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論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本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擬人論(Anthropomorphism)是一種擬人法(personification、prosopopoeia)(或稱「智慧體化」)的使用,將人類(或稱「智慧體」)的形態、外觀、特徵、情感、性格特質套用到非人類的生物、物品、自然或超自然現象(或稱「非智慧體」)。擬人論常出現在對動物、自然力量或是所謂「命運的主宰」之描述或理解上。
又譯擬人化、擬人法、擬人說、擬人主義、擬人作用、擬人觀、神人同形同性論、化人主義、鬼神人格化。
目录
1 宗教和神話中的擬人論
1.1 經律主義(Biblical literalism)
1.2 印度教(Hinduism)
1.3 譴責
2 修辭學上
3 文學上
4 參見
5 参考文献
宗教和神話中的擬人論
經律主義(Biblical literalism)
印度教(Hinduism)
譴責
一些宗教学者和哲学家反对拟人化的神。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570-480 BCE)说:“最伟大的神”酷似人“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心中”[1]
拟人化的神被拒绝於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他們都认为上帝是超越人类极限的存在。犹太教的拒绝长大的哈斯蒙尼时期(大约300 BCE)由于希腊哲学中成为注册在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的拒绝长大进一步的穆斯林文艺复兴时期(10世纪AD)后编入13原则的犹太信仰撰写的迈蒙尼德在[2]12世纪。印度教徒不拒绝神的概念的抽象未列于载货单的,但要注意的问题;主奎师那在“博伽梵歌”第12章第5节说,这是更难以专注于神未列于载货单的形式,即比神,使用的拟人的图标(murtis),由于人类的需要,通过感官感知。[3]
在他的书中云中面临的一个新的宗教理论,斯图尔特格思里的理论是,所有的宗教都是由于大脑的倾向自然现象来检测是否存在或其他人的痕迹anthropomorphisms发起的。[4]
修辭學上
修辞学中的拟人即指赋予抽象事物以虚拟的人的形象,例如死亡,欲望或战争。著名的例子请见启示录四骑士。
在古典修辞学中,拟人是一种修辞格,具体来说是一种转义手法,常用来获得情绪感染力。在修辞理论中,常区分拟人(将无生命却实际存在的事物拟人化)和其他修辞手法,诸如呼语,直接称呼不在场的人物或抽象的概念。
拟人修辞举例:
树嘴饥渴地紧贴着大地,
胸膛里流淌的乳水如蜜。 乔伊斯·基尔默,樹。
呼语修辞举例:
哦,雄辩的、正义的、强大的死亡! 沃尔特·雷利,世界历史。
文學上
參見
- 萌擬人化
- 鐵道擬人化
- 轉化 (修辭)
- 泛靈論
- 類人類
- 獸人
- 半獸人
参考文献
^ Clement of Alexandria, Miscellanies V xiv 109.1–3
^ Rambam, Book of Science, Fundamentals of Torah, chapter 1, Section 8
^ Hinduism: Beliefs and Practices, by Jeanne Fowler, pgs. 42–43
^ Guthrie, Stewart Elliot (1995). Faces in the Clouds: A New Theory of Relig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7. ISBN 0-19-509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