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舊城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鳳山縣舊城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鳳山縣舊城東門.jpg
鳳山縣舊城東門



鳳山縣舊城在高雄市的位置

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




登錄等級
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
城郭
位置
中華民國高雄市左營區興隆段
座標
22°40′49″N 120°17′24″E / 22.680210°N 120.290118°E / 22.680210; 120.290118
建成年代
 大清康熙61年(1722年)
開放時間
隨時開放
材質
石灰、垣面馬道鋪甓磚
參觀費用
免費參觀


鳳山縣舊城東門模型


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位於台灣高雄市左營區。由於清代左營地區劃歸鳳山縣管轄,故稱為鳳山縣城,原先為土城。現今看到的舊城(石城)是道光五年(1825年)由土城改建,道光6年(1826年)完工。由於後來朱一貴事件時,於南部呼應起事的莊大田勢力攻破鳳山縣城(土城),之後官署等遂移往埤頭街(今鳳山區)又蓋了一座鳳山縣新城,因此相對於「新城」,左營舊城就被稱為「舊城」。左營舊城在臺灣的築城歷史中,具有許多特殊之處。


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現為國定古蹟。民國100年,位於左營中正路及左營大路中之三角公園內的城牆遺跡與西自助新村內的西門段城牆遺構被當時的行政院文建會(後改為文化部)指定,納入國定古蹟範圍。
民國103年3月,西自助新村拆除過程中發現西門城門座以及城牆遺跡,並於103年5月提報至文化部,請其審議指定為國定古蹟鳳山縣舊城範圍。




目录





  • 1 特色


  • 2 歷史

    • 2.1 建城經過


    • 2.2 改建石城


    • 2.3 石城閒置



  • 3 城池規模

    • 3.1 土城時期規模


    • 3.2 石城規模


    • 3.3 主要建材



  • 4 城門


  • 5 保護與復建


  • 6 相關條目


  • 7 參考文獻


  • 8 外部連結




特色




鳳山縣舊城東門馬道入口


除了荷蘭人蓋的幾座紅毛城外,臺灣的第一座中式城池即為鳳山縣舊城,可謂臺灣城池之祖。而鳳山縣舊城不但是臺灣第一座土城,也是第一座石城;另外,第二次築城時將一座孤立的山峰(龜山)圈圍在城內,並在北門左右兩側設置泥塑門神,在清代臺灣的縣城中都是唯一的例子。環顧清代在臺灣所築之城池,除恆春古城外,當屬鳳山縣舊城保存最為完整。



歷史



建城經過




鳳山縣舊城東門城牆夜景


左營因位於高雄海防要衝,深具戰略優勢,加上左營有龜山、蛇山的屏障,容易防守,因此明鄭時代在此設左衝(左營),以與右衝鎮(今右昌)相呼應,這也是現今地名「左營」的由來之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臺灣被收為大清版圖,同樣看重左營的戰略地位,將鳳山縣治設在當時興隆庄(今左營舊城),並陸續設置文廟、縣署等,使其漸具規模。但清初時為防變亂難平,臺灣採取被盜賊攻佔也容易收復的不築城政策,故一直未築城牆。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為有朱一貴在臺灣南部舉事,首先攻破鳳山,導致興隆庄縣署殘破不堪。為求自保,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時,知縣劉光泗就在興隆庄以土埆建築了台灣第一座土堡,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港壕墊,設東西南北四門。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城牆外加築刺竹三重,仍感不足,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在四座城門側增建砲臺各一座。



改建石城




鳳山縣舊城東門及城牆


現在所見的石城,是歷經許多事件衝撞後的轉變。首先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中部發生林爽文事件,其南部的黨徒莊大田響應,二度攻破縣城。在連年戰火的摧殘之下,這座土城早已面目全非。此時地方官員以為鳳山城倚山而建,易攻難守,又覺舊縣城多兵災,為不祥之地。於是乾隆五十三年亂平之後,負責重新評估台灣防禦工事的福康安,遂將鳳山縣治遷往當時已相當繁榮的埤頭街(今鳳山區)。唯埤頭也不平靜,遷治未改變鳳山縣的治安。


乾隆六十年,當地人士陳周全與陳光愛興兵,雖為理番同知朱慧昌平定,但嘉慶十年(1805年),自封「鎮海威武王」的海盜蔡牽、吳淮泗又攻陷埤頭街縣城。翌年,官員與民間輿論都覺得還是舊縣城好,嘉慶十二年(1807年)曾想將鳳山縣治搬回舊城,但因舊城已大多殘破,若欲重建新城則財力不堪負荷而未成。直到道光四年(1824年)楊良斌之亂再起,居民大為恐慌,乃思遷回興隆里舊城。於是知府方傳穟乘機倡議官民捐資,集資十四餘萬銀元(民間捐獻約七成五),由知縣杜紹祁為督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及三合土為主,城池範圍有所變更,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城內(所謂放蛇圍龜)。於道光五年(1825年)七月十五日興工,分四組對(拼)場施工,道光六年年八月十五日一座嶄新的石城落城,在當時的臺灣,僅有彰化縣的磚城,可與相比,謂可傲視全臺。



石城閒置




1880年代埤頭街鳳山縣新城大東門




鳳山縣舊城西門附近殘餘城垣


舊城石城建妥後,因埤頭街新城居府城、屏東平原間交通孔道,較為繁榮,戶口繁盛達八千戶之多,舊城則只有五百戶,生活不便。又無巧不巧,知縣杜紹祁卻在這個當口得急病死亡。此一噩耗傳出,眾人指舊縣城「煞氣太重」,根本是不祥之地(注:「杜紹祁忽死……」此說有誤,事實應為1826年(道光6年)杜紹祁未死,1827年(道光7年)杜紹祁陞任福建台灣淡防分府鳳山正堂,同年引疾歸鄉(江蘇金匱縣),講學鄉里,1850年(道光30年)寇至金匱縣,杜氏拒絕逃離,高壽至76歲。)[來源請求]。因此主事者原先規劃希望能遷移回舊城的鳳山縣官民又拒絕搬遷,只空留一座氣派的石城,從此荒廢。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廷准將縣治遷回埤頭街(今鳳山區)新城,但延至咸豐三年(1853年)林拱變亂平定後,文武衙署才正式遷移埤頭街。


根據文獻資料推斷城內建物,清領時期舊城內的重要公共建築有:鳳山縣署、參將署、守備署、典史署等;寺廟有:慈濟宮(大道公廟)、興隆寺(觀音亭)、龜峯巖天后宮(樓仔頂媽)、廣濟宮(王爺廟)、關帝廟、三山國王廟、開漳聖王廟、泗洲寺、伽藍爺廟、山川壇、八蜡祠、火神廟、節孝祠、潮軍義勇祠等,其中尤以慈濟宮、興隆寺、龜峯巖香火最為鼎盛。重要街道則有:縣前街(又稱大道公街)、下街仔、南門口街、大街、總爺口街、北門內街等六條,而以縣前街最為繁榮。


日本統治初期,左營舊城的命運並未有太大的改變,但隨著軍事南進政策的推展,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軍將左營港(原名「萬丹仔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第六海軍煉油廠。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時被畫為軍區,將舊城內的左營庄役所、寺廟、舊城教會,及居民五十餘戶,全部強制遷出,導致城內文物蕩然無存。


戰後,國民政府還是把舊城之北門、東門及龜山畫為軍區,並在城內設置海光三村、勝利新村與東自助新村三處眷村(北門內舊城巷則未以新村命名)。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八月十九日,內政部公告,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為一級古蹟,目前左營舊城的外觀是於1991年3月修復完工的。



城池規模


鳳山縣舊城形式左倚龜山,右連蛇山,整座城池大約呈東北-西南走向。




鳳山縣舊城東門



土城時期規模


  • 城周:八百一十丈

  • 城高:一丈三尺

  • 護城河:
    • 寬:一丈

    • 深:八尺



石城規模


  • 城周:一千兩百二十四丈(約四公里)


主要建材


  • 壁體由打鼓山一帶咾咕石砌成

  • 斗拱以來自中國大陸的花崗石條砌成

  • 三合土


城門




西門門額


城門共四,分別為北門「拱辰門」,南門「啟文門」,東門「鳳儀門」,西門「奠海門」。



保護與復建


2015年文化部提出「再造歷史現場」的專案計畫,強調有形文化資產價值必須加以延伸。高雄市政府提出以左營「鳳山縣舊城」為核心的「見城計畫[1]」,以再現歷史文化空間場域為目標,透過「重建臺灣第一石城」、「縫合龜山串接蓮潭」、「歷史堆疊城市考古」、「舊城門戶重塑再造」、「貫穿古今散步舊城」五大計畫,重建並重見舊城歷史現場。該計畫已獲文化部核定,預計要以8年、20億經費重現國定古蹟左營舊城歷史現場,包括舊城殘跡修復、引水恢復護城河舊貌景觀、「南門」連結城牆等,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文化資產計畫[2]。* 見城館是「見城計畫」階段性的重要成果,館內以模型結合光雕投影,運用當代最夯的AR、VR擴增實境技術展示歷史現場,動態模型展臺8分鐘演繹舊城三百年風華。



相關條目


  • 鳳山縣舊城北門

  • 鳳山縣舊城南門

  • 鳳山縣舊城東門

  • 鳳山縣舊城西門

  • 鳳山縣舊城興隆井

  • 舊城城隍廟

  •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 左營(舊城)車站



鳳山縣舊城遺址保存區



參考文獻




  • 曾光正主編,《左營鳳山縣舊城建城180週年導覽手冊》,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編印,《左營蓮池潭觀光導覽手冊》,高雄市政府建設局。

  • 戴震宇等著,吳麗雯、賴佩茹主編,《臺灣歷史全記錄》,遠足文化。



  1. ^ 文化局_見城計畫. 文化局. [2018-04-10]. 


  2. ^ 文化部核定「見城」計畫 8年重現台灣近代史場域. 聯合新聞網. 2017-10-18 [2018-04-10]. 



外部連結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鳳山縣舊城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鳳山縣舊城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