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顏惠慶 中華民國總理任期 1921年12月18日 - 1921年12月24日前任 靳雲鵬继任 梁士詒任期 1922年1月25日 -1922年4月8日前任 梁士詒继任 周自齊任期 1922年7月11日 - 1922年8月5日前任 周自齊继任 王寵惠任期 1924年9月14日 - 1924年10月31日前任 顧維鈞继任 黄郛任期 1926年5月13日 - 1926年6月22日前任 胡惟德继任 杜鍚珪个人资料 出生 光緒三年(1877年)2月19日 大清江南省松江府上海縣虹口逝世 1950年5月24日(1950-05-24 ) (7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
颜惠庆 (英文名:Yen, Wei Ching Williams 或W. W. Yen ,1877年4月2日-1950年5月24日),字骏人 ,上海虹口人,中華民国大陆时期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政治家。
目录 1 生平 1.1 清末 1.2 民国初期 1.3 国民政府时期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 其他 3 颜惠庆内阁 3.1 1922年颜惠庆内阁 3.2 1924年颜惠庆内阁 3.3 1926年颜惠庆内阁 4 家庭 5 注释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8 参见 生平 清末 颜惠庆祖上来自山东,后南渡福建。他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其父颜永京早年从福建来到上海并且担任虹口圣公会教区牧师,还是圣约翰大学创办者之一。颜早年就读于聖约翰書院、英華書塾、同文書院,1895年赴美国读高中,1897年进入弗吉尼亚大学学习,在校期間曾任教會學校教師,曾參與中國駐美國公使館舘務。
1900年6月,颜惠庆毕业,8月回国,此后任圣约翰大学英文教授。1905年(光緒31年)任上海《南方報》英文版編輯、商务印书馆编辑,在此期间编撰了《英华大辞典》。1906年(光緒32年)9月,参加清朝政府举行的留学生考试,获得全国第二名和进士出身。
1907年(光緒33年)冬,颜惠庆任中国駐美國公使館二等参贊,隨公使伍廷芳赴任。驻美期间,颜惠庆在乔治·华盛顿大学系统进修了外交理论和国际法知识,並加入美國国際法学会。
1910年(宣統2年),颜惠庆歸国,任外務部主事、外務部参議。辛亥革命爆發後,代表袁世凱訪問各国駐華公使,獲得各國支持,以此取得了袁的信任,被提拔為外務部左丞。
民国初期 民国元年(1912年),颜惠庆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外交部次长,1913年春,颜惠庆任驻德国、瑞典、丹麦三国公使。1919年,以顾问身份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1920年回国。1920年(民国9年)8月,颜惠庆奉大總統徐世昌之命出任外交总长直到1922年(民国11年)8月,任内基本採取親英美路綫,重視對日本的交涉,尤其是有關山東問題的交涉。1921年(民国10年)5月,恢復和德國的邦交。11月華盛頓会議,颜惠庆派出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三人为全权代表。1921年12月18日代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12日正式任国务总理。
1922年1月至1926年(民国15年)6月,北京政府内各派紛争,顔惠慶曾任農商總長、外交總長、内務總長。他除1922年曾正式組閣外,1924年再次组阁。1926年5月臨時執政段祺瑞失勢,颜惠庆曾代行臨時執政職[a] ,1個月後卸任。此後,颜惠庆隐居天津英租界,專心從事金融和慈善活動。
国民政府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颜惠庆以外交元老身份应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征召,任對日特種委員会委員。11月,任駐美國公使,到華盛頓赴任。1932年1月,被任命为中国驻國際聯盟代表团首席代表。1932年,颜惠庆代表中国在国联大会上提交了日本侵略中国案,促请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制裁日本。同年,作为中国政府首席代表出席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其间同苏联展开秘密外交,于当年12月成功地与苏联签订建交协议。同年,颜惠庆任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1933年(民国22年)2月日本松岡洋右在國聯發表退出国聯宣言,顔恵慶針鋒相對地發表了反對演説。1933年1月31日,颜惠庆被任命为中国驻苏联大使,1936年因健康原因辞职回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颜惠庆任中国紅十字会国際委員会主席,在上海主持难民和伤兵的救治工作。1939年,以国民政府特使身份赴美国两次拜见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中国争取到了大量美国援助。1940年12月,自旧金山返香港,滞留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香港,颜惠庆被软禁,其間拒絕了日方要其出任親日政府職務的要求,后被逮捕押回上海关押。
1945年抗战胜利后,颜惠庆在上海任上海市参議員、聯合国遠東救濟與復興委員會主席,還當选为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员。1949年2月,受代总统李宗仁派遣,前往西柏坡同中国共产党和谈。2月23日,顏惠慶等飛石家莊晤毛周,對「和平」及通航問題,「廣泛交換意見」[1] 。和谈失败后,顔返回上海。5月6日,蔣經國奉蔣介石命訪顏惠慶「於中山醫院」[2] 。中国人民解放軍攻佔上海前,他留在上海,拒絕隨中國國民黨撤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華人民共和国建国後,颜惠庆任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議全国委員会委員、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員、華東軍政委員会副主席。
1950年5月24日,颜惠庆因心臟病病逝于上海,享年74歳(滿73歳)。毛泽东和周恩来均致唁电。
其他 颜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曾于1907年主持编辑了中国首本《英华大辞典》。后又参与筹办清华学堂,并主持成立了清华学校校董会。他还参与了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立和欧美同学会的组织。 在商界,颜于1929年出任天津大陆商业公司和天津大陆银行的董事长。 颜著有英文自传《东西方万花筒》(East-West Kaleidoscope ),其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中译本名为《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吴建雍、李宝臣、叶凤美译,于2005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颜惠庆内阁 1922年颜惠庆内阁 主条目:第一次颜惠庆内阁
1922年6月12日成立。
1924年颜惠庆内阁 主条目:第二次颜惠庆内阁
1924年9月14日成立。
1926年颜惠庆内阁 1926年5月13日恢复。宣佈曹錕於5月1日辭職,依法由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
家庭 颜永京有四子一女,长子颜志庆,次子颜惠庆(1877年-1950年)是中华民国政府总理、外交家,幼子颜德庆(1878年-1942年)为铁路工程师,另有一子早夭,女儿颜庆莲。侄子颜福庆(1882年-1970年)幼年丧父,亦为颜永京资助留学,日后为著名医学教育家。颜惠庆、颜德庆、颜福庆并称“颜氏三杰”。
注释 ^ 段祺瑞失勢後,中華民國國務總理代行臨時執政職權。此状況直到1927年(民国16年)6月張作霖就任大元帥方告結束。 参考文献 引用 ^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刊《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第153頁。 ^ 蔣經國<危急存亡之秋>,刊《風雨中的寧靜》,台北,正中書局,1988年,第197頁。 来源 书籍 娄献閣. 顔恵慶. (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民国人物傳 第8卷. 中華書局. 1996. ISBN 7-101-01328-7. 劉寿林 等 (编).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山田辰雄 (编). 近代中国人名辞典. 霞山会. 1995.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颜惠庆
参见
大清前任: 周自齐 游美学务处总办(代理)1911年5月 - 1911年7月 繼任: 周自齐
前任: 周自齐 游美学务处总办(代理)1912年1月 - 1912年4月 繼任: (廢止)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前任: 靳雲鵬 臨時国務總理 1920年8月 - 1921年12月 繼任: 梁士詒
前任: 陸徵祥 外交總長 1920年8月 - 1922年8月 繼任: 顧維鈞
前任: 梁士詒 臨時国務總理 1922年1月 - 4月 繼任: 周自齊
前任: 周自齊 臨時国務總理 1922年6月12日 - 8月5日 繼任: 唐紹儀
前任: 袁乃寬 農商總長 1924年1月 - 9月 繼任: 高凌霨
前任: 顧維鈞 臨時国務總理 1924年9月14日 - 10月30日 繼任: 黄郛
前任: 程克 内務總長(代理) 1924年9月 - 10月 繼任: 王永江
前任: 胡惟德 国務總理 1926年5月13日 - 6月22日 繼任: 杜鍚珪
前任: 段祺瑞 臨時執政(大總統)(代行) 1926年5月 - 6月 繼任: 杜鍚珪
中華民國政府首腦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立法院院長 司法院院長 考試院院長 監察院院長
北洋政府(1912–1928)
國務總理 1912–1914 唐紹儀 → 陸徵祥(代) → 陸徵祥 → 赵秉钧(代) → 赵秉钧 → 段祺瑞(代) → 朱启钤(代,未就任) → 段祺瑞(代) → 熊希齡 → 孫寶琦(代)
政事堂國務卿 1914–1916 徐世昌 → 陸徵祥(代) → 陸徵祥(二次) → 徐世昌(二次) → 段祺瑞
國務總理 1916–1928 段祺瑞(二次) → 伍廷芳(代) → 李經羲 → 江朝宗(代) → 段祺瑞(三次) → 汪大燮(代) → 王士珍 → 錢能訓(代) → 段祺瑞(四次) → 錢能訓(代) → 錢能訓 → 龔心湛(代) → 靳雲鵬(代) → 靳雲鵬 → 薩鎮冰(代) → 靳雲鵬(二次) → 靳雲鵬(三次) → 顏惠慶(代) → 梁士詒 → 颜惠庆(代) → 周自齊(代) → 颜惠庆 → 王寵惠(代) → 唐紹儀(未就任) → 王寵惠 → 汪大燮 → 王正廷(代) → 張紹曾 → 李根源(代) → 高凌霨(代) → 孫寶琦 → 顾维钧(代) → 顏惠慶(二次) → 黃郛 → 不設國務總理 → 許世英 → 賈德耀(代) → 賈德耀 → 胡惟德(代) → 颜惠庆(三次) → 杜錫珪(代) → 顾维钧(代) → 顾维钧 → 胡惟德(代) → 潘復
國民政府(1928–1948)
行政院院長 1928–1948 譚延闓 → 宋子文(代) → 蔣中正 → 陳銘樞(代) → 孫 科 → 汪兆銘 → 宋子文(代) → 孔祥熙(代) → 蔣中正(二次) → 孔祥熙(代) → 王寵惠(代) → 孔祥熙 → 蔣中正(三次) → 宋子文(代) → 宋子文 → 蔣中正(代) → 張群
行憲政府(1948年至今)
行政院院長 1948年至今
中國大陸時期 1948–1949 翁文灝 → 孫 科(二次) → 何應欽 → 閻錫山
遷台後戒嚴時期 1949–1987 陳誠 → 俞鴻鈞 → 陳誠(二次) → 王雲五(代) → 嚴家淦 → 蔣經國 → 徐慶鐘(代) → 孫運璿 → 俞國華
解除戒嚴後 1987年至今 李煥 → 郝柏村 → 連戰 → 蕭萬長 → 唐飛 → 張俊雄 → 游錫堃 → 謝長廷 → 蘇貞昌 → 張俊雄(二次) → 劉兆玄 → 吳敦義 → 陳冲 → 江宜樺 → 毛治國 → 張善政 → 林全 → 賴清德(現任)
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
南京臨時政府 外交部外交總長王寵惠
北洋政府 外交部外交總長 陸徵祥 → 胡惟德(署理) → 梁如浩 → 陸徵祥 → 曹汝霖(代理) → 孫寶琦 → 陸徵祥 → 曹汝霖(署理) → 唐紹儀(未到任) → 陳錦濤(代理) → 夏詒霆(代理) → 伍廷芳 → 汪大燮 → 陸徵祥(未到任) → 陳籙(署理) → 顏惠慶 → 顧維鈞(署理) → 王正廷(署理) → 施肇基(署理) → 黄郛(署理) → 顧維鈞(署理) → 沈瑞麟(署理) → 顧維鈞 → 王正廷 → 唐紹儀(未到任) → 沈瑞麟 → 王正廷 → 顏惠慶(署理) → 胡惟德 → 施肇基(未到任) → 顏惠慶(署理) → 蔡廷幹(署理) → 顧維鈞 → 王蔭泰 → 羅文榦
國民政府 外交部部長 胡漢民 → 陳友仁(代理) → 高承元(代理) → 伍朝樞 → 黄郛 → 王正廷 → 施肇基 → 陳友仁 → 羅文榦 → 汪兆銘 → 張群 → 王寵惠 → 郭泰祺 → 宋子文 → 蔣中正 → 王世杰
行憲後 外交部部長 王世杰 → 吳鐵城 → 葉公超 → 黃少谷 → 沈昌煥 → 魏道明 → 周书楷 → 沈昌煥 → 蔣彥士 → 朱撫松 → 丁懋時 → 連戰 → 錢復 → 章孝嚴 → 胡志強 → 程建人 → 田弘茂 → 簡又新 → 陳唐山 → 黃志芳 → 楊子葆(代理) → 歐鴻鍊 → 楊進添 → 林永樂 → 李大維 → 吳釗燮
北京市市长
北京市政府
附: 顺天府尹 丁乃揚 → 張廣建 → 王治馨 → 沈金鉴
附: 京兆尹 沈金鉴 → 王达 → 王瑚 → 孫振家 → 劉夢庚 → 王芝祥 → 薛篤弼 → 刘骥 → 李垣 → 张济新 → 李升培(代)
附: 京都市政公所督办 朱启钤 → 王揖唐 → 謝遠涵 → 张志潭 → 蒲殿俊 → 钱能训 → 朱深 → 田文烈 → 张志潭 → 齊耀珊 → 高凌霨 → 张国淦 | 高凌霨 → 程克 → 颜惠庆 → 龚心湛 → 吴炳湘 → 朱深 → 鹿钟麟 → 何煜 → 沈瑞麟 → 何成濬
附: 京都市自治筹备处处长 ?
附:京师临时治安会领衔人员 (1926年) 王士珍 · 赵尔巽 · 熊希龄 · 颜惠庆 · 江瀚 · 孫寶琦 · 恽宝惠 · 王家襄 · 王宠惠 · 汪大燮 · 江朝宗 · 冯恕 · 周作民 · 張嘉璈 · 高金钊 · 师景云 · 吴炳湘
附:京师临时治安维持会会长 (1928年) 王士珍
北平特别市政府市长 何其鞏(何成濬代) → 張蔭梧(沈家彝代,王韬暂行护理) → 周大文(胡若愚代)
北平市政府市长 周大文(胡若愚代) → 袁良 → 宋哲元(代) → 秦德纯 → 张自忠
(日军占领)北平市地方维持会市长 江朝宗
(日军占领)北京地方维持会市长 江朝宗
附:(日军占领) 平津地方治安维持会联合会首席代表 高凌霨
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江朝宗 → 余晋龢
北京特别市公署市长余晋龢
北京特别市公署市长 余晋龢(苏体仁代) → 劉玉書
北京特别市政府市长 劉玉書 → 许修直
北平市政府市长(续) 熊斌 → 何思源 → 刘瑶章
附: 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叶剑英 → 聂荣臻
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叶剑英 → 聂荣臻
附: 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聂荣臻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聂荣臻 → 彭真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市长 彭真 → 吴德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谢富治 → 吴德 → 林乎加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 林乎加 → 焦若愚 → 陈希同 → 李其炎 → 贾庆林 → 刘淇 → 孟学农 → 王岐山 → 郭金龙 → 王安顺 → 蔡奇 → 陈吉宁
北京市市长列表
中国驻美国大使
大清出使美国钦差大臣
1875-1912 陈兰彬(1875-1881) → 鄭藻如(1881-1885) → 張蔭桓(1885-1889) → 崔国因(1889-1893) → 杨 儒(1893-1896) → 伍廷芳(1896-1902) → 梁 诚(1902-1907) → 伍廷芳(1907-1909) → 張蔭棠(1909-1911) → 施肇基(1911-1912)
中華民國驻美国公使
1912-1935 張蔭棠(1912-1913) → 夏偕復(1913-1915) → 顾维钧(1915-1920) → 施肇基(1920-1929) → 伍朝樞(1929-1931) → 颜惠庆(1931-1933) → 施肇基(1933-1935)
中華民國驻美国大使 1935-1979 施肇基(1935-1936) → 王正廷(1936-1938) → 胡適(1938-1942) → 魏道明(1942-1946) → 顾维钧(1946-1956) → 董显光(1956-1958) → 葉公超(1958-1961) → 蔣廷黻(1961-1965) → 周书楷(1965-1971) → 沈劍虹(1971-1979,斷交後變更名稱)
中华人民共和国 驻美国联络处主任 1973-1979 黄 镇(1973-1977) → 柴泽民(1978-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
1979年至今 柴泽民(1979-1982) → 章文晋(1983-1985) → 韩 叙(1985-1989) → 朱启祯(1989-1993) → 李道豫(1993-1998) → 李肇星(1998-2001) → 杨洁篪(2001-2005) → 周文重(2005-2010) → 张业遂(2010-2013) → 崔天凯(2013-现任 )
上海市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當選立委 共7名 王新衡、鄭毓秀、朱文德、顏惠慶、方志超、馬樹禮、王劍諤
當選後補立委 共7名 曹俊、馬君碩(1950年6月遞補王劍諤席) 、謝仁劍(1950年6月遞補顏惠慶席) 、錢劍秋(1951年2月遞補鄭毓秀席) 、夏孫桂、陸梅僧、周一志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游學畢業進士
九月十二日丙午 引見遊學畢業生 賞給進士 共8名 法政科進士:陳錦濤 - 施肇基 - 李 方 - 張煜全 譯學進士:顏惠慶 醫科進士:謝天保 - 徐景文 工科進士:颜德庆
前一榜:光緒三十一年游學畢業進士 · 後一榜:光緒三十三年游學畢業進士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CONOR: 306298979 FAST: 18284 GND: 126605661 ISNI: 0000 0000 8426 7095 LCCN: n50057441 NLA: 36730634 SNAC: w6gt7crh SUDOC: 119431793 VIAF: 1355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