊風格。除此之外,闍耶跋摩七世還建造了大批寺廟如塔普倫寺(Ta Prohm)、達松將軍廟(Ta Som)等,也興建了不少醫院、旅舍。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
中國元代人周達觀於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前往真臘(即吳哥),返國後以遊記形式創作了《真臘風土記》[3]。周達觀逗留於吳哥時為因陀羅跋摩三世 (Indravarman III) 在位的期間,文中記錄了當時吳哥的城池及生活,如城郭、宗教、司法、官僚、農業、奴隸、動植物、沐浴、衣著、器具、商業、貿易、柴米油鹽等等。儘管吳哥王朝國力已逐漸走下坡,但周達觀仍記錄了一段描述國王豪華的派頭:「凡出時諸軍馬擁其前,旗幟鼓樂踵其後。宫女三五百,花布花髻,手執巨燭,自成一隊,雖白日亦照燭。又有宫女,皆執内中金銀器皿及文飾之具,制度迥别,不知其何所用。又有宫女,執摽槍摽牌為内兵,又成一隊。又有羊車、馬車,皆以金為飾。其諸臣僚國戚,皆騎象在前。逺望紅凉傘,不計其數。又其次則國主之妻及妾媵,或轎或車,或馬或象,其銷金凉傘何止百餘。其後則是國主,立於象上,手持寳劒。象之牙亦以金套之。打銷金白凉傘,凡二十餘柄,其傘柄皆金為之。其四圍擁簇之象甚多,又有軍馬護之。若遊近處,止用金轎子,皆以宫女擡之。大凡出入,必迎小金塔,金佛在其前,觀者皆當跪地頂禮,名為三罷。」[4]
吳哥的戰亂與遺棄
13世紀中開始,吳哥王朝國力漸漸衰退,1431年暹羅佔領吳哥地區,更摧毀許多建築和灌溉設施。王室被迫搬離吳哥,整個地區除了做為佛教聖地之用的吳哥窟外,幾乎完全荒廢。考古學者對於吳哥地區的荒廢提出幾個理由:
與暹羅間的戰爭
大部分學者認為導致吳哥的荒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與暹羅阿瑜陀耶王朝間連年爭戰。13世紀暹羅逐步侵犯吳哥地區,至1431年暹羅佔領吳哥後,大肆毀壞城市建設。灌溉系統遭破壞後,賴以為生的田地無法耕種,吳哥王室遂遷都金邊。吳哥民眾部分遷移至暹羅首都大城,部分隨王室搬到金邊,棄守後的吳哥漸漸凋零,直至暹羅再次攻打吳哥王朝,并占領金邊,令吳哥王朝間接滅亡。
國教轉變
部分學者認為,吳哥人的信仰自印度教轉變為上座部佛教後,佛教教義否定對王族個人崇拜,使得原本基層民眾對「神王」的尊崇遭到破壞,王權對人民的束縛逐漸鬆散。
公共工程疏失
連年與暹羅的戰爭使得王室對公共工程建設越來越疏於照管,吳哥地區稻田的灌溉系統一旦沒有好好維護,生產食糧便不足以應付龐大的人口,經濟規模也隨之減小,導致人口外移。澳洲學者組成的大吳哥研究計劃(Greater Angkor Project)於2007年指出,灌溉系統成就了當時的吳哥城,但也可能因為龐大的系統中部分灌溉渠道錯置,導致過度開發水資源,造成水源枯竭。
近代重新發現與整修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均有報告吳哥狀況,但未引人注意。[5]
1860年1月,法國學者亨利·穆奧在森林中發現吳哥遺跡,並出版此趟旅行記錄,世人開始對吳哥產生興趣。
1863年法國殖民地政權建立,學者慕名而來挖掘叢林中的吳哥遺址。1866年,法國殖民政府開始進行系統研究,19年後編定一份吳哥王室年表。[6]二次世界大戰後柬埔寨王國獨立,雖然持續對吳哥進行維護,但在20世紀後半,柬埔寨出現政治和軍事動亂,越戰、赤柬、內亂等等,使得吳哥廟宇群也遭到破壞和竊盜。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國際修繕團隊進駐吳哥遺址群,至今仍持續修護中。
宗教史
建築藝術
古迹列表
大吴哥(Angkor Thom)
小吴哥(Angkor Wat)- Baksei Chamkrong
巴孔寺(Bakong)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班蒂色瑪寺(Banteay Samré)
女王宫(Banteay Srei)
巴普昂寺(Baphuon)
巴戎寺(Bayon)
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
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
西大人工湖(West Baray)
东梅奔(East Mebon)
西梅奔(West Mebon)
荳蔻寺(Prasat Kravan)- Kbal Spean
- the Khleangs
- Krol Ko
羅蕾寺(Lolei)
涅盤宮(Neak Pean)
空中宫殿(Phimeanakas)
巴肯山(Phnom Bakheng)
豬山(Phnom Krom)
亞揚寺/阿約寺(Prasat Ak Yum)
圣剑寺(Preah Khan)
神牛寺(Preah Ko)- Preah Palilay
聖皮度寺(Preah Pithu)
變身塔(Pre Rup)- Spean Thma
皇家浴池(Srah Srang)
塔普倫寺(Ta Prohm)
達松(Ta Som)
茶膠寺(Ta Keo)
群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十二塔庙(Prasat Suor Prat)
癲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塔瑪儂遺址(Thommanon)
字詞說明
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由梵語nagara而來。
班蒂(Banteay)是高棉語「堡壘」的意思,也適用於以牆防護的寺廟。
Baray 是高棉語「水池」的意思。
Esvara 或 Isvara 是代表「溼婆神」的字尾。
Gopura 梵語「入口通道」的意思。
闍耶(Jaya)是代表「勝利」的字首,如闍耶跋摩(Jayavarman)就是“被勝利守護”之意。
Phnom 是高棉語「山丘」的意思。
Prasat 是高棉語「塔」的意思,由梵語prasada而來。
Preah 是高棉語「神聖」的意思,如 Preah Khan 就是“聖劍”之意。
Srei 是高棉語「女子」的意思,如 Banteay Srei 就是“女人堡壘”之意。
Ta 是高棉語「祖宗、祖父」的意思,如 Ta Prohm 就是“祖宗梵天”之意。
Thom 是高棉語「大」的意思,如大吴哥(Angkor Thom)就是“大城”之意。
跋摩(Varman) 是代表「保衛、守護」的字尾,如蘇利耶跋摩(Suryavarman)就是“被太陽神蘇利耶保護”之意。
Wat 是高棉語「佛寺」的意思,如小吴哥(Angkor Wat)就是“佛寺城市”之意。
參考資料
毛四傑. 吳哥窟:用石頭寫出歷史的古城. 大地瑰寶. 台北: 大地地理出版. 1997.
朱錦忠. 微笑高棉吳哥行腳. 台北: 羽釩文化. 2005. ISBN 978-957-29624-2-8.
Freeman, Michael; Claude Jacques. Ancient Angkor. Trumbull, Conn.: Weatherhill. 1999. ISBN 978-0-8348-0426-5.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Zephir, Thierry; Luca Invernizzi Tettoni. Angkor: A Tour of the Monuments. ARCHIPELAGO PRESS. 2004. ISBN 981406873X.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大英百科全書 2006
注釋
^ Evans, D.; Pottier, C.; Fletcher, R.; Hensley, S.; Tapley, I.; Milne, A.; Barbetti, M. A comprehensive archa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s largest preindustrial settlement complex at Angkor, Cambodi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08-23, 104 (36): 14277–14282. doi:10.1073/pnas.0702525104.
^ 毛四傑《吳哥窟:用石頭寫出歷史的古城》17頁
^ 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四庫全書本
^ 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國主出入」章節
^ 維基條目:吳哥窟 1.2被歐洲人發現
^ 毛四傑《吳哥窟:用石頭寫出歷史的古城》13頁
外部链接
Greater Angkor Project 大吳哥研究計劃: 澳洲學者主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對於吳哥地區的研究
Map reveals ancient urban sprawl. BBC News. 2007-08-14.- 柬埔寨吴哥古迹发现中世纪最大古城遗址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吴哥古迹(分類)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吴哥古迹(英文) |
- 柬埔寨歷史
- 柬埔寨君主列表
|
|
|
坐标:13°26′N 103°50′E / 13.433°N 103.833°E / 13.433; 103.833 (吴哥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