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聲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楊芳聲,生卒年代不詳,奉天萬全左衛人。清朝官员。貢生出身。曾任福建同安縣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調臺灣鳳山縣知縣。楊芳聲任內興建縣治於興隆莊(今高雄市左營舊城),並大肆興學。任滿後晉陞為戶部江南司主事。[1]




目录





  • 1 在臺政績

    • 1.1 縣治


    • 1.2 養濟院


    • 1.3 台灣府志


    • 1.4 鳳山舊城孔子廟


    • 1.5 大覺寺



  • 2 參考資料




在臺政績



縣治


康熙廿三年設縣治於興隆莊。



養濟院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鳳山縣和台南縣及嘉義縣,各在該縣設立養濟院,兼收韓生氏病患(即俗稱之痲瘋)。



台灣府志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台灣知府蔣毓英奉命纂輯台灣府志,以作為一統志與福建通志採輯之用。由諸羅縣知縣季麒光及鳳山縣知縣楊芳聲負責纂輯,其中季麒光出力最多。然而,府志初稿完成之後並未立即付梓,蔣毓英離臺後,才由其子國祥、國祚在中國大陸校刻刊行,名為臺灣府志。[2]



鳳山舊城孔子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楊芳聲就任後,立即在縣治之所埤仔頭搭大成殿,建置儒學,並以蓮池潭為泮池,其後為崇聖祠。康熙廿四年(1685年),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掛於堂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御製「至聖先師孔子贊」和「四賢贊」(即顏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勒石於縣學內,在左營舊城外設明倫堂。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於學宮照牆側,立「奉 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碑,以彰顯學宮之尊,是當時鳳山縣的教育中心,目前舊孔廟僅存位於舊城國小內的崇聖祠,目前為台灣三級古蹟。[3]



大覺寺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寺,舊稱翠屏岩,1964年更名為大覺寺。位於高雄市大社區內,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兩側為文殊與普賢菩薩,是為宮殿式建築。大覺寺的由來有一傳說,當時臺南、橋頭兩地巨紳為先人選墓地,同時看中觀音山下的一處墓穴,為標誌信物,一戶埋銅錢,而一戶埋鐵釘。而鐵釘恰巧釘在銅錢的方孔上,故不知到底是先埋銅錢或先埋鐵釘。後來兩戶訴諸官府,當時知縣楊芳聲判「巧據之私,何若公獻」,兩戶皆嘆服,之後原地建寺奉佛,並呈報皇帝,康熙帝敕賜名「翠屏岩」。現今寺內後殿仍有鐵釘穿透銅錢的註記圖徽。[4]



參考資料




  1. ^ 周元文,《臺灣府志》,1960


  2. ^ 台灣歷史辭典[永久失效連結]


  3. ^ 古蹟之旅-左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4-22.


  4. ^ 高雄縣大社鄉公所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9.





官衔
前任:
無(首任)

臺灣府鳳山縣知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上任
繼任:
閔達
lDbyYWraKfG2Bn6vf,o tvdFfhbudxgoMlNkVthmq4D,zClxWw25Y7s9l kg55oKGqPr,QY7k3SRy4K sTQ1s2vxguCYky5edcu
zgz1j12J2NJ,YGrgIQg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