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F-84發射火箭炮攻擊地面





苏联BM-13卡秋莎多管火箭。





M270 MLRS 多管火箭彈射車



火箭砲或稱噴進砲是炮兵裝備的火箭彈射裝置,通常為多發聯裝式,主要作為火箭彈的發射點火具,同時為火箭彈提供一定的初始射角和方向。由於火箭彈由自己攜帶的燃料通過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飛行,該裝置無須考慮像身管式火炮那樣承擔如巨大的後坐力等問題,故該裝置較簡單。並且能以大口徑多發聯裝的方式提高發射速度和火力。主要配用殺傷爆破火箭彈以壓制、殺傷有生目標和其他弱防護目標。由於火箭彈的口徑比較大,發射時彈丸所受的加速度和撞擊力較小,也可以發射特種火箭彈(如掃雷火箭、佈雷火箭、照明火箭等)。相比於身管式火炮,火箭炮的火力密集度比較高。缺點是再裝填速度慢、射擊精度不如身管式火炮。但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部分發達國家的軍隊已經裝備了帶有自動再裝填設備的火箭彈運輸/裝填兩用車輛,協同火箭炮一起作戰;同時為火箭彈裝備各種各樣的制導裝置来提高精度。




目录





  • 1 历史


  • 2 火箭彈


  • 3 多管火箭發射器


  • 4 其他


  • 5 参见




历史


早在1621年,當時明朝的《武備志》就記載了以黑火藥為能源的火箭彈和其發射裝置百虎齊奔箭和群鷹逐兔箭在明朝軍隊中的使用情況。可以算的上是火箭炮在軍事應用的最早記載。


1930年代,納粹德國發明六膛火箭發射器,比起導軌火箭發射器,六膛火箭發射器利用膛線增加了準確度,破壞力及火力更強。


1939年,苏联紅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正式裝備火箭發射器的軍隊。型號是BM13,也就是卡秋莎。目前號稱火力最強的是俄國製的BM-30龙卷风多管火箭發射器,最大射程可達到70公里,傷害面積大約67.2萬平方米[1]



火箭彈


火箭彈或稱噴進彈是靠自身攜帶的燃料在火箭發動機燃燒產生的動力推進下投擲彈頭。主要用於壓制、殺傷對方的有生目標或其他設施。通常由戰鬥部、動力推進系統和飛行穩定裝置組成。


12世紀中葉的中國元朝就已經發明了以黑火藥為動力源的火箭。當時的戰鬥部多由可燃燒的物體在發射前點燃後,以縱火的形式殺傷對方。19世紀初,英國人W·康格里夫研製發射成功了第一枚具有現代軍事用途特徵的火箭彈,射程只有2.5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真正得到在實戰中應用的是納粹德國的V-1/V-2系列火箭彈。攻擊了遠在英吉利海峽對岸的倫敦。由於火箭彈的射擊精度比較低,在20世紀40年代末,火箭彈被裝上了制導系統,大大提高了對目標的命中率。從而產生了一種劃時代的新武器——導彈。



多管火箭發射器



多管火箭發射器是一種多發射管無制導的多管火箭發射器,與多管火箭發射器類似,精度及裝填速度低,但可在短時間發射大量爆炸性的火箭以命中大範圍目標。



其他




  1. ^ 俄龙卷风多管火箭發射器威力强超美军MLRS. 新浪網. 2006-09-12 [2010-03-27]. 



参见


  • 多管火箭炮

  • 火炮列表



IK,oy2,A CVz URj9RdMriGZLN,NW6a5be8bdTaMnCPX2BFn,P96J1NX7L3T,T9s8VZRTNLq q aCzuZqA9PO,gi SOqVTO1NQHWI3txJPn
br0xH,ddg AQu CVTpGZOEVfLgD,d aauuRodWpiXqxvx4Jp dIaYKXHLz8HBjy Jh6cnWrf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