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江阴市
旧称
暨阳
概览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
江苏省无锡市
区划类别
县级市
区划代码
320281
建置时间
1987年
政府驻地
澄江街道澄江路9号
现任市委书记
陈金虎

乡级行政区数

15
- 镇数
10
- 街道数
5
方言
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江阴话
地理
总面积
987.5 平方千米
- 市区
125平方千米
- 陆地(含水域)
811.7平方千米
- 水域
175.8平方千米(其中长江水面56.7平方千米)
人口及經濟

户籍人口125.5万人,常住人口165.0万。

GDP(2017)

3488.3亿元人民币
人均GDP
21.1万元人民币
其它
时区
UTC+8(北京时间)
市树
香樟树
市花
芙蓉花
邮政编码
214400
电话区号
+86 (0)510

網站:江阴政府门户网站

江阴市,别称“”,在中国江苏省南部,是无锡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江阴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也是中国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梯队。




目录





  • 1 历史沿革


  • 2 自然条件

    • 2.1 地理


    • 2.2 气候


    • 2.3 地质



  • 3 经济

    • 3.1 国民生产总值


    • 3.2 居民人均收入


    • 3.3 工业和建筑业


    • 3.4 农业


    • 3.5 旅游业


    • 3.6 邮电


    • 3.7 固定资产投资


    • 3.8 国内贸易


    • 3.9 开放型经济


    • 3.10 财政和金融



  • 4 交通

    • 4.1 公路


    • 4.2 铁路


    • 4.3 航运


    • 4.4 航空


    • 4.5 车辆保有量


    • 4.6 客货运输



  • 5 人物

    • 5.1 江阴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5.2 江阴籍将官


    • 5.3 存目



  • 6 文化

    • 6.1 方言


    • 6.2 教育



  • 7 旅游


  • 8 社会生活

    • 8.1 特产



  • 9 友好城市


  • 10 参考文献


  • 11 外部链接




历史沿革


江阴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地属延陵,曾是延陵季札的封地,后为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晋太康二年(281年)首次置暨阳县,治所在暨湖北(旧志有两说:一说在长寿莫城,一说在杨舍镇)。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暨阳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废梁王方智江阴王,改郡为江阴国。唐武德三年(620年),以江阴县置暨州,下辖暨阳、利城2县。宋淳化元年(990年),重置江阴军,期间屡有废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江阴军为江阴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年,改江阴州为江阴县,隶属常州府,以沿革一直延续到清亡。


中华民国时,江阴县隶属于江苏省。1941年,中共及其领导下的新四军曾在江阴政区范围内和邻近的地区设置江阴、澄东(又称虞西)、澄西、沙洲四个县级政权。


1949年4月22日,江阴县属苏南行政区(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2月6日改属苏州专区,1961年(1957年11月29日批准,1961年12月1日成立)将县东北部九个公社划归新建的沙洲县(今张家港市)。1983年1月18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江阴县属无锡市代管。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8月1日撤县设市,江阴市正式成立)。


全市下辖10个镇、5个街道,市政府驻澄江街道。10个镇为璜土镇、月城镇、青阳镇、徐霞客镇、华士镇、周庄镇、新桥镇、长泾镇、顾山镇、祝塘镇。5个街道为澄江街道、城东街道、临港街道、南闸街道、云亭街道。[1]



自然条件



地理


江阴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至120°34′30″,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北枕长江,与靖江隔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市区(锡山区、惠山区)接壤;西邻常州;东连苏州市下辖的张家港、常熟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交通便捷,历来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



气候


江阴气候为亚热带北纬湿润季风区,冬季干冷多晴,夏季湿热雷雨。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降雨量为1060.4毫米(最多值是1991年的1914.4毫米,最少值是1978年的581.8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5.8℃(最高值是2007年的17.6℃,最低值是1957年的14.5℃),最高气温为2013年8月6日的41.3℃,最低气温为1977年1月31日的-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9.0小时。
注:以上气候数据更新至2016年,平均值为1957年至2015年。

江阴市(2016年)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最高气温℃16.822.323.728.930.833.439.737.734.927.123.419.839.7
平均气温℃3.46.411.017.220.424.329.429.424.519.311.97.817.1
最低气温℃-8.9-4.3-2.08.811.616.122.018.817.39.8-0.2-2.5-8.9
降水量mm67.137.135.1153.1163.7412.2315.9152.3358.6372.894.954.72217.5
日照时数h104.3203.8163.3166.6156.1114.3192.9286.9168.361.4112.4153.51883.8

来源:《江阴年鉴(2017)》



地质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江阴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由于掠夺式开采地下水资源,江阴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逐步降低。使地下出现了一个巨大降落“漏斗”。这样极易导致地面沉降。局部地区累计沉降达到1米以上。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现象也会产生。长泾镇、霞客镇及周边区域尤为严重。现在由于采取了封杀深水井和禁采地下水的强力措施,以及建设区域水厂和自来水供水管网,使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现象得到了遏制。



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


2017年,江阴GDP总量达到3488.27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3.3万美元。



居民人均收入


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7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2元,农民收入连续第十八年蝉联全省同类城市第一。(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工业和建筑业


江阴工业发达,基础雄厚。萌芽于明代手工业,现代工业起步于清朝末期的民族资本工商业,发迹于1978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民间的乡镇企业。并牢牢把握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一是改革开放前后民间乡镇工业崛起;二是90年代上海浦东大开发和大开放格局;三是21世纪初江苏省沿江大开发战略和外向型经济大潮。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582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1805.3亿元;重工业产值4017.4亿元。在全市跟踪统计的15种重点产品中,有11种产品的产量正增长。全年工业用电量228.2亿千瓦时。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46.1亿元;产品销售率98.6%;利润总额35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4.5%,亏损额28.2亿元。海澜集团开票销售超1000亿元,成为全市首家开票销售超千亿的企业集团,兴澄特钢、澄星集团、三房巷集团等3家企业集团开票销售超500亿元,华西集团开票销售超300亿元,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21.0亿元,实现利润278.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1%和77.6%。


2017年,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3.5亿元。



农业


2017年,粮食总产量12.6万吨,其中谷物总产量12.2万吨;油料总产量2242吨。


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20.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7公顷;水果种植面积3.1千公顷。


2017年,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3.2万吨,其中猪牛羊肉2.6万吨。奶牛存栏0.3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2.7万吨。



旅游业


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1686.3万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2.3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90.8亿元。



邮电


2017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9.3亿元。城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6万户。在网手机用户总量达到241.1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53.0亿元。分产业投向:第一产业投资6.7亿元,第二产业投资562.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583.4亿元。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306.2亿元;民间投资749.6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97.2亿元。
2017年,全年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179.9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418.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18.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成交总额256.6亿元。



国内贸易


2017年,江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3.4亿元;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814.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9.4亿元。



开放型经济


2017年,江阴进出口211.0亿美元;其中出口122.2亿美元;进口88.9亿美元。



财政和金融


2017年,江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95.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7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3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4.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3亿元。
2017年末,江阴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663.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本外币余额1168.7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达2965.6亿元。住户贷款中人民币中长期贷款318.0亿元。
2017年末,江阴证券交易开户总数30.0万户;证券机构交易金额6593.3亿元。
2017年末,江阴拥有47家上市公司,包括境外上市15家,境内上市32家,其中主板19家,中小板7家,创业板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1.57亿元。其中,财产险收入22.3亿元;人寿险收入49.3亿元。



交通



公路


第一条公路——澄(江阴)巫(张家港巫山)公路、澄(江阴)丰(张家港锦丰)公路和澄(江阴)琴(常熟)公路由江苏常熟县西北(今张家港锦丰)乡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抗日爱国将领、少将陈一白出资、设计、勘测、建造。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朱家驊任交通部长,全力发展交通。1933年7月,国民政府指派陈一白铺筑了澄(江阴)巫(张家港巫山)军用公路,18公里,路基宽9米,1934年1月完工。1937年春国民政府巩固江防,再次由陈一白自江阴要塞向东,经杨舍、福前镇东、东莱、合与至锦丰,抢筑军用公路。春季测量,盛夏施工,建桥筑基。同时常(熟)十(二圩港)公路段始築,43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米。1943年1月9日常熟鹿苑公路段试行通车。


江阴另有江阴长江大桥、锡澄高速公路(属京沪高速公路一部分)、沿江高速公路、锡通高速公路等公路设施。



铁路


20世纪初,江阴就曾经酝酿建造一条从江阴到武进横林的铁路,但考虑到当时的经济条件并未付诸现实。2002年12月新长铁路全线完工,结束了江阴没有铁路的历史。新长铁路在江阴以轮渡方式过长江。江阴境内29公里,共设两个站:江阴站和月城站,另外建有轮渡栈桥。目前江阴境内只开行货运列车。2005年曾发生多起路堤坍塌。铁路货运运力不足,并未显现出优势,而轮渡过江的方式也成为一个瓶颈。目前已经有专家建议建设江阴铁路大桥。镇南铁路(由江苏镇江经江阴到上海南翔)已经在1999年立项。常州—江阴—常熟—苏州城际轨道交通线也在规划中。另外,京沪高铁从江阴市境内的璜土,青阳,徐霞客和祝塘四个镇通过,但没有设站。



航运


江阴港为江苏省长江五大内河港之一,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开放口岸。地处江尾海头,距长江口87.5海里(162公里),位于东经120.15°,北纬31.56°。江阴早在唐代就是中国东部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江阴港设立“市舶司”,是当时中国沿海设置市舶司的广州、杭州、上海等11个口岸之一。港区有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目前沿江建有千吨级以上泊位50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1个,是长江下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基地。内河有大小航道50条,通航里程383公里,主要干支线26条,锡澄运河(无锡—江阴)、新沟河(长江—太湖)、新夏港河(长江—太湖)、利港、西横河(锡澄运河—武进北塘河)、东横河(江阴-张家港)、应天河、白屈港、洋泾河、张家港运河(江阴—上海)、环山河(锡澄运河—新沟河)为港口集疏运的主要航道。[2]



航空


市中心距离无锡苏南国际机场35公里,距离常州奔牛机场34公里。



车辆保有量


2017年末,全江阴拥有车辆50.1万辆,其中汽车45.2万辆。私人汽车达39.3万辆。



客货运输


2017全年实现客运量6727.8万人次;实现货运量4520.9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15970.5万吨。



人物



  • 陳祖潤:1885.3.生於江蘇江陰明儒之家。1965.3.蔣中正題贈八秩壽軸,6.26.12:20逝世薹北空軍總醫院,享年81歲,蔣中正題賜“教忠有方”輓額,土葬於臺北陽明山第一公墓。【見鄧傳楷著《先慈陳太夫人事略》】


  • 鄧仲和(1904-1983):江蘇江陰北門人。就讀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上海協泰祥棉布號當學徒,升為跑街。1922.自籌資金500銀元在上海天津路開設大慶棉布號,1930.在康海路增開安樂並線廠,1932.在長寧路創辦安樂棉毛紡織染廠。1937.1.赴歐、澳,從法國里昂購進全套設備建安樂人造絲廠,開中國製造人造絲的先河。1945.創設大慶進出口公司。1946.在上海海防路創建安樂紗廠,所產“英雄”牌絨線以質優色顏馳譽全國,從而結束了英國“蜜蜂”牌絨線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這一年他先後向英國人購下南京路外灘的匯中(今和平)飯店和南京西路的24層國際飯店、跑馬廳和仙樂舞館四處地產,當時由行政院長宋子文擔保,創中國人獨資買斷外國人產業的先例。1949.時,他認爲自己是實業救國,就沒有出國,誰知解放軍進上海把他關進監獄,把這個文質彬彬的人罰去開河挑泥做苦力。後來大陸政府與美國建交,由在美國華盛頓州當選為眾議員的大女兒向大陸政府交涉才得以釋放。1979.去香港定居,發展海內外貿易。

  • 鄧玉題(可經1875-1931):江陰望族。幼讀詩書,聖賢之禮,堅守不渝,克勤克儉,馳譽鄉間。長習陶朱,在江陰開錢莊、布莊。過往上海,洋場十裏,紙醉金迷,躬自刻苦,不為稍移,以粥代飯,甘之如飴。惟遇人有危難,需濟助時,恒慷慨解囊,千金無吝嗇。于右任曾贈一聯:“觀天地萬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正符立身處世之道。“一.二八”事變,日機炸毁店面,損敗殆盡,竟一病不起。

  • 鄧傳鼎(甲三):江蘇江陰人,南京金陵大學農科畢業,安徽省績溪農校校長,以牖啓多士為務,敷教不倦,造就甚衆,可謂廣化而圖功矣。


  • 鄧傳楷(阿楷1912.9.7-1999.1.3):中國教育家、作家、政治家、外交耆宿和奧運會先驅。江蘇江陰南門外高橋石子街人。就讀江陰征存學院、暨南大學法學士,中國外交部科員外派駐西雅圖隨習領事期間負笈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經濟系碩士、文學士,後調駐巴拿馬公使館隨員;抗戰爆發毅然銜命攜家兼程返國請纓從戎報國。歷任第九戰區政治部上校組長,國立英士大學校長,臺灣省教育廳長,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奧委會主席,教育部政務次長,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銓敘部長,童子軍遠東區主席,華僑協會總會監事長,世界鄧氏宗親總會理事長、江陰縣旅臺同鄉會理事長、江蘇省長江兩岸十八縣市敦睦聯誼會會長。獲抗戰勝利勳章、一等景星勳章、一等實踐獎章、美國最高榮譽獎銅豹獎、世界銅狼獎。他最響譽作為中國奧委會主席期間,為中國贏得巨大的榮譽,第17屆羅馬世運會上中國運動員首次獲得奧運獎牌。

  • 鄧傳鑫(貢三):江蘇江陰人,民國法官、縣長,安徽省政府設計考核委員,安徽、臺灣省民政廳主任秘書。1968.1.為《景印江陰縣誌》編撰、出資人。著《安全教導》1959版。

  • 鄧傳鏞(韻和):江蘇江陰人,民國江陰縣澄江鎮鎮長。1968.1.為《景印江陰縣誌》編撰、出資人。

  • 鄧之杰(鏡澄):江蘇江陰人。民國上海美麗牌毛紡廠老闆,全國工商界十大巨頭之一。1949.原以爲自己是實業救國,就沒有出國,執意留在上海,誰知解放軍進上海也把他關進監獄7年之久,後來大陸政府要求加入聯合國,他的大女兒鄧曼正好在聯合國工作,就向大陸政府交涉才得以去香港。去香港時已是兩手空空,憑朋友借給他的2千元起家,很快東山再起,又成為著名實業家,果然是商界奇才,當選香港太平爵士。


  • 鄧之鑂:江蘇江陰人,1934.11.23生於上海黃浦區同孚路寓所。就讀上海大同大學附屬中學;1949.9.臺灣省立員林中學就讀高中一年,1950.9.高二轉到臺北市省立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18班就讀;1952.9.薹中省立農學院森林系一年,1953.9.轉到農業經濟系,1956.7.畢業在第五期預備軍官步兵服役一年;1957.7.臺灣土地銀行總行工作;1959.就讀紐約市立大學,紐約中國同學會顧問;1961.轉學威斯康辛大學,雙重碩士,1964.6.在美國氰氨化學公司;1985.在紐約獨資經營兩家中式餐館;1992.父鄧傳楷身體虛弱,就放棄美國事業返臺陪父,臺灣大同商專教授兼教中國海專;1999.8.中國海專董事長兼環球書局董事長、青柳日本懷石料理餐飲公司董事長、中華兩岸文教工商事業促進會副理事長、世界鄧氏宗親總會理事長、江陰旅臺同鄉會總幹事、江蘇長江兩岸旅臺縣市敦睦聯誼會長,華僑協會總會常務理事[永久失效連結]


  • 鄧之嘉:江蘇江陰人,臺灣淡江大學畢業,僑居美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統計博士,國際商業機器股份有限公司(IBM)高級行政主管、IBM美國矽谷實驗室IBM傑出工程師、關係型資料庫技術的先驅、DB2早期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夫人楚傳菁,《中央日報》前董事長、中國新聞學會理事長楚崧秋之長女。


  • 鄧之浩:江蘇江陰人,考試院會計主任,行政院衛生署會計主任。1968.1.為《景印江陰縣誌》編撰、出資人。


  • 陆文圭:由宋入元的诗文作者。


  • 徐霞客: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 缪昌期:(1562年-1626年),明代东林党人。


  • 李应升:字仲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南康推官。出无辜十九人于死,置大猾数人重辟。士民服其公廉,为之谣曰:“前林后李,清和无比。”天启二年,征授御史,后因杨涟劾忠贤,工部主事曹钦程劾应升护法东林,遂削籍。六年三月,假李实劾周起元疏,入应升名。遂逮下诏狱,酷掠,坐赃三千。寻于闰六月二日毙之,年甫三十四。崇祯初,赠太仆卿,录一子。福王时,追谥忠毅。著有《落落斋集》


  • 杨名时:(1661年-1737年),清代云贵总督。


  • 夏敬渠:(1705年-1787年),撰有《野叟曝言》、《浣玉轩集》等。


  • 赵曦明:(1704年-1787年),字敬夫,号瞰江山人。撰有《桑梓见闻录》、《颜氏家训注》等。


  • 蒋春霖:(1818年-1868年),清代词人。


  • 刘半农:(1891年-1934年),现代著名诗人、杂文家和语言学者。


  • 刘天华:民族音乐家。现代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 刘北茂:作曲家、二胡演奏家。


  • 刘育熙:(1938年10月-),小提琴演奏家。


  • 缪荃孙:学者、目录家、藏书家。他与王壬秋、张季直、赵尔巽并称为清末民初四大才子,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誉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


  • 钱振标:(1895年-1928年),又名钱正表,字球仰,号山青泉。1924年,受到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毛泽东和部长胡汉民接见并介绍参加国民党。1925年4月,钱振标在丹阳由恽代英介绍参加共产党。5月,受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派遣,去西北冯玉祥的国民军做政治工作。秋,随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师去甘肃,宣传孙中山三大政策同时,还秘密宣传马列主义思想。1927年,钱振标回到南方,与党中央派到江苏恢复省委工作的王若飞取得联系,担任临时省委委员、农运特派员。10月10日,中共江阴县委成立,钱振标担任县委书记,组建农民革命军,兼任总司令,领导后塍、南沙等地的农民暴动。1928年8月,钱任京沪特委军委书记兼江阴县委书记。10月18日下午,在常州大成旅馆参加京沪特委会议时被捕。11月25日,在君山南麓陆家坟场英勇就义。


  • 吴文藻:(1901年-1985年),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 张曼筠:(1901年-1975年)李公仆夫人,政治活动家。


  • 上官云珠:(1920年-1968年),话剧演员、电影演员。


  • 吕斯百:油画家。


  • 巨赞法师(1908年-1984年):佛学家。


  • 胡山源,(1897年-1988年),作家、文学翻译家。


  • 徐尔灏:(1918年-1970年),气象学家。


  • 赵宗藻:(1931年-),版画家。


  • 曹鹏:(1925年?-),著名音乐指挥家。曾任上海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 沈鹏:(1931年-),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历年创作书法作品15000件以上,其中为图书报刊、展览题耑题贺以及题写匾额1000件以上。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亚运会五洲大酒店等重要场所书写巨幅。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兼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顾问、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书法之友》杂志名誉主席等职。被列入各种名人传记与辞书,包括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以及《国际传记辞典》等。


  • 顾明远:(1929年-),中国教育理论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 顾铭洪:(1939年1月21日-),水稻遗传育种学家。1981年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 ,Manhattan)遗传系留学,1983年11月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回国。曾任扬州大学校长。


  • 孙民治:(1938年9月11日-),195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今首都体育学院),1959年上海体育学院篮球研究生毕业。历任教于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今首都体育学院),任副教授、教授、院长。现任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


  • 缪铨生:(1938年11月-),原镇江师专校长,现为宿迁学院副院长。1963年调国家核工业部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工作,获得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荣誉证书。


  • 朱穆之:(1916年-2015年)新华社总社部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


  • 吴文治:(1927年-),著名的唐代研究学者。1949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国文系,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为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韩愈研究会第一副会长。


  • 沈本瑛:早年曾在江阴华通纱厂工作,1948年与妻子朱绍贤去香港,涉足圖書出版業,現任香港出版总会副会长、香港图书文具业商会(有限公司)會長,其后與香港著名人士何启东先生的孫女何妙君女生結婚。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 庞培:(1962年12月-),本名王芳。1985年发表小说处女作。1987年发表诗歌。1997年出版第一本书:诗文集《低语》。其他出版物:《乡村肖像》(1998年);《五种回忆》(1999年);《忧郁之书》(2000年);《瞎子阿炳》(2002年);《旅馆》(2003年);《帕米尔花》(2004年)。 获得1995年首届“刘丽安”诗歌奖,1997年“柔刚”诗歌奖。


  • 俞敏洪:(1962年10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


  • 滕藤:(1930年4月-),核化工学家。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家教委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亚洲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 陆定一:(1906年6月9日-1996年5月9日),毕业于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家和文化人物,发表过一系列反映第一次国共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军队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主要负责文化、宣传工作,中国无产阶级文宣理论的奠基人。最高担当过国务院副总理,在反右运动前曾明确鼓励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提出建议和意见。此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动乱结束后被平反,不过之后近二十年内并不再担任任何有实权的政治职务。


  • 焦廷標:台灣著名企業家,華新麗華集團創辦人。


  • 祝丹卿(廷華、毅丞1871.6.11-1939.6.13):江陰城內劉伶巷人。1904.進士,選為吏部文選司主事。1905.集資創辦華澄染織公司,1908.參與籌辦利用紗廠。在劉伶巷購地20畝建亭台閣榭、假山曲水俱全的祝氏怡園。辛亥革命前參加同盟會,1912.江陰同盟會分部成立任分部部長。曾任江陰勸學所所長,兼禮延學堂堂長、縣師範傳習所所長、縣教育會會長及南菁中學校董。1917.協纂《江陰縣續志》。1924.任陶社社長,出資數萬元,搜集整理本邑历代詩作,其墨蹟在江浙一帶多有流傳,江陰中山公園題額及孫中山先生紀念塔碑文均為其所書。1925.創征存學院。1937.舉家避居蘇北泰州,日偽威脅利誘,要他返澄主持維持會,均遭嚴詞拒絕。


  • 張慶孚,又名張由嘉,筆名張琴撫。朱佛定表侄。


  • 朱佛定(文黼、黻廷1889.2.15-1981.7.):江蘇江陰城內高巷人。蘇州高等學堂畢業,欽命獎給舉人,授職中書科中書,升入京都大學堂(曩日北京大學)深造,旋留學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碩士,瑞士日內瓦大學、法學博士,歷任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施肇基代表秘書,駐美國大使館二等秘書,外交部通商司長,中國赴歐美日政治考察團秘書,早期會晤墨索里尼、斯大林、柯立芝者,上海法政大學教務長,廣西大學校長,安徽省秘書長、代省主席、省設計考核首任主任、安徽學院首任院長,行政院參事、首任臺灣省民政廳長、臺灣大同商專首屆董事,江陰旅臺同鄉會長。逝世臺灣,高夀93歲。


  • 朱堅章(1928.-2005.7.19):江蘇江陰人。為國內知名政治學、法學學者、教育家。復旦大學畢業,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進修。長期任教政大政治系和外交系,作育英才無數,目前全球華人新聞界的高層和外交圈的“政大幫”很多都是他的門生。歷任講師、副教授、系主任、政大政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法學院長、教務長;中國政治學會理、監事;國民黨青年工作會兼任委員、黨務顧問等職。國家建設研究班成員。蔣經國盛邀任國民黨中央組織工作會副主任。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首任所長;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兼法學院長。國會觀察基金會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監事。東吳大學“百年來海峽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學術研討會”主持人。兩岸三地“西方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主持人。病逝薹大醫院,遺囑:“遺體贈與臺大醫院,供教學解剖之用,務請不要舉行任何儀式,以免煩擾朋友”。單身未婚,堂姐夫空軍總司令陳衣凡上將。[1][2]


江阴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曹鹤荪(1912年9月15日-1998年10月29日),空气动力学家。


  • 蒋新松(1931年8月3日-1997年3月30日),机器人、工业控制专家。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


  • 承淡安(原名澹庵[來源請求],1899年8月8日-1957年7月10日),近代针灸学家。


  • 赵承嘏(又名赵石民,1885年12月11日-1966年8月6日),植物化学家、药物学家。药用植物化学的先驱者。


  • 张大煜(1906年2月15日-1989年2月20),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 钱保功(曾用名钱乐华,1916年3月18日-1992年3月17日),高分子化学家。


  • 曹湘洪(1945年6月28日-),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任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


  • 吴中伟(1918年7月20日-2000年2月4日),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奠基人。


  • 周义刚(1930年10月18日-),中国钛合金高温锻造科技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方成(1938年8月10日-),天体物理学家。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江阴籍将官



  • 陈章元中将:(1946年-)。曾任国防大学副校长,现任济南军区副政委。2002年晋升中将。


  • 崔秉书少将: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远洋测量船基地(九五部队)司令部参谋长,司令员。


存目


  • 徐晞,曾任晚明兵部尚书。

  • 阎应元,北京通州人,任明朝江阴县典史,與陳明遇被江阴人推为抗清首领,守城81日而败亡。時江南諸府縣(含常州府)無一不降,江陰軍民徒為抵抗剃髪令坐守孤城。而江阴城破日亦被屠城。狀元韓菼《江陰城守紀》存其義烈。

  • 夏祖熊,清朝人,撰有《易学大成》等。

  • 夏宗澜,清朝人,撰有《易卦剳记》等。

  • 张小楼:( 1896年-1952年?),朝鲜领事。工书法,画山水、花卉,有张小楼书画集。

  • 钱园桢,生态学家。

  • 江伟文:(1924年-),原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 陆炳炎:(1944年8月26日-),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文化



方言


全市通行吴语,靠近長江邊的部份鎮通行江淮官話,传统上把江阴大部分地區划入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整体处在毗陵小片与苏沪嘉小片的过渡地带。市西乡通行毗陵片方言,语音语调与常州武进方言比较接近。市东乡和南乡更加接近苏沪嘉小片:其中东乡的语音语调较接近常熟方言;南乡则较接近无锡北郊方言。市区的发音兼备各乡特征。由于地处长江沿岸,市北鄉通行江淮方言,且长时间作为江苏学政衙署驻地,故稍受官话影响,在人称和语调上较其他各乡有所不同。



教育


2017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员工数16744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6837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4357人,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3%。



旅游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


  •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黄山炮台遗址(1982年3月25日公布)、江阴文庙、兴国寺塔、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前三处均为1995年4月19日公布)、江阴蚕种场、刘氏兄弟故居(前二者为2002年10月22日公布)

其他景点有:鹅鼻嘴公园、南菁中学、澄江福地、广济古泉、君山、黄山、


  • 香山禅寺 泰清寺 十方庵 涌塔庵 崇圣讲寺

  • 悟空寺

  • 季子墓


  • 目前江阴市区大部分公园为免费开放,如中山公园、黄山湖公园、鹅鼻嘴公园、兴国寺塔等。[來源請求]免费开放是指对有市民卡的江阴人或者有居住证的人员免费开放。


社会生活



特产


  • 黑杜酒

  • 长江三鲜
    • 河豚

    • 鲥鱼


    • 刀鱼
      • 刀鱼馄饨

      • 刀鱼面



  • 马蹄酥

  • 申港百叶

  • 申港红烧猪丸

  • 螃蜞螯

  • 五香豆豆

  • 云亭猪头肉

  • 青阳清水羊肉

  • 华士酱油

  • 五行茶

  • 草鞋底

  • 拖炉饼

  • 长江虾

  • 顾山荠菜烧饼

  • 顾山红豆

  • 长寿红汤面

  • 西石桥豆渣饼

  • 蟹黄包子

  • 过桥鳝、粉皮


友好城市



  •  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市:缔结于1996年11月22日[3]


  •  日本·藤冈市:缔结于2000年4月28日


  •  義大利·托尔托纳市:缔结于2003年8月20日


  •  韩国·群山市:缔结于2009年4月2日


  •  美國·阿拉米达市:缔结于2009年10月9日


  •  俄羅斯·弗拉基米尔市:缔结于2011年4月2日


  •  法国·法阿市:缔结于2013年7月16日


参考文献




  1. ^ 2009年江阴市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网站. [201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5). 


  2. ^ JIANGYIN PORT. 中國國際海運網. [2009-12-28]. [永久失效連結]


  3. ^ 市县友城统计表(截止2016年9月,共268对),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江阴年鉴(2017)》

  • 2017年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DTF1U9XcSHEt H,8A,tE 6bxU
Z8kJGElX9JzTHZPaLzOwavKJo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