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戰爭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三十年战争

Schlacht am Weißen Berg C-K 063.jpg
白山战役






日期1618年–1648年
地点欧洲(主要位于现今德國)
结果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新教诸侯得以继续其信仰


  • 哈布斯堡王朝霸权受挫


  • 荷蘭共和國獨立

  • 法国和波旁王朝崛起


  • 瑞典帝國崛起

  • 天主教會的權威和影響力大幅下降


  • 封建制度衰落[5]


  • 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松散化


  • 法西战争持续至1659年

参战方

新教聯盟
瑞典 瑞典(自1630)
 法国(自1635)
丹麦 丹麦-挪威(1625–1629)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1618–1620)
 联合省共和国
 萨克森選侯國
普法尔茨選侯國(至1623)
勃兰登堡-普鲁士
Coat of Arms of Brunswick-Lüneburg.svg 布伦瑞克-吕讷堡
 英格兰(1625–30)[1]
 蘇格蘭 (1625–38)
特兰西瓦尼亚

匈牙利反哈布斯堡叛军[2]


支持
 奥斯曼帝国


俄罗斯沙皇国

天主教聯盟
西班牙 西班牙帝国
 神聖羅馬帝國



  • 天主教同盟英语Catholic League (German)


  • 哈布斯堡君主国 奥地利


  •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自1620)

匈牙利[3]
丹麦 丹麦-挪威(1643–1645)[4]
支持


波兰-立陶宛
指挥官和领导者

瑞典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瑞典 埃克塞尔·乌克森谢纳英语Axel Oxenstierna
瑞典 约翰·巴纳英语Johan Banér
瑞典 连纳尔特·托尔斯滕松英语Lennart Torstensson
瑞典 古斯塔夫·霍恩英语)Gustav Horn, Count of Pori
瑞典 卡尔·古斯塔夫·弗兰格尔英语Carl Gustaf Wrangel
瑞典 卡尔十世·古斯塔夫
瑞典 亚历山大·莱斯利英语Alexander Leslie, 1st Earl of Leven
法蘭西王國 路易十三
法蘭西王國 黎塞留
法蘭西王國 路易二世·德·波旁
法蘭西王國 蒂雷纳子爵
波希米亚 腓特烈五世
波希米亚 因德里系·马提亚斯·特隆英语Jindrich Matyas Thurn
波希米亚 克利斯蒂安一世·冯·安哈尔特-贝恩堡英语Christian I, Prince of Anhalt-Bernburg
丹麦 克里斯蒂安四世
萨克森选侯国 伯纳德·冯·萨克森-魏玛英语Bernhard of Saxe-Weimar
萨克森选侯国 约翰·格奥尔格一世
荷蘭共和國 拿骚的毛里茨
荷蘭共和國 皮特·彼得松·海因英语Piet Pieterszoon Hein
荷蘭共和國 拿骚的威廉
荷蘭共和國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
荷蘭共和國 马滕·特朗普英语Maarten Tromp
荷蘭共和國 欧内斯特·卡西米尔一世
荷蘭共和國 亨德里克·卡西米尔一世
英格蘭王國 白金汉公爵
加布里埃尔·百瑟伦英语Gabriel Bethlen
恩斯特·冯·曼斯菲尔德英语Ernst von Mansfeld
Coat of Arms of Brunswick-Lüneburg.svg克里斯蒂安·冯·布伦瑞克英语Christian the Younger of Brunswick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二世

西班牙 费利佩四世
西班牙 奥利瓦雷斯伯爵-公爵英语Gaspar de Guzmán, Count-Duke of Olivares
西班牙 冈萨洛·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巴英语Gonzalo Fernández de Córdoba (1585–1645)
西班牙 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
西班牙 红衣主教-亲王斐迪南英语Cardinal-Infante Ferdinand
西班牙 费里亚公爵英语Gómez Suárez de Figueroa, 3rd Duke of Feria
西班牙 法斯里克·德·托莱多英语Fadrique Álvarez de Toledo y Mendoza
西班牙 安东尼奥·德·奥肯多英语Antonio de Oquendo
西班牙 卡洛斯·科洛马英语Carlos Coloma
西班牙 弗朗西斯科·德·梅罗英语Francisco de Melo
西班牙 迭戈·费利佩斯·德·古斯曼英语Diego Felipez de Guzmán, 1st Marquis of Leganés
神聖羅馬帝國 阿尔布雷赫特·冯·华伦斯坦
神聖羅馬帝國 蒂利伯爵 
神聖羅馬帝國 斐迪南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斐迪南三世
神聖羅馬帝國 弗朗茨·冯·莫西英语Franz von Mercy 
神聖羅馬帝國 约翰·冯·韦斯英语Johann von Werth
神聖羅馬帝國 戈特弗里德·冯·帕本海姆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英语Maximilian I, Elector of Bavaria


亚历山大.科温.戈谢夫斯基英语Aleksander Korwin Gosiewski
兵力

瑞典:150,000

丹麦-挪威:35,000

荷兰:75,000

德意志估计:100–150,000

法国:150,000

波希米亚:30–40,000

匈牙利:30,000


特兰西瓦尼亚:6,000
[6]

西班牙:300,000(包括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

德意志:100–200,000


匈牙利和克罗地亚骑兵估计:20,000[7]
伤亡与损失

8,000,000人死伤,包括平民[8]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战争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結束。這場戰爭使日耳曼各邦國大約被消灭了25至40個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維滕貝格四分之三人口陣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陣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陣亡,日耳曼各邦國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




目录





  • 1 戰雲密佈


  • 2 波希米亞階段

    • 2.1 擲窗事件


    • 2.2 全面反奧


    • 2.3 皇帝反攻



  • 3 丹麥階段

    • 3.1 全歐反奧


    • 3.2 丹麥出兵



  • 4 瑞典階段

    • 4.1 瑞典出兵


    • 4.2 大敗皇帝


    • 4.3 再度反攻



  • 5 法国-瑞典階段

    • 5.1 法國出兵


    • 5.2 法國獲勝


    • 5.3 丹麥參戰


    • 5.4 戰爭結束



  • 6 戰爭影響

    • 6.1 日耳曼分裂


    • 6.2 荷瑞獨立


    • 6.3 西班牙衰落


    • 6.4 法國興起


    • 6.5 瑞典崛起


    • 6.6 戰術改變



  • 7 参考文献

    • 7.1 注释


    • 7.2 中文資料


    • 7.3 法文資料



  • 8 参见




戰雲密佈




163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戰勝神聖羅馬帝國的情景


以馬丁·路德于1517年《九十五條論綱》为標誌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全歐洲分為天主教與新教兩大陣營,而神圣罗马帝国諸侯則在信仰上出現了嚴重歧見,同樣地分裂為天主教與新教兩派。隨著查理五世在1555年簽署《奧格斯堡和約》,暫時結束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戰爭,和約內容包括:


  • 帝國二百二十四個諸侯國允許自行決定各自轄區的法定宗教,即“教隨國立”、路德派信徒能夠在信奉天主教的親王主教轄區內保留自己的信仰

  • 1552年以前由路德派諸侯沒收的天主教會財產不予返還

  • 凡是改宗路德派的親王、主教等統治者被要求放棄領地統治權

雖然和約暫時結束了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敵意,但並未解決宗教衝突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忽略喀爾文派的合法地位,在未來的數年中,後者在帝國境內的信徒迅速壯大。


神聖羅馬帝國周邊國家出於自身利益,間接促成三十年戰爭的爆發:


  • 西班牙哈布斯堡對帝國西部萊茵河畔領土感興趣,因為萊茵河流域分別緊挨著西屬尼德蘭、弗朗什-孔泰等西班牙哈布斯堡領地,連接著從米蘭公國至西屬尼德蘭的西班牙道路。自1560開始的尼德蘭叛亂在1609年通過簽訂協定短暫停戰

  • 法蘭西王國處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圍之中,南部和北部是西班牙本土和西屬尼德蘭,東部是弗朗什-孔泰,使法蘭西國王感到存在著巨大的危險。皇帝斐迪南二世急於向帝國小諸侯國施加影響力,波旁家族對時局的關注超越了宗教界限,站在新教徒一方


  • 瑞典王國和丹麥-挪威意圖控制波羅的海沿岸的帝國諸侯國。

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緊張局勢在16世紀後半葉愈演愈烈,《奧格斯堡和約》的約束力開始失效,趨於瓦解。由於一些改宗新教的親王主教拒絕放棄對教區的統治權,作為回應,哈布斯堡家族、帝國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人尋求奪回對上述教區的控制。1583年至1588年間的科隆戰爭英语Cologne War是在此背景下發生的。事件的緣由是因科隆選侯格布哈特·特魯赫澤斯·馮·瓦爾德堡英语Gebhard Truchsess von Waldburg改宗喀爾文派,由於其是帝國的選帝侯(選侯),勢必會導致選侯中新教勢力強過天主教,新教徒會被選為國王和皇帝可能性出現。西班牙軍隊隨後驅逐了格布哈特,先前在選舉中以十票對十二票輸給格布哈特的歐内斯特英语Ernest of Bavaria被重新選舉為科隆大主教,後者來自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此後,天主教區域內巴伐利亞公國、維爾茨堡等地的“教隨國立”政策變得嚴厲而且苛刻,這導致了天主教轄區內的路德派信徒只能在改宗和流亡之間選擇。原先信奉新教路德派的諸侯國,如:萊茵-普法爾茨、拿騷、黑森-卡塞爾、勃蘭登堡-普魯士先後改宗加爾文派。因此在十七世紀初,萊茵河畔、多瑙河南岸是以天主教占多數,新教路德派在神聖羅馬帝國和北歐佔多數,加爾文派立足於帝國中西部、瑞士、荷蘭。三個教派的信徒無處不在,然而,在一些獨立領地和帝國的自由市,三派信徒人數處於均等。


令西班牙哈布斯堡統治者感到吃驚和意外的是,同宗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帝卻忠實遵循查理五世的宗教政策:對諸侯的宗教信仰採取包容態度。自斐迪南一世至馬蒂亞斯諸位皇帝為了避免因帝國內部信仰不同從而引發宗教戰爭的可能,從而對帝國內部的宗教事務尤其是新教的傳播採取放任和不強制的政策。皇帝的政策行為觸怒了尋求宗教統一性的勢力。與此同時,信奉路德派的瑞典和丹麥-挪威致力於援助帝國境內新教徒,以此獲得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影響力。


1606年,帝國自由市多瑙韦尔特因宗教紧张局势引發暴力行為。起因源於該市信奉路德派的市長禁止天主教一年一度的圣驾巡游,導致該市發生騷亂。促使以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為首的天主教外部勢力的介入。暴力事件結束后,帝國喀爾文派的信徒感覺受到威脅,組建了以普法爾茨選侯腓特烈四世和腓特烈五世為首的新教聯盟,作為回應,天主教方組建了以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為首的天主教聯盟。


緊張局勢于1609年進一步升級,因于利希—克里維斯—貝格公爵約翰·威廉死後無嗣引發的于利希繼承戰爭,兩個敵對的申請者爭奪聯合公國的繼承者。第一個是勃蘭登堡選侯夫人安娜,她是公爵約翰·威廉大姐瑪麗·埃莱奥诺雷的長女,第二位是普法爾茨—諾伊堡伯爵沃尔夫冈·威廉,他是公爵約翰.威廉二姐安娜與普法爾茨—諾伊堡伯爵菲利普·路德維希的長子。安娜宣稱聯合公國應由長系繼承。沃尔夫冈·威廉則以公爵約翰.威廉最年長的男性繼承人自居。雙方都是新教徒。1610年,出于阻止雙方戰爭的目的,皇帝魯道夫二世的軍隊佔據聯合公國,直至宮廷會議解決雙方糾紛。然而,一些新教諸侯懼怕信奉天主教的皇帝會把聯合公國據為己有,阻止聯合公國落入新教徒之手。法蘭西國王亨利四世與荷蘭共和國的代表建議派兵入侵聯合公國,但計劃隨著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而告終。為了在競爭中獲取優勢,沃尔夫冈·威廉改宗天主教,勃蘭登堡選侯约翰·西吉斯蒙德改宗加爾文派。爭議在1614年的克桑滕和約得到解決,聯合公國被拆解:于利希和貝格給沃尔夫冈·威廉,约翰·西吉斯蒙德獲得克里維斯、馬克、拉文斯堡。


荷蘭叛亂的背景對於認識導致三十年戰爭原因是必需的。眾所周知,西班牙與荷蘭簽訂的十二年休戰條約將於1621年到期,當時整個歐洲意識到這點,西班牙帝國試圖再次征服荷蘭共和國。時任弗蘭德爾軍司令斯皮諾拉嘗試通過友好領土直抵荷蘭共和國,而行軍路線中唯一的敵對國家是普法爾茨選侯國,因此普法爾茨選侯國在歐洲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遠遠超過了它自身的價值。這解釋了為什麼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于1612年為女兒伊麗莎白·斯圖亞特與普法爾茨選侯腓特烈五世的婚禮做準備,儘管當時的社會習俗和輿論認為公主該嫁給另一個王室。


歐洲列強均想插手帝國事務,以獲取利益。它們分為兩派,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由奧地利大公國、西班牙帝国與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諸侯國組成,並得到羅馬教皇及波兰立陶宛联盟的支持;而另一方為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由法兰西王国、丹麥王国、瑞典帝国、荷蘭及德意志的新教諸侯國組成,並得到英格兰王国、俄國的支持。法國雖是天主教國家,但是在首相黎塞留樞機主教的主導下,對於世俗政治的考量勝過了神學觀念,为削弱歐洲大陸上的頭號競爭對手哈布斯堡王朝,毅然支持新教國家陣營。


戰爭導火線是1618年的波希米亞(即今捷克)人民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的民族及宗教起義,著名的布拉格擲窗事件(或稱扔出窗外事件)。而整場戰爭共分為4個階段,分別是波希米亞階段(1618年-1624年)、丹麥階段(1625年-1629年)、瑞典階段(1630年-1635年)及法国-瑞典階段(1636年-1648年),最後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團戰敗,參戰各國於1648年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為止,共達三十年之久。



波希米亞階段




被波希米亞議會任命為波希米亞國王的普法爾茨選侯腓特烈五世



擲窗事件



自1526年开始,因联姻关系波希米亚国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1583年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鲁道夫二世将宫廷搬到波希米亚的布拉格,并对那里的新教徒采取宽容态度。1611年鲁道夫二世的弟弟馬提亞斯继位,1617年他安排堂兄斐迪南二世担任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残酷的禁止和迫害新教。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人们在图恩伯爵的率领下衝進王宮,將斐迪南二世派来的兩名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是為布拉格拋窗事件,並成立臨時政府,由三十位成員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





蒂利伯爵,巴伐利亞與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統帥



全面反奧


1619年3月马提亚斯在维也纳病死,斐迪南二世继承帝位。同年6月波希米亞起義軍进入奥地利王国境内,兵临維也納城下。斐迪南二世逼於形勢,在表面上假意答允進行談判,實際上在暗地裡向天主教同盟求助,並答允将来把普法尔茨選帝侯的爵位轉讓予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以換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即出兵二萬五千人,並贊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大量金錢。起義者被逼於該年八月退回波希米亞,而波希米亞議會亦於該月選出信奉新教的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為波希米亞國王。



皇帝反攻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當然不能容忍波希米亞人自行選出對立國王,於是在解除維也納之圍後隨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進攻普法爾茨。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亞和普法爾茨聯軍在白山战役與蒂利伯爵所統率的天主教同盟軍決戰,聯軍雖佔有地利,但因裝備落後,終為天主教同盟軍所敗,腓特烈五世被逼逃亡荷蘭,而波希米亞則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波希米亞約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地主之手。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更強迫波希米亞的百姓改信天主教,並焚毁波希米亞的書籍,以及宣佈德語為波希米亞的官方語言。1621年至1623年,蒂利再度擊敗普法爾茨的新教諸侯軍隊。至此戰爭的第一階段——捷克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室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軍獲勝為結束。





天主教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統帥華倫斯坦



丹麥階段





新教路德派的丹麥軍隊統帥,丹麥王克里斯蒂安四世



全歐反奧


雖然捷克階段的戰事以奧地利獲勝暫時告終,但法國並不能容忍查理五世時期的哈布斯堡帝國復活;而荷蘭則於1621年與西班牙開戰,至此仍未結束。英王詹姆士一世則擔心其女婿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的命運;丹麥和瑞典則不願看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再度在全國實施有效的統治。因此,本來只是波希米亞人民反對神聖羅馬帝國欺壓的起義戰演變為廣泛的國際戰爭。1625年,法國枢机主教黎塞留提議英國、荷蘭與丹麥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丹麥負責出兵,而英國與荷蘭則在幕後支持,由此戰爭的第二階段——丹麥階段正式展開。



丹麥出兵


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與新教聯盟共同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動進攻,很快便佔領日耳曼的西北部,與此同時,由曼斯菲爾德率領的英軍則佔領波希米亞西部。這次新教聯軍可說是節節獲勝,但於162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僱用聲名顯赫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僱傭軍,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於該年4月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後再擊敗丹麥,並控制了薩克森。丹麥被迫於1629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定《呂貝克和約》,並保證不再插手日耳曼事務。戰爭第二階段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163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時的神采



瑞典階段



瑞典出兵


戰爭第二階段由神聖羅馬帝國獲勝後,華倫斯坦便計劃在波羅的海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瑞典國王害怕從此神聖羅馬帝國會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羅的海的優勢地位。因此瑞典在法國的資金援助下,於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從而開始了戰爭的第三階段——瑞典階段。



大敗皇帝




1632年11月16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呂岑會戰陣亡的情景


瑞典軍隊由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領,與勃蘭登堡和薩克森選帝侯聯合,在1631年9月17日,於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佔領了波美拉尼亞。1632年初,神聖羅馬帝國軍的統帥蒂利伯爵在莱希河戰敗身亡,瑞典軍佔領美因茨,在4月再攻陷奧格斯堡和慕尼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這危急存亡之際,再度起用原被貶斥的華倫斯坦為統帥,在該年11月與瑞典軍進行呂岑會戰,可是瑞典再度獲勝,但同時瑞典軍的主帥古斯塔夫二世國王亦陣亡,從此瑞典軍喪失進攻能力,而華倫斯坦則退回波希米亞,後來因為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猜妒,遭其派刺客暗殺。



再度反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藉此機會聯合西班牙盟軍,在1634年9月於納德林根會戰英语Battle of Nördlingen (1634)大敗瑞典軍,逼使瑞典軍撤回波羅的海沿岸。薩克森與勃蘭登堡則於1635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訂《布拉格和約》。戰爭第三階段 - 瑞典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帝獲勝而告結束。



法国-瑞典階段





黎塞留,法國首相,雖然自身是天主教的紅衣主教,但為了法國的世俗利益,與新教徒同盟進攻哈布斯堡皇室



法國出兵


哈布斯堡皇室再次獲勝使得法國大為震驚,此前,法國因為自身是天主教國家,一直只是假手他國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實力,但當丹麥、瑞典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諸侯均告失敗後,法國終於直接出兵,與瑞典聯合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從此戰爭進入第四階段——法国-瑞典階段。



法國獲勝




1648年,朗斯會戰的情景


1636年-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由南北兩路夾攻,並且一度進逼至法國首都巴黎,但最後為法軍所敗。1638年8月法國海軍打敗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海軍,1639年10月西班牙海軍的主力更被原來籍籍無名的荷蘭海軍殲滅。1643年5月,第四代孔代亲王與蒂雷纳子爵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共同擊潰西班牙陸軍的主力。



丹麥參戰


1642年11月,瑞典軍於布萊登菲爾德戰役再度擊敗神聖羅馬帝國軍,但此時丹麥王卻嫉妒瑞典軍的成果,並恐懼瑞典強大後,丹麥受其所制,因此乘瑞典軍進攻日耳曼南方之際,向瑞典宣戰。丹麥曾於1644年擊敗瑞典與荷蘭的聯合艦隊,但其後丹麥海軍卻被重新組建的瑞荷聯合艦隊全殲。在經過三年(1643年-1645年)戰爭後,瑞典軍成功從水陸兩路進逼丹麥,逼使丹麥停戰求和。



戰爭結束


1645年3月,瑞典軍在波希米亞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軍,而該年8月法軍又於納林根會戰擊潰神聖羅馬帝國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日耳曼領土大部份被佔領。1648年,法瑞兩國聯軍再在楚斯馬斯豪森會戰及朗斯會戰完勝神聖羅馬帝國軍。但戰至此時,雙方都已元氣大傷,結果於該年10月雙方達成和平協議,依次締結了兩個和約——《奧斯納布呂克條約》與《明斯特和約》,合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至此三十年戰爭完全結束。



戰爭影響




三十年戰爭造成的人口減少比率
    -66%     -33%



日耳曼分裂


由於日耳曼是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和痛苦记忆。而且戰後諸侯國自立,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


战争开始时,神圣罗马帝国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的实际权力仅局限于他们的家族领地,例如奥地利和波希米亚。在帝国境内的其他地方,数百个领主统治着他们各自的公爵领地、伯爵领地、主教辖区和城市,很少把皇帝放在眼里。


战争结束时,这里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哈布斯堡家族依然享有帝王的尊贵,而各类领地实际上依旧是独立的实体。的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赋予这些领地的统治者实行他们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权利,这在理论上使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独立。然而实际上,他们早就在奉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了,不受皇帝约束。因此三十年战争和《和约》对他们的地位没有什么影响。


这场战争,给控制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以沉重的打击,使它在欧洲恢复天主教统治和建立大一统帝国的计划成为泡影。


其实,三十年战争对德意志政治和宪法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没有发生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体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面。长期以来,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在寻求增强他们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土和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他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将帝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就像英国和法国那样。三十年战争是他们为实现统一德意志的目标所做的真真切切的最后尝试,但他们失败了。



荷瑞獨立


這場戰爭後,荷蘭與瑞士的獨立受到保障,而荷蘭更為新的海上霸主。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戰爭中不論陸戰還是海戰均告失利,並從此失去了歐洲一等強國的地位。



法國興起


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亞爾薩斯與洛林,並獲得了歐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崛起


瑞典國王取得了日耳曼的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波美拉尼亚),並因此成為了日耳曼的諸侯,可以隨時插手日耳曼的內部事務。而且瑞典亦得到五百萬达克特的賠款,並從此一躍成為北歐強國。



戰術改變


戰爭中諸國開始實行徵兵制,並建立了常備軍與後勤系統,使軍隊可以進行持久戰。軍隊亦逐漸精簡化,以符合機動戰的要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所進行軍事改革,即以火槍兵取代長矛兵,先以炮兵進行集中火力的攻擊,再以騎兵出動進行突擊,最後由步兵負責清理敵軍的三段式戰法,更成為其後戰爭的陸軍標準戰法。



参考文献



注释




  1. ^ 1625–30年与西班牙作战(1627–29年与法国作战)。


  2. ^ "into line with army of Gabriel Bethlen in 1620." Ágnes Várkonyi: Age of the Reforms, Magyar Könyvklub publisher, 1999. ISBN 978-963-547-070-9


  3. ^ Ervin Liptai: Military history of Hungary, Zrínyi Military Publisher, 1985. ISBN 978-963-326-337-2


  4. ^ 在托尔斯滕松战争中丹麦对瑞典及荷兰共和国作战


  5. ^ Helmolt, Hans Ferdinand. The World's History: Western Europe to 1800. W. Heinemann. 1903: 573. ISBN 0-217-96566-0. 


  6. ^ 加布里埃尔·百瑟伦的军队包括5,000名匈牙利枪兵和1,000名德意志雇佣兵,此外反哈布斯堡匈牙利叛军数量大致为35,000人。 László Markó: The Great Honors of the Hungarian State (A Magyar Állam Főméltóságai), Magyar Könyvklub 2000. ISBN 978-963-547-085-3


  7. ^ László Markó: The Great Honors of the Hungarian State (A Magyar Állam Főméltóságai), Magyar Könyvklub 2000. ISBN 978-963-547-085-3


  8. ^ Davis, Norman. Europe, a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68. ISBN 978-0-7126-6633-6. 



中文資料


  •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軍事天地

  • 文化共享 - 三十年戰爭


法文資料


  • Georges Livet,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collection « Que sais-je ? » PUF (1er octobre 1994) - ISBN 978-2-13-045988-0

  • Henry Bogdan,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Perrin (12 septembre 1999) - ISBN 978-2-262-01069-0


  •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par Henri Sacchi - Editions L'Harmattan - 2003 A ce jour, l'étude la plus complète en français sur la Guerre de Trente Ans
    • Tome 1 : L'ombre de Charles Quint - 450 pages - ISBN 978-2-7475-2300-4

    • Tome 2 : L'empire supplicié - 555 pages - ISBN 978-2-7475-2301-1

    • Tome 3 : Cendres et Renouveau - 512 pages - ISBN 978-2-7475-2302-8



参见


  • 战争列表

  • 天主教

  • 新教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