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代 (日本)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南北朝 |
假名 | なんぼくちょう |
平文式罗马字 | Nanboku-chō |
北朝 持明院統 | |||||||||
---|---|---|---|---|---|---|---|---|---|
1331年-1392年 | |||||||||
国徽 | |||||||||
首都 | 京都 | ||||||||
常用语言 | 日語 | ||||||||
宗教 | 神道教 佛教 儒学 | ||||||||
政府 | 院政 | ||||||||
天皇 | |||||||||
• 1331年 - 1333年 | 光嚴天皇(首) | ||||||||
• 1383年 - 1392年 | 後小松天皇(末) | ||||||||
征夷大將軍 | |||||||||
• 1338年 - 1358年 | 足利尊氏 | ||||||||
• 1368年 - 1392年 | 足利義滿 | ||||||||
历史 | |||||||||
• 光嚴天皇即位 | 1331年10月22日 | ||||||||
• 元中一統 | 1392年11月19日 | ||||||||
|
南朝 大覺寺統 | |||||||||
---|---|---|---|---|---|---|---|---|---|
1331年-1392年 | |||||||||
国徽 | |||||||||
首都 | 吉野 | ||||||||
常用语言 | 日語 | ||||||||
宗教 | 神道教 佛教 儒学 | ||||||||
政府 | 君主制(1331年 - 1383年) 院政(1383年 - 1392年) | ||||||||
天皇 | |||||||||
• 1331年 - 1339年 | 後醍醐天皇(首) | ||||||||
• 1383年 - 1392年 | 後龜山天皇(末) | ||||||||
历史 | |||||||||
• 光嚴天皇分裂 | 1331年 | ||||||||
• 建武新政 | 1333年 | ||||||||
• 元中一統 | 1392年11月19日 | ||||||||
|
日本历史 | ||||||||||||||||||||||||||||||||||||||||||||||||||
---|---|---|---|---|---|---|---|---|---|---|---|---|---|---|---|---|---|---|---|---|---|---|---|---|---|---|---|---|---|---|---|---|---|---|---|---|---|---|---|---|---|---|---|---|---|---|---|---|---|---|
吉野山 | ||||||||||||||||||||||||||||||||||||||||||||||||||
时代
| ||||||||||||||||||||||||||||||||||||||||||||||||||
其它
| ||||||||||||||||||||||||||||||||||||||||||||||||||
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間日本歷史上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位於镰仓时代與室町時代之間。在這段時間裡,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
目录
1 歷史
2 時期內天皇列表
3 注釋
4 参考文献
5 参见
歷史
後嵯峨天皇由於廢長立幼,兩個皇子先後即位,皇室分為持明院統和大覺寺統兩個家族,就皇位繼承問題發生了非常激烈的鬥爭。在鐮倉幕府的調停下,雙方約定由兩派輪流擔任天皇,即二統迭立。1331年,持明院統的光嚴天皇在幕府支持下即位,流亡的後醍醐天皇卻堅持不退位,為廣義的南北朝時代開始。
1333年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滅鎌倉幕府後,進行首度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要求,且僅重用京都公家貴族,故引起軍人們的憤怒。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其雖被賜予天皇名字中之尊字,但其有意建立幕府,採取架空皇室的武家政治。
1335年,足利尊氏發動延元之亂,強迫後醍醐天皇退位,並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建立室町幕府,是為北朝之始[註 1]。而後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後設法逃出,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復辟,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南北朝開始早期,南朝之勢力比北朝更為強盛,領有奧州、北陸、甲信全境及東海、畿內之大半。1338年北畠顯家、新田義貞先後戰死,北朝勢力首次壓過南朝。1338年至1348年間,北朝逐漸收復近江以西的東國,並於1348年攻陷吉野,南朝朝廷逃至奈良,南朝領土僅餘紀州、大和、河內、和泉、伊勢、伊賀、志摩等地,南朝已無可用之兵。
1349年,足利家因家內直義派、師直派不和,爆發觀應之擾亂,足利幕府爆發一分為二的內戰。足利直義之子足利直冬在九州起兵,南朝的懷良親王乘機從幕府管治下奪回九州。1351年,尊氏向南朝投降,達致正平一統。1352年,尊氏於關東平定觀應之擾亂,其弟直義不久死去。同年4月,南朝乘尊氏前往東國之時攻入京都,被幕府二代將軍足利義詮撃退,但南朝勢力再度壓過北朝。1355年6月,歸順南朝的足利義冬率南朝方的足利一門再度攻至京都,在與尊氏交涉後,同意撤退。1358年,尊氏去世前,北朝已掌握除畿內南部的整個本州島、四國東部。南朝掌握九州全境、四國大部、畿內南部,南朝從此沒落。1364年,二代將軍足利義詮對畿內南部進攻,被撃退,亦曾一度攻下九州,後又被打退。因內亂不止,義詮在世年間僅攻下和泉、河內、紀伊北部。
1367年,二代將軍義詮逝世,10歲的足利義滿繼任為三代將軍,因北朝內亂之故,南朝再次興盛。十二年間,北朝亂事被三代將軍義滿一一平定,並策劃了對南朝的反攻。1379年至1384年,北朝奪回四國和南朝在畿內的大片領土,1385年奪回九州。1392年,北朝包圍奈良,南朝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給北朝後小松天皇,歷時56年的南北朝時代於焉結束。
至於兩方何者為正統性,直至20世纪初期,幸德秋水提出当时明治天皇的正统性问题,明治天皇最后作出结论:以南朝天皇为日本的正统,北朝天皇保留名号,但不列入正统。[註 2]
時期內天皇列表
公曆 | 北朝天皇 | 南朝天皇 |
---|---|---|
1331年 | 光嚴天皇 | 後醍醐天皇 |
1333年 | ||
後醍醐天皇 | ||
1336年 | ||
光明天皇 | 後醍醐天皇 | |
1339年 | ||
後村上天皇 | ||
1348年 | ||
崇光天皇 | ||
1351年 | ||
廣義門院(執政) | ||
1352年 | ||
後光嚴天皇 | ||
1368年 | ||
長慶天皇 | ||
1371年 | ||
後圓融天皇 | ||
1382年 | ||
後小松天皇 | ||
1383年 | ||
後龜山天皇 | ||
1392年 |
注釋
^ 北朝第一位天皇為光嚴天皇,但光嚴即位時尚為鎌倉時代。
^ 可能的原因:南朝天皇一直持有三神器,而三神器是天皇的象徵。
参考文献
参见
- 兩統迭立
- 持明院統
- 大覺寺統
- 後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