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門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從柏架山山頂俯瞰鯉魚門一帶




鯉魚門及三家村


鯉魚門英语:Lei Yue Mun),古稱鹽江口[1],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筲箕灣和九龍東部油塘。鯉魚門已有逾150年歷史,過去大部分村民都是農夫、漁民和礦工;至60年代,漁村才開始出現菜館,並逐漸發展成為海鮮美食區。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但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但是,儘管仍有人對阿公岩一帶稱為鯉魚門,但香港島的鯉魚門知名度遠遠不及位於九龍東、以海鮮聞名的鯉魚門。


鯉魚門海峽兩岸也是整個維多利亞港當中唯一仍未有進行填海的地方。




目录





  • 1 歷史

    • 1.1 香港島


    • 1.2 九龍



  • 2 未來發展

    • 2.1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



  • 3 建築/著名地點

    • 3.1 香港島方面:


    • 3.2 九龍方面:



  • 4 交通

    • 4.1 主要交通幹道(九龍)


    • 4.2 主要交通幹道(新界)


    • 4.3 香港島方面


    • 4.4 九龍方面



  • 5 參考來源


  • 6 參見




歷史




明朝《粵大記》已有「鯉魚門」的紀錄


明朝《粵大記》內的香港地圖,已載有鯉魚門(海峽)。[2]


清朝海盜橫行時,鯉魚門是海盗據點。鄭成功後人鄭連昌就曾在鯉魚門設寨,其武裝亦為張保仔所承襲。[2]


關於鯉魚門命名來源,大概是因為地形的緣故,該海峽像魚口一樣,而「門」字就指海峽[3]。坊間還流傳海峽常有鯉魚出入,鯉魚跳過收窄了的港口,化身成龍的說法,但都欠缺歷史根據。[3]



香港島


香港島的鯉魚門位於東區阿公岩一帶,曾經是香港防守要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香港保衛戰曾被日軍猛烈攻擊。現時,該處的防衛設施已改建成香港海防博物館,而原有的鯉魚門軍營,其大部份被改建為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博物館與度假村中間則被東區走廊分隔。鯉魚門白沙灣填海後成杏花邨站與其上蓋物業杏花邨現址。



九龍




三家村一帶的村落




鯉魚門石礦場遺址,右後方為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九龍東的鯉魚門位於觀塘區魔鬼山及酒灣一帶,為九龍十三鄉、四山之一。該處原有石礦場,但隨著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1960年代開始,該處發展成著名的漁港,並以海鮮聞名。不少外國遊客亦會來臨一嘗香港海鮮小菜的滋味。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並無關係)。


香港開埠初期至1980年代初,將軍澳尚未填海,該處範圍比現時更廣,包括現時的調景嶺一帶。


馬環村和三家村是該處歷史悠久的鄉村。馬環村亦被稱為「媽山村」、「媽環村」,意思為「娘媽(天后)廟所在的山村」,是19世紀末由石匠建村。[4]三家村因由三家人建村而得名,但三家人是指哪三家人則說法不一。村民的祖先在19世紀中葉由廣東梅縣一帶移來,務打石業。村內有同福堂、同泰堂、同利堂、三和堂四個石礦場,並設有小碼頭供運送石材之用。由於當時該處與九龍市區隔絕,居民倚靠街渡或自行划小艇到筲箕灣出售農產及購買日用品[5],直到鯉魚門道和觀塘道在1950年代相繼開通。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部份因國共內戰南逃的國軍和難民在該處建嶺南新村。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嶺南新村被政府清拆,改建成現時的鯉魚門邨。1960年代,政府將酒灣填海,發展成三家村避風塘;又將三家村一帶山丘夷平,發展成油塘工業區。隨著附近一帶開始發展,道路網絡亦延伸至該區。1963年,該處成立鄉公所[5]。1969年開始有巴士服務該區,提供來往九龍市區的交通服務,打破居民以往只能倚靠海路前往市區。與此同時,該處的旅遊業和飲食業亦逐漸發展[5]。目前鯉魚門有海鮮店和酒家廿多家[3]


現時該區主要分為兩部份:以鯉魚門海傍道為中心的「下環」;和以崇信街為中心的「新區」。






從九龍三家村海邊所見的鯉魚門海域,左方為馬環村,右方之小山為香港海防博物館坐落之處




未來發展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是香港一項建議中的計劃,目標是為了進一步改善九龍東鯉魚門海旁一帶的設施,並且提升其旅遊吸引力。有關香港政府部門正在進行詳細設計,及就項目工程進行有關刊憲的法定程序。



建築/著名地點




鯉魚門天后廟




三家村碼頭



香港島方面:


  • 香港海防博物館

  • 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


九龍方面:



  • 三家村避風塘(酒灣)

  • 三家村碼頭

  • 鯉魚門村(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並無關係)
    • 三家村

    • 馬環村



  • 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前海濱學校)

  • 鯉魚門天后廟

  • 魔鬼山炮台

  • 鯉魚門燈塔

  • 鯉魚門廣場

  • 大本型

  • 油塘中心


  • 鯉魚門邨(與前觀塘(鯉魚門道)邨並無關連)

  • 鯉灣天下

  • 嘉賢居

  • Ocean One

  • Peninsula East

  • 鯉魚門市政大廈

  • 海傲灣(鯉魚門徑項目)

  • 曦臺 (四山街項目)

  • 崇信街與仁宇圍交界項目

  • 東源街項目

  • 油塘灣大型綜合發展項目


交通



主要交通幹道(九龍)


  • 鯉魚門海傍道

  • 鯉魚門徑

  • 崇信街

  • 茶果嶺道


主要交通幹道(新界)


  • 澳景路


香港島方面




九龍方面




參考來源




  1. ^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天地圖書有限公司,ISBN 978-988-219-351-2),347頁。


  2. ^ 2.02.1 陳, 嘉文. 街知巷聞﹕翻開鯉魚門賊竇史 鯉魚門(一). 明報. 2013年7月14日. 


  3. ^ 3.03.13.2 另類魚文化 鯉魚門變藝灣 (PDF). 星島日報地區報(九龍東區). 2015-11-13. 


  4. ^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天地圖書有限公司,ISBN 978-988-219-351-2),348頁。


  5. ^ 5.05.15.2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天地圖書有限公司,ISBN 978-988-219-351-2),350-351頁。



參見




  • 汲水門

  • 觀塘仔灣

  • 維多利亞港

  • 將軍澳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觀塘區
黃大仙區
九龍城區

本區主要地方


西貢區

九龍灣 - 牛頭角 - 佐敦谷 - 觀塘 - 秀茂坪 - 藍田 - 油塘



區內其他地方



平山‎ - 茶寮坳(四順) - 大上托(安達臣道發展區)
晒草灣 - 茶果嶺 - 觀塘仔灣 - 鯉魚門(三家村)



東區(被維多利亞港相隔)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東區

油尖旺區、九龍城區、觀塘區(被維多利亞港相隔)
灣仔區

本區主要地方


西貢區


炮台山 - 北角(七姊妹、寶馬山) - 鰂魚涌(太古城)
西灣河 - 筲箕灣 - 柴灣(杏花邨) - 小西灣



區內其他地方



柏架山 - 康山 - 愛秩序灣 - 阿公岩(鯉魚門) - 白沙灣 - 歌連臣角


南區

5G vbWIAqNICiRa,I y,I32AotDOk8R0RvXAFxb8TfnMiGLerp
dWVLmowklFa3c88mx KRdOTunRnNDZEteexxrcmC5CEGRE8SC,aUc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