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苏中战役

國共内戰的一部分






日期1946年7月13日 - 1946年8月31日
地点江苏中部宣家堡、泰兴、如皋、海安、李堡、丁堰、林梓、黄桥、邵伯一带。
结果
华中野战军胜利
参战方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國軍 第一绥靖区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產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华中野战军


指挥官和领导者

中華民國國軍 李默庵 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

中国共产党 粟裕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
兵力

12万人

中共文献称三万余,但据《粟裕战争回忆录》第137页,到8月,仅第一、六两师及野战军机关就“三万余”,此外还有淮南第五旅(三个团)、军区特务团、七纵(四个团)、十纵(三个团)、二军分区两个团和一军分区(团数不明),《中国青年报》称皮定均旅五千多人也参加此战。【以上部分为ID为“赛昆仑”者蓄意之伪证,按《粟裕战争回忆录》原文:“当时我苏中有第一师(两个旅六个团),第六师(两个旅六个团)和地方武装上升的第七纵队(四个团)、第十纵队(三个团),共十九个团,约三万余人”,可见“三万余”是一师、六师加上七纵和十纵的数字,而七纵和十纵,极有可能正是军分区的地方武装升级而来,至于淮南第五旅早已注明“8月中旬增至22个团”;而担负警卫侦察重责之特务团岂会用于野战突击。唯一属实是皮定均旅(当时番号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但该旅仅参加“七战”中最后一战邵伯防御战的最后3天,即8月24日到26日,作用几乎不计】
伤亡与损失

国军数字仅损失8731人,(见《徐州绥靖概要》,然不知何故,将官被俘多人;中共数字51,000人,内被俘少将8名,姓名职务皆可考(187旅旅长,26旅旅长,105旅旅长,新7旅副旅长,57团团长,交警第七总队副总队长,99旅旅长、副旅长);国军主将李默庵在《李默庵回忆录》声称“我部上报损失,在五个旅左右,约有四万人”,但“由于我指挥的部队较多,损失一些,也算正常,南京政府从来没有怪罪我什么”

16,000人

苏中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战略防御阶段初期,利用国军注意力集中在围堵中原突围,华中野战军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军进攻而连续进行的七次作战的总称,因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又称其为苏中“七战七捷”。学者何新声称苏中战役夸大战果,其理由是两淮最终失陷于国军。事实上,进攻两淮作战是徐州绥靖公署下辖的第5军(欠第200旅)、第7军、整编第69师(欠第99旅)、整编第28师(欠第80旅)、整编第57师、整编第58师、整编第74师,上述部队并不属于第一绥靖区(可参照下述“双方参战兵力”一节,与一绥区参战部队完全不同);而共产党方面,两淮防守方为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因此,两淮作战与本次战役并无直接联系。部分学者提出一本名为《徐州绥靖概要》的书籍声称国军方面取得了此次战役胜利,然而国军战役总结则明确指出此役“招致重大损失”。相反,华东共军本就不计一城一地得失,弃临沂歼李仙洲,弃坦埠歼张灵甫,弃开封歼区寿年,比比皆是。双方“胜利”的标准既已不同,如此,则国军亡5万余人得苏中(5万是中共数字,国军方面,徐州绥靖公署数字为8731,《李默庵回忆录》数字为“4万余”),共军亡苏中而歼敌5万人;国军志在略地,共军志在歼敌,此役双方皆得偿所愿,则双方俱称“获得胜利”似亦无不妥。




目录





  • 1 双方参战兵力


  • 2 国军军事进攻计划和部署


  • 3 华中野战军的战役计划和部署


  • 4 战役经过

    • 4.1 宣泰战斗


    • 4.2 如南战斗


    • 4.3 海安战斗


    • 4.4 李堡战斗


    • 4.5 丁林战斗


    • 4.6 邵伯战斗


    • 4.7 如黄路战斗



  • 5 战役总结


  • 6 参考




双方参战兵力


国军参加苏中战役战斗序列如下:第一绥靖区整编第21、第25、第49、第65、第83师及整编第69师第99旅(2个团)之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包括后勤兵站。


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参加苏中战役战斗序列如下: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6师(仅此二师及野战军司令部在8月10日达到“三万余人”,见《粟裕战争回忆录》第137页),《粟裕战争回忆录》提及的还有第7纵队、第10纵队、第5旅、华中军区特务团、苏中第1、第2军分区共14个团,此外据《海安史志》和《中国青年报》等官方文章,华中军区炮兵团也参加此战,华中野战军第13旅(即“皮定均旅”五千人)参与邵伯防御,据此,即使上列14个团和炮团每团一千人,先后参战部队也达到五万。共军数字全为作战部队,仅据《盐城革命斗争大事记》(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在苏中战役中,东台县组织纠察队7000人,……民工37000人”。



国军军事进攻计划和部署


国军该战役欲达成的目的是,攻占中共实际控制的苏皖边解放区,夺取边区首府淮阴。因而调集第一绥靖区李默庵部整编第21、第25、第49、第65、第83师和第69师1个旅,共计15个旅,12万人,准备首先进占苏中之如皋、海安地区,以巩固长江以北沿岸阵地,其后,以主力沿通(南通)榆(赣榆)公路,一部沿运河右岸向北作战,策应徐(徐州)蚌(蚌埠)线东进之国军合力夺取淮阴。其具体作战部署为:


以整编第49师进攻如皋;以整编第83师、整编25师第148旅和整编第69师第99旅,首先进攻黄桥、姜堰,尔后会同整编第49师进攻海安;以整编第25师主力北攻邵伯;以整编第65师、第21师为第二梯队。预定7月15日各路同时动作。



华中野战军的战役计划和部署




在苏中战役前线指挥的粟裕


解放军华中野战军认为该战役国军除整编第83师为蒋介石之嫡系部队(中央军)外,其余均为中央化的杂牌军(前地方割据部队),而且是分路进攻,各部间间隙过大;而解放军可以依托解放区内作战的敌情、道路较为熟悉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据此,华中野战军指挥部依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后皆简称“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决心集中第1、第6师,第7,第10纵队攻击19个团的兵力,在军区炮兵团及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各个歼灭进犯之敌。其中,以第10总队位于运河线上的邵伯、乔墅构筑阵地,阻击可能由扬州北犯之敌;集中第1、第6师和第7总队共15个团的兵力,在海安、如皋、黄桥、泰兴地区寻机歼敌。在判明国军预定发动攻击时间后,决定争取县级,于7月13日首先攻歼分散守备宣家堡、泰兴之国军;同时歼灭由泰兴来援之敌于运动中。其具体作战部署为:


以第1师的1个团,攻歼宣家堡守军(1个营),师主力隐蔽于宣家堡以西地区,准备消灭由口岸来援之国军第19旅主力;以第6师的1个旅,攻歼泰兴守军第19旅第57团(欠一营);师主力位于泰兴西北地区,监视国军靖江守军,并伺机协同第1师主力歼击口岸支援部队;第7纵队位于宣家堡,准备歼灭由泰州方向来援之国军。



战役经过


(以下均为中共方面的说法,国军方面的说法详见《徐州绥靖概要》。


该战役自1946年7月13日起,至8月31日结束。即首战宣泰战斗起,至如黄路战斗之结束,共计历时50天。战役中先后经历宣泰战斗、如南战斗、海安战斗(海安防御战)、李堡战斗、丁林战斗(丁林攻坚战)、邵伯战斗(邵伯保卫战)、如黄路战斗(如黄路遭遇战)七次战斗。



宣泰战斗


战役第一阶段宣(宣家堡)、泰(泰兴)战斗时间为7月13日至15日。


7月13日夜,解放军华中野战军以5倍于敌之优势兵力向宣家堡、泰兴发起攻击,当晚歼敌一部。攻击中发现整编第83师第19旅第56团和旅属山炮营已于13日进驻宣家堡,原驻宣家堡的1个营已调往泰兴,因此,宣家堡、泰兴之守军均已增至1团建制。华中野战军将第1师攻击宣家堡增至3个团。14日夜一举突破,将国军第19旅第56团及旅属山炮营全部歼灭。同时,第6师也增加了1个团继续攻击泰兴,到16日晨,除泰兴核心阵地庆云寺由国军第57团团部率少数部队固守待援外,该团大部及旅属山炮营全部被歼。57团团长钟雄飞被俘。


此战中,国军被歼灭3000余人,其进攻部署被打乱。



如南战斗


战役第二阶段如(如皋)南战斗时间为7月18日至21日。


国军第一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宣泰地区,急令整编第65师及整编第69师第99旅增援宣、泰;以整编第49师于15日沿通榆公路由南通、白蒲向北进攻,企图直接占领如皋;同时,调江南的整编第49师(2个旅)火速渡江,会同靖江之第99旅增团泰兴,进攻黄桥;并以整编第83,第25师各一部由泰州东进,企图3路夹击华中野战军。整编第49师在中共华中军区阻击下,至17日,其师部率第26旅进至如皋以南之鬼头街、田肚里地区,第79旅进至宋家桥、扬花桥地区,企图合击如皋。


同时,华中野战军决定以主力迅速秘密东移,腰击北进国军于如皋以南地区。15日晚,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等部远距奔袭,强行军至如皋以南。18日晚,以4倍于敌之兵力将整编第49师的两个旅分别包围于如皋东南的田肚里和宋家桥、扬花桥地区,并发起攻击。第1师迅速攻占了林梓、丁堰,截断了国军北进部的撤退路线,并乘势向第26旅发起攻击,在第7纵队一部的配合下,至19日下午,至19日下午,歼灭了国军整编第49师师部及第26旅,第49师师长王铁汉率部突围,共计百余人撤往宋家桥;第6师主力在第1师一部配合下,于20日将国军第79旅大部歼灭。21日撤出战斗。


此战,国军整编第49师师部及所属26旅全部和79旅大部计一个半旅共计10000余人被歼灭,整编第49师第26旅少将旅长胡琨被俘。华中野战军缴获长短枪4000余支,轻重机枪500余挺。


(注:如南战斗结束后,由靖江经黄桥东援的国民党整编第65师等部,已经逼近如皋,华中野战军主力乃于23日主动放弃如皋,转至海安地区休整待机。国军整编第49师105旅占领如皋并与之汇合。)



海安战斗


战役第三阶段海安战斗(海安防御战)时间为7月30日至8月3日。


国军整编第65师等部占领,李默庵又将整编第21师由江南调至如皋地区,企图在海安与华中野战军决战,并企图在获胜后进而配合由徐州、蚌埠间东进的第7军等部进攻淮阴。7月30日,国军以整编第65师之第160、第187旅,以整编第25师148旅、整编第83师第63旅由姜堰东进,准备合击海安。


同时,中共中央军委于7月30日电示华中野战军:反击敌人,总以打胜仗为原则,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强的无把握作战。据此,华中野战军决定将主力转移至海安东北地区继续休整待机,以第7纵队4个团结合地方武装在海安以南进行运动防御,迟滞国军进攻。该阻击部与国军进击部经过4昼夜激战。


此战华中野战军伤亡200余人,国军被毙伤进攻之3000余人。8月3日,华中野战军主动放弃海安。



李堡战斗


战役第四阶段李堡战斗时间为8月10日至11日。


国军占领海安后,李默庵错误认为“苏北共军大势已去”,无力再战。遂决定重新调整部署,分兵对泰州、海安以南地区及海安以东的李堡、角斜地区展开“清剿”,以巩固占领区,尔后再继续向北进攻。


据此,华中野战军指挥部决定以已经休整了两周的野战军主力乘国军分兵“清剿”之机,首先突击动作攻歼其薄弱而暴露的右翼李堡地区之国军第105旅,尔后伺机扩大攻势。同时,将淮南之第五旅东调,与华中军区特务团作为预备队,准备参战。


8月10日,国军第105旅与海安新编第7旅开始换防,新7旅旅部率下辖第19团已抵达李堡,第105旅旅部率下辖第314团暂留杨家庄(李堡以东1公里)交防,准备第二天返回海安,另一个团已经西移海安。


华中野战军获悉后,令第1师乘机向李堡、杨家庄攻击,至11日晨,全歼李堡之新7旅旅部及第19团,下午,于杨家庄歼灭第105旅旅部及第314团,该部除105旅旅长金亚安率部百余人突围外(后仍被俘),悉数被歼。


当日17时,新7旅旅长率第21团仍按原计划前往李堡接防,遂进入华中野战军第6师第18旅和第7纵队于洋蛮河附近预设的伏击区,伏击部半小时内歼灭接访部,新7旅旅长率部300人突围逃脱,副旅长田从云被俘。


此战前后仅20个小时,华中野战军共歼国军一个半旅8000余人。



丁林战斗




苏中战役中的邵伯防御战


// 注:右图实为东北野战军锦州战役,见条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4%A6%E5%B7%9E%E6%88%98%E5%BD%B9_(1948%E5%B9%B4)",因此建议删除。//


战役第五阶段丁(丁堰)、林(林梓)战斗(丁林攻坚战)时间为8月21日至23日。


李堡战斗后,国军被迫调整部署,加强点线守备,将整编第49师残部及第65师主力置于海安、如皋地区,整编第83师位于泰州、曲塘地区,以全部美式装备的交通警察第7、第11总队总计7个大队至于丁堰、林梓地区。同时,准备以整编第25师由扬州、仙女庙地区乘隙再进攻邵伯、高邮,威胁两淮。


华中野战军根据8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及毛泽东关于“即如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的指示,为救邵伯之危,乘国军力分散、侧后空虚之机,避开其正面进攻,以第1、第9军分区部队佯攻黄桥,进逼南通,迷惑国军;主力第1、第6师和第5旅自还如、如皋东侧隐蔽南下,于8月21日夜间向丁堰、林梓之国民党各交通警察各部发起突然攻击,激战至22日,除丁堰地区1个大队逃往东陈镇,其余各部均被歼灭,交通警察第七总队副总队长熊剑东被俘。22日,第5旅乘胜进攻东陈镇的两个交警大队(原驻守1个大队),但包围不严,被其突围逃往如皋。


此战华中野战军共歼灭国军交警第7、第11总队所属五个大队和国军第256旅残部一个营,毙伤敌1500余人,俘敌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轻重机枪130余挺。打开了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泰州、扬州作战的通道。



邵伯战斗


战役第六阶段邵伯战斗(邵伯保卫战)时间为8月23日至26日。


23日以后,为配合宿县东进已占领睢宁的国军向淮阴进攻,李默庵决定以驻扬州的整编第25师沿运河向邵伯、高邮进攻;将黄桥守军第99旅东调皋如,准备会同皋如、海安部队北攻东台。


华中野战军指挥部为解邵伯之危,采取攻其必救的战法,除以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皮定均旅和第2军分区部队配合下坚守邵伯外,决心以第1、第6及第5旅等进行丁、林战斗,并于其结束后通过通榆公路西进,进逼泰州、黄桥,调动国军整编第25师回援,并伺机予以运动歼灭。同时,以第7纵队钳制海安、姜堰地区之国军。第10纵队于邵伯东西一线采取阵地防御,进行阻击。并连续进行白刃战和实施反冲击,击退了第25师的多次进攻,除乔墅第一线阵地被突破外,其余各阵地未被突破。26日,由于华中野战军以遭遇战形式围歼如黄路上之敌,严重威胁进攻国军整编第25师侧后,该师被迫退返,邵伯保卫战结束。


此战国军被歼2000余人,华中野战军各部伤亡1000余人。



如黄路战斗


战役第七阶段如(如皋)黄(黄桥)战斗(如黄路遭遇战)时间为8月25日至31日。


8月25日,在进攻邵伯过程中,由黄桥调往如皋之国军第99旅在驻如皋的第187旅和第79旅的1个团西出捷星下开始东进。当日,与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如皋、黄桥间的加力、分界地区遭遇,经过短促激战,华中野战军主力将国军187旅包围于加力,将第99旅包围于分界。


华中野战军先集中第6师和从包围加力的部队中抽出的一个旅,以3个旅包打第99旅,两小时后歼灭其大部,第99旅残部千余人在南逃途中被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1旅包围全歼。99旅旅长朱志席(黄埔四期)、副旅长刘光国、参谋长梁凤德、政训处主任王镜堂全部被俘。随后,第1,第18旅和华中野战军军区特务团会同包围加力的部队共计15个团总攻第187旅和第79旅1个团。27日晨,国军分路突围,大部分被歼灭,残部千余人逃回如皋。187旅少将旅长梁彩林被俘。


如黄路遭遇战后,华中野战军第5旅向西逼近黄桥,31日,黄桥国军整编第65师第160旅计5个连投降。至此,如黄路战斗结束。


此战国军共被毙伤5000余人,被俘12000人,被缴获长短枪3400枝,轻重机枪500余挺,各种炮40余门。华中野战军伤亡3500余人。



战役总结


按中共方面的说法:苏中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解放军在主要战场上与国民党政府军间较大规模的初战,对前者带有战略侦查性质。此役,国军参战部集中15个旅计12万兵力,华中野战军参战部19个团,计3.3万人(8月中旬增加至23个团)。在约4:1(后为3:1)的兵力对比下,华中野战军坚持了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消灭敌人的原则,利用解放区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苏中地区所处的苏皖边解放区作为老根据地,参战民工达到14万人,在后方支前服务的达到50万人,仅海安一县就动员30万人次),战法相对灵活,在连续作战中得到了及时休整、补充,不断增加了战斗能力,因而获得了胜利。


国军方面总结苏中战役教训认为:一、进剿时使用兵力不充分,未能将匪主力击破,嗣后分散防守贻匪各个击破,招致重大损失。二、苏北匪化甚深,故匪之情报灵活,行动自如,我军则每日有盲目作战之感,常贻匪集中兵力袭击我一点之机会。



参考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战争战略防御:综述、大事记、表册、图片、重要战役简介、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写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 《粟裕回忆录》,粟裕,解放军出版社

  • 《徐州绥靖概要》,谢声溢,徐州綏靖公署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Sốc với hình ảnh mỹ nhân Jennie (Black Pink) cởi trần hoàn toàn và sự thật đằng sau đó đã được tiết lộ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