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碩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杜景碩(杜景公)
出生
逝世
职业
十二使君之一

杜景碩(越南语:Đỗ Cảnh Thạc.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Extended","FZKaiT-Extended(SIP)","FZKaiS-Extended","FZKaiS-Extended(SIP)","Sun-ExtA","Sun-ExtB","MingLiU","MingLiU-ExtB","MingLiU_HKSCS","MingLiU_HKSCS-ExtB","SimSun","SimSun-ExtB",sans-serif
杜景碩
,?-967年),稱號為杜景公(越南语:Đỗ Cảnh Công
杜景公
),越南十二使君時期的割據者之一。他曾為吳朝君主楊三哥、吳昌文效力,後來割據杜洞江一地。最後,被丁朝開創者丁部領所平。




目录





  • 1 生平

    • 1.1 先後效力楊三哥、吳昌文


    • 1.2 割據一方


    • 1.3 敗亡



  • 2 注釋


  • 3 參考文獻


  • 4 參見


  • 5 外部連結




生平



先後效力楊三哥、吳昌文


杜景碩在早年曾為吳朝篡位者楊三哥效力。945年,吳朝開創者吳權逝世後,外戚楊三哥奪位,而吳權的長子吳昌岌則出逃,依靠茶鄉(在今越南海陽省金城縣)的范令公。楊三哥為了斬草除根,派指揮使楊吉利、杜景碩二人率兵到范令公處追捕吳昌岌,來回三次,不果。最終,范令公將吳昌岌匿藏在山林裡,令楊三哥無法找到。[1][2][3]


950年,太平唐阮二村(在今越南山西市社)作亂,楊三哥派楊吉利、杜景碩及吳權的次子吳昌文領兵征討。行軍到慈廉一地,昌文向楊、二人提出,篡位者楊三哥「自行不義,奪我兄弟之位」,況且這次出征任務是「征無辜之邑」,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要求楊、杜二人「還師揜襲平王」。杜景碩等二人並無異議,結果成功助吳昌文重奪政權。[4][2][5]



割據一方


據《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吳使君》裡的說法,在966年,即吳朝君主吳昌文逝世後的次年,杜景碩「稱杜景公,據杜洞江」,與其他割據者爭雄一方,稱為「十二使君」。[6]杜洞江一地的位置,近代越南史家陳仲金提出是屬於青威縣[7],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亦提出是河西省青威縣。[8]



敗亡


據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指出,杜景碩最終被當時割據者之一的丁部領以重兵圍攻,雙方爭持年餘,最後杜景碩被流矢所中。他的部眾也歸降丁部領。[9]



注釋




  1.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楊三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2-173頁。


  2. ^ 2.02.1 陳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北京商務印書館中譯本,57頁。


  3. ^ 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五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6.,Image 126。


  4.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楊三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3頁。


  5. ^ 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五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6.,Image 127-128。


  6.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吳使君》,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5頁。


  7. ^ 陳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北京商務印書館中譯本,58頁。


  8.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越南歷史》(第一集)第二部份第五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譯本,153頁。


  9.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四編第八章第一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245-247頁。



參考文獻




  • 《越史略》(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中文). 


  • (日文)(中文)吳士連等. 《大越史記全書》. 陳荊和編校. 東京都文京區本鄉: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 陳仲金. 《越南史略》(或譯《越南通史》). 戴可來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2)ISBN 7100004543 (中文). 


  • 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 《越南歷史》. 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譯.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中文). 


  • 郭振鐸; 張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ISBN 7300034020 (中文).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參見


  • 吳朝

  • 十二使君

  • 丁朝


外部連結



  • (中文)《越史略》卷上(「十二使君」部份為十二使君時期的記載).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吳紀》. [永久失效連結]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五載有杜景碩的事跡). [永久失效連結]






zKbJwlYsvyLu3M g0dbDN5Sd9CypE fY8PGRPnfSzBdMmlbB,THzr,qtqxBdR7ltIhx1YoSZuj33Ul JpmYNop
B7h,uDKLlji uE,tMqGkzBLKFSHRm5nWjjKWZrpPUmunxpPLVaQjGpODWC1 DdTlHLC,N 7yG r,7vL,nUkdNPK607vl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