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龍山寺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艋舺龍山寺

大殿

大殿

台羅拼音

Liông-san-sī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創建年份
1738年(清乾隆3年)5月18日

等級

國定古蹟

主神

觀世音菩薩

例祭

農曆2月19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捷運

Taipei Metro Line BL.svg 板南線龍山寺站

地圖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臺北龍山寺,簡稱龍山寺 (台灣話: Liông-san-sī) ,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廣州街211號,2018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也是旅遊宗教勝地。本廟與艋舺清水巖和艋舺青山宮並稱「艋舺三大廟門」[1],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艋舺新興宮(今西門町天后宮),直接合稱「艋舺四大廟」[2]。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亦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3],可見知名度。




目录





  • 1 歷史


  • 2 現況


  • 3 供奉神祇

    • 3.1 參拜順序

      • 3.1.1 節能減碳



    • 3.2 前殿


    • 3.3 大殿


    • 3.4 後殿

      • 3.4.1 天上聖母殿

        • 3.4.1.1 天上聖母殿左廂


        • 3.4.1.2 天上聖母殿右廂



      • 3.4.2 文昌殿


      • 3.4.3 華佗廳


      • 3.4.4 關帝殿


      • 3.4.5 月老廳



    • 3.5 福智大師紀念堂


    • 3.6 開山廳



  • 4 重要文化財


  • 5 相關條目


  • 6 註解


  • 7 參考文獻


  • 8 外部連結




歷史




日治時期的臺北龍山寺


由於當初艋舺環境險惡,瘟疫頻傳。泉州三邑移民於是將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泉安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香來臺,並在1738年(清乾隆3年)合資興建龍山寺。


清仁宗嘉慶年間台北發生大地震,龍山寺毀損嚴重,曾進行重修。1867年又遭受暴風雨侵襲,再次大規模修復,[4]此次修復後,龍山寺的建築格局與同年建造的艋舺清水祖師廟相類似。同治年間,淡水士紳黃龍安將本廟觀音菩薩分香至大溪,建立大溪龍山寺。


日治臺灣,龍山寺部分空間被佔用作為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5]1919年,龍山寺方丈福智法師見到寺宇老舊破損,空間又被佔用,便與鄉紳進行募款重建,推舉辜顯榮為「重建事務會」董事長。隔年聘請當時頂尖的石匠師辛亞救、大木匠師王益順展開重建,為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龍山寺的大殿在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毀,戰後才修復。


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2018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所屬艋舺地藏庵為三級古蹟。



現況




中庭與前殿


本寺總面積約1,800坪,坐北朝南,為三進四合院之閩南式宮廟建築。自中軸由外而內,依序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後庭、後殿,兩旁有左右護院,又稱左右護龍或東廂西廂,上有鐘鼓樓。前殿、大殿、後殿、與護院合成一瘦長的「回」字型;但是若考慮連結大殿與護院的走廊,則形成一類似「日」字型的形狀。


此外東、西、北各有新建的建築物,龍邊的護院外,設有配殿(含福智大師紀念堂);虎邊的護院外,設有地下廁所、金亭與時鐘台;後殿的後方設有餐廳。廟埕的左右兩邊設有淨心瀑布與噴泉水池。


龍山寺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灣唯一的鑄銅龍柱。大殿有金柱撐起的圓形螺旋狀藻井,相當罕見。整體的建築不論是石雕、木雕、彩繪和格局樣貌,都非常精緻,展現了台灣傳統寺廟之美,極具藝術價值。


本寺西臨西園路一段,為著名佛具街。南面為廣州街,再往南有艋舺公園、艋舺公園地下停車場、龍山寺地下街、台北捷運龍山寺站、台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龍山商場、萬華區行政中心、臺鐵萬華車站、萬華凱撒大飯店等;附近也有艋舺青山王廟、艋舺祖師廟、艋舺地藏庵等古蹟寺廟。交通、商業、休閒、生活機能均十分便利。



供奉神祇




龍山寺虔誠信眾拜天求福


本寺包括佛、道、儒三教重要神祇,以及民間有功於民之人、開山先賢等,主要可分為前殿、大殿、後殿三個殿,此外可細分為許多廳,共有神祇百餘尊,七個香爐。以下先介紹參拜順序,再一一介紹各殿神祇。



參拜順序


本寺僅有一爐,上一炷香即可。此寺前殿現供有三寶佛,依佛教儀軌,一開始先至前殿禮佛後,再行參拜大殿觀音菩薩,與後殿眾神靈。後殿由中間開始往兩旁參拜;同樣靠近中間的,先合十參拜龍邊(信眾的右手邊)後拜虎邊(信眾的左手邊)。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原有三爐,爐體較高、靠近大殿的為天公爐;體積最大、位於中庭靠近前殿的為觀音爐。



節能減碳


早年龍山寺設有十一個香爐,每爐3炷線香,每炷1臺尺,每人參拜一次,會燃燒33尺香;而後響應節能減碳改設七個香爐,每爐1炷,1尺香,參拜一次會燃燒7尺香;2015年6月15日起,配合節能減碳政策只保留觀音爐、天公爐與後殿總爐,共三個爐,每爐1炷半尺香。廟方於2017年6月16日起,僅保留一個香爐,參拜1次,並僅能點半尺香,產生的煙量為早年的1.5%,甚至可能在未來全面停止燒香,是繼行天宮之後知名寺廟的減香之舉。


早年龍山寺亦設有金爐,供信眾焚燒紙錢,廟方供應者約有金白錢、甲馬、福金、刈金、壽金、天尺金、大箔壽金、叩答恩光金等,後來配合臺北市政府的節能減碳政策,廢止金爐。



前殿




三川殿,於2002年3月31日


前殿分為三部份,三川殿(三門)、龍廳(龍門)與虎廳(虎門),又稱為五門殿。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稱為三川門;主祀三寶佛[6]


哼、哈二將手執金剛杵立於三川殿中門,南方增長天王手握寶劍、北方多聞天王手持寶傘、東方持國天王手抱琵琶、西方廣目天王手纏虯龍分居三川殿門左右,象徵著風、雨、調、順(風調雨順)。



  • 釋迦牟尼佛:佛教創始人,娑婆世界教主。


  • 藥師佛: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頌持該佛佛號,現世消災延壽,命終得生東方淨珫璃淨土(據《藥師經》載亦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頌持該佛佛號,現世消災延壽,命終得生西方極樂淨土。


大殿




大殿


大殿又名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




三川門與廟埕,攝於2003年1月



  • 觀音佛祖:即觀世音菩薩,亦稱觀音媽,象徵“大悲”,佛教阿彌陀佛之脅侍菩薩。

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一說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世」字;而「佛祖」是信眾對菩薩的敬稱。據佛教說法,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現為阿彌陀佛脅侍菩薩,西方三聖之一,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成佛號為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因觀世音菩薩是過去佛,也是未來佛,故信眾常尊稱為佛祖。



  • 文殊菩薩:釋迦牟尼佛之脅侍菩薩,華嚴三聖之一,象徵「大智」。


  • 普賢菩薩:釋迦牟尼佛之脅侍菩薩,華嚴三聖之一,象徵「大行」。


  • 韋馱菩薩:佛教護法,統領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護法之事,故號稱「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伽藍菩薩:佛教護法。據《佛祖統紀》,智者大師度化關羽靈魂,關羽從此成為佛教護法。伽藍意指道場、寺院、寺廟。


  • 十八羅漢:佛教十八位護持正法的阿羅漢,亦稱尊者。


後殿


後殿可細分為天上聖母殿、文昌殿、華佗廳、關聖殿、月老廳等部份。




鳳檐




鐘樓




雕樑




龍山寺2015祈福主燈



天上聖母殿


主祀天上聖母,即媽祖。此外左右又可細分為兩個廳,龍邊供奉男性神祇,虎邊供奉女性神祇。文昌殿與關帝殿,為文左武右。艋舺新興宮(西門町媽祖廟]的媽祖,在其殿宇的拆遷過程中,也曾奉祀於此。



  • 天上聖母:道教神祇,本名林默娘,即媽祖、媽祖婆、天后。左右護法為千里眼、順風耳。


  • 太陽星君:道教神祇,即太陽公、日神。


  • 太陰星君:道教神祇,即月娘、月神。


  • 千里眼:道教神祇,媽祖駕前護法,為媽祖觀看世間災難,以救苦難。


  • 順風耳:道教神祇,媽祖駕前護法,為媽祖聽聞世間哀號,以救苦難。


天上聖母殿左廂


  • 水仙尊王:道教神祇,夏朝君主禹(水官大帝),即海王、海神。常見之陪祀為寒澆、伍子胥、屈原、項羽、李白、王勃等。


  • 城隍爺:道教神祇,陰間行政神、負責賞善罰惡。


  • 福德正神:道教神祇,是土地之神,保護農業、商業,即土地公。


  • 龍神:道教神祇,為雨神、海神。


天上聖母殿右廂

主祀註生娘娘。



  • 註生娘娘:道教神祇,掌管生子之事。


  • 池頭夫人:據說是奉祀一位在泉漳械鬥中,為了喚醒壯丁應戰,而被突襲的漳州人狙擊罹難的孕婦。

  • 朱夫人

  • 大肚夫人

  • 太子爺


  • 十二婆者:道教神祇,註生娘娘的助手。


文昌殿


主祀文昌。一般文昌宮、廟、閣、寺,多奉祀五文昌帝君(文昌星君、文魁星君、朱衣神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本寺奉有文昌帝君、大魁星君、紫陽夫子,另有奉祀關聖帝君於關帝殿。



  • 文昌帝君:即「梓潼帝君」,有說為文昌星、梓潼神,亦有說為本名張育的四川將領,起義抗擊前秦而殉晉,忠義感人,廣受香火。因能保佑文運著稱於世。


  • 大魁星君:又稱魁星爺、魁星君、文魁星君、文魁夫子、大魁夫子。


  • 紫陽夫子:儒家人物,即朱熹,宋朝人。生於1130年,卒於1200年。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遯翁;世稱“朱文公”。徽州人,閩派理學大師。


  • 馬爺:又稱“祿馬”、“祿馬神”,文昌帝君座騎。


華佗廳




華佗先師 神像



  • 華佗仙師:東漢歷史人物,即華佗,字元化。有醫神、外科聖手、外科鼻祖之稱。


  • 孟章神君:道教神祇,即四靈(四神)之青龍,位於華陀廳外牆上。本寺以交趾陶為之塑像,故稱為龍堵交趾陶。交趾為古地名,即越南北部、海南、兩廣、雲南一帶。


關帝殿


主祀關聖帝君。



  • 關聖帝君:即關羽,字雲長,三國時代蜀漢的著名將領,以忠義著稱。


  • 關平太子:即關平,關聖帝君的長子。


  • 周倉將軍:即周倉,關聖帝君的要將。


  • 三官大帝:道教神祇,一般說法是天官大帝堯、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帝夏朝大禹。本寺三官大帝僅有一尊,因已設有水仙尊王,故很有可能是天官大帝。


  • 地藏菩薩:佛教菩薩,象徵「大願」。《地藏經》中介紹地藏菩薩是重「大孝」的菩薩,並受世尊囑託救度末法之一切六道眾生。


月老廳



  • 月下老人:道教神祇,簡稱月老,又尊稱為「月老公」,掌管人世間姻緣之事,故常有信徒向其祈求戀愛順利。典故出自唐朝李復言之傳奇《續玄怪錄》〈定婚店〉。


  • 監名神君:道教神祇,即四神獸之白虎,位於月老廳外牆上。本寺以交趾陶為之塑像,故稱為虎堵交趾陶。交趾為古地名,即越南北部、海南、廣東、廣西、雲南一帶。


福智大師紀念堂


本堂位於華佗廳後方。


  • 福智大師


開山廳


本廳位於西廂鼓樓一樓。



  • 開山祖師:本廟歷代的各方丈、住持、大德比丘。


重要文化財


  • 山門: 四柱三間歇山重簷式牌樓,建於1960年代,名匠廖石成設計。

  • 中殿:中央設螺旋藻井,由32組斗栱逆時針組合而成,神龕雕塑乃黃龜理大師的作品。

  • 大殿:石工為惠安石匠張木成作品。

  • 銅鑄龍柱: 三川殿入口處,1920年代由廈門剪花匠師洪坤福塑胚,臺北鐵工廠李祿星鑄造而成。

  • 後殿人物柱: 由武榮媽祖會出資,泉州石匠所刻,主題為「郊遊紀趣」,實為少見的雕刻題材。

  • 釋迦牟尼佛塑像: 為雕塑家黃土水於1925年受魏清德委託雕造,立像以南宋梁楷水墨畫「釋迦出山圖」為藍本而製,二次大戰時燒毀,現物是1986年由行政院文建會以原模翻製5尊銅製像之一。

  • 正殿壁畫:左側為「龍王請法圖」,右側為「忉利天宮為母說法」,出自彩繪名師潘麗水的高徒蔡龍進之手。


相關條目



  • 安海龍山寺

  • 鹿港龍山寺

  • 淡水龍山寺

  • 大溪龍山寺

  • 竹林山觀音寺

  • 下塔悠金玉禪寺


  • 艋舺地藏庵:是艋舺龍山寺的屬廟,主祀地藏菩薩,三級古蹟。

  • 澎湖觀音亭


註解




  1. ^ 據說本有艋舺新興宮,新興宮遷徙至西門町後,地方人士以艋舺青山宮取代


  2. ^ 台灣景點票選 艋舺龍山寺


  3. ^ 請問臺北三大廟門是指那三座廟?.臺北市立圖書館─兒童電子圖書館


  4. ^ 陳培桂,<古蹟考附寺觀>《淡水廳志》卷十三:「龍山寺,在艋舺街,泉州安海分派,乾隆三年建,嘉慶二十年地震,僅存佛座,楊士朝、黃朝陽等捐建,士朝子孫助續成之,同治六年郊商重修。」


  5. ^ 可見李乾朗,《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11,頁27。


  6. ^ 此外有許多神像陪祀於該殿,可能是落難神像,或皇民化運動時期各宮廟、民宅寄放的神像,不一一詳述



參考文獻



  • 李乾朗,《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

  • 辜神徹,2008,〈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文化與祭祀活動〉,《臺灣文獻》第59卷,第1期,頁115-17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辜神徹,2015,〈族群意識與顯靈敘事:臺北地區觀音信仰傳說之研究〉,收入陳益源主編《府城大觀音亭與觀音信仰研究》,頁659-685。臺北:里仁書局。


外部連結





  • 艋舺龍山寺網站(中文)(英文)(日文)


  • 艋舺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中文)


  • OpenStreetMap上有關艋舺龍山寺的地理信息

  • 艋舺龍山寺-台北旅遊網

  • 艋舺龍山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坐标:25°02′14″N 121°29′58″E / 25.03722°N 121.49944°E / 25.03722; 121.49944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