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中國地方在日本的位置




中國地方行政區域圖


中國地方(日语:中国地方ちゅうごくちほう Chūgoku chihō */?),又稱為中國地區、或山陰山陽地方山陰山陽地方さんいんさんようちほう Sanin sanyō chihō ?),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兩個地區的合稱,包含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總面積31,917.37平方公里、人口約771.8萬人。




目录





  • 1 概要


  • 2 與中國的名字爭議


  • 3 地理

    • 3.1 氣候



  • 4 参考文献


  • 5 相關條目




概要


「中国」這個詞語,是由日本平安時代的延喜式所选取採用的。當時日本仿照中国唐朝方法,將日本全國分為五畿七道共六十八国,除了按人口多少分為「大国」、「上国」、「中国」和「下国」四等級外,并以当时的首都京都为中心,依照驛站和京畿的遠近,分類為「近国」、「中国」和「遠国」。這種分類,於康保四年(西元967年)正式實行,在大約從10世紀開始普遍使用。當時除了畿內五国,其他七道內諸国也有分近国、中国和遠国,特別將「中国地方」指為山陽山陰兩道[1]


將山陽道和山陰道等地方合稱為「中国」,最早有文獻記載的應該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太平記》。書中記載足利直冬初時被委任為長門探題,後來也管治著山陽道的周防、安芸、備後、備中及山陰道的出雲、伯者、因幡等国,故後來稱足利直冬為「中国探題」[2]。所以相信最遲在室町幕府之後,就以「中国地方」來統稱以上諸國。


此外,在描寫日本古代神話與天皇家系的《古事記》與《日本書紀》中,將出雲國地區稱作葦原中國,簡稱中津國中國,也有可能是該詞的語源之一。


留意古代日本的山陽道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三備)、安藝、周防和長門,山陰道包括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 但「中国地方」並不包括了整個山陽和山陰道,其中備前、美作、播磨、但馬、丹後、丹波等地方(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京都府和兵庫縣)並不算是「中国地方」。


中國地方於日本歷史的中古時期,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对中国唐朝文化及藝術、模仿与發展,風氣最盛的地區。



與中國的名字爭議


根據考證,日本古籍中曾重複出現「日本與中国」的記載,並將日本與中國並列成相對[3]。此外,明朝政府于日本官方文件中也以「中國」自稱,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耻前王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宵衣旰食,垂二十年。”明朝萬曆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稱:“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 直到江戸時代中国一詞在日本仍是一字多用,需要根據文章做判斷。 除了中国稱呼外還混用大陸中国或以歴代王朝的国號來稱呼中原。


據日本方面的說法,指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日本對中國的歷代政權稱呼是依朝代名命名,直至中華民國的出現才開始固定「中國」的官方使用;而在此之前的日本已經使用「中國」一詞來稱呼本州西端了。因為中華民國的出現,使日語中的「中国」一詞的寫法和讀法也可同時表示鄰國的中国大陸。


古代佛教徒稱中國為「支那」[4][5][6]。使用這個词汇稱呼中國的習慣於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7][8],在江戶時代後期,「支那」成為日本民間一種對中國的普遍非正式稱呼。明治維新之後,中國留日的知識份子、革命黨喜愛使用「支那」這個古典名詞,並且形成一種風氣。在清朝滅亡後,日本公文書中時常使用這個“支那”名詞稱呼中國。


隨著戰爭,日本人對中國的態度愈來愈反感,「支那」一詞也逐漸變調。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1945年)日本將“支那”一词视为歧視語,禁止在大众传媒使用,日本公众才開始接受「中國」一詞也可等於「中國大陸」,而且隨著有更多日本人到中國旅遊工作,「中國」一詞幾乎完全取代中國地方,演變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為表兩個「中國」的区别,發生誤解時會特別以「中國地方」一詞加註更正以明區分,有時也以較無歧義的「山陰山陽地方」來稱呼。



地理


中國山地是中國地方的脊梁山脈,該山脈從山口縣東部通過島根縣南部與廣島縣北部後,一直延伸到鳥取縣南部、岡山縣北部一帶。山脈的最高峰是鳥取縣的大山,標高1729m。



氣候


氣候上,山陰和山陽有相當大的差異。山陰是日本海側氣候,冬季多雪。鳥取縣全域、島根縣內陸部、岡山縣北部之一部、廣島縣北部之一部是豪雪地帶。一方面,山陽是瀨戶內海式氣候,終年少雨。



  • 山:大山、三瓶山、蒜山


  • 川:江之川、日野川、千代川(流入日本海)、太田川、旭川、高梁川、吉井川、芦田川、沼田川(流入瀨戶內海)


  • 平原:出雲平原、岡山平原


  • 盆地:津山盆地、三次盆地


  • 砂丘:鳥取砂丘


参考文献




  1. ^ 延喜式(二十二民部的那部份)


  2. ^ http://j-texts.com/taihei/tk011.html


  3. ^ 間宮林蔵述村上貞助編『東韃紀行国立公文書館デシタルアーカイブ 東韃地方紀行 中巻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2-11.


  4. ^ 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卷2:「支那國,或云真那,或云震旦,亦云摩訶支那,皆梵語輕重也。舊翻為漢國,或云即大唐國,也或翻大夏國,又云思惟國:謂此國人多有智略能思惟故,皆義翻也。」


  5. ^ 《南海寄歸內法傳》:「且如西國名大唐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無別義。」


  6. ^ 如《朝鮮佛教一覽表》頁4:「通度寺,慶尚南道梁山郡北(鮮里)靈鷲山東,……新羅蘇判茂林公子金善宗出家,……新羅善德王仁平三年丙申,西入支那。同十二年癸卯,東還。……創寺。」


  7. ^ 空海《性靈集》:「摩竭鷲峰釋迦居、支那台岳曼殊廬」。


  8. ^ 《元亨釋書》卷6〈唐國義空傳〉:「萼再入支那」



相關條目


  • 中國、四國地方

  • 瀨戶內地方

  • 瀨戶內工業地域

  • 西國

  • 陰陽連絡路線

坐标:35°03′N 134°04′E / 35.050°N 134.067°E / 35.050; 134.067


EE7PtRgfTV0n,qqljhsBGJ2 v b1mjfo xu5A1LufI2lExG1 80UAtZXa27RjM
cVYD7FuvlItYWCA vn3lPlzYWEkxEJFCwh 4sFTfnn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