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琉球







琉球漢字琉球
琉球國字頭ルーチュー
拉丁化Ruuchuu

琉球(琉球語:男声女声琉球語:琉球ルーチュー Ruucuu,国字:るーちゅー,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ɾuːt͡ɕuː]),古語中雅稱宇流麻(琉球語:ウルマ Uruma),是介于台湾和九州间的一个古代國家和地區的名稱,該地也有琉球皇室,以前琉球國辖域包括琉球群岛及其周边海域。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1609年後為日本、中國兩屬,同時向兩國朝貢,而北部的奄美諸島被日本佔領,屬今日的鹿兒島縣,餘下地區於1879年也被日本通过「廢藩置縣」吞併,改名沖繩縣。二战日本战敗後由美国托管。1972年5月15日後,日本重新恢复对沖繩縣行使行政管理权。




目录





  • 1 历史

    • 1.1 上古时代


    • 1.2 从三山到琉球国


    • 1.3 近代到当代



  • 2 地理


  • 3 人口


  • 4 文化

    • 4.1 风俗习惯


    • 4.2 宗教信仰


    • 4.3 艺术



  • 5 社会


  • 6 琉球主權問題

    • 6.1 琉球獨立運動


    • 6.2 中華人民共和國



  • 7 参考文献


  • 8 外部链接




历史




上古时代


石器時代山下町洞人英语Yamashita Cave Man和港川人就已出現在沖繩本島;Pinza-Abu洞人英语Pinza-Abu Cave Man出現在宮古島。


琉球贝冢的發現再次證明了琉球在公元600年之前就有人類涉足。


琉球早期历史已很難考證。中國自隋朝起就有關于“流求国”的記載,自隋代至元代,流求/流虯/琉球的概念一直在琉球群島和臺灣島之間搖擺,直至明朝,隨著“臺灣”一詞的出現和統一的琉球國的建立,“琉球”一詞開始專指琉球群島。渡日唐朝僧人鉴真在《唐大和上東征傳》中首次記錄了沖繩本島居民的自稱“阿兒奈波”,此名傳入日本后逐漸演變爲“おきなわ”(13世紀)和“沖縄”(18世紀)。在日本,自平安时代起,也出現對琉球一些島嶼的記載,如《续日本纪》。[1][2]琉球本土的史籍記載了天孙、舜天、英祖三個王朝,然而這三個王朝都有一定程度的傳説性質;尤其是天孙王朝,其存在性都存在爭議。



从三山到琉球国




三山时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国的势力图


14世纪初,沖繩本岛出现南山、中山、北山三个王国,这个时期称为“三山时代”。


在三王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沖繩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1370年代至1380年代,三山陸續入贡明朝。


1390年起,琉球諸離島部落酋長入贡中山。


1406年,尚巴志發兵起義,中山王國滅亡;此後,尚巴志陸續滅山北、山南;明賜姓尚,琉球国第一尚氏王朝建立。


自志鲁布里之乱起,第一尚氏王朝頻發内亂,尚德王時期,金丸被群臣擁立爲君,改名“尚圆”,1469年,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建立。


尚真王時期(1477-1526年在位),南征八重山、与那国等岛;尚清王時期,攻佔奄美群島;“三省三十六岛”局面形成(1522-1537年)。


1609年,日本萨摩藩在德川幕府的許可下,入侵琉球;尚宁王被擄至日本被迫簽訂《掟十五条》:琉球国向薩摩藩稱臣,割奄美群島予薩摩。


1879年3月30日,日本政府命令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置琉球為沖繩縣。琉球國實質上滅亡。同年,日本正式宣布兼併琉球群島,派知事取代原來的琉球王,並命名為沖繩。


中國清政府對日本出兵兼併琉球提出多番交涉,但隨著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戰敗,清政府失去對琉球的發言權。



近代到当代


1879年(明治十二年),日本天皇政府推行“廢藩置縣”,在琉球強行推行“琉球處分”,把琉球一分爲二:北爲日本領土,改爲“沖繩縣”,南爲清朝領土,並企圖硬逼中國承認。當時琉球王尚泰曾派使臣向清廷乞援[3]。中日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中方提出把琉球群島分成三部分:接近日本方向的奄美大島爲日本領土,沖繩本島及其附近島嶼作爲一個獨立的琉球王國存在,而在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爲中國的領土。日本方面建議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沖繩本島及其北方島嶼作爲是日本的領土,而南部的先島群島則作爲中國的領土。由于清廷部分大臣的堅持和琉球人的請求,清廷最終未與日本簽訂此條約,即未承認日本擁有琉球的主權。


1880年9月,中方在談判中最後妥協,擬定《琉球專約擬稿》,以日本提出的方式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然而清朝皇帝拒絕同意這一條約,並且指示了中方代表與日本繼續協商。日本方面斷然拒絕,協商破裂。1882年,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與清廷恢複談判琉球問題,但是沒有達成協議,琉球問題一直拖延至甲午戰爭。


  • 1895年,大清國在甲午戰爭戰敗,被迫割讓台灣、澎湖,並失去對琉球的發言權。

  • 1898年,日本政府強徵琉球人服兵役。

  • 1901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去世。

  • 1916年,在日本政府的壓力下,全沖繩教師大會要求禁止在學校說琉球語。

  • 1943年,由美、英、中三國首腦參加的開羅會議約定由美中共同托管琉球群島[4],由于中國受內戰的影響,因而此事多為美國主管。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進攻沖繩本島,在冲绳岛战役后期,日军指挥官牛岛满执行日本政府下达的所谓“玉碎令”,要当地驻军杀光琉球人,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军登上琉球前日军共屠杀琉球民众26万余人。[來源請求]

  • 1947年4月,聯合國通過《關于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日本依照國際聯盟公約第22條取得之「太平洋島嶼」交給美國托管。[5]

  • 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定,其中第三條規定,日本將西南群島(含琉球群島及大東群島等)......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在交付託管前,美國擁有對前述島嶼之領土、居民及水域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力。[6]同年,日本復歸促進期成會成立,沖繩縣開始縣民連署陳情,推動「回歸祖國日本」的運動。

  • 1953年,沖繩諸島祖國復歸期成會成立,但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干渉被迫解散。

  • 1960年,沖繩縣祖國復歸協議會(復歸協)成立,要求美政當局盡早將琉球歸移交日本。

  • 1972年,美國向日本移交琉球群島的施政權(沖繩返還)。沖繩縣重新成立。

  • 1995年,沖繩人爲抗議女童遭到美國駐軍士兵輪姦,沖繩曾舉行過一次有約8.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反美遊行示威集會,要求美軍撤出沖繩。

  • 2000年,八大工業國組織高峰會在沖繩名護市舉行。

  • 2013年5月15日,琉球的大学教授和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市民团体成立“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

目前日本有效統治琉球群島全境,行政上分屬於沖繩縣和鹿兒島縣,國際也普遍認同琉球屬於日本,中國官方观点「沖繩古稱琉球,是日本的一個縣,位於日本列島的最南端,由60多個島嶼組成,沖繩本島是其中最大的島嶼。」[7]但是認為琉球群島不包含釣魚臺列嶼。2013年5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旗下刊物「世界知識」發表專文,根據日本併吞琉球(沖繩)事實,以及1971年「日美沖繩協議」內容,認為日本沒有琉球的主權。 [8][9]台灣民間亦普遍認為琉球群島是日本國土,但琉球群島不包含釣魚台列嶼。當代日本人和沖繩居民也大多認為琉球為日本一部分,另外亦有要求獨立的聲音、自治或實行一國兩制的主張。由於長期受到福建文化的影響,風俗習慣與日本文化有些不同。



地理



琉球位于日本南端,由琉球、宫古、八重山三个群岛为中心的六十多个岛屿组成,面积2265平方公里。
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与九州之间。呈东北-西南向。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群岛、吐噶喇列岛、奄美群岛( 统称“萨南群岛”,属鹿儿岛县),冲绳群岛和先岛群岛(统称“琉球群岛”,属冲绳县)。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万(1985)。目前只有40个岛屿有人居住,总人口约120万。琉球群岛,日语作南西诸岛(Nansei-Shoto, 日语作Nansei-Shoto)。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往西南延伸约1,100公里(700哩)到台湾东北,是东海(西)与菲律宾海(东)的分界线。陆地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1,193平方哩),包括大小岛屿55个,分为3个较大岛群:北部为奄美岛链,中部为冲绳群岛,南部为先岛群岛。现阶段日本在琉球群岛行使行政权,奄美群岛是九州鹿儿岛县的南部加长部分,而冲绳群岛和先岛群岛则组成冲绳县。原本的“琉球王国”,或地理概念的“琉球弧”、“琉球文化圈”地区,远比现在的冲绳范围还大。而且“琉球孤”的岛屿,从南到北散布于1000公里海面,覆盖的面积甚至比日本的本州还大。而从冲绳最西端的岛屿与那国岛,晴天可以望得见台湾。最南端的岛屿波照间岛,它的纬度比台北还南。



人口



琉球人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說琉球群島的住民的祖先是從九州南部移入。其他看法认为,与日本绳纹时代属于相同文化的人种在公元前10世纪到前3世纪之间,从中国中南部沿海地区来到包括琉球群岛在内的日本西南部地区,并从西向东扩散。中國學者稱认为,古琉球文化属于百越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种说法是上古时代的琉球居民来自台灣,屬於南島語族。具体来自哪个地区尚有争议。



文化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琉球传统信仰(也叫琉球神道)是一个当地本土宗教、佛教、神道教、道教的综合体。其中既有本土的龙宫信仰,又有外来的妈祖信仰等。


佛教在当地也屬常见。



艺术



社会



琉球主權問題


琉球原是一個獨立國家,在19世紀末被日本強行佔領,後廢國置縣,二次大戰期間,琉球人更遭日本軍人屠殺,因而令幸存的琉球人及其後代不滿,戰後日本又將美軍基地設置於此,儘管離島有大量補償措施,琉球人對日本統治的印象卻比較複雜,多數以提高自治權為主要方針,少數有追求獨立的想法。



琉球獨立運動



推動獨立運動的組織包括嘉利吉俱樂部(原琉球獨立黨)和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等。嘉利吉俱樂部不僅力主琉球群島獨立建國,也支持新疆、西藏、台灣獨立,也認為釣魚臺列嶼是琉球的領土。[10]而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則著重研究、探討琉球獨立的可能性,認為釣魚台列嶼是琉球歷史的一部份,反對日本把釣魚台國有化,並認為任何一方宣示主權皆會引起戰爭,因此各方應分享島嶼和海權。[11]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因釣魚岛主權歸屬紛爭,展開數次外交與傳媒論述攻訐因素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社科院學者對此提出主張『琉球歸屬』認為:「1941年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廢除《馬關條約》。隨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做出了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日本天皇接受了這些規定。依照這些規定,不僅台灣及其附屬諸島、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12]



参考文献




  1. ^ 地部/琉球, 古事類苑, 日本国文学研究資料館


  2. ^ 日本型華夷觀-七~九世紀日本的外交和禮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2006


  3. ^ 宋漱石:《琉球归属问题》p33


  4. ^ 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 1943.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First Cairo Conference. 1943. The President then referred to the question of the Ryukyu Islands and enquired more than once whether China would want the Ryukyus. The Generalissimo replied that China would be agreeable to joint occupation of the Ryukyus b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eventually, joint administration by the two countries under the trusteeship of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英文)


  5. ^ http://fsmsupremecourt.org/miscdocs/trustshipagree.htm


  6. ^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reaty_of_San_Francisco


  7. ^ 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 「冲绳古称琉球,是日本的一个县,位于日本列岛的最南端,由60多个岛屿组成,冲绳本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 http://www.gov.cn/lssdjt/content_1315132.htm


  8. ^ 陸:日本沒有琉球主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0-14.


  9. ^ 中國外交部專業刊物:日本沒有琉球合法主權. [2013-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10. ^ [1],嘉利吉俱樂部官方網站


  11. ^ 琉球独立で平和な島に 尖閣は争い棚上げを 市出身の松島教授提唱. 《八重山日報》. 2013年5月15日 [2013年5月15日] (日语). 


  12. ^ 社科院专家:依据战后处置日本规定 琉球也到可再议的时候



外部链接


  • 廖肇亨:〈从《 琉球百问》 看清代中叶琉球贵族的疾病与社会生活〉。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ánh nhọ” Lee Kwang Soo chúc thi tốt, sĩ tử Việt Nam... có dám nhận hay không?

Museum on the Mound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