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瑜伽[1](印地語:योग,英语:yoga),源于古印度文化,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一如」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包括调身的体位法(参考瑜伽体位集)、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2016年12月1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印度瑜伽列入该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
目录
1 字源
2 起源
3 分類
3.1 瑜伽五大類
3.1.1 诃陀瑜伽
3.1.2 勝王瑜伽
3.1.3 智慧瑜伽
3.1.4 至善瑜伽
3.1.5 行動瑜伽
3.1.6 梵頌瑜伽
3.1.7 密傳瑜伽
3.2 瑜伽的“八支分法”
4 瑜伽與宗教
4.1 佛教中瑜伽的意義
4.2 基督教對瑜伽的態度及看法
5 参考文献
6 参见
字源
瑜伽(Yoga)這個詞在梵文的意思是合一、相應,源自梵文的YUJ,意思就是一种称为“轭”的工具,用于驾驭牛马。這個詞的最初原型是原始印歐語的字根 *yeug- ,意思就是「连结、結合、统一」[3]。具體來說,「瑜伽」這個詞在梵語可以譯為「內在真我的統一」。
“瑜伽”、“瑜珈”兩種譯法現今皆有人使用,由於是音譯,並無對錯之分,但中國早期已普遍採用「瑜伽」為譯名(如唐代玄奘所譯《瑜伽師地論》)。瑜伽在巴利文亦解作實踐的修行者。陳那大師親身體驗後再記錄成 [瑜伽師地論],當[玄奘]聽到胡僧解說,便立即前往印度學習。
起源
瑜伽(Yoga)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瑜伽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前300年的著名瑜伽大圣哲波颠阇利(Patañjali)將所有口耳相傳的經典,集結而成了《瑜伽經》(瑜伽的重要理论经典著作),印度瑜伽因此而有所依據。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波颠阇利是一个对瑜伽有巨大貢獻的圣人。《瑜伽经》,彙整了瑜伽所有的理论和知识,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系统。在这部著作里,他阐述了瑜伽的定义、 瑜伽的内容 、瑜伽给身体内部带来的变化等等。在波颠阇利之前,瑜伽已经有了很长的实践期,但是没有任何人给瑜伽一个系统的解释,波颠阇利开创了一个完整的瑜伽体系。所以波颠阇利被尊为瑜伽之祖。严格来说,瑜伽是一種身心鍛鍊的統稱,好比中國講返本歸源、導引等等,瑜伽在印度也是一個身心修練的通泛名詞。有一段時期進行各種身心修練的人不管任何派別,都被尊稱為瑜伽士(Yogi,女性為Yoginī)。
古印度的宗教哲學派別林立,不過有三本著作被大多數印度人尊為經典,一是「奧義書」,二為「薄伽梵歌」,三「阿育吠陀」,而《瑜伽經》集結各經典統合瑜伽八支。古印度婆羅門教提倡「梵我合一」理論,由於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伽祖師同時也是印度教祖師商羯罗的影響,這三本書也被後來大多數的瑜伽士奉為經典。瑜伽術本是一種身心修持術,表面上看似與宗教無關,也可以說古印度任何宗教都採用。它的最高目的是實現人的一切可能,從精神(小我)與自然(梵,大我,最高意識)的合一(即「梵我合一」),一直到成佛成仙,或者其他教派所說的最高目的,瑜伽術都是被認可的途徑之一。
印度古語有云: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獲得永恆)的方式,一是在瑜伽中離棄世間;二是在戰場上委棄身體。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所契合,例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說,與儒家的“忠烈祠”信仰。
分類
瑜伽五大類
- 身,诃陀瑜伽。
- 心,勝王瑜伽。
- 知,智慧瑜伽。
- 情,虔信瑜伽。
- 意,行動瑜伽。
诃陀瑜伽
诃陀瑜伽(梵語:हठयोग Hathayoga)台灣譯為哈達瑜伽。「诃 (哈)(梵語:ह)」的字意為太陽,「陀 (達)(梵語:ठ」為月亮[4]。以學習呼吸與身體鍛鍊為主。現代的诃陀瑜伽(哈沓瑜伽)被統括為體位法的練習,所以所有強調體位法身體鍛鍊的派別都可以歸納到诃陀瑜伽(哈沓瑜伽)裡。
勝王瑜伽
即 Rāja Yoga,又稱“羅阇瑜伽”。勝王瑜伽以波颠阇利的《瑜伽經》為主要經典,強調八步功法身心並行的鍛鍊,尤其著重於靜坐與冥想的鍛鍊,以達到天人合一的三摩地為目標。目前印度有些寺院團體仍以勝王瑜伽作為標榜。
智慧瑜伽
Jñāna Yoga,又稱“知識瑜伽”。以理性的思維、邏輯思辯以探求真理的瑜伽。用印度人的觀點來看,中國的老子、莊子等可以視為智慧瑜伽修行者。
至善瑜伽
Bhakti Yoga,又稱“虔信瑜伽”,亦可稱爲“奉愛瑜伽”、“信瑜伽”。追求超越情緒、理性純善的道之愛,以冥想、唱誦、禮拜等嚴謹的宗教生活態度以及積極行善來達成。
行動瑜伽
Karma Yoga,亦可譯為“業瑜伽”,通過積極入世的一系列實際行動來達致功德圓滿。聖雄甘地即行動瑜伽奉行者。
梵頌瑜伽
Mantra Yoga。瑜伽的眾多修練方法之一,許多瑜伽派別都採用,各自的差別為宗教歌唱、咒語唸誦、秘密咒語唸誦等等。唱誦時講求心氣合一、專注、信心,長時間的唱誦時常容易引發唸者的宗教經驗,效果強烈又簡單,所以各大派別都很重視此練法。
唸誦一般採用7個「種子字」,各自代表人的七輪。
密傳瑜伽
Tantra Yoga。千年師徒的秘密傳承,著重於開發生命能量,超越凡人境界的修練。密宗瑜伽的特色為複雜曼陀羅圖案(Yantra)、詳密的宗教儀軌、不對外公開的內容、利用男女性能量引出生命能量的修練法、變換物質的練法、利用屍體的修練法、太陽能修練法等等。
瑜伽的“八支分法”
瑜伽之祖波颠阇利撰写的古典经典文献《瑜伽经》,详细说明瑜伽的“八支”(Eight Limbs),即八种方法:
- 制戒(Yamas):是指外在控制,宇宙的道德戒律。
- 遵行(Niyamas):是指内在控制,通过自律进行自我净化。
- 体位(Āsanas):是指瑜伽姿势,也称调身。
- 调息(Prāṇāyāma):系统的呼吸方法,呼吸的控制和能量的处理。
- 制感(Pratyāhāra):精神从感觉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脱出来,是指感觉消失,控制内心,也称调心。
- 专注(Dhāraṇa):集中注意,一心一意。集中专注力以提升生命之气。
禅那(Dhyāna):即冥想。
三摩地(Samādhi):由冥想而来的超意识全部集中到灵魂中,和宇宙合二为一。超越意识的境界。身体和感官静止,看似在睡眠,但头脑仍保持警惕。
瑜伽與宗教
佛教中瑜伽的意義
- 佛教中所說的瑜伽,指相應的意思,與一般人認爲的瑜伽是一種身、心、靈修練的觀念迥然不同,因為佛法認為有情的身、心、靈屬於無常、終將壞滅的五蘊,竭盡再大的努力與時間,要想讓這些法能夠變成永恆,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 佛教中所說的具有相應意義的瑜伽,唐朝弘揚唯識的著名大師窺基論師,在其《成唯識論述記》中有說明,它包含有五種意義:與境相應、與行相應、與理相應、與果相應、與機相應。[5]
- 跟瑜伽關係密切的《瑜伽師地論》是未來成佛的彌勒菩薩所說的法,由無著菩薩紀載下來,這是一部涵蓋三乘佛法所有內涵的佛教百科全書。
基督教對瑜伽的態度及看法
雖然瑜伽修煉者不斷強調其運動與宗教無關,但現時有部分基督教的牧師及傳道都建議會眾不可以參與瑜伽活動[6],“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這關係到三個理由:
- 在瑜伽有不少宗派都與古代東方的秘術相關。例如:瑜伽就有一個名為密宗瑜伽的分支,會在修煉時誦唸真言;
- 即使沒有誦念咒語的活動,其儀式及姿勢有不少亦與宗教信仰相關。例如:有一種把腿盤屈在頭後的招式,名為向「太陽神敬禮」,就是一種對印度神祇敬拜的儀式。此外,有不少姿勢與佛教的手印類似。
- 冥想實則為通邪靈,涉及到靈界的活動。
参考文献
^ 中國早在唐代已譯為「瑜伽」,近年臺灣坊間有人生造了瑜珈這新詞,這用法,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並未予以收錄。
^ 印度瑜伽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新闻中心. [2016-12-01].
^ 《美国传统英语词典》yeug词条。
^ Hatha Yoga. sanatansociety.org. [2011-03-15] (英语).
^ 《成唯識論述記》卷2:「述曰。言瑜伽者名為相應。此有五義故不別翻。一與境相應。不違一切法自性故。二與行相應。謂定慧等行相應也。三與理相應。安非安立二諦理也。四與果相應。能得無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圓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此言瑜伽。法相應稱。取與理相應。多說唯以禪定為相應。瑜伽之師即依士釋。師有瑜伽名瑜伽師。即有財釋。若言瑜祇即觀行者。是師之稱。以假想惠。非謂實以刀等折之。於麁色相即是所折之色相也。半半破之漸次而折。除麁至細至不可折假說極微。不同小乘體無方分而不可折。」(CBETA, T43, no. 1830, p. 272, c6-18)
^ 基督徒需要知道瑜伽術的危險. 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 2005-09-05 [2014-01-11].
参见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瑜伽 |
- 禅定
- 冥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