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禅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
宗派 部派 上座部 大乘 金剛乘 藏傳 漢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论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开悟為佛教的術語,為修行的最終極目的,覺悟佛法的道理,實際證明生命之無量苦的實際相貌,就是相對於一般人對世間本質及生命實相的無所知道。
目录
1 三乘菩提的覺悟
1.1 聲聞菩提的覺悟
1.2 緣覺菩提的覺悟
1.3 佛菩提的開悟
1.3.1 離常見的開悟
1.3.2 離斷滅見的開悟
1.3.3 菩薩的開悟:智慧深廣
2 更為廣泛的義涵
3 參見
4 參考文獻
三乘菩提的覺悟
覺悟佛法的道理,由於悟的內涵不同,所以分為三乘:聲聞乘人即是修學、覺悟聲聞菩提者;緣覺乘人即是修學、覺悟緣覺菩提者;賢聖菩薩乃至究竟佛即是覺悟佛菩提者。
依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所云:「菩提是因為證得法空義、證得真如義、證得實際義、證得法性義、證得法界義而可以稱為菩提」。[1]
依據《優婆塞戒經》對於三種菩提意涵的解釋可知,由於三乘菩提的施設是基於覺悟的內涵不同,二乘菩提不能稱為佛菩提,也不能稱為大菩提,最大的差別在於能否成佛,為了更清楚瞭解三種菩提的內容,必須針對三乘菩提意義的異同略加說明:
- 開悟的方法則是指通过佛教教法的聞思修的基礎學習,並以可令人開悟的禪法加以鍛鍊參悟而達到的覺悟境界,一般來說佛教中的開悟是指佛法智慧上的開啟突破,所以說是開智悟理[2],而且是對佛法中的三乘菩提的內涵有所徹悟,尤其是指大乘佛菩提道,如禪宗行者因為禪法的修習後,或由教門之經教熏修後而一念相應,能證得不生不滅的真心真如法身,能現觀真心真如法身之真實與如如之體性。
- 廣義的開悟,除了大乘佛菩提道證得法界實相的真心真如法身之外,二乘解脫道的緣覺菩提及聲聞菩提則是覺悟世間的無常本質,那即是世間一切法皆是五蘊的無常變異相,這包含了色身、能知能覺的意識覺知心的色心自我,以及一切種種的五欲粗重身心覺受、因透過打坐觀想身心內外的殊勝相(如自見身高廣大、見自身漂浮於空中、見身放大光明、見自身來去宇宙虛空等),以及經過正確的修定功夫而有的四禪八定的清淨禪定境界等,這一些皆是不離五蘊的境界,也仍然都是虛妄無常相。透過佛法四聖諦、八正道乃至因緣法的修習,確實勝解實證世間一切法皆是五陰虛妄、因緣假合,終能心得決定,斷除三縛結,這便是修習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行者的證解。
- 但也有人主張禅定(冥想)等修行方式在意識觉知心上的升华或突破。开悟者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人类自身乃至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所以能够爱它如己。究竟开悟的人的内心因為經由證悟法界實相、生命本源並確實證知五陰虛妄;涵蓋在識陰中的意識心須藉許多緣而現起[3],念念變異;所以是無常、是苦。由此漸斷我見,我執而解脫於三界,获得了终极的自由,所有的欲望、波动、烦恼熄灭了。佛陀将开悟简单地定义为“受苦的终结”。
聲聞菩提的覺悟
聲聞菩提之要義,是依聞佛之音聲說法,思惟修證佛所詳述或略述的五蘊十二處六入十八界之意涵,因此而可以斷除我見,進而修除我執而後能出離三界輪迴,所以才叫做聲聞;聲聞菩提就是意謂著經由聽聞佛或善知識的音聲說法,而覺悟一切有情無我(覺悟蘊、處、界空相),因如此而覺悟所以稱為聲聞菩提。[4]
聲聞種性的學人,體認陰、處、界等一切法是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是苦、因為無常所以是空、因為無常所以是無我,因此斷除身見而說為覺悟。聲聞弟子聽聞如來開示四聖諦
,依教觀察:一切色無常
,由因緣所生之色,更是無常變易之法
,由此正確的觀察色陰無常。
為何六識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此正觀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身皆由他因、他緣而得出生
,故知六識身無常。
為何六受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由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因眼、色、眼識、眼觸為緣生眼受;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意、法、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因意、法、意識、意觸為緣生意受,由此正確觀察六受身無常。
為何六想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由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因眼、色、眼識、眼觸為緣生眼想,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
,由意、法、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因意、法、意識、意觸為緣生法想,由此正確觀察六想身無常。
為何六思身無常?由眼、色為緣生眼識,由眼、色、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因眼、色、眼識、眼觸為緣生眼思
,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由意、法、意識三事和合生意觸,因意、法、意識、意觸為緣生法思,由此正確觀察六思身無常。
聲聞弟子如實、如理觀察五陰我、十八界我無常,無常者是苦,無常者是空,無常者無我
,因此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粗、細、好、醜、遠、近的五陰、十八界,皆不見此五陰、十八界是我,不見異我,也不見相在於我,是為聲聞菩提之覺悟[5]。
(請參閱下列<菩薩的開悟>有關於〞我〞更深入的介紹)
聲聞弟子已經如實覺悟五陰、十八界無常、苦、空、無我,已斷了三縛結,所以不敢因為貪求色、受、想、行、識的韻味而造惡
,佛說這樣的弟子,即使放逸也可以天上人間極盡七有,而究竟苦邊。
如果這位聲聞弟子現在修不放逸行,中間不死的話,或者現世得阿那含果,或者得阿羅漢果,成為人天應供[6]。
緣覺菩提的覺悟
緣覺菩提之要義:,是指緣覺行者藉由思惟因緣觀而親證蘊處界空;因為不同於聲聞是依聞佛之音聲而悟入,所以不稱為聲聞菩提,而稱為緣覺菩提,因為此乘行者是緣於世間一切法而覺悟,因如此覺悟故所以稱緣覺菩提。[7]
緣覺種性的行者,因體認十二因緣,知此事有故而彼事有;知因此事起故而彼事得生,得此智慧斷除身見而說為覺悟。
緣覺行者見此世間無常,乃至思維為何有我此無常之身,受老、病、死苦呢?他如實觀察是因為有『生』這個法,因為我『出生』了,才有我受老、病、死苦。
那為何有『生』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有』這個法,因為我母親懷有我的胎藏,所以才有我的出生。
那為何有『有』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取』這個法,因為我父母行欲,由『欲取』為因,所以有了我的胎藏。
那為何有『取』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愛』這個法,因為對欲行的『貪愛』故取,而有我胎藏,乃至出生受老死苦。
那為何有『愛』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受』這個法,因為此欲行有所『覺受』,由樂求此覺受的韻味故愛,由愛故取,乃至有生。
那為何有『受』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觸』這個法,因為欲行有所『接觸』,因為接觸故有覺受、然後有貪愛、乃至有生等。
那為何有『觸』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六入』法,由眼入色、身入觸乃至意入法,由入到觸乃至此欲受引生貪愛等法,皆因為有『六入』法。
那為何有『六入』呢?他如理觀察是因為有『名色』法,由於有名身和色身,所以才有此『六入』、觸、愛等法。
那為何有『名色』呢?他如理觀察必有一入胎『識』入胎、出生名色,由於『入胎識』故才有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等法出生。
那為何有『識』呢?他如理觀察思維此入胎『識』已,出生之法到此為止了[8],他發現『識』並不是被出生的法,如果『識』是被出生的法,此一切都將成為無因而有的斷滅法[9],那先前所觀察的因果次序就不能成立,所以並無他法出生此『入胎識』。
那為何『識』會出生『名色』呢?他再如理觀察思維此『識』和名色的關係,由於父母的名色行欲,而我前世的名色也貪愛此欲行,以至於當我父母和合之時,入胎『識』前去投胎,執持母親腹中胎藏,然後再有我這一『名色』的出生,原來由於先有識故才有名色轉;又由於名色有故而又轉於識[10]
,由此三世輪轉無有休息。
那我要如何中止這樣的輪轉而得解脫呢?
此緣覺行者再如理思維觀察,如果我不『貪愛』欲行,當我父母『行欲』之時,『入胎識』不取父精母血,不住我母親胎中
,不住我母親胎中者,即無我此名色出生,受此老病死等種種苦處,不受生者豈不解脫老病死苦了嗎[11]?
此行者順、逆推求,反復觀察,如理思維,終於確認此法真實
,終於從輪轉生死的迷霧中,覺悟此三世十二因緣法
,於是他決定精進,修不放逸行終究證得因緣覺的極果,他如果生在無佛法的時代,自覺自證則成為人人皆應供養的辟支佛。
佛菩提的開悟
佛菩提亦稱為大乘菩提,或稱大菩提。主要是因為大乘行者能夠依之而成佛,所以稱為佛菩提;由於佛菩提具備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至高無上,究竟無比,才能夠稱為大;佛菩提又稱為大菩提,主要是因為聲聞菩提及緣覺菩提是二乘所證的菩提,二乘菩提所覺悟的智慧,只能成就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解脫果,不能成佛,佛菩提也涵蓋二乘菩提,所以才能稱為大菩提。大乘菩薩若得證悟大乘菩提,不論證悟後是否證得有餘涅槃,證悟大乘菩提後皆必依於大悲之心,而發起世世受生、永不入無餘涅槃之大願;世世自度,並且也如是教人轉而度化有情。如是長時劫自度度他,無有疲厭乃至成佛,其中所度眾生無量,才能被稱為大乘菩提,也因此大乘菩提亦可被稱為大佛菩提。[12]
佛菩提的開悟,就是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這個實相心。
《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
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為識藏。
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大般涅槃經》卷7:「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菩薩種性的佛弟子,聽聞佛說如來藏(阿賴耶識),德相備足如佛無異,志心信樂,想要實證這個人人都有的實相心
,想要悟知這個離我、我所的自性清淨涅槃妙心,想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是菩薩常隨善知識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常隨善知識熏習,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妙心,能出生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法
,一切世、出世間法皆由祂而出生得證, 當菩薩修學六度萬行至般若波羅蜜多,滿足第六住位時,般若波羅蜜多正觀現在前
時,即是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實相心,再值佛菩薩等善知識所攝護,而入菩薩第七住位
,即成為不退位菩薩,正式邁向成佛之道[13][14]。
離常見的開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
、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那如何是常見呢?以色、受、想、行、識的少分或多分為恆常不壞的我,是為常見論者。
《雜阿含經》卷3:「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愚癡無聞凡夫無慧、無明,於五受陰,生我見、繫著,使心繫著而生貪欲。』」
又《雜阿含經》卷5:「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
[15]
《中阿含經》中有這樣記載:佛說有四種常見神我的施設。
經中佛說:「第一種人認為,有一個微細色法是真實我能往來三世;第二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是真實我,而認為有一個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能往來三世
;第三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而認為有一個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能往來三世;第四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而認為有一個無量無邊的覺知法為真實我能往來三世。[16] 」經中所說是為四種常見者 。
離斷滅見的開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那如何是斷滅見呢?以色、受、想、行、識為現在的我,而不認為命終後還有未來世的我,是為斷滅見者。如《雜阿含經》卷5佛說:「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
又《中阿含經》也有記載:佛說有一種執著斷滅無我的施設。經中佛說:「有一種人,否定有微細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色法是真實我,也否定有微細的覺知法為真實我,也否定有無量無邊的覺知法為真實我,當他身壞命終時,這個真實的神我離開微細色、無量無邊色、微細覺、無量無邊覺時,他還是執著無真實我的看法[17]。」是為一種斷滅見者。
菩薩的開悟:智慧深廣
在《解深密經》中佛曾說:『阿陀那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的行相非常地微細、奧妙、難得親證,所含藏的一切法種,尤如瀑布激流一般不斷流注出來!阿陀那識的深妙並非凡夫、未親證的聲聞聖人所知,所以我對凡夫、未親證的二乘愚人並不開演此深妙的實相之法,是唯恐那凡夫、愚人之輩因為沒有親證的緣故,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妄自分別,錯誤地認作為意識心我[18]』!』佛在《楞嚴經》中也再次提及相同語意的偈語:『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19]。』
如果人不能滅除過去養成積聚的滯礙煩惱的話,你就教這人,一心一意地誦持我佛頂光明魔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這是從如來無上頂中由無為心佛發射出光輝,坐在寶蓮花上宣說的心咒。況且你前世與摩登伽女有無數劫的因緣,恩恩愛愛的雜染習氣已不是一生一劫的了,只要一宣揚這個神咒,便會使你永遠脫離恩愛之心,成就阿羅漢果位。那些還陷在淫行之中的女子,雖然還沒發心修行,但是神咒之力仍在冥冥之中幫助她們,很快便令她們証得了無學果位。為什麼要說你們這些在法會的聲聞求証最上乘的道,決定成就佛果,就像在順風中揚塵一樣,不會有什麼艱難危險,如果在末法之世想要安坐道場,就先要持守比丘的清淨禁戒,特別應當選擇持戒精嚴清淨最上的沙門,作為他們的導師。如果他們沒有遇到真正的持戒清淨的僧侶,那麼,你的持戒律儀必然不會有所成就,戒律成就之後,穿上新做的清潔衣服,點燃香在屋內安坐,誦唸這心佛所說的神咒一百零八遍,然後設置戒壇,建立道場,並懇請住在這國土中的十方無上如來,放射大慈悲智光,以給道場灌頂加持。阿難,身處這樣末法之世,持戒清淨的比丘、比丘尼、俗人施主,心中已滅除了貪淫,持守著佛的清淨戒律,在這道場中,發心修持菩薩願行。他們在出入道場時都要沐浴淨身,早晨、中午、黃昏、初夜、中夜、後夜的時間裡都在修行道中,這樣不睡不眠,經過二十一日,我便會顯現自己的身相,來到這人面前,安慰他的心,為他摩頂加持,使他開悟得獲無上覺
更為廣泛的義涵
有時經中對於疑惑的釐清,而其內涵尚不等於佛法中覺悟的實質,確能對於將來的覺悟有所助力,也更廣義的使用『開悟』一詞。
例一:如阿含部中曾記載阿闍世王韋提希子,為了獲得王位,不惜謀害他的父親摩竭瓶沙王。事後心中常有疑悔,擔憂來世是否會有報應;因此常常問人,尋求心靈導師,訪求諸外道。然而諸外道皆言不及義,後來經由壽命童子推薦,在疑惑與不安中前去求見釋迦牟尼佛;並以現在正在修學清淨梵行之出家、在家人,是否能獲得現世果報為例,請問於釋迦牟尼佛。佛舉例:即使以依賴國王賜予為生的僕人、寄食客人以信出家,現世即可得阿闍世王禮敬供養;若證阿羅漢果者,命終尚得阿闍世王立塔為例,令阿闍世王以無根信,信有因果律存在,阿闍世王決定信佛因果,隨即向佛發露懺悔殺害父親的罪行,並請佛到王宮接受阿闍世王的供養。[20]
參見
菩提- 三乘菩提
- 成佛
- 禪宗
- 明心
- 證悟
參考文獻
^ 大正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65〈63 巧便行品〉〉:「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菩提,菩提以何義故名為菩提?」佛言:「善現!證法空義是菩提義,證真如義是菩提義,證實際義是菩提義,證法性義是菩提義,證法界義是菩提義。復次,善現!假立名相,施設言說,能真實覺,最上勝妙,故名菩提。復次,善現!不可破壞,不可分別,故名菩提。復次,善現!法真如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無顛倒性,故名菩提。復次,善現!唯假名相謂為菩提,而無真實名相可得,故名菩提。復次,善現!諸佛所有真淨妙覺,故名菩提。復次,善現!諸佛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故名菩提。」
^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 《雜阿含經》卷9:「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眼識生?何因何緣耳、鼻、舌、身、意識生?佛告比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
^ 《雜阿含經》卷5:「佛告火種居士:『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學必見跡不斷壞,堪任成就厭離知見,守甘露門,雖非一切悉得究竟,且向涅槃。如是弟子從我教法,得離疑惑。』」
^ 《雜阿含經》卷3:「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復次,彼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
^ 《雜阿含經》卷1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佛告大慧:。。。。。。若覆彼真識,種種不實諸虛妄滅,則一切根識滅。大慧!是名相滅。大慧!相續滅者,相續所因滅,則相續滅,所從滅及所緣滅,則相續滅。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謂無始妄想薰。緣者,謂自心見等識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 《長阿含經》卷10:「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 《長阿含經》卷10:「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
^ 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1〈5 三種菩提品〉〉:「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者,何以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法性,以何緣故不名為佛?若一切智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一切智,復以何故不名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諦。』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種: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三者從修而得。聲聞之人從聞得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從思惟已,少分覺故名辟支佛。如來無師,不依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是故名佛。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為佛。法性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聲聞之人,總相知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同知總相,不從聞故,名辟支佛,不名為佛。如來世尊,總相別相一切覺了,不依聞思,無師獨悟,從修而得,故名為佛。善男子!如來世尊,緣智具足;聲聞緣覺,雖知四諦,緣智不具,以是義故,不得名佛;如來世尊,緣智具足,故得名佛。善男子!如恒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猶如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
^ 《大乘密嚴經》:「藏識亦爾,諸識習氣,雖常餘俱,不為所雜。諸仁者!阿賴耶識,恒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
^ 《增壹阿含經》卷31:「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 《雜阿含經》卷5:「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則生疑。仙尼當知,有三種師:何等為三?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而無能知命終後事,是名第一師出於世間。復次仙尼!有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見是我,如所知說。復次仙尼!有一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復不見命終之後真實是我。仙尼!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後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槃。仙尼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所說,遂更增疑!』佛告仙尼:『正應增疑,所以者何?此甚深處,難見!難知!應須甚深照,微妙至到,聰慧所了!凡眾生類,未能辯知。所以者何?眾生長夜異見、異忍、異求、異欲故!』」
^ 《中阿含經》卷24:因品
^ 《中阿含經》卷24:因品
^ 《解深密經》卷1〈心意識相品〉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5
^ 《長阿含經》卷17:「(阿闍世王)其去未久,佛告諸比丘言:此阿闍世王過罪損減,已拔重咎。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淨;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罪咎損減,已拔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