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吉本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爱德华·吉本畫像


爱德华·吉朋Edward Gibbon,1737年5月8日-1794年1月16日),英国历史学家,《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


吉本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10岁时丧母,由姑母抚养,年少时多病,喜欢读书,在《我的作品和生活回忆录》中提到自己早就发现历史是自己“特有的粮食”。1752年,14岁时被父亲送往牛津,不到15岁就考取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但他父亲后来发现他对天主教感兴趣,当时在英国一个天主教徒会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他父亲立刻就把他送到瑞士洛桑,交给一位基督教新教导师。在洛桑期间,他参加过伏尔泰的聚会,学会了法语,开始用法语写作其第一部作品《论文学研究》(1761年正式出版)。


1758年回国,作了两年军官,同时博览群书,由于受伏尔泰的影响,因而改变了宗教觀,不信仰特定宗教。1763年,他前往欧洲大陆旅游,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也去了罗马,1764年他在罗马废墟上,开始有写作罗马帝国史的念头。


1770年吉本的父亲去世,他开始经商,定居伦敦。两年后,他开始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并出入上流社会的俱乐部。1774年进入国会。1776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卷出版,立即取得成功,但他对早期基督教历史的如实写法,受到有些人猛烈的攻击,但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谁?]却认为他即使不过于高明,但也不逊色。


吉本继续搜集材料编写,1781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三卷出版。1782年他定居洛桑,继续书写后三卷,1787年写完最后一章,回到英国,1788年所有手稿全部出版。受到各个方面的赞扬。他又回到洛桑,主要在书写他的《回忆录》,直到1793年才回国,回国不久即在伦敦家中去世。


《罗马帝国衰亡史》包含许多详尽的考证,后来许多历史学家都引用这部书的材料。



著作


  • 《論文學研究》(法文,1761年)

  • 《羅馬帝國衰亡史》(卷I,1776年;卷II和III,1781年;卷IV,V,和VI,1788年)

  • 《羅馬帝國衰亡史中第15章和16章某些段落的考證》(1779年)

  • 《對法國法庭報告回答的證明訴狀》(法文,1779年)

  • 《我的作品和生活回憶錄》(1794年)


研究書目


  • 汪榮祖:《史學九章》(北京:三聯書店,2006),第一章,「吉本及其不朽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頁37-62。


外部链接



  • 介绍吉本和其作品(英文)


  • 我的作品和生活回忆录(英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Thánh nhọ” Lee Kwang Soo chúc thi tốt, sĩ tử Việt Nam... có dám nhận hay không?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