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介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黃信介

遊行指揮車上的臺灣民主運動領袖之一黃信介 TAIWANESE Democracy Movement Leader Huang Shin-chieh.jpg
遊行指揮車上的黃信介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第3任主席

任期
1988年10月30日-1992年1月20日
秘书长
黃爾璇
張俊宏
前任
姚嘉文
继任
許信良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28-08-20)1928年8月20日
Flag of Japan (1870–1999).svg 日治臺灣台北州臺北市大龍峒町
逝世
1999年11月30日(1999-11-30)(71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
墓地
 中華民國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私人墓園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汉语名称
简化字
黄信介
繁体字
黃信介






汉语拼音
.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Huáng Xìnjiè

闽南语白話字


N̂g Sìn-kài
學歷


  • 臺灣行政專科學校(現國立臺北大學)畢業
    (1951年)


經歷

  • 臺北市議會(第五屆)議員
    (1961年-1964年)

  • 立法院(第一屆增額)委員
    (1969年-1992年)

  • 民主進步黨(第三屆)主席
    (1988年1月20日-1990年1月20日)

  • 民主進步黨(第四屆)主席
    (1990年1月20日-1992年1月20日)

  • 國民大會(第四屆)代表
    (1991年)

  • 立法院(第二屆)委員
    (1993年-1996年)

  • 總統府資政
    (1996年-1999年11月30日)

  • 民主進步黨顧問
    (1998年-1999年11月30日)

黃信介(1928年8月20日-1999年11月30日),本名黃金龍,臺北市大龙峒(今屬大同區)人。美麗島事件主要人物,民主進步黨第三屆及第四屆黨主席,臺灣民主運動與黨外運動先行者,對抗威權的民主運動領袖。其為台灣的社會運動參與者與政治人物連溫卿外甥。其父為黃火炎,母為連好。1954年與大稻埕張亦泰布莊千金張月卿結婚。




目录





  • 1 生平

    • 1.1 青少年時期


    • 1.2 畢業後


    • 1.3 步入政壇與黨外運動


    • 1.4 美麗島事件


    • 1.5 領導民主進步黨


    • 1.6 卸任黨主席後


    • 1.7 身後



  • 2 家庭亲属


  • 3 著作


  • 4 和黃信介相關的史料與研究


  • 5 參考文獻


  • 6 外部連結




生平



青少年時期


1935年入學大龍峒公學校(今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國民小學)。1940年代初期,國中畢業的黃金龍遠渡到日本在印刷廠當學徒工人,並在上野中學(今東京都立上野高等學校日语東京都立上野高等学校)就讀肄業半工半讀。1946年返回台灣,入臺灣銀行擔任印刷工人。1948年考取國立北京大學(今北京大學),卻因国共内战再次爆發而未能成行。1949年考入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大學),因熱衷政治而於就學期間加入中國國民黨。1950年冬,黄金龙受到學校訓導處指示,黨擁護吳三連。身為學生領導人的黄金龍為此幫國民黨暗助的党外人士吳三連助选第一届臺北市市長。[1]:931951年自民政科畢業。2001年獲第一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畢業後


1954年第二屆臺北市長選舉時,黄金龙为中國国民党候选人王民宁助选第二届台北市長。[1]:93


1957年第三屆臺北市長選舉,高玉樹競選連任。黄金龙为高玉樹助选第三届台北市長。[1]:94黄金龍發現國民黨內都是拉關係,有關係才拉的上。國民黨市黨部曾提名其為大同區長候選人,然而區黨部不同意。最後提名另一人選,結果落選。[1]:94為此認為不公,開始對國民黨失望。


1958年,因申請入山採礦需要,改名黃信介(經其胞弟黃天福證實戶口名簿記載更名之時間及更名理由,非黃信介後來自述1961年因參選之需所改名)。信介之名由來,與黃信介景仰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極有關聯(岸信介,1957~1960任日本首相,1957年6月訪台)。


1959年,黄信介任党外人士李福春台北第四届市议员竞选总干事。



步入政壇與黨外運動


1961年1月,33岁的黄信介以最高票当选第五届台北市議會議員。


1963年,第三届台灣省議會议员选举,黄信介为党外人士联合竞选办事处总干事。


1964年,连任台北市议员。1969年立法委员增补选中以党外人士当选立法委员。同时,黄信介兼任启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鑫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等职务。在立法院黄信介强悍问政,指稱青年黨、民社党是国民党粉饰民主的“公廁裡的花瓶”。隨著1970年黨外立委郭國基去世後,黃信介成為唯一一位黨外立場的終身職立委。


1975年,他與立法委員康宁祥创办《台湾政论》(後被勒令停辦)。


1978年,出任《這一代》雜誌社社長。在1977年與1978年的地方公职选举,以及国民大會代表、立委增額选举中,黄信介组织支持党外人士的后援会,為呂秀蓮、姚嘉文與黃煌雄等人助選,漸漸團結統合黨外民主勢力,與國民黨當權對抗日趨激烈。



美麗島事件


1979年8月,黄信介创办《美麗島》杂志,自任发行人,许信良为社长,施明德为总经理,黃天福、呂秀蓮為副社長,张俊宏为总编辑。一個「沒有黨名的黨」逐步成形。12月10日,发生美麗島事件,黃信介等黨外人士遭到逮捕。


1980年3月台湾警备总部军事法庭公开审理黄信介,當時他的辯護律師即為陳水扁。4月18日,黄信介以軍法叛亂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領導民主進步黨


1987年5月解嚴前夕,在蔣經國的親自指示下,黄信介在8年4個月的铁窗生涯之后和张俊宏一起被假释。当时的民主進步黨剛成立了一年,其主流是“黨外編聯會新潮流系”和“康宁祥系”。经过黄信介的努力,1987年“美丽岛系”在民进党二大上取得近半的中执委、中常委席位。1988年3月黄、张加入民进党,4月二人参加民进党二全一次临时会,被聘为党务顾问。


1988年黄信介当选第三屆黨主席,1989年黄信介获得连任第四屆黨主席。黄信介在2010年蔡英文連任黨主席前,是民進黨唯一連任兩屆黨主席的人。


黄信介所领导的美丽岛系与新潮流系的政念有不少不同:前者主张议会道路,后者主张群众路线;前者主张台湾人民“有主张独立或统一的自由”,后者强调台湾人民“有主张独立的自由”。再加上黄信介支持李登辉總統主导的国是会议和宪政改革,而被党内部分人士批評為“聯合中國推翻國民黨”、“秘密勾結中共出賣台灣”、“心向大陸”。1990年,在他的任內民主進步黨通过台独党纲。



卸任黨主席後



1991年黄信介卸任黨主席,任民進黨首席顾问。1991年当选台中县国大代表。同年美麗島事件被平反後,黄信介恢復其增額資深立委身分,得以重新擔任立法委員。但復職四十分鐘後,即發表“請與我一同告別舊時代”演說,辭掉終身立委,為解散“萬年國會”的改革訴求以身作則。


1992年4月19日,任民进党发动的“419大游行”总指挥,要求總統直接民選。


同年底的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以「元帥東征」為口號,參選花蓮縣立委,開票後以區區63票敗給魏木村,是開票當日,爆發作票傳聞,由於民眾對作票指証歷歷,民進黨立刻號召驗票,輿論沸騰,上千民眾前往花蓮縣政府抗議,檢察官只好受理驗票,在驗票時更發現有花蓮市十二個投票所出現738張「幽靈選票」,選票數目比來投票的選民數還多。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查出多位選務人員用將預藏的選票,趁著清點票數,其他監票人員不注意時,暗中投入。最後1993年偵結選舉弊案,國民黨花蓮市長魏木村及其弟花蓮縣議員魏東河等被起訴判刑,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黃信介當選。


1995年,黃信介因健康因素,放棄代表民進黨參選台灣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的機會,讓賢彭明敏。


1997年,准备应李登辉总统之邀擔任国统会副主委,因陳水扁等人的反对作罢。1996年5月起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1999年3月,出面协调民进党内陈水扁和许信良争选总统的问题没有成功。同年11月30日,因心肌梗塞引发心脏衰竭去世,未能見證政黨輪替。



身後




紀念黃信介90誕辰音樂會的肖像布條


黄信介的墓地位于新北市八里墓園,经常有政治人物去祭祀掃墓。黃信介葬禮時,時任總統李登輝曾發褒揚令,原文如下: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總統華總二榮字第8810037620號令




 總統府資政黃信介,資性豪邁,氣宇深宏。早歲負笈東瀛,篤學能文,頭角初露。考取北京大學政治系,適值國事蜩螗,遂未成行。嗣卒業國立中興大學,才識淹貫,英雋早發。膺選臺北市議員、立法院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等職,推動國家建設,致力政治興革,勞瘁罔辭,靖獻孔彰。曾任民主進步黨第三、四屆黨主席,竭智藎籌,厚植民主丕基。參與國是會議,化解修憲僵局,折衝陳力,勳猷並懋。綜其生平,宣力民主,有為有守,景行碩德,允孚物望。遽聞溘逝,曷勝軫悼,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崇念耆賢之至意。


總   統 李登輝    

行政院院長 蕭萬長    



此外,黄信介也經常被人称為“台湾民主之父”、“民进党永远的大老”、“永远的欧吉桑(日语「老爷爷」之意)”、“信介仙”,是民進黨重要的精神領袖。



家庭亲属


祖籍中國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祖父是清代秀才黃宗河。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時,黃宗河統領七營兵力駐守八里坌要塞(今新北市八里區),扼守淡水河口,時人多稱之「黃統領」。1895年奉清廷命令,解散部隊,抑鬱成疾,乃將所率七營悉數解散,捨棄家業,發給每一兵員一把步槍、二兩白銀予以安頓,離開台灣去福建覆命,旋於該年6月16日(清光緒21年5月24日)於廈門悲恨而亡,清廷追贈為「武翼都尉」(從三品,游擊等級)。


另依考據,黃信介父系祖籍安溪縣清水鎮,渡台祖是黃士活,在今汐止秀峰山麓一帶開墾,黃士活只帶五子黃柳腰來台,柳腰公傳三子,次子黃超然,單傳黃敦厚,再單傳黃新尚,新尚公育兩子,次子黃火炎,即黃信介父。新尚公是清末秀才,通醫理,在汐止行醫,因常助窮苦人家免費看病,在汐止頗孚聲名,惟三十餘歲即早逝。黃火炎自幼從商,從沿街叫賣花生油條起家,累積資本後遷至大龍峒開設火粰工廠,與大稻埕娘家經營南北貨的連好(1902-1989)結婚。連好為社會運動家連溫卿之妹。夫婦胼手胝足,逐漸在大龍峒發跡,財富益發殷實。


黃信介於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二。兄黃金标195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当过“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信介下有弟黃三知、黃遠文(出嗣)、黄天福,黄天福曾是中华民国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另有姊妹黃櫻櫻、黃玉琴。


黃信介从前曾与一张姓女子交往,1978年黃信介相信张姓女子之言,领定她的儿子黃至慰为己出,認領為長子。黃信介死后留下百亿新台币的遗产。黃的三个女儿到法院诉讼,认为父亲当年被迫认领黃至慰无效。经过DNA检测,确认黃至慰与黃信介没有亲子关系。法院一审判决认养关系不存在,二审逆转,认为黃信介的女儿,无权否认黃信介的认养权利,三审又推翻二审的判决。黃信介的小儿子黃至君支持黃至慰。



著作


  • 《元帥出征》(與邱彰合著),商周文化1993年12月31日出版,ISBN 9579002681


和黃信介相關的史料與研究


  • 李柏泉,2003,《黃信介與台灣民主運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裕仁,2003,《黃信介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 葉柏祥,1994,《黃信介前傳:民進黨的永遠大老》。台北:月旦出版社。


參考文獻




  1. ^ 1.01.11.21.3 王拓. 《黨外的聲音》. 長橋出版社. 1978年9月. 



外部連結


  • 淚推!台灣立法院史上最經典的演說「請與我一同告別舊時代」


  • 台灣政治網 黃信介:黨外運動的精神領袖[失效連結]

  • 1980年黃信介被判刑的报道

  • 1992年花蓮縣立法委員選舉集體作票事件





政黨職務

民主進步黨
前任:
姚嘉文

民主進步黨黨主席
第三、四屆
1988年10月30日-1992年1月20日

繼任:
許信良
5jlDbfFj
m9FXrk5Q,uxGU44 SbHhwRB,6p4,uRx5vbZ4l8EcYLOX17yTIDgf2eZ4L8P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