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惠庆
Multi tool use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顏惠慶 中華民國總理任期 1921年12月18日 - 1921年12月24日前任 靳雲鵬继任 梁士詒任期 1922年1月25日 -1922年4月8日前任 梁士詒继任 周自齊任期 1922年7月11日 - 1922年8月5日前任 周自齊继任 王寵惠任期 1924年9月14日 - 1924年10月31日前任 顧維鈞继任 黄郛任期 1926年5月13日 - 1926年6月22日前任 胡惟德继任 杜鍚珪个人资料 出生 光緒三年(1877年)2月19日 大清江南省松江府上海縣虹口逝世 1950年5月24日(1950-05-24 ) (7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
颜惠庆 (英文名:Yen, Wei Ching Williams 或W. W. Yen ,1877年4月2日-1950年5月24日),字骏人 ,上海虹口人,中華民国大陆时期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政治家。
目录 1 生平 1.1 清末 1.2 民国初期 1.3 国民政府时期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 其他 3 颜惠庆内阁 3.1 1922年颜惠庆内阁 3.2 1924年颜惠庆内阁 3.3 1926年颜惠庆内阁 4 家庭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8 参见 生平 清末 颜惠庆祖上来自山东,后南渡福建。他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其父颜永京早年从福建来到上海并且担任虹口圣公会教区牧师,还是圣约翰大学创办者之一。颜早年就读于聖约翰書院、英華書塾、同文書院,1895年赴美国读高中,1897年进入弗吉尼亚大学学习,在校期間曾任教會學校教師,曾參與中國駐美國公使館舘務。
1900年6月,颜惠庆毕业,8月回国,此后任圣约翰大学英文教授。1905年(光緒31年)任上海《南方報》英文版編輯、商务印书馆编辑,在此期间编撰了《英华大辞典》。1906年(光緒32年)9月,参加清朝政府举行的留学生考试,获得全国第二名和进士出身。
1907年(光緒33年)冬,颜惠庆任中国駐美國公使館二等参贊,隨公使伍廷芳赴任。驻美期间,颜惠庆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系统进修了外交理论和国际法知识,並加入美國国際法学会。
1910年(宣統2年),颜惠庆歸国,任外務部主事、外務部参議。辛亥革命爆發後,代表袁世凱訪問各国駐華公使,獲得各國支持,以此取得了袁的信任,被提拔為外務部左丞。
民国初期 民国元年(1912年),颜惠庆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外交部次长,1913年春,颜惠庆任驻德国、瑞典、丹麦三国公使。1919年,以顾问身份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1920年回国。1920年(民国9年)8月,颜惠庆奉大總統徐世昌之命出任外交总长直到1922年(民国11年)8月,任内基本採取親英美路綫,重視對日本的交涉,尤其是有關山東問題的交涉。1921年(民国10年)5月,恢復和德國的邦交。11月華盛頓会議,颜惠庆派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全权代表。1921年12月18日代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12日正式任国务总理。
1922年1月至1926年(民国15年)6月,北京政府内各派紛争,顔惠慶曾任農商總長、外交總長、内務總長。他除1922年曾正式組閣外,1924年再次组阁。1926年5月臨時執政段祺瑞失勢,颜惠庆曾代行臨時執政職[a] ,1個月後卸任。此後,颜惠庆隐居天津英租界,專心從事金融和慈善活動。
国民政府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颜惠庆以外交元老身份应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征召,任對日特種委員会委員。11月,任駐美國公使,到華盛頓赴任。1932年1月,被任命为中国驻國際聯盟代表团首席代表。1932年,颜惠庆代表中国在国联大会上提交了日本侵略中国案,促请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制裁日本。同年,作为中国政府首席代表出席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其间同苏联展开秘密外交,于当年12月成功地与苏联签订建交协议。同年,颜惠庆任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1933年(民国22年)2月日本松岡洋右在國聯發表退出国聯宣言,顔恵慶針鋒相對地發表了反對演説。1933年1月31日,颜惠庆被任命为中国驻苏联大使,1936年因健康原因辞职回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颜惠庆任中国紅十字会国際委員会主席,在上海主持难民和伤兵的救治工作。1939年,以国民政府特使身份赴美国两次拜见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中国争取到了大量美国援助。1940年12月,自旧金山返香港,滞留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香港,颜惠庆被软禁,其間拒絕了日方要其出任親日政府職務的要求,后被逮捕押回上海关押。
1945年抗战胜利后,颜惠庆在上海任上海市参議員、聯合国遠東救濟與復興委員會主席,還當选为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员。1949年2月,受代总统李宗仁派遣,前往西柏坡同中国共产党和谈。2月23日,顏惠慶等飛石家莊晤毛周,對「和平」及通航問題,「廣泛交換意見」[1] 。和谈失败后,顔返回上海。5月6日,蔣經國奉蔣介石命訪顏惠慶「於中山醫院」[2] 。中国人民解放軍攻佔上海前,他留在上海,拒絕隨中國國民黨撤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華人民共和国建国後,颜惠庆任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議全国委員会委員、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員、華東軍政委員会副主席。
1950年5月24日,颜惠庆因心臟病病逝于上海,享年74歳(滿73歳)。毛泽东和周恩来均致唁电。
其他 颜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曾于1907年主持编辑了中国首本《英华大辞典》。后又参与筹办清华学堂,并主持成立了清华学校校董会。他还参与了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立和欧美同学会的组织。 在商界,颜于1929年出任天津大陆商业公司和天津大陆银行的董事长。 颜著有英文自传《东西方万花筒》(East-West Kaleidoscope ),其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中译本名为《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吴建雍、李宝臣、叶凤美译,于2005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颜惠庆内阁 1922年颜惠庆内阁 主条目:第一次颜惠庆内阁
1922年6月12日成立。
1924年颜惠庆内阁 主条目:第二次颜惠庆内阁
1924年9月14日成立。
1926年颜惠庆内阁 1926年5月13日恢复。宣佈曹錕於5月1日辭職,依法由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
家庭 颜永京有四子一女,长子颜志庆,次子颜惠庆(1877年-1950年)是中华民国政府总理、外交家,幼子颜德庆(1878年-1942年)为铁路工程师,另有一子早夭,女儿颜庆莲。侄子颜福庆(1882年-1970年)幼年丧父,亦为颜永京资助留学,日后为著名医学教育家。颜惠庆、颜德庆、颜福庆并称“颜氏三杰”。
注释 ^ 段祺瑞失勢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代行臨時執政職權。此状況直到1927年(民国16年)6月張作霖就任大元帥方告結束。 参考文献 引用 ^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刊《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第153頁。 ^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刊《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第197頁。 来源 书籍 娄献閣. 顔恵慶. (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傳 第8卷. 中華書局. 1996. ISBN 7-101-01328-7. 劉寿林 等 (编).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山田辰雄 (编). 近代中国人名辞典. 霞山会. 1995.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颜惠庆
参见
大清前任: 周自齐 游美学务处总办(代理)1911年5月 - 1911年7月 繼任: 周自齐
前任: 周自齐 游美学务处总办(代理)1912年1月 - 1912年4月 繼任: (廢止)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前任: 靳雲鵬 臨時国務總理 1920年8月 - 1921年12月 繼任: 梁士詒
前任: 陸徵祥 外交總長 1920年8月 - 1922年8月 繼任: 顧維鈞
前任: 梁士詒 臨時国務總理 1922年1月 - 4月 繼任: 周自齊
前任: 周自齊 臨時国務總理 1922年6月12日 - 8月5日 繼任: 唐紹儀
前任: 袁乃寬 農商總長 1924年1月 - 9月 繼任: 高凌霨
前任: 顧維鈞 臨時国務總理 1924年9月14日 - 10月30日 繼任: 黄郛
前任: 程克 内務總長(代理) 1924年9月 - 10月 繼任: 王永江
前任: 胡惟德 国務總理 1926年5月13日 - 6月22日 繼任: 杜鍚珪
前任: 段祺瑞 臨時執政(大總統)(代行) 1926年5月 - 6月 繼任: 杜鍚珪
中華民國政府首腦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立法院院長 司法院院長 考試院院長 監察院院長
北洋政府(1912–1928)
國務總理 1912–1914 唐紹儀 → 陸徵祥(代) → 陸徵祥 → 赵秉钧(代) → 赵秉钧 → 段祺瑞(代) → 朱启钤(代,未就任) → 段祺瑞(代) → 熊希齡 → 孫寶琦(代)
政事堂國務卿 1914–1916 徐世昌 → 陸徵祥(代) → 陸徵祥(二次) → 徐世昌(二次) → 段祺瑞
國務總理 1916–1928 段祺瑞(二次) → 伍廷芳(代) → 李經羲 → 江朝宗(代) → 段祺瑞(三次) → 汪大燮(代) → 王士珍 → 錢能訓(代) → 段祺瑞(四次) → 錢能訓(代) → 錢能訓 → 龔心湛(代) → 靳雲鵬(代) → 靳雲鵬 → 薩鎮冰(代) → 靳雲鵬(二次) → 靳雲鵬(三次) → 顏惠慶(代) → 梁士詒 → 颜惠庆(代) → 周自齊(代) → 颜惠庆 → 王寵惠(代) → 唐紹儀(未就任) → 王寵惠 → 汪大燮 → 王正廷(代) → 張紹曾 → 李根源(代) → 高凌霨(代) → 孫寶琦 → 顾维钧(代) → 顏惠慶(二次) → 黃郛 → 不設國務總理 → 許世英 → 賈德耀(代) → 賈德耀 → 胡惟德(代) → 颜惠庆(三次) → 杜錫珪(代) → 顾维钧(代) → 顾维钧 → 胡惟德(代) → 潘復
國民政府(1928–1948)
行政院院長 1928–1948 譚延闓 → 宋子文(代) → 蔣中正 → 陳銘樞(代) → 孫 科 → 汪兆銘 → 宋子文(代) → 孔祥熙(代) → 蔣中正(二次) → 孔祥熙(代) → 王寵惠(代) → 孔祥熙 → 蔣中正(三次) → 宋子文(代) → 宋子文 → 蔣中正(代) → 張群
行憲政府(1948年至今)
行政院院長 1948年至今
中國大陸時期 1948–1949 翁文灝 → 孫 科(二次) → 何應欽 → 閻錫山
遷台後戒嚴時期 1949–1987 陳誠 → 俞鴻鈞 → 陳誠(二次) → 王雲五(代) → 嚴家淦 → 蔣經國 → 徐慶鐘(代) → 孫運璿 → 俞國華
解除戒嚴後 1987年至今 李煥 → 郝柏村 → 連戰 → 蕭萬長 → 唐飛 → 張俊雄 → 游錫堃 → 謝長廷 → 蘇貞昌 → 張俊雄(二次) → 劉兆玄 → 吳敦義 → 陳冲 → 江宜樺 → 毛治國 → 張善政 → 林全 → 賴清德(現任)
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
南京臨時政府 外交部外交總長王寵惠
北洋政府 外交部外交總長 陸徵祥 → 胡惟德(署理) → 梁如浩 → 陸徵祥 → 曹汝霖(代理) → 孫寶琦 → 陸徵祥 → 曹汝霖(署理) → 唐紹儀(未到任) → 陳錦濤(代理) → 夏詒霆(代理) → 伍廷芳 → 汪大燮 → 陸徵祥(未到任) → 陳籙(署理) → 顏惠慶 → 顧維鈞(署理) → 王正廷(署理) → 施肇基(署理) → 黄郛(署理) → 顧維鈞(署理) → 沈瑞麟(署理) → 顧維鈞 → 王正廷 → 唐紹儀(未到任) → 沈瑞麟 → 王正廷 → 顏惠慶(署理) → 胡惟德 → 施肇基(未到任) → 顏惠慶(署理) → 蔡廷幹(署理) → 顧維鈞 → 王蔭泰 → 羅文榦
國民政府 外交部部長 胡漢民 → 陳友仁(代理) → 高承元(代理) → 伍朝樞 → 黄郛 → 王正廷 → 施肇基 → 陳友仁 → 羅文榦 → 汪兆銘 → 張群 → 王寵惠 → 郭泰祺 → 宋子文 → 蔣中正 → 王世杰
行憲後 外交部部長 王世杰 → 吳鐵城 → 葉公超 → 黃少谷 → 沈昌煥 → 魏道明 → 周书楷 → 沈昌煥 → 蔣彥士 → 朱撫松 → 丁懋時 → 連戰 → 錢復 → 章孝嚴 → 胡志強 → 程建人 → 田弘茂 → 簡又新 → 陳唐山 → 黃志芳 → 楊子葆(代理) → 歐鴻鍊 → 楊進添 → 林永樂 → 李大維 → 吳釗燮
北京市市长
北京市政府
附: 顺天府尹 丁乃揚 → 張廣建 → 王治馨 → 沈金鉴
附: 京兆尹 沈金鉴 → 王达 → 王瑚 → 孫振家 → 劉夢庚 → 王芝祥 → 薛篤弼 → 刘骥 → 李垣 → 张济新 → 李升培(代)
附: 京都市政公所督办 朱启钤 → 王揖唐 → 謝遠涵 → 张志潭 → 蒲殿俊 → 钱能训 → 朱深 → 田文烈 → 张志潭 → 齊耀珊 → 高凌霨 → 张国淦 | 高凌霨 → 程克 → 颜惠庆 → 龚心湛 → 吴炳湘 → 朱深 → 鹿钟麟 → 何煜 → 沈瑞麟 → 何成濬
附: 京都市自治筹备处处长 ?
附:京师临时治安会领衔人员 (1926年) 王士珍 · 赵尔巽 · 熊希龄 · 颜惠庆 · 江瀚 · 孫寶琦 · 恽宝惠 · 王家襄 · 王宠惠 · 汪大燮 · 江朝宗 · 冯恕 · 周作民 · 張嘉璈 · 高金钊 · 师景云 · 吴炳湘
附:京师临时治安维持会会长 (1928年) 王士珍
北平特别市政府市长 何其鞏(何成濬代) → 張蔭梧(沈家彝代,王韬暂行护理) → 周大文(胡若愚代)
北平市政府市长 周大文(胡若愚代) → 袁良 → 宋哲元(代) → 秦德纯 → 张自忠
(日军占领)北平市地方维持会市长 江朝宗
(日军占领)北京地方维持会市长 江朝宗
附:(日军占领) 平津地方治安维持会联合会首席代表 高凌霨
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江朝宗 → 余晋龢
北京特别市公署市长余晋龢
北京特别市公署市长 余晋龢(苏体仁代) → 劉玉書
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劉玉書 → 许修直
北平市政府市长(续) 熊斌 → 何思源 → 刘瑶章
附: 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叶剑英 → 聂荣臻
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叶剑英 → 聂荣臻
附: 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聂荣臻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聂荣臻 → 彭真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彭真 → 吴德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谢富治 → 吴德 → 林乎加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林乎加 → 焦若愚 → 陈希同 → 李其炎 → 贾庆林 → 刘淇 → 孟学农 → 王岐山 → 郭金龙 → 王安顺 → 蔡奇 → 陈吉宁
北京市市长列表
中国驻美国大使
大清出使美国钦差大臣
1875-1912 陈兰彬(1875-1881) → 鄭藻如(1881-1885) → 張蔭桓(1885-1889) → 崔国因(1889-1893) → 杨 儒(1893-1896) → 伍廷芳(1896-1902) → 梁 诚(1902-1907) → 伍廷芳(1907-1909) → 張蔭棠(1909-1911) → 施肇基(1911-1912)
中華民國驻美国公使
1912-1935 張蔭棠(1912-1913) → 夏偕復(1913-1915) → 顾维钧(1915-1920) → 施肇基(1920-1929) → 伍朝樞(1929-1931) → 颜惠庆(1931-1933) → 施肇基(1933-1935)
中華民國驻美国大使 1935-1979 施肇基(1935-1936) → 王正廷(1936-1938) → 胡適(1938-1942) → 魏道明(1942-1946) → 顾维钧(1946-1956) → 董显光(1956-1958) → 葉公超(1958-1961) → 蔣廷黻(1961-1965) → 周书楷(1965-1971) → 沈劍虹(1971-1979,斷交後變更名稱)
中华人民共和国 驻美国联络处主任 1973-1979 黄 镇(1973-1977) → 柴泽民(1978-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
1979年至今 柴泽民(1979-1982) → 章文晋(1983-1985) → 韩 叙(1985-1989) → 朱启祯(1989-1993) → 李道豫(1993-1998) → 李肇星(1998-2001) → 杨洁篪(2001-2005) → 周文重(2005-2010) → 张业遂(2010-2013) → 崔天凯(2013-现任 )
上海市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當選立委 共7名 王新衡、鄭毓秀、朱文德、顏惠慶、方志超、馬樹禮、王劍諤
當選後補立委 共7名 曹俊、馬君碩(1950年6月遞補王劍諤席) 、謝仁劍(1950年6月遞補顏惠慶席) 、錢劍秋(1951年2月遞補鄭毓秀席) 、夏孫桂、陸梅僧、周一志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游學畢業進士
九月十二日丙午 引見遊學畢業生 賞給進士 共8名 法政科進士:陳錦濤 - 施肇基 - 李 方 - 張煜全 譯學進士:顏惠慶 醫科進士:謝天保 - 徐景文 工科進士:颜德庆
前一榜:光緒三十一年游學畢業進士 · 後一榜:光緒三十三年游學畢業進士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CONOR: 306298979 FAST: 18284 GND: 126605661 ISNI: 0000 0000 8426 7095 LCCN: n50057441 NLA: 36730634 SNAC: w6gt7crh SUDOC: 119431793 VIAF: 13557394
GuDg39x 9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city in Oregon. For the nearby geological formation, see Celilo Falls. For other uses, see Dalle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town of Dallas, Oregon. City in Wasco County The Dalles City The Dalles and the Columbia River in November 2008 Flag Seal Motto(s): "Cognito timor Vincit" (Latin), "Knowledge Conquers Fear" (English) Location in Oregon Coordinates: 45°36′4″N 121°10′58″W / 45.60111°N 121.18278°W / 45.60111; -121.18278 Coordinates: 45°36′4″N 121°10′58″W / 45.60111°N 121.18278°W / 45.60111; -121.18278 County Wasco County Incorporated 1857 Government • Mayor Stephen Elliott Lawrence (D) [1] [2] Area [3] • Total 6.61 sq mi (17.12...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클릭 링크 → https://bit.ly/2IpD1bZ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영화 다운로드 2018 무료영화 ...
Giới giải trí có không thiếu những câu chuyện cổ tích về những mối tình nghệ sĩ – người quản lý. Hầu như họ đều yêu thương nhau từ sự đồng cảm, từ thời gian, từ "lâu ngày sinh tình". Cổ Cự Cơ, Trương Chấn, Trương Vỹ đều là những người đàn ông đã yêu và kết hôn với người quản lý xinh đẹp. Trong khi Tiêu Kính Đằng vẫn úp mở còn Trương Bân Bân lại hoàn toàn phủ nhận. 1. Tiêu Kính Đằng Mới chỉ hợp tác một thời gian ngắn, Tiêu Kính Đằng và người quản lý tên Lâm Hữu Tuệ (Summer) đã vướng phải tin đồn hẹn hò. Khi đó, Summer vừa chia tay với người bạn trai xã hội đen, còn Tiêu Kính Đằng vẫn đang độc thân, cặp đôi đến với nhau vì những sự đồng cảm trong tâm hồn. Summer từng chia sẻ về nam ca sĩ họ Tiêu: "Tính cách của anh ấy vẫn luôn quan tâm người khác, có đôi khi còn có thể cùng nhau lái xe, cùng ăn một bát mỳ gói". Tiêu Kính Đằng và Lâm Hữu Tuệ (Summer). Summer hơn nam nghệ sĩ tới 13 tuổi, từng là bạn gái của một ông trùm xã hội đen Tuy chưa từng xác nhận tình cảm trướ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