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
---|---|---|---|---|---|---|---|---|---|
比利亚维西奥萨战役 | |||||||||
| |||||||||
参战方 | |||||||||
大同盟:
神聖羅馬帝國
大不列顛王國(自1707年)[1]
盟友:
美洲殖民地: 大不列颠属美洲(自1707年) | 波旁同盟:
盟友:
美洲殖民地: 新法蘭西 | ||||||||
指挥官和领导者 | |||||||||
|
| ||||||||
兵力 | |||||||||
|
|
|
|
|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目录
1 戰雲密佈
1.1 互立陣營
2 戰爭進程
2.1 法軍失利
2.2 戰事僵持
2.3 戰事結束
3 影響
3.1 西班牙
3.2 神聖羅馬帝國
3.3 法國
3.4 英國
3.5 荷蘭
3.6 戰術改變
4 注释
5 參考資料
5.1 中文資料
5.2 英文資料
6 參看條目
7 外部連結
戰雲密佈
曾經在16世紀時稱霸歐洲的西班牙王國在三十年戰爭後漸漸衰落,而歐洲新興的君主制列強,如英國、法國、荷蘭等均對西班牙的領土虎視眈眈。而戰爭的起端就在於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在卡洛斯二世死後絕嗣,而卡洛斯二世死前,遭群臣挾制,於遺囑宣明傳位甥孙安茹公爵腓力,腓力同時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次孙。這引起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滿,他們認為西班牙的王位應該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後來的皇帝查理六世)繼承,因此他們積極尋找同盟,以其對法宣戰,並奪回西班牙的王位。
互立陣營
這場戰爭敵對雙方各自與友好國家結成同盟,形成了兩派陣營。法國與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及數個德意志邦國、薩伏依、葡萄牙組成同盟;而神聖羅馬帝國(當時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則與英國、荷蘭、勃蘭登堡、漢諾威以及數个德意志小邦國及大部份義大利城邦組成新的反法「大同盟」(1703年薩伏依、葡萄牙倒戈加入反法同盟)。1702年5月大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
戰爭進程
法軍失利
早在1701年,法國軍隊與奧地利軍隊在未宣戰時已於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上部署。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後,兩方部隊正式開戰。1702年 - 1704年,雙方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面上不斷發生戰事。當時在這場戰爭保持中立的歐洲人,都看好法國將獲得勝利,因為法國占得明顯的優勢,法國的盟友較多、軍力較強,與西班牙聯合的領土與人口也超過敵方。
1702年夏季,法軍曾進逼萊茵河,但卻幾乎被約翰·丘吉爾所統率的英荷聯軍包抄,只得撤退。該年9月,法國與巴伐利亞盟軍再攻萊茵河,成功突破防線,進逼奧地利。但是在1702年10月23日,法國與西班牙艦隊在維哥灣海戰裡被英荷聯合艦隊殲滅,這使得高度依賴海貿的薩伏依、葡萄牙兩國,在1703年倒戈加入反法同盟,從此戰局逐漸往對法國不利的方向發展。
在1704年,英國海軍更攻佔了西班牙南面的直布羅陀,西班牙本土受到威脅。該年8月13日,奧英盟軍在薩伏依的歐根親王與约翰·丘吉尔統率下,集中兵力,在豪什塔特附近攻破法巴聯軍(布倫海姆戰役),巴伐利亞的防線崩潰,巴伐利亞只得退出戰爭。布倫海姆戰役打破1643年以來法軍的「不敗神話」,根據溫斯頓·邱吉爾的描述:「路易十四不能理解,他的優良軍隊不但戰敗,而且滅亡了,從此,他考慮的已經不是怎樣稱霸歐洲,而是如何體面地結束這場由他挑起的戰爭」。[5]
1706年9月17日,薩伏依的歐根親王再度統領的奧軍於義大利的都靈近郊大敗法軍,法軍只得退回本國。該年,法軍在南尼德蘭的拉米利地區又被反法同盟所敗,弗蘭德地區被反法同盟所奪。戰事發展至此,形勢對法國極為不利。
戰事僵持
戰事进行至1706年,法軍幾乎陷入絕境,但此時卻出現了柳暗花明之局。反法同盟在西班牙發動進攻,成功迫使腓力五世退出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並讓查理大公在1706年7月2日登上馬德里的王位。正當反法同盟以為勝券在握之時,法軍於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爾曼薩擊敗加爾韋伯爵馬絮的所部,並乘勝進佔西班牙王國的大部份地區,腓力五世在西班牙的地位得到鞏固。1707年7月,法軍於土倫大敗歐根親王。但在1708年7月,由约翰·丘吉尔與歐根親王指揮的聯軍於奥德纳尔德战役再度擊潰法軍,使戰事開始殭持。1709年7月11日雙方部隊在荷蘭的马尔普拉凱之战近郊決戰,維拉爾元帥領導的法軍戰敗撤退,但反法同盟亦受到重创,維拉爾元帥可說是獲得重要的戰略勝利。戰事自此進入完全膠著狀態,在隨後五年裡(1710年 - 1714年),雙方都只打消耗戰而避免再度決戰。
戰事結束
戰事进行至1710年,反法盟軍雖然有著兵力上的優勢(盟軍共有16萬人,法軍只有7.5萬人),但卻不再主動進攻法國。這是因為反法同盟的主力英國鑑於俄國於同期的大北方戰爭(1700年 - 1721年)中獲勝,為防俄國從此稱霸北歐,必須趕快對法停戰,以抽身制衡俄國。因此英國開始獨自與法國進行和談,停止對法的戰事。而由於英國態度的轉變,反法同盟各國都停止了主動進攻,逐漸與法國停戰;對西班牙有利的是,1710年在旺多姆元帥領導下,法西聯軍逼退西班牙本土的英奧聯軍,奪回首都馬德里。
之後在171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去世,查理大公即位,是為查理六世,這使得查理對西班牙王位要求的合理性降低;同時德意志聯軍在1712年的德南戰役失利,維拉爾元帥再度領軍,擊潰欧根亲王重要的分支部隊。因此,在1713年4月11日,法國與除奧地利外的反法同盟各國,即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而在1714年,法國再與奧地利簽訂《拉什塔特和約》。而西班牙方面,則於1713年7月,與英國簽訂《英西條約》及《西班牙-薩伏依條約》;1714年6月,與荷蘭簽訂《西荷條約》;1715年2月,與葡萄牙簽訂《西葡條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至此正式結束。
影響
西班牙
衰落中的西班牙帝國,喪失了本土以外的所有歐洲領土,只餘下龐大的拉丁美洲和菲律賓。同時因為戰場發生在西班牙本土,造成人民的劫難,幾乎每個城市都經歷過你來我往的戰鬥。但是,本土雖然在戰爭中遭受極大的破壞,外敵的侵犯卻團結了國民;原本折磨了西班牙上百年的地方分離势力被破壞殆盡,加泰罗尼亚和瓦倫西亞這些阿拉贡王国的離心省分,其自治權被極大地削弱,中央集權的政策因此能順利推行,权力集中在马德里政府至今。另外,波旁的腓力五世國王也从法國路易十四带来了更为先进的君权神授集权理念者與技術,西班牙波旁王朝更加專制極權。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在三十年戰爭後,本已變得四分五裂,趨向滅亡,但這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卻挽救了神聖羅馬帝國,使得帝國內各邦國獨立的氣焰稍為減少。而德意志最主要的邦國勃蘭登堡邦國的腓特烈三世則藉由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的軍事行動,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那兒取得了普魯士王國的地位,從此踏上強國之路。
奥地利帝國是歐陸的第二贏家。藉由這場大戰,奧地利得到了西班牙的大部分飛地,在南尼德蘭与意大利獲取之領土,可以重新對法國之兩側形成遏制;而且不論是在帝國內部還是歐洲舞台上,皇帝的威望都大大的增長。
法國
西班牙王位最後被法國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繼承,法國成了西班牙王位繼承的第一贏家,但《烏得勒支和約》規定了法國與西班牙名義上不可合併。法國在這場戰爭裡損兵折將,法王路易十四統一西南歐的計劃被摧毀。在此同時,寒冷的天災與飆升的戰費拖垮了法國的經濟,飢民大量死亡更造成社會瀕臨崩潰,法國人口可能從2100萬左右,下降到1712年的不足1900萬;當苛刻的《烏得勒支和約》公布後,法國人對結果嚴重失望,使得路易十四原本的偉大形象與超高民氣,在晚年喪失,人民不再把國王比作太陽,「路易大帝」的稱號更從此消失法國人的言論與記憶中。[6]
軍事上,法國海軍幾乎全滅,海洋上已經被英國所壓倒,陸軍同樣殘破,不能再像30年前那样傲視歐陸;雖然法國大致上仍維持歐洲第一強國的地位(因為其他強國也傷疲不堪),但至少在十年之內,都只是「殘破的」第一強國,也就是說路易十四的霸權並沒瓦解。等到1726-1743年,法國因為國力攀升,終於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3-1738年)打敗奧地利,重建了路易十四盛世時的霸權。(參見路易十五)
英國
大英帝國成為了這場戰爭的第三贏家。 利用戰爭,英國人打擊了法國與西班牙,也間接削弱了另一個潛在的敵人荷蘭,它在海洋與貿易上已經佔據主導,從而走上海上殖民帝國之路,關鍵性的戰果是獲取西班牙帝國三十年的黑奴貿易特權,以及直布羅陀和米諾卡島的佔領,讓英國的海軍可以伸入加勒比海與西地中海,獲取制海權與貿易主導權。可以說,在海上英國取得了優勢。
法國還必須驅逐被英國通緝的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三世,並承認漢諾威王朝喬治一世對英國王位的繼承權。法國也放棄對英國在加拿大北部哈德遜灣殖民地的主權要求,割讓加拿大東部的阿卡迪與紐芬蘭島(著名漁場)給英國。
荷蘭
荷蘭共和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消耗大量國力,從簽署《烏得勒支和約》後,得不償失;儘管達到了聯盟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阻止西屬尼德蘭落入法國人手中,擺脫法國的入侵,但戰爭中荷蘭的運輸業及貿易遭到巨大損失,其強大的海軍也在戰後不斷裁撤而衰落。這個海洋大國在三次英荷戰爭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後,財政與經濟負擔過重(全歐稅收最重的國家),國力明顯衰退,逐漸在強國間的競爭中退下陣來。更重要的是愛國心嚴重衰退(1702年廢除半中央集權的聯省執政之位),寧願讓「海上馬車夫」的榮耀流失,也不願艱苦地去和英、法競逐商貿海權,因此很快就不再被列入歐洲一流強權之列(1719年荷蘭拒絕參加大國的和平會議),但一直保有若干殖民地至二战后。
戰術改變
這場戰爭淘汰了三十年戰爭後所沿用的火槍及長矛方陣戰術,以攻擊力更強大的持燧發滑膛槍的步兵橫隊戰術取代。交戰雙方開始使用爆炸彈和霰彈,使得火炮攻擊的殺傷力更為巨大。後勤補給的效率因為新科技的發明亦大為改善,使得持久戰變得更為可能。而交戰雙方亦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機動戰與城塞戰,這種戰爭的模式直至拿破侖戰爭時才有較大的突破。
注释
^ 1707年合并法案将英格蘭和苏格兰联合,组成大不列颠王國。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苏格兰军队由荷蘭支持,并作为荷蘭军队的一部分进行作战。
^ Lynn, p. 271: "The Allied figure is the strength in 1702: The Empire (90,000), the Dutch Republic (60,000 + 42,000 garrison troops), and England (40,000). It does not include minor German states or navies."
^ Lynn, p. 271: "Though larger on paper, the French Army's actual combat strength was approximately 255,000. To this must be added, initially, Bavarian and Savoyard contingents."
^ Barton, p.136: "But with her own military strength now but a pale shadow of its former self —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the Spanish could barely muster 13,000 infantry and 5,000 cavalry."
^ (英)温斯顿·丘吉尔 著,薛力敏、林林 譯,《英语國家史略》
^ (美)威爾·杜蘭著、幼獅文化公司譯,《世界文明史‧第八卷‧路易十四時代》,第一部第七章
參考資料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中文資料
- 《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第五章 P,284-287 解放軍出版社 修訂版 A.T.馬漢。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_科技報導_網易科技|科技生活 精彩每一天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永久失效連結]-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 - 軍事天地
英文資料
Spanish Succession, War of the. (191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1th e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drick, Thomas. A Compleat History of the late war in The Netherlands together with an abstract of the treaty of Utrecht. London: William Pearson, 1713.
- Lynn, John A. The French wars 1667 – 1714: The Sun King at War. Osprey Publishing, 2002. ISBN 1-84176-361-6
- Wolf, John B. The Emergence of the Great Powers, 1685-1715.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51.
- Acton, J. E. E., 1st Baron. (1906). Lectures on Modern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 Sainty, Guy Stair. (2004). "The French Succession: The Renunciations of 1712, the Treaties of Utrecht and Their Aftermath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參看條目
- 西班牙內战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La Batalla de Almansa y más artículos sobre la Guerra de Sucesión.(西班牙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