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空館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坐标:22°17′39″N 114°10′19″E / 22.2943°N 114.1719°E / 22.2943; 114.1719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香港太空館

Hong Kong Space Museum208.jpg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外貌

成立日期
1980年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經緯度
22°17′40″N 114°10′19″E / 22.294353°N 114.171869°E / 22.294353; 114.171869
類型
天文博物館
参观人數
590,000(2008-2009年度)
網站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英语:Hong Kong Space Museum)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毗鄰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和尖沙咀鐘樓,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佔地8,000平方米,於1977年動工興建,並於1980年10月開幕。太空館定期舉行各類型的天文展覽及講座,亦開放予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太空館擁有一個蛋形外殼建築,在啟用初期,因為該蛋型建築(天象廳),是一格格正方形組成,所以很多市民都稱它為「菠蘿包」。




目录





  • 1 歷史


  • 2 結構及設施

    • 2.1 何鴻燊天象廳



  • 3 常設展覽廳


  • 4 批評


  • 5 翻新工程

    • 5.1 翻新天象廳


    • 5.2 翻新展覽廳



  • 6 出版書籍


  • 7 開放時間

    • 7.1 展覽廳入場時段



  • 8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 9 參見


  • 10 參考來源


  • 11 外部連結




歷史




香港太空館外貌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引起不少香港人對天文的關注。香港政府亦曾於1961年建議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興建天文館,然而最後卻不了了之。直到1974年,天文館的計劃被市政局舊事重提,選址舊尖沙咀火車站附近的海旁,耗資6,000萬港元。由於香港的氣象部門香港天文台已使用了「天文」一詞,為免引起混淆,故香港天文館最後落實稱為「香港太空館」。香港業餘天文學家廖慶齊先生是太空館的創館館長。


1980年開幕的香港太空館,成為全球首座電腦化的天文館。太空館天象廳內的電腦化星象儀,能夠透過光學原理模擬實際星空環境,將8,000顆恆星投射到天象廳的半球體螢幕。2004年,民政事務局為答謝何鴻燊捐助2,000萬港元弘民基金,決定將轄下的太空館天象廳命名為何鴻燊天象廳,為期15年。


於2008/2009財政年度,天象廳約有59萬人次參觀,其中天象廳約21萬人次,展覽廳約36萬人次,推廣活動則有約兩萬人[1][2]


2015年,為進行翻新工程,天象廳內的展覽廳於10月5日關閉,2018年4月25日重新開放。



結構及設施




太空館室內(圖中走廊為一樓)




太空科學展覽廳(2012年)




展示穿梭機駕駛艙內控制及操作系統的實物原大模型


  • 地窖(一般並不對外開放)
    • 活動室(用作兒童活動及自製天文望遠鏡課程)


    • 機電工程署太空館電機組

    • 往香港文化中心停車場的出口


  • 地下
    • 宇宙展覽廳(蛋形建築下層)

    • 製作室及放映室(蛋形建築下層)

    • 演講廳

    • 天文書店

    • 詢問處

    • 票房(入口外)


  • 一樓
    • 何鴻燊天象廳(蛋形建築上層)

    • 辦事處(蛋形建築上層)

    • 太空探索展覽廳


  • 天台(只於有觀測活動時開放)


何鴻燊天象廳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位於蛋形建築上層,為館內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全球最大的天象廳之一,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亦令太空館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以往觀眾進入天象廳時可以自由選擇座位,但自從2000年6月29日起,天象廳開始實行劃位措施。




何鴻燊天象廳


天象廳於2004年命名為何鴻燊天象廳,命名為期15年。大部分的節目以粵語旁述,部分場次則以英語旁述。觀眾可以使用天象廳內的耳機,選擇粵語、英語、普通話或日語旁述,並調校音量。1995年天象廳安裝影片與廳內觀眾互動系統,其系統可以用作通過觀眾投票而選舉影片的發展,並作為問答比賽時的按鍵。


  • 座位:270個 (翻新前為315個)

  • 銀幕直徑:23米

  • 放映設備:可自動調節伸縮升降的蔡司VI A型星象儀

  • 放映節目:天象節目、全天域電影

  • 其他用途:每月星空巡禮、天文問答比賽



紀念品店



常設展覽廳




天文展覽廳太陽系模型(2012年)


太空館有兩個常設展覽廳,分別是地下的「宇宙展覽廳」和一樓的「太空探索展覽廳」。


兩個常設展覽廳合共面積1000平方米,並設有約100件展品,當中約七成是互動展品。太空館希望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器材,配合燈光效果和環境佈置,介紹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批評


2014年8月,有《頭條日報》記者巡查香港太空館,包括1990年代的人造衞星項目竟被當成未來太空計劃之一;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型仍未剔除已被除名的冥王星;以及中國太空史資料簡陋,僅有數塊展板。[3]而國際旅遊網站TripAdvisor的網民亦批評太空館展品過時及欠吸引力。[4]


對於太空館內的資訊錯漏百出,康文署發言人回應時直認,展板上的資料可能會令公眾有所誤會,會盡快在展板上補充最新資料。在常設展覽廳更新後,該部分展品會由新展品取代。



翻新工程



翻新天象廳


2008年11月,香港太空館耗資約3,400萬港元,替天象廳進行自1980年啟用以來首次大型翻新工程,主要是安裝一套全新數碼天象投影系統,可實時模擬在任何時間及從宇宙中任何地點觀看星空,系統更可升級至播放全圓頂銀幕的動畫或電影,現今只有極少數的天文館擁有這種高解像度的數碼天象投映系統。


此外,天象廳內的300個座椅,亦會換上全新的多語言互動系統座椅,採用無線藍芽技術的耳筒,加上座椅配備多功能系統,觀眾之間可互發短訊,亦可進行即時問答遊戲、意見調查等活動。


天象廳自2008年11月17日起關閉,至2009年6月為止。2009年7月1日起重新開放,翻新後的天象廳設置了數碼天象投影系統,價值達2000萬港元,系統採用美國公司Sky-Skan Inc的技術,解像度超過5,300萬像素,至今全球只有香港太空館及北京天文館能達到此水準。


此外,天象廳內的座椅亦全部更換,由法國製造,新座椅配備了多語言互動系統,椅背的斜度可配合天幕的弧度。另一方面,觀眾不再是只在地球表面抬頭望天,更可以由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不同角度仰望太空,亦可探索不同星座的面貌,甚至從外太空反觀地球北極光的變化。[5]



翻新展覽廳


太空館的展覽廳,原打算於2011年進行全面翻新,耗資約3,200萬元,需時半年。地下展覽廳將利用現有的環形和單向走廊展示宇宙演化,配以變幻燈光效果、牆上壁畫和配合主題的裝飾,讓觀眾猶如置身幽暗而神秘的太空環境內。一樓展覽廳的主題將會環繞太空探索和日地關係而設計,營造一個超現實未來世界,讓觀眾體驗在太空中生活的滋味。


不過到了2013年5月,當局尚未為太空館的展覽廳進行全面翻新。康文署表示翻新工程預計2015年年中展開,同年年底完成,期間展覽廳會關閉,但天象廳放映節目則如常。[6]


到2015年9月,康文署公佈兩個1991年沿用至今的展覽廳於10月5日起將進行大翻新。新展廳將分別改名為「宇宙展覽廳」和「太空探索展覽廳」,並將翻新成一個嶄新的模擬環境,加上燈光效果和環境裝飾,介紹宇宙的演化、太陽系和太空探索等天文及太空科技知識。


地下的「宇宙展覽廳」將展示由近至遠的宇宙概念,讓觀眾置身一個幽暗而神秘的仿真太空環境內,展品包括「月球彈跳機」、「宇宙演化劇場」及「重力衝浪」等;一樓的「太空探索展覽廳」主題將環繞太空探索和太空科技的發展,內容包括感受無重狀態的「迷失方向」、「宇宙飄浮」、「神州號太空船返回艙」」、模擬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長征二號F火箭」及「太空人訓練」等,讓觀眾體驗在太空生活的滋味。新展品約100件,70%屬互動展品。兩個展覽廳合共面積1,600平方米,在2018年4月25日全面開放。由於展品數目增加,但展廳面積未有擴增,館方分時段讓市民入場,每節兩小時。[7]


受工程影響,太空館內的何鴻燊天象廳及演講廳亦曾在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間關閉,並已重新開放。[8]



出版書籍


自1980年開始,香港太空館已開始編印與天文學有關的科普書籍及星圖,如介紹宇宙天體和與宇宙有關的物理現象的《恆星》和介紹彗星的書籍《彗星》等。此外,太空館也印製不少與天文學有關的棋類遊戲,對象主要是兒童。



開放時間


  • 星期一、三、四、五:13:00-21:00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21:00

  •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提前17:00休館

  •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展覽廳入場時段


展覽廳將分時段入場,每場人數將設限額。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10: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21:00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mw-stackfloat: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mw-parser-output .stack-containerbox-sizing:border-box.mw-parser-output .stack-clear-leftfloat:left;clear:left.mw-parser-output .stack-clear-rightfloat:right;clear:right.mw-parser-output .stack-leftfloat:left.mw-parser-output .stack-rightfloat:right.mw-parser-output .stack-objectmargin:1px;overflow:hidden




參見


  • 天文館列表

  • 香港博物館列表

  • 香港太空館天文公園


參考來源




  1. ^ 2008/2009年度財務數據.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201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3). 


  2. ^ 短片 多圖 太空館兩展廳翻新兩年半明重開 參觀者可自製「極光」體驗「月球彈跳」. 明報. 2018-04-24. 


  3. ^ 太空館淪歷史博物館. 東方日報. 2014年8月20日. 


  4. ^ Hong Kong Space Museum-TripAdvisor


  5. ^ 天象廳斥3400萬元翻新 太空館新投映儀看得更遠. 蘋果日報. 2008年10月29日. 


  6. ^ 太空館翻新延至2015年. 太陽報. 2013年2月18日. 


  7. ^ 太空館展廳重開 投射體驗無重狀態. 東方日報. 2018-04-25. 


  8. ^ 太空館及展覽廳將關閉更新展品.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15年9月14日. 



外部連結





  • 香港太空館(官方網站)


  • 香港太空館的Facebook專頁


2,1,BupmxemSGW4,t 9dU
Aw,0u9XjpZ2NXuU,wvyQgi7y2LyN,LPDCH n8,z,7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