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
目录
1 概論
2 讀音
3 相似名
4 参考文献
概論
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上古漢語擬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n̥iŋ dˁuk])(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記》曰:「張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
唐初统称为「天竺」,其中古漢語擬音:[tʰen ʈiuk]),是南方方言對「Sindhu」的音譯;「贤豆」([ɦen dəu])、「狷篤」([kʷiɛn tuok])、「乾篤」([gian tuok])等稱呼都是根據波斯语「Hindu」的音译,波斯人读「Sindhu」为「Hindu」,希腊人读「Hindu」为「Indu」。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ʔin duo]),《大唐西域記》記載:「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1]
讀音
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 「身毒」([
n̥iŋ dˁuk]) - 「天竺」([
tʰen ʈiuk]) - 「賢豆」([
ɦen dəu])、「狷篤」([
kʷiɛn tuok])、「乾篤」([
gian tuok]) - 「印度」([
ʔin duo])
相似名
《山海經》有記載「天毒國」,但是地理位置在朝鮮附近,不一定指印度。
参考文献
^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
这是一篇與历史或歷史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这是一篇與印度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