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夏安居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雨安居(巴利語:vassa,梵語:varṣa,原意即“雨”),佛教術語,也稱為結夏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指的是印度在雨季的三個月期間[1][2],出家人集結在一起修行的制度,在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3]。在結夏安居結束之後,開始供僧衣節。


漢傳佛教中,因為中國的季節不同,改為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結束時即佛歡喜日。在禪宗寺院中,又有冬安居(農曆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的制度,亦即「坐臘」。




目录





  • 1 由來

    • 1.1 北傳佛教


    • 1.2 上座部佛教



  • 2 制度


  • 3 相關條目


  • 4 參考文獻


  • 5 外部連結




由來



北傳佛教


《五分律·卷第十九·第三分之三·安居法》:






上座部佛教


《巴利聖典·律藏·篇章·大品·入雨安居篇章》:






制度


梵語 varṣa 的字根是由 vṛṣ 而來,意思是年,或雨。印度的雨季期間,佛陀為了避免僧團遊行乞食的困難,不受蛇類蚊蟲的侵襲,以及避免傷害到草木蟲蟻,故因襲印度當時沙門的習慣,而制定此一規定。


僧團成員平日分成居住在聚落附近的聚落比丘,以及在森林中獨居的阿蘭若比丘,各自修行。但在安居時,僧團的成員要聚會在一起,一同誦戒,糾正彼此的行為,同時分享修行心得。


在安居時,僧團會限定僧侶的活動範圍,在這個範圍內,稱為結界。除非有要事,受父母或施主請託,僧侶不得離開僧團外出乞食,或獨自別居。若真有要事,可向僧團請求,以七日、十五日為離開的期限,暫時請假外出。


安居期間,每半個月,由羯摩和尚召集僧團,作布薩羯摩


先由長老誦出波羅提木叉戒本,提醒僧侶不要違犯戒律,並要求僧侶自我反省,舉出不正當的行為。有違反戒律的僧侶,可以在此時向大眾懺悔,接受僧團的處份,這稱為誦戒,或布薩


接著,僧團成員可以舉出自己對戒律的疑義與看法。由上座長老判斷,並經過僧團成員的一致同意,由大眾自行決定戒律應該如何制定與施行,通過的新戒律就由僧團共同遵守。這稱為羯摩


在誦戒之後,僧侶可以各自依照自己的修行心得,在大眾面前隨意提出,與大眾一同討論,這稱為自恣。


在結夏安居結束之後,開始供僧衣節,僧侶在此時可以向施主乞討僧衣,準備過冬。結束供僧衣節後,僧侶可以自行回到自己平時修行的地方,或是回到森林中獨居。



相關條目


  • 僧伽


參考文獻




  1. ^ 《大唐西域記》:故印度僧徒依佛聖教坐兩安居。或前三月。或後三月。前三月當此從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後三月當此從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2. ^ Vassa at About.com


  3. ^ 渥德尔; 王世安. 《印度佛教史》. 商务印书馆. 2000-1: 60. ISBN 9787100026826 (中文).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外部連結


  • 釋見豪〈安居與自恣〉
Nmfh5,peLqoP7d2hmvRsnQz6w8 jmRvK PyflVBl,kNzrRB37zBcs16dt99EnfsgvjuEZgJraziI305 YRmYLUhjTAsZ,xVEy
P57DwH304kytXMdt,JWLrhWQqy1rsQrOf6G 1az d,hP,rRe5qTy8vOXp7OQ,Rsqvy,0pI sURb4nQ,pIs2Ohy,wihwqq8wEDOHyN8kLrDJ,l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