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基隆港

Superstar Libra at Port of Keelung 20070712.jpg
一艘麗星郵輪停泊於基隆港東岸碼頭

位置
國家
 中華民國(臺灣)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 基隆市仁愛區、中正區、中山區
座標
25°08′18″N 121°44′51″E / 25.1384°N 121.7476°E / 25.1384; 121.7476坐标:25°08′18″N 121°44′51″E / 25.1384°N 121.7476°E / 25.1384; 121.7476
細節
啟用
1913年
运营者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擁有者
 中華民國交通部
類型
商港、軍港、漁港
水域面積
375公頃[1]
陸地面積
196公頃[1]
總面積
572公頃[1]
碼頭
57座
港外水深
負20公尺至負26公尺[1]
外港航道水深
負15公尺至負15.5公尺 [1]
數據
靠港船隻
5,728艘次(2016年度)[2]
年貨物噸位
17,224,244 公噸(2016年度)
年柜量
1,388,104.75 TEU(2016年度)[2]
貨物價值
58,621,984計費噸(2016年度)[2]
客運
進港:385,207(2016年度)
出港:396,927(2016年度)
網站

kl.twport.com.tw

基隆港是位於臺灣北部基隆市的海港,為臺灣四座國際商港之一,也是臺北的外港、以及北臺灣首要的海運樞紐,營運機構為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整個港區被基隆市中心環繞,運輸方面以貨櫃為主、散貨為輔,並有數條國內外客輪航線固定彎靠。至2010年止,基隆港為世界第54大貨櫃港及臺灣第三大港。




目录





  • 1 港區環境及設施

    • 1.1 碼頭簡介


    • 1.2 軍港


    • 1.3 漁港


    • 1.4 港區地圖



  • 2 聯外交通

    • 2.1 鐵路


    • 2.2 高快速公路


    • 2.3 一般幹道



  • 3 營運航線


  • 4 發展歷程


  • 5 發展瓶頸與對策

    • 5.1 興建新港


    • 5.2 開放觀光


    • 5.3 港市合一



  • 6 未來展望


  • 7 姐妹港


  • 8 參見


  • 9 参考文献

    • 9.1 引用


    • 9.2 来源



  • 10 外部連結




港區環境及設施


基隆港為利用自然之谷灣地形所修築的港口,共有57座碼頭、1個入港航道,港區總面積為572.17公頃。港灣形狀大致呈北寬南窄的漏斗狀,港區水域則分為外港、內港、牛稠港等3大區域。碼頭方面可分為東岸碼頭、西岸碼頭等2大部分,其中以西岸運量較大;使用類型則分為商用、軍用、漁用等3大類。




基隆港西岸碼頭




基隆港西岸旅客碼頭



碼頭簡介


  • 貨櫃碼頭:15座
設有三處貨櫃基地,配置有35至40噸可裝卸13至18排貨櫃之高性能式貨櫃起重機,每年可裝卸200萬至300萬標準貨櫃箱(TEU)。
  1. 西岸貨櫃儲運場
    1. 北櫃場(舊稱第一貨櫃中心)

    2. 南櫃場(舊稱第三貨櫃中心)


  2. 東岸貨櫃儲運場(舊稱第二貨櫃中心)

  • 雜貨碼頭:24座
設置有通棧、露置堆貨場,可供汽車、遊艇、鋼鐵等貨物裝卸之用。另設有水泥、卸煤、油品及其他散貨碼頭,配置水泥圓庫、自動卸煤機、化油儲槽、自動卸水泥設施等。
  • 客運碼頭:2座
東岸及西岸各有一座(東2碼頭、西2碼頭),各設有一棟客運大廈。經常有國內外郵輪、客貨輪在此靠泊。
  • 其他用途碼頭:16座
分別供港務公司所有港勤船,及工程船、軍艦、海巡艦、緝私艦等特種船隻靠泊。


軍港


基隆港東岸與西岸均有軍用碼頭。東岸為東5碼頭(入口標示為「海軍碼頭」);東5碼頭入口對面設有海軍威海營區,是中華民國海軍一三一艦隊部所在地;西岸則為西5—6與9—11B碼頭,由海軍基隆後勤支援指揮部(原海軍第三造船廠,簡稱「海三廠」)、陸軍第三地區支援指揮部運輸兵群第二營使用。



漁港


大沙灣以北,與和平島、八尺門鄰近的水域為基隆港的漁用碼頭區(1998年正式劃為「漁業專用區」),又名「正濱漁港」,為台灣重要遠洋漁業基地之一。



港區地圖




聯外交通



鐵路



  • 台鐵標誌台鐵 - 基隆臨港線(已廢除[3]


  • 台鐵標誌台鐵 - 縱貫線 - 基隆車站


高快速公路



  • 中華民國國道中山高速公路

    • 港西高架橋:連接中山高基隆端及西岸碼頭、中山一路


    • 東岸高架道路(中正高架橋):連接中山高基隆端及東岸碼頭、中正路(北部濱海公路)



  • 中華民國國道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 基隆港西岸聯外道路(台2己線):連接福高及西岸碼頭


  • 省道基隆港東岸聯外道路

    • 台62線:於四腳亭交流道連接台62甲線,可接上中山高及福高


    • 台2丁線:於四腳亭交流道連接台62甲線



一般幹道


  • 東岸沿岸:中正路、東海街

  • 西岸沿岸: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光華路

  • 市區銜接:港西街、忠一路、仁二路

  • 聯外幹線:台2線(北部濱海公路)、台5線(北基公路)、縣道102線(基瑞公路)


營運航線



  • 麗星郵輪 「寶瓶星號」

基隆港 → 石垣港 → 那霸港 → 基隆港


基隆港 → 那霸港 → 基隆港


基隆港 → 石垣港 → 基隆港


基隆港 → 與那國島(久部良漁港)→ 基隆港


基隆港 → 花蓮港 → 與那國島(久部良漁港) → 基隆港



  • 中國遠洋 「遠洋之星」

廈門港 → 基隆港 → 台州港(大麥嶼港區)


※每週一班、每週五出發


台州港(大麥嶼港區) → 基隆港 → 廈門港


※每週一班、每週日出發


  • 新華航業 「台馬之星」

基隆港 → 福澳港(馬祖) → 中柱港(東引島)



發展歷程




在1894年的基隆港手繪地圖




1926年的基隆港地圖




1945年美軍繪製的基隆港地圖


基隆港在昔日稱為「雞籠港」或「雞籠灣」。雞籠港在十七世紀即有外人足跡,西班牙人佔領臺灣時就曾對雞籠港進行調查,並進行了部分建設。清治後期,西方列強的東來,逐漸開啟了雞籠港的發展。在同治2年(1863年),基隆港以淡水附港的名義正式開放為商港。而在1886年當時就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進行基隆港的建港規劃,並委由當時的台灣首富林維源總辦基隆港的建港事宜,也將當時興建中的縱貫鐵路分出支線至港區;但後來建港工程因劉銘傳的離職而未全面實行,主要設施中只完成一座陸海聯運碼頭。後來統治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將1886年認定為基隆港建立之年[4]


日治時代,日本當局計劃將基隆建設成為台灣與日本本土的聯絡門戶,故基隆港正式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也就是從1899年到1944年間共五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第五期工程因二戰爆發而未全部完工),清除了原本密佈內港區內的礁石,並在外港陸續整建了大型造船廠及軍港、漁港區等設施,從碼頭貨棧到港區鐵路系統皆相當完備(現存的西二西三碼頭倉庫即在此時期興建)。這五期的築港工程,不但奠定了日後基隆港的發展基礎,也使基隆港在1970年代前穩坐台灣第一大港寶座。較特別的是,基隆港的築港工程並不由政府行政系統負責,而是由日本軍方主導,並被列為日本海軍列管軍港之一。


基隆港原由其所在的台北州設立「港務部」來管理,並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海務部監督,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改由直屬於台灣總督府的基隆港務局負責。基隆港由於當時台灣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在大戰末期首當其衝,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港埠設施及港內停泊船隻皆毀損嚴重,港區幾成廢墟。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續設基隆港務局,隸屬於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港務局改組時以打撈港內一百多艘沉船及復建碼頭、橋樑、船渠、船塢、運河、防波堤、修理場及倉庫等原有設施為主,1953年以後才開始增設港埠設施,如增建西29、30號碼頭、漁港區突堤碼頭、興建通棧倉庫等,並填築大沙灣海水浴場以興建船渠。


復建完成之後,基隆港開始快速發展。1961年至1974年間,港務局改建內港設施,並開始在外港及東岸興築碼頭[5]。1974年至1981年間開始積極擴建外港,並先後興建兩座大型突堤碼頭,以消除內港瓶頸及島內成長的運輸需求;連接港區及高速公路的東岸、西岸高架橋也興建於同時期。1982年至1992年,為因應貨櫃運輸時代的來臨,以改建及增建貨櫃碼頭為主。基隆港的營運量在1980年代到達高峰,到了1984年,基隆港更成為世界第七大貨櫃港。


發展至今,基隆港的碼頭總數從日治時期全座落在西岸的18座,擴增為現在的57座(西岸37座、東岸20座)。民國95年(2006年)年度全中華民國關稅總收入之中,經基隆港之收入為新台幣821億餘元,佔總收入之60.54%[6],足見基隆港在台灣經濟體系的重要地位。


基隆港的營運機構為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其前身為基隆港務局,最初為臺灣省政府附屬之事業機構,1999年精省後改隸中華民國交通部;2012年行政院組織再造實施後,中華民國交通部於同年3月1日起實施「政企分離」之航港管理作法,將各港務局公司化合併成立國營之「臺灣港務公司」,原基隆港務局則改制為基隆港務分公司。



發展瓶頸與對策




停泊在基隆港西岸的一艘陽明海運貨櫃船


基隆港與基隆市唇齒相依,基隆市區的街廓即沿著港區發展,而早期基隆市民的生計更是與基隆港息息相關,昔日廣佈市區的「委託行」及酒吧就是一例[7]。但進入1990年代之後,基隆港除了要面對國內外傳統港口的競爭,還要應付中國大陸東南各新興港口的快速崛起。而基隆港的港區規模已到達極限,卻因為港埠用地緊鄰市區及山區而無法擴建,港內大部分碼頭的吃水深度又無法停泊巨型貨櫃輪,導致許多船隻被迫彎靠高雄港與台中港。基隆港的總運量於1990年代開始衰退,港口排名也在十年內,由世界前十大迅速跌到三十名以外。[來源請求]



興建新港


基隆港於1980年代,正逢港埠營運的高峰期,當時港內船席不足的情形常常發生;基隆港務局於1980年代中期,為了解決基隆港的擁擠狀況,提出在基隆港以西的外木山海岸興建「基隆超級深水港」,即「基隆新港」的興建計畫,在基隆港營運狀況開始衰弱時,曾被認為是重振基隆港營運的最佳方法,但是之後一直無實際動作。在1997年,交通部以建設新港的難度過高、經費太過龐大等理由,否決了興建新港的提案,以在新北市八里區興建淡水新港(即今台北港)作為替代方案。此舉引起了基隆市各界的不滿,認為此舉將會封殺了基隆港,甚至基隆市的未來發展。雖然如此,基隆市各界目前仍未放棄興建新港的可能。



開放觀光


近年來,為了提升競爭力,基隆港開始轉型為結合觀光、親水性之港口。港務局在2002年正式開放港區觀光,讓遊客可以搭船遊覽基隆的港埠風光。另外,為了吸引國際航運業者落腳,基隆港在2003年時設立了自由貿易港區[8]



港市合一


「港市合一」的構想在1970年代時已經存在,[9]在1989年時已是選舉政見要點。[10]為了促進基隆市港兩方的發展,基隆市各界自1990年代開始積極推動。2001年6月28日,港市合一的專責機構「基隆港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基隆市市長(時任市長為李進勇)兼任主任委員。但交通部於2002年2月21日,函各港管理委員會暫行停止委員會運作[11]



未來展望


由於現有港區短期內無法擴建,為了因應台北港將對基隆港的貨運業務造成的威脅、與鄰近國家港口的競爭,以及兩岸三通後所帶來的客運榮景,基隆港將從原本偏重貨物運輸,轉型成為客運、貨運並重的「加值型物流港」[12][13]。未來基隆港將朝向「東客西貨」的方向來發展,東岸以客運與觀光遊憩為主,西岸則繼續作為貨運運輸的基地[14];而配合基隆市中心的都市更新計畫,未來基隆港部分碼頭的功能將進行調整,港區部分後線區域也將開放商業開發,以達致基隆港、市發展之雙贏[15]


下列為基隆港進行中的發展計畫:




基隆港西岸客運專區港務大樓模型


  • 市中心港區開發計畫
基隆港南岸的港區(東4碼頭—西4碼頭之間)鄰近市中心,為配合基隆市政府推動的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都市更新案,鄰近基隆車站的小艇碼頭、西1碼頭、西1B碼頭的後線將解除管制,成為向公眾開放的水岸廣場(碼頭岸線仍繼續維持現有功能)[15]。西2—西4碼頭將配合此都更案改造成為「客運專區」,並新建容納客運航廈、港務機構合署辦公之新港務大樓,將成為基隆港新地標[16];東2—東4碼頭則規劃成為國際郵輪基地,並引進民間資金來開發[17]。新港務大樓原規劃於2016年完工啟用[18],但因計畫拆除做為其建地的西三碼頭倉庫在2014年底列為歷史建築保護,使整個工程必須重新規劃,目前規劃西二、三碼頭倉庫改為旅客中心,海港大樓合併至規劃興建的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19]
  • 牛稠港軍事專業區

中華民國國防部已在2011年6月同意將海軍原有在基隆港西岸呈分散狀的5處軍用碼頭集中至牛稠港水域的西9—11碼頭,並在此劃設「軍事專業區」,以利港區棧埠與後線的整合,預計2013年6月完成[20]
此外,臺灣港務公司亦規劃將海軍使用的東5碼頭收回自用,以使基隆港所有的軍用碼頭都能遷移至牛稠港軍事專業區;但海軍以東5碼頭的戰略地位無法取代而拒絕。未來如得以遷移,該軍事專業區將擴大至西5碼頭[15]


姐妹港



  •  美國奧克蘭港(Port of Oakland)- 1970年6月10日締結


  •  英國南安普敦港(Port of Southampton)- 1985年4月16日締結


  •  美國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 1988年7月28日締結


  •  美國北臨海港(Port of Bellingham)- 1990年8月15日締結


  •  美國舊金山港(Port of San Francisco)- 1992年9月15日締結


參見


  •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

  • 台灣港口

  • 基隆市交通


参考文献



引用




  1. ^ 1.01.11.21.31.4 基隆港. 台灣大百科全書. [2014-07-25] (中文(台灣)‎). 


  2. ^ 2.02.12.2 基隆港營運實績 (統計表).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2013-07-08]. [永久失效連結]


  3. ^ 〈北部〉軍方急轉彎 戰備鐵路決廢除. 自由時報. 2013-10-16 [2015-07-02]. 


  4. ^ 《基隆港建港百年紀念文集》,民國74年(1985年)11月9日出版,基隆港務局發行。


  5. ^ 胡, 台麗. 淘汰邊緣. 


  6. ^ 關於中華民國的海關,詳見財政部關稅總局條目。


  7. ^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博客來. [2017-02-26]. 


  8. ^ 台灣自由貿易港區網站 - 自由貿易港區在哪裡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1-30.


  9. ^ 專題報導「港市合一」面面觀. 聯合報. 1972-03-04. 


  10. ^ 基隆港市合一是政見的「主秀」. 經濟日報. 1989-11-02. 


  11. ^ 《國家政策論壇》-「市港合一」回歸基本精神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4-17.


  12. ^ 基隆港務分公司-施政構想[永久失效連結]


  13. ^ 基隆港市共同發展策略


  14. ^ 北北基生活圈跨域空間發展整體策略規劃>現況分析>交通運輸[永久失效連結]


  15. ^ 15.015.115.2 基隆港務分公司-基港局整體規劃及未來展望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4-19.


  16. ^ 基港32樓地標新港務大樓105年完工 - 自由時報 2011.04.1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0-01.


  17. ^ 基港東岸碼頭完成轉型規劃[永久失效連結]


  18. ^ 基港西岸客運港務大樓興建修正計畫經建會通過 - 台灣新生報2012.03.2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30.


  19. ^ 基隆港西二、三碼頭倉庫拉皮 明年規劃旅客中心 - 自由時報2017-07-18


  20. ^ 基隆港轉型西岸都更跨出第一步 - 聯合晚報2011.07.11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重修《基隆市志》- 交通篇,基隆市政府印行


  • 《基隆外海新港區細部規劃及初步設計》研究報告[永久失效連結],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發行


  • 《基隆漁業史》. 統一編號:3909005600 (基隆市政府). 2001-12-01. ISBN 957-010-383-3. (繁体中文)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國營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



  •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分公司

  • 基隆港務警察總隊

  • 基隆港務消防隊

  • 中央氣象局24H全天監視基隆港即時影像


  • (英文)世界主要港口列表







5T4OnZp,6zPKvixC,Ix,cc8,bf0,4CjcUxmF 8,vlHCc,fTu,i,nSHF,2yH3KXygWCd36,xsdnI,TE8CnVNa,0FE 0hr,pAOal9,CVpy1sp
V1,2OA9ebq7BufgM0E9f v16W T7yn4f3 Q w0VZiusqryGIibqeqiahsBG 6aY4O,B6lhePt tMZdJpgdN4t jhozT0s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