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成分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阶级成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根据经济状况,对全国人口进行划分的一种分类。





土改时期,农民正在对地主进行批斗



最开始是由于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需要对人的经济情况进行划分,以确定采取的政策。当时划分的标准是:


  1. 如果家庭拥有土地,家庭成员不参加劳动,只依靠地租收入或雇佣农工耕种,属于“地主”,家中土地要没收分给其他农民,只给留下相当全村平均人口用有的土地,自行耕种。或者根本不留土地。地主属于被打倒的阶级,地主家庭的子女禁止在军队服役,禁止担任党政职务。

  2. 如果家庭拥有土地,虽然也收取地租或雇佣农工,但自己和家庭成员也参加劳动,为“富农”,多余土地也要没收,但不属于被打倒的阶级。

  3. 如果家庭拥有土地,但基本是自给,不收取地租,属于“中农”。如果在农忙时也雇佣临时工,要算取雇工与自己全家劳动所得的比例——“剥削量”。剥削量超过20%为“富裕中农”或“上中农”,属于不被依靠的对象。低于20%为“中农”,属于“团结对象”。如果家庭收入不足,尚需出外打工,为“下中农”,属于被剥削的依靠对象。

  4. 如果家庭只有很少土地,主要收入依靠打工,为“贫农”。

  5. 如果家中没有土地,完全依靠打工为生,为“雇农”。贫农、雇农是共产党在农村的主要依靠对象。

在牧区和渔区,参照上述标准,亦有“牧主”、富牧、“渔主”和“贫下中牧”、“贫下中渔”的阶级成份划分。富农和中农是政治待遇的分界线,龙普腾事件中湖南政府工作组将龙普腾家庭成分由中农改为富农,由此将事件定义为阶级报复的反革命事件。




目录





  • 1 苏联源头的影响


  • 2 各式运动

    • 2.1 批斗地主


    • 2.2 打倒资本家


    • 2.3 红五类和黑五类



  • 3 另見


  • 4 脚注


  • 5 參考資料


  • 6 参见




苏联源头的影响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是农业集体化的发明者。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的亲信,支持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并参与领导了大清洗。由于反对苏共二十大后的反斯大林和去斯大林化政策而于1957年被打为“反党集团”头目,1964年被开除党籍,勒令退休。1984年被恢复党籍,1986年去世。从1969年-1986年的17年间,莫洛托夫接受了苏联著名记者丘耶夫139次采访,谈了许多问题,对斯大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莫洛托夫在论及阶级成分划分时说:


  1. 在我主持下,消灭了四十万户富农;农业集体化的成就比卫国战争的胜利还大

  2. 在共产主义实现前,永远是无产阶级专政,而专政只能是几个人的专政,专政必须株连到妇女和儿童;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一天,苏联人民的生活就不可能得到改善;因为我们必须要像斯大林那样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所以共产党永远不能代表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利益;我们只能把有些科学家关押起来工作。

  3. 斯大林搞镇压活动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口供就是证据;我们全力支持他,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没有镇压,我们也生存不下去;镇压政策是挽救人民、挽救革命的惟一政策,是符合列宁主义及其基本原则的惟一政策;但是,镇压还不够彻底,比如像赫鲁晓夫、米高扬、李维诺夫等人,当时就没有被杀掉,应该镇压更多人才对。

  4. 我反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与释放一切政治犯,赫鲁晓夫好歹还继续推行国有制经济,吹牛皮要进入共产主义,他在苏共二十大上谴责斯大林只是局部平反,但却放出了一个可怕的敌人—人道主义。


各式运动



批斗地主




1951年宣传打倒地主的电影《白毛女》剧照


早在1927年,毛澤東就曾經鼓動湖南的農民暴力批鬥地主[1]。而隨着解放戰爭的推進越演越烈。
1949年,农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鼓動、安排下,开展大规模批斗大会。在所謂“階級鬥爭”中許多被劃定为地主的,普遍遭到謾罵、捆绑、毆打、被逼迫认罪、被打死[2]。地主家属也普遍遭到迫害,逼其交出家中所有值钱家当。许多地主及家属在运动中被枪毙,或自杀身亡,也有部分地主婆被用驴尾巴拖住辫子,然后驱赶毛驴前进将其活活拖死。



打倒资本家


从1954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城市中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城市中的私营工商业按工作组的意见定价进行赎买、称为公私合营,每年付给业主一定的定息,然后将领取定息的人的阶级成分定为资本家。


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随时可以召开批斗资本家大会,将资本家扫地出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文革后的说法)


由于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教条,民族资本家与地主不同,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图案中,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当时将城市中不属于工人和资本家的都称为小资产阶级)。



红五类和黑五类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结束以后,中共政权开始将城市人口都定出各种不同的成分;具有阶级成分后,所有这个家庭的成员都具有特定的“家庭出身”。“家庭出身”指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家庭的阶级成份。



另見


  • 四大惡霸地主


脚注







參考資料




  1. ^ 存档副本 (PDF). [2013-06-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0-21).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龍應台 P21 毛澤東到衡山來對農民演講,鼓動革命。祖母扛著鋤頭去聽演講,而且加入農 民協會,跟群眾闖進地主家裡,打地主,她都做了。後來鬧得太凶了,人家地主回頭 要來抓這些農民,黨才協助祖母這些貧農逃亡到上海。」


  2. ^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701077.htm 在實際操作中,各地普遍地出現捆、綁、吊、打地主等亂鬥亂打現象,多數土改幹部或鼓勵,或聽之任之,或身體力行。



参见


  • 出身成分

  • 本人成分

fUjvDLKZ,7B1ni2dWjt6iTZgNAzTBY05Rgw1diaOXm,1ykNWJiONL4,mJWjRO6Al spr8DQse28T
UxNpjNN,m04LRmewqdW4FZF,5ZYgA GQovaFMy,DonlqfJbS7xr fAvwqL3fCP,VUbYc6yJtI vp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