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兀儿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西域歷史 |
---|
史前新疆 史前新疆 |
南疆
|
北疆
|
全疆
|
中國歷史上的新疆 |
---|
新疆歷史 乌孙 月氏 大宛等 匈奴 僮仆都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畏兀儿(蒙古语:ᠦᠶᠭᠦᠷ,转写:Uihur[转写种类不明])是蒙古帝國對高昌回鶻國的稱呼,實是來自突厥語 Uighur 的音譯。學界習慣稱呼為高昌回鶻,日本學者慣稱之為西州回鶻,维吾尔族從1922年(蘇聯境內)和1934年(中國境內)開始宣稱其爲自己祖先[1][2] 。元代有多種譯法:畏兀儿、畏吾儿、伟兀、伟吾而、卫吾、委兀、外五、瑰古、乌鹆、畏午儿等。宋代称高昌回鹘,《宋史·高昌传》就是记载的高昌回鹘,称甘州有可汗王,西州有克韩王(高昌回鹘),新复州有黑韩王,而不是北魏隋唐以来的汉人所建的高昌国(早已在640年灭亡)。他們是聯族,意思是聯盟,祖先是由烏揭人與丁零人組成,即唐朝的回紇人。今天裕固族的祖先在元朝被称为撒里畏兀尔。
目录
1 高昌回鶻的歷史
2 九姓與托古茲古茲
3 亦都護
4 高昌回鶻君主列表
4.1 大元帝国回鶻亦都護
4.2 察合台汗國回鶻亦都護
5 参考文献
高昌回鶻的歷史
回鶻人在蒙古草原取代后突厥汗国而興起,到840年被黠戛斯人擊破後,一部分遷移到高昌城建國,即漢文史籍所稱的高昌回鶻。穆斯林史家稱為托古茲古茲。他們的國王名為亦都護,即是幸福之主。「亦都護」原來是拔悉密人領袖的名號。
高昌回鹘立國之初,國勢大盛(僕固俊部下拓跋懷光斬吐蕃人論恐熱),北達阿爾泰山,南越羅布泊,西南至喀什。其重心是在新疆東部的別失八里與高昌。別失八里是夏宮,高昌是冬宮,轉向半農牧和商業的生活。先是成為辽朝(契丹)的屬國,後成為西遼的屬國。西遼派一位沙黑納(太師僧少監)監督政事,這位少監不斷逼迫畏兀兒,國王巴而朮·阿兒忒·的斤在1209年襲殺少監,投降成吉思汗。他因此成為成吉思汗的第五子。畏兀兒是第一個和平併入蒙古的定居國家,對蒙古帝國的架構大有影響,他們是帝國的出色管理者。
大元帝国與察合台汗國及窩闊台汗國交戰,畏兀兒人首當其衝,受到重大破壞。吐魯番被察合台汗國攻陷,亦都護帶著大量部眾遷居大元帝国境內。元末開始,畏兀兒之地漸漸被伊斯蘭化的東察合台汗國佔領,以王族亦都護家族[3]爲代表的拒絕伊斯蘭化的畏兀兒人東遷甘肅永昌一帶[4],大部分同化於漢族等其他民族,一部分成為裕固族的一大族源[5],留在原地的畏兀兒人慢慢被察合台人同化而消失成為維吾爾人族源之一。畏兀兒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被称为维吾尔斯坦(主要指北疆,而不包括南疆喀什等地的阿爾蒂沙爾)。
湖南省桃源縣的維吾爾人先世就是畏兀兒人。
九姓與托古茲古茲
學者們發現八世紀突厥王朝的突厥文碑文有 Toquz-oghuz 一詞,如《闕特勤碑》南面第二行、《毗伽可汗碑》東面第十二行,學者將此突厥語詞匯比對為漢文的「九姓回紇」及伊斯蘭的「托古茲古茲」。
然而 Toquz-oghuz 的名號百多年來讓學者十分混淆,不知此名從何而來。Toquz 是突厥語「九」,但 oghuz 卻是不明其意,現代學者起名為「九姓烏古斯」。
[6]
1962年,法國學者哈密屯 (James Hamiltion) 指出,這個不明的 oghuz 其實來自 ughus,ughus即「姓氏」,Toquz-ughus 即「九姓」,此正是唐代漢文史籍的正確翻譯——回紇人有內九姓與外九姓之分,其紀功碑的漢文名為《九姓回鹘可汗碑》。由於「九」Toquz 與「姓」ughus 連寫,前者 -z 將後者的 -s 順同化了變成 -z,變成了 Toquz-ughuz ~ Toquz-oghuz。就是這種突厥語的音韻學現像令到現代學人數十年來百思不得其解,最終被哈密屯所破解。[7]
所以,「九姓烏古斯」已經被證實是一個歷史的錯會之譯法,該正名為「九姓」,以免混淆了十世紀中亞鹹海一帶興起的「烏古斯人」(Oghus ~ Ughus)。
波斯文史籍如《世界境域志》、《故事的裝飾》等記載的「托古茲古茲」(Toghuzghuz),擁有如「中國城」(波斯語 Chinanj-kath)即「高昌」(突厥語 Qoco)、「五城」(波斯語Penj-kath)即「別失八里」(突厥語 Besh-baliq=五城),如「哈密」(波斯語 Qomul)跟突厥——蒙古語一樣(元明將哈密譯為「哈密力」、「哈梅里」)等等,其描述的領土只擁有新疆的綠州城市。
[8]
由此可見,伊斯蘭史籍的「托古茲古茲」並非漠北草原的回鶻王朝,而是指高昌回鶻國。
亦都護
突厥語「亦都」 (iduq) 意為神聖。突厥語「護」(qut) 也譯作「骨」,意為福氣。也解神圣陛下。
亦都護 (iduq-qut) 最早見到735年所立的突厥文《毗伽可汗碑》。碑文東面第25行寫著「拔悉密 (Basmil) 亦都護是我的族人」。拔悉密人是一個突厥語部落,卻並非回鶻九姓的部落。後來回鶻人興起,襲破拔悉密人。或許此後回鶻君主就已有「亦都護」的稱號。
然而要遲到回鶻人在840年後遷居高昌、建立高昌回鶻國之後,才看到回鶻君主使用「亦都護」稱號的記載。也有可能是回鶻人遷居高昌後才使用此稱號。
高昌回鶻君主列表
参见:回鹘可汗列表
僕固俊,?864-874?- 頡利·毗伽·天王 (il Bilga: Tngri ilig),約954
阿兒思蘭·毗伽·天王·孫古律可汗 (Arslan Bilga: Tngri ilig, Su:ngu:lu:g Qaghan),約981, 984- 聖·毗伽·王天 (Bu:gu: Bilga: Tngri ilig),約996-1007
- 合·阿兒思蘭·骨咄祿·闕·毗伽·天汗 (Alp Arsla Qutlugh Ku:l Bilga: Tngri Qan),約1007-1019/24
- 闕·毗伽·王汗 (Ku:l Bilga: Tngrika:n),1019/24後
- 天聖國·毗伽·阿兒思蘭·天·回鶻·答兒罕 (Tngri Bu:gu: il Bilga: Arslan Tngri Uighur Ta:rka:n),1068後
畢勒哥 (Bilga:),約1123
月兒帖木兒,1229前
巴而朮·阿而忒·亦都護 (Barchuq-Art iduq-qut),1229-1241
怯失迷思 (Kesmez),1242-1246
撒憐丁·的斤 (Sali:ndi: Tigin),?-1253
玉古倫赤·的斤 (O:gru:nch Tigin),1253-1257
馬木剌·的斤 (Mamuraq Tigin),1257-1265
火赤哈兒·的斤 (Qosqar Tigin),1266-1280
紐林·的斤 (Negu:ril Tigin),1280-1318
大元帝国回鶻亦都護
由於察合台汗都哇的進攻,高昌被攻陷,回鶻亦都護內遷到甘肅永昌。
紐林·的斤 (Negu:ril Tigin),1280-1318
帖睦爾普化 (Ta:mir Buqa),1322-1330
籛吉 (Senggi),1330-1332
太平奴 (Taipindu),1332-1352
察合台汗國回鶻亦都護
回鶻亦都護遷居甘肅後,高昌當地另立亦都護,受察合台汗國統治。
吃剌失思·亦都護 (Kira:siz iduq-qut),?-1309/1318
寬徹·亦都護 (Ko:nco:k iduq-qut),1309/1318-1326/1334- ?·亦都護,約1339
成帖木兒·亦都護 (Ching Timu:r iduq-qut),約1352, 1348/1360
参考文献
^ Brown, Keith; Ogilvie, Sarah, Uyghur,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 of the World, Elsevier: 1143, 2009, ISBN 978-0-08-087774-7.
^ Hahn 1998,第379页
^ 王宗维:《高昌回鹘亦都护家族及其迁居永昌始末》,《新疆社會科學》(新疆社會科學院,1989年第2期)
^ 賈從江:《元代畏兀兒遷居永昌事輯》,《西域研究》(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所,2002年第4期)
^ 鍾進文:《裕固語地名“西至哈至”考釋》,《西北史地》(蘭州:西北史地雜誌編輯部,1997第2期)
^ 芮傳明:《古突厥碑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頁232-234,註3。
^ James Hamilton, "Toquz-oguz et On-uygur", Journal Asiatique, vol. 250:1 (1962);耿昇譯:〈九姓烏古斯和大姓回鶻考〉,《敦煌學輯刊》,1983:4、1984:1。注意,中譯本有嚴重排版錯誤,將希臘字母 gamma ʏ (gh) 誤改為 r 。
^ Hudud al-'Alam [世界境域志](回曆372年、西元982年)= V. Minorsky, Hudud al-'Alam: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London, 1937, 1970), pp. 94-95.
Gardizi, Zayn al-Axbar [故事的裝飾](約西元1050年)= A. P. Martinez, "Gardizi's two Chapters on the Turks", Archivum Eurasiae Medii Aevi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2), pp. 109-175.
- Volker Rybatzki, "Titles of Tu: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44:2 (2000), pp. 205-292.
- 耿世民:〈高昌回鶻王國〉,《新疆文史論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頁229-238。
-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