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2002年纪念俄罗斯国家地位确立1140周年邮票上的俄罗斯千年纪念碑(1862年9月8日揭幕)




系列条目
俄罗斯历史
Coat of Arm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svg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羅斯人
9世纪之前
伏尔加保加利亚
7世紀-13世紀
可薩汗國
7世紀-10世紀
羅斯汗國
9世紀
基辅罗斯
882年-1240年
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
1157年-1331年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1136年-1478年
蒙古统治
1240年代-1480年

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大公国

1340年-1547年
俄罗斯沙皇国
1547年-1721年
俄罗斯帝国
1721年-1917年

臨時政府→共和國

1917年
蘇維埃俄國
1918年-1922年

苏联(俄联邦)

1922年-1991年
俄羅斯聯邦
1992年至今

俄罗斯历史始於东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傳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這些國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變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随后农民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急剧加大革命的压力。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推出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宪法和国家杜马,极大地改变其经济和政治状况,只是沙皇依然没有意愿放弃独裁统治。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目录





  • 1 史前時期


  • 2 早期历史

    • 2.1 古代


    • 2.2 早期东斯拉夫人


    • 2.3 基辅罗斯(862年-1240年)


    • 2.4 蒙古入侵(1223年-1240年)


    • 2.5 金帳汗國(1240年-1480年)


    • 2.6 罗斯-鞑靼关系



  • 3 莫斯科公國(1283年-1547年)

    • 3.1 莫斯科的崛起


    • 3.2 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


    • 3.3 伊凡三世(大帝)


    • 3.4 伊凡四世



  • 4 俄羅斯沙皇國(1547年-1721年)

    • 4.1 伊凡四世(雷帝)


    • 4.2 空位时期


    • 4.3 罗曼诺夫王朝



  • 5 俄罗斯帝国(1721年—1917年)

    • 5.1 彼得一世(大帝)


    • 5.2 统治帝国(1725年-1825年)


    • 5.3 俄国临时政府


    • 5.4 十月革命


    • 5.5 俄国内战



  • 6 苏联(1917年一1991年)

    • 6.1 苏联创立


    • 6.2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 6.3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4 冷战


    • 6.5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时代


    • 6.6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初露


    • 6.7 联盟解体



  • 7 俄罗斯联邦(1991年一現今)


  • 8 注释


  • 9 参考文献

    • 9.1 引用


    • 9.2 书目



  • 10 外部連結


  • 11 参见




史前時期





原始印欧人迁徙路线



俄罗斯在舊石器时代已有居民。有学者认为,俄国舊石器文化與西欧同时期文化有相似之处。[1]


公元前,俄罗斯南部居住着原始印欧人和斯基泰人。科学家在20世纪的伊帕托夫、辛塔沙塔、阿尔凯姆等地,发现与之相关的遗迹。



早期历史



古代



公元前8世纪後期,希腊商人隨著贸易,将古典文明带到塔奈斯和凡纳戈里亚等黑海一帶的地方。公元前3世纪至前6世纪,博斯普鲁斯王国继承希腊殖民地,却不断受到以匈奴人和阿瓦尔人为首的游牧民族攻击。


公元8世纪,可萨人统治里海和黑海之间的伏尔加河下游盆地,他们以法律、宽容和四海一家的信念而闻名。可萨人成为波罗的海国家与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伊斯兰教阿拔斯王朝之间的商业纽带。可萨人还是拜占庭帝国的重要盟友,曾资助一系列针对阿拉伯哈里发的战争。公元8世纪,可萨人接纳犹太教。



早期东斯拉夫人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人,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最初居住地,是白俄羅斯平斯克沼泽。东斯拉夫人沿两条线路──一条从基辅到苏兹达尔和穆罗姆,一支从波洛茨克到大诺夫哥罗德和罗斯托夫──来到日耳曼人西迁留下的空地,并逐渐在俄罗斯西部定居下来。从7世纪开始,东斯拉夫人逐渐成为俄罗斯西部人口最多的民族,并缓慢而和平地吸收当地使用芬兰-乌戈尔语的族群。



基辅罗斯(862年-1240年)



在西欧被称作“维京人”,而在东欧被称作“瓦良格人”的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北欧从事着海盗和商人的双重工作。9世纪中叶,他们开始沿着从波罗的海东部到黑海和里海的水路探险。沿河居住的斯拉夫人经常雇佣这些人作保护者。根据俄罗斯编年史记载,一个名叫留里克的瓦兰吉人在860年左右被选举为大诺夫哥罗德的统治者,因而創建留里克王朝。后来,他的继任者将触角伸到南方并征服原先由可萨人统治的基辅。


9世纪,第一个东斯拉夫人的国家──基辅罗斯在第聂伯河谷成立。它控制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帝国之间经由伏尔霍夫河和第聂伯河进行的贸易路线。


据一些学者考证,“俄罗斯(Russia)”这个名称与罗斯拉根有关。至于“罗斯(Rus)”的含义,目前尚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词源来自斯拉夫语或芬蘭语,意即「槳手」 。


弗拉基米爾大帝在位期間,將基輔羅斯的東部邊界拓展至烏拉爾山脈,西部則拓展至加里西亞、普熱梅希爾和沃里尼亞,使基輔羅斯成為強國。弗拉基米爾大帝死後,波蘭的波列斯瓦夫大帝以女婿惡棍斯維亞托波爾克的名義入侵基輔羅斯。智者雅羅斯拉夫聯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東西夾擊波蘭,壓制波蘭的擴張。智者雅羅斯拉夫在位時成功維持基輔羅斯的統一,但在他死後,羅斯開始分裂。




11世纪的基辅罗斯


智者雅羅斯拉夫死後,長子、次子、四子分別爭位,基輔羅斯小分裂,最終由四子弗謝沃洛德再度統一,是為弗謝沃洛德一世。弗謝沃洛德之子紅太陽莫諾馬赫打敗南俄草原的波洛韋茨人,消除突厥人對基輔羅斯的威脅。紅太陽莫諾馬赫死後,基輔羅斯大分裂,他的長孫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曾統一大部分基輔羅斯,但被七叔尤里·多爾戈魯基所敗,基輔羅斯再度陷入動亂。1169年,尤里·多爾戈魯基長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聯合十六個大公國的軍隊攻陷基輔,將首都遷移至弗拉基米爾,再度名義上統一基輔羅斯,但一年後再分裂。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死後,除了其弟大窩弗謝沃洛德能暫時穩定局勢外,基輔羅斯長時間陷於動亂中。最後在長子西征中,基輔羅斯亡於拔都為首的蒙古侵略軍。



蒙古入侵(1223年-1240年)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


蒙古人的入侵加速羅斯的崩解。1223年,呈現分裂局面的南部各諸侯在迦勒迦河遭遇蒙古突擊隊,結果被徹底擊敗。[2]1237年至1238年,蒙古人燒毀弗拉基米尔(1238年2月4日)[3]和俄羅斯東北部幾個大城市,在西蒂河擊潰俄羅斯人[4],然後向西移動到波蘭和匈牙利。到那時,他們已經征服大部分的俄羅斯諸候。[5]只有諾夫哥羅德共和國未被佔領並繼續在漢薩同盟的軌道上蓬勃發展。[6]


蒙古入侵對基輔羅斯領土的影響是不均衡的。一些先進的城市文化幾乎被完全摧毀。由於基輔、弗拉基米爾等舊的中心城市未曾從最初的攻擊所造成的破壞中恢復,[7]莫斯科、[8]特維爾[8]和下諾夫哥羅德[9]等新興城市開始在蒙古統治之下的俄羅斯競爭霸業。雖然一支俄羅斯軍隊曾於1380年在庫利科沃擊敗過金帳汗國,[10]蒙古統治俄羅斯人居住地區,並索取俄羅斯諸候的進貢,仍然持續到1480年。[8]


1240年,拔都攻陷基輔,基輔羅斯實際滅亡,但當時基輔羅斯各大公尚存,當中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及加利西亞的丹尼爾分別佔據基輔羅斯的北方及西方,不服從蒙古人的統治。因此拔都控制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為傀儡,作為穩定羅斯諸公的手段。拔都出兵攻擊東歐各國,以及消滅剩餘的羅斯獨立勢力。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堅持抗戰,先後於涅瓦河之戰俄语Невская битва打敗瑞典軍隊,於楚德湖戰役大敗條頓騎士團,保留唯一一個羅斯獨立國家。



金帳汗國(1240年-1480年)


1242年,拔都成立金帳汗國,開始蒙古人對羅斯長達兩百年的統治。1246年,羅斯各公都對金帳汗稱臣,但涅夫斯基的領地保留獨立地位,僅名義上稱臣。1252年,由於涅夫斯基整合東北羅斯地區的龐大領地,拔都因此派撒里答進攻涅夫斯基的領地並統合之,但蒙軍於沃爾霍夫河之戰俄语Неврюева рать中被撃潰。1255年,拔都去世,雙方重新和好,確立諾夫哥羅德大公為獨立君主的事實,相對的,大公亦需要向大汗納稅,以換取大汗的支持。



罗斯-鞑靼关系


俄羅斯人被蒙古人打敗後,被分割為三部分:西北方的諾夫哥羅德、南方的烏克蘭及中、東北部森林區的羅斯公國。其中諾夫哥羅德獨立,但是要繳納重稅;烏克蘭被金帳汗直接管理;俄羅斯公國需定期到薩萊可汗大帳叩頭領取汗敕,繳稅和提供兵源,是嚴格的封臣關係。


俄羅斯法理上沒有自己的政府,其最高统治者是蒙古大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蒙古大汗实际上干预俄罗斯和钦察汗国的事务。蒙古人是間接統治,因為俄羅斯未統一,政治上維持分裂狀態。如派人治理,耗時費力。在徵稅上最初派八思哈,後來改為任命一位弗拉基米爾大公,全體公國都要服從,這是俄羅斯在政治上聯合起來的最早嘗試,使大公聽從莫斯科公國,汗使王公聽命於他們所愛戴的大公。使羅斯統一位全俄羅斯大公,隨著金帳汗控制越來越鬆,莫斯科在1378年打了一次勝仗,但是在1382年受到脫脫迷失入侵,再過100年,羅斯獨立。俄羅斯在別兒迪別分裂為東俄與西俄,出現兩個俄國是因為立陶宛的入侵,金帳汗無力干涉。俄羅斯後來再分裂出烏克蘭與白俄羅斯。


俄羅斯在蒙古征服後反省失敗,認為分權,分裂是最大錯誤,正是基輔羅斯分權分裂因此一蹶不振,因此只有中央集權才能令自己強大,因此後來的莫斯科公國專制獨裁,一方面是蒙古,另一方面是東羅馬帝國的傳統,查士丁尼法典提出君權神授,皇帝是代表上帝管理世界,沒有比皇帝更重要,巧的是蒙古人也認為可汗的權力由上天授予,不容分割,因此俄羅斯日後行共和民主制,民主形式和西方差異極大。


另一方面,俄羅斯長期和蒙古人交往,學習他們的外交禮節,當他們擴張到西伯利亞和衛拉特,漠北蒙古,自稱白可汗。另一方面,在君王面前俯身是蒙古人的習俗,後成為莫斯科公國的傳統。


在蒙古入侵前,基輔羅斯的市民有權在市民大會(维契)上對國家事務發言,貴族也有若干自主權。王权、教权与民权这三者是平等的。基輔羅斯時代,農民遷徙自由,在16世紀,農業危機,限制活動權,逐漸形成農奴制。在1649年法典,把農奴變成永久制。貴族原本亦有若干自由,貴族如不滿意王侯,也可脫離關係,另覓王侯效力。莫斯科公國時間,王權提升,二者要無條件服從大公。为之效劳,并受严格控制,连昔日独立的王公贵族也变成沙皇的奴仆。市民大會成為叛逆的同義詞。可汗的律令提高大公的威嚴。俄羅斯的大公是由可汗冊封的,如果國內反抗,他們可隨時請求可汗支持,市民大會在可汗與大公活動下完了。可汗的冊封是有法律效力的,也可抑制貴族活動,使他們成為臣下。


在軍事上,在彼得大帝改革軍制前,俄羅斯人是使用蒙古人的軍制,口袋戰術,大範圍圍剿也是蒙古人的遺產。在莫斯科公國時期,按照蒙古軍制分為五個軍團:中軍(俄羅斯稱為大軍團),左翼,右翼,前衛,殿軍。各單位俄文是polki。俄羅斯人原本不重視騎兵,後來莫斯科公國每一位大公的遺囑是重視馬政。基輔時代,俄羅斯由王室侍衛,民團長統領的城市軍人組成,行動不一,聯而不合。而且農民不參加動員。莫斯科時代,軍隊只由大公指揮。


經濟上,蒙古人對城市大破壞,另一方面,蒙古人不斷征收工匠,使俄羅斯手工業落後。使人有回歸農村的意思,在基輔時代,農民不用服勞役。地主在國有土地上的才要交稅。農民在1391年被大主教普塞林致君士坦丁堡僧院的訓練中稱為基督徒。農民勞作的土地四種:教會土地,黑地(徵稅國有土地),大公土地,服役貴族土地。教會土地免稅,農民只有對教會的義務。其地農民一律免稅,在蒙古時代,農民活動自由。十六世紀,農業危機加深,大量土地作為貴族采邑,為解決人力問題,開始限制活動,農奴制開始。蒙古人的戶籍制度與人頭稅制度使俄羅斯人有初步財政概念,蒙古人那套攤派稅款制度在俄羅斯確定下來,以索哈為一徵稅單位保留至17世紀,這制度也要提供驛站所須。



莫斯科公國(1283年-1547年)



莫斯科的崛起


莫斯科在斯拉夫語是潮濕的意思,因為是被伏爾加河,頓河,第聶伯河,奧卡河,包圍的一塊森林及空地。最早在1147年提及,建城者是尤里·多尔戈鲁基。最初是一座小木城,後來受蒙古軍破壞。


莫斯科的興起是建基於封地制度。俄羅斯是沒長子繼承制的,造成地方主義強烈,被人家各個擊破。莫斯科起初範圍不超過500平方里,在重要性上,比基輔與洛夫哥羅德低得多。是阿歷山大·湼夫斯基兒子丹尼爾的封地。早期的莫斯科無足輕重。直到伊凡一世才開始發展,伊凡一世,獲得為金帳汗國徵稅的權利,並獲取諾夫哥羅德作為領地,從此莫斯科在各公國中擁有更大的特權。克柳切夫斯基說,莫斯科用五種手段擴大版圖:用金錢收買,武力建立威信,遠交近攻,幫助弱小公國作戰後大肆索取土地,強制人民開墾森林區。伊凡一世時期,另一件大事是俄羅斯主教在1328年移到莫斯科,從此只剩下特維爾和莫斯科爭奪領導權。莫斯科乘亂發展,當時金帳汗國別札尼別死,有三子,別兒迪別即位是弒父,另外二兄弟不服,改宗基督教引發叛亂。


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頓斯科伊更公然從金帳汗國獨立,並於庫里科沃之戰俄语Куликовская битва大敗金帳汗馬麥蒙古、波蘭、立陶宛聯軍,成功從汗國獨立。但很快便于於1383年被脫脫迷失再度征服。但由於脫脫迷失出兵入侵盟邦帖木兒帝國並且大敗,一度被他自己統一的金帳汗國开始全面崩潰。1382年脫脫迷失入侵莫斯科,重新控制俄羅斯將近100年。但總的來說,蒙古一直都在衰弱。1395年,帖木兒入侵金帳汗國,俄羅斯的獨立进程加速。


大公瓦西里二世在金帳汗國被帖木兒入侵後的大混亂時期乘機擴張。在1448年,瓦西里二世擅自廢立全羅斯主教,無視君士坦丁堡牧首,標誌開始由世俗王權控制教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国灭亡。伊凡三世迎娶其公主後認為有繼承東羅馬帝國的權利,自詡為「第三羅馬」。1474年,阿黑麻汗命令他交纳贡赋,并派来使者哈拉库楚姆。1476年,阿黑麻又派来使者,命伊凡三世前往汗国。伊凡三世拒绝了。1480年,金帳汗前往烏格拉河,和莫斯科對峙,金帳汗先退,莫斯科大公國永久停止向金帳汗納貢。至此莫斯科公國徹底擺脫蒙古人的統治。
阿黑麻也在1503年被殺。



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



莫斯科建于1147年,原本是一處小城,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



伊凡三世(大帝)





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统一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这几个公国被伊凡三世以前的莫斯科大公们多次征服过并向莫斯科公国臣服。1453 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国灭亡。信仰羅馬正教會的莫斯科公國有了新的際遇。伊凡三世迎娶亡国的東羅馬帝国公主給了他非常好的機會,之後,他自詡為「第三羅馬」認為莫斯科大公國繼承東羅馬帝國。


金帐汗国不久由于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伊凡三世從于是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从而结束两个半世纪的蒙古人统治。


伊凡三世并没有稱帝,後世俄羅斯學者的推崇,加上了“傑出的君主”,在翻译时为了彰显霸气以及才譯作「大帝」。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蒙古鞑靼的统治,在金帳汗國手中成功奪取大量領土以後,便宣稱為它的繼承者,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羅斯沙皇國(1547年-1721年)



伊凡四世(雷帝)



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然后又吞并诺盖人和巴什基尔人,使北高加索许多民族归顺俄罗斯,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俄罗斯人与蒙古人的實力消長。而且,攻灭喀山汗国,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扫平道路。到1557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臣服于伊凡并于17世纪被占领。1572年粉碎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之鞭”的克里米亞汗国对莫斯科的围攻。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处于鼎盛时期,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而粉碎克里米亞汗国有如给奥斯曼土耳其的迎头痛击,挫败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俄罗斯及东欧的企圖。


伊凡四世開始正式自稱為「沙皇」,國家也改俄羅斯沙皇國(Царство Русское/Tsarstvo Russkoye,沙俄),意味著沙俄自許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伊凡四世本人推出多項改革,進行中央集權,確保國家為沙皇所有。大公頭銜僅授與沙皇子女,且禁止世襲。采邑封臣僅名義上擁有封地,並不能對封地行使任何權力,但允許保留軍隊及臣下,但由沙皇給予補給及授以軍銜。而征召封臣兵力作戰時,封臣須提供全部兵力,按身份所對應的軍階參戰,沙皇居首,以下為各公爵、伯爵等,杜絕貴族模仿基輔羅斯各大公分裂國家的可能性。葉爾馬克·齊莫菲葉維奇在伊凡四世的授意下,向西伯利亞拓展,沙皇成為俄羅斯唯一的君主。但由於伊凡四世精神長期不穩定,因此對人民多有侵暴掠殺,導致以沙皇為首的政府進行恐怖統治,俄國從此進入極權統治的時代。



空位时期



1591年,俄罗斯沙皇费多尔一世的同父异母兄弟、有王位继承权的季米特里被鲍里斯·戈东诺夫秘密杀害。1598年费奥多尔一世去世后,留里克王朝绝嗣,统治俄羅斯700多年的留里克王朝从此覆灭。


1604年,一个自称是季米特里的人出现,并且得到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支持。1605年,戈东诺夫的儿子费多尔二世被杀,季米特里即位,史称“伪沙皇季米特里”或“伪季米特里”。


由于采取亲波兰的政策,伪季米特里触怒俄罗斯大贵族。在大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的率领下,伪季米特里被杀,舒伊斯基即位,号称瓦西里四世(1606—1610)。也因此,令波蘭立陶宛聯邦入侵,最終爆發波蘭-莫斯科戰爭(1605年–1618年)令俄國受到重創。


1607年,另一个伪季米特里出现,再次得到波兰的支持。1610年,波兰军队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俘。这一次,西吉斯蒙德想让自己的儿子弗瓦迪斯拉夫继承俄罗斯皇位,后来又改变主意想自己兼任俄罗斯沙皇。但是波兰入侵者在1612年被俄罗斯贵族们召集的军队驱逐。


梁贊公爵普羅科比·彼得羅维奇·利亞普諾夫俄语Семибоярщина以留里克王朝後裔身份號召俄羅斯人抵抗波蘭侵略,召開全俄縉紳會議。在梁贊組成臨時政府,並邀請在下諾夫哥羅德抵抗瑞典侵略俄语Русско-шведская война (1610—1617)的蘇茲達爾公爵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維奇·波扎爾斯基擔任聯軍指揮官,而且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斯科平·舒姆斯基俄语Скопин-Шуйский, 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成功在西南方向抵擋波蘭翼騎兵俄语Крылатые гусары攻入梁贊,波蘭的攻勢才第一次被阻止。但舒姆斯基被打算投降波蘭的堂弟邁克爾毒殺,砍下其頭並送交波蘭人。但因波扎爾斯基為首將領的活躍,拯救俄羅斯。利亞普諾夫於1611年病死,是最後一位留里克王朝直系的領導者,波扎爾斯基等人推舉大主教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俄语Филарет (Патриарх Московский)為領導人。並以俄國龐大的人口作為資本,進行消耗戰。波扎爾斯基與庫茲馬·米寧聯合,從波蘭名將揚·卡羅爾·霍德凱維奇奪回莫斯科,標誌俄軍開始反攻。
1613年,全俄罗斯缙绅会议(zemsky sobor)宣布立17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羅曼諾夫王朝成立後,便繼續將波蘭軍隊趕出俄國,1617年底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大帝合作,瑞典歸還英格里亞以南的俄羅斯領土,雙方共同約定攻擊波蘭立陶宛聯邦。但波蘭整軍動員後再度攻回,於1618年莫斯科圍城戰俄语Осада Москвы (1618),波蘭軍18萬軍隊再度圍困莫斯科,但無法再度攻下,從此波蘭無法再度攻入莫斯科周邊地區。因三十年戰爭爆發,波蘭回軍本國。但古斯塔夫二世登陸並攻陷什切青,深入波蘭立陶宛核心地區,接連發動第四次波瑞戰爭俄语Польско-шведская война (1617—1618)第五次波瑞戰爭俄语Польско-шведская война (1621—1626)第六次波瑞戰爭俄语Польско-шведская война (1626—1629)。迫使波蘭同意阿爾特馬克條約,割讓除陶格夫匹爾斯外的一切利沃尼亞地區,瑞典帝國至此崛起。米哈伊爾一世亦發動斯摩棱斯克戰爭作為對古斯塔夫二世的支援,但卻無法戰勝波蘭立陶宛,因此停戰。古斯塔夫二世一生未曾背棄與米哈伊爾一世的盟約,從波蘭軍隊手中拯救了俄羅斯。1632年11月6日,古斯塔夫二世於呂岑會戰戰死,但因他的幫助,俄羅斯在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時期終於成功收復西部失土。



俄罗斯帝国(1721年—1917年)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大帝)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大帝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与瑞典的北方战争胜利后,彼得一世正式称皇帝,並宣布成立俄罗斯帝国。但在俄国民间与各国仍一直习惯把俄罗斯皇帝都俗称为沙皇。


到了彼得統治的末期,俄羅斯已經成為一個大國。彼得大帝於1725年去世,留下一個懸而未決的繼承狀態。



统治帝国(1725年-1825年)


彼得一世的繼任者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8年),然而她只是強勢高級官員集團下的一個傀儡而已。接下來由他未成年的孫子短暫接任(彼得二世,1728年-1730年),然後再由他的侄女,也就是沙皇伊凡五世的女兒安娜(1730年-1740年)即位。1741年,彼得的女兒伊麗莎白在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的協助下奪得王位。她在位二十年,其主要政績是建立莫斯科大學和廢除死刑一段時間,但叛國罪例外。


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1768年,與奥斯曼帝国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韃靼人则终止与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关系,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併克里米亞。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後,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雖然奥斯曼帝国沒有被俄國完全趕出歐洲,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在西部,俄國則趁著波兰立陶宛联邦衰败日虛之際,與普魯士王国、奧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蘭。


19世纪初期的法国在欧洲相当强大。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是位出色的领袖,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拿破仑占领几乎整个欧洲,并渴求统治全世界。为争夺欧洲霸权,拿破仑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而俄国拒绝参加大陆封锁,这使得俄法矛盾日益尖锐。


1812年,俄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6月,50万法军在拿破仑的率领之下进逼俄国边境。而俄国的军队则沿着边境线拉得过长。在进攻路线上,拿破仑集结共计12万人的军队。因此,俄军被迫采取战略性撤退转移,在撤退中,他们仍然勇敢地保护着每一座城市。


8月,67岁的米哈伊尔·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一位著名的统帅,勇敢的军人。他的名字与许多场胜利联系在一起。库图佐夫继续指挥俄军后撤。1812年9月7日,俄军撤退到莫斯科郊区,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同拿破仑一世军队决战。在这次战役中,俄军歼敌近半,拿破仑一世的军事优势大为削弱,战争的主动权也因此转移到俄军方面。


俄罗斯经历着那段艰难的岁月。法军到处抢劫,肆意破坏城市和农村,侵占俄罗斯大片的领土。當年秋天,法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在无后备力量补充的情况下,为保存军队的有生力量,库图佐夫于9月13日命令俄军撤离首都莫斯科。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莫斯科居民也随同撤离。次日,法军进入空无一人的莫斯科城,当晚大火烧遍全城。


拿破仑在莫斯科待了35天。他期待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前来求和,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出现。俄军撤离莫斯科后,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展开运动战,阻挡法军向南的去路,并从侧面威胁法军,切断其同后方的联系,同时补充军队,准备反攻。法军处于四面受敌,弹尽粮绝的境地。同时,俄国军队和游击队昼夜打击法军。莫斯科城内也时而出现火灾,法军的兵力受到折损。时近严冬,拿破仑一世为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在撤退途中,法军在小雅罗斯拉维茨与俄军遭遇,转而沿斯摩棱斯克大道撤退。


俄国军队和游击队在整个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上乘胜追击。12月底拿破仑一世逃回巴黎,此时追随他的残部只剩下3万人。


席卷整个欧洲,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军队在这个庞大的帝国遭遇败绩,而俄国为整个欧洲挽回败势。181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孙子、被祖母寄予厚望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进入巴黎,并被推举为欧洲神圣同盟的盟主。从此,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


俄国赢得这场战争,俄国人民为了将祖国解救出来纷纷参加这场战争,因此俄罗斯人称这场战争为卫国战争。整个国家,所有的人都来保护他们的祖国——不论男人女人,农民贵族,穷人富人。


为纪念1812年战胜拿破仑,在首都莫斯科修建一条非常美丽的马路,取名为库图佐夫大街。马路上矗立着库图佐夫的塑像和博物馆,以献给1812年卫国战争。



俄国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后,由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俄罗斯临时政府,並在1917年3月組成俄羅斯共合國。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俄历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走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为反苏维埃武装叛乱的领袖。俄国内战之后,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首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爆发。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共和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基础。



俄国内战



1918年到1922年在崩潰的沙俄帝國境內發生俄國內戰,部分戰事還蔓延到蒙古和波斯。在蘇聯被稱為「1917年到1922年的內戰和武裝干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沙俄政府崩潰,布爾什維克成立蘇維埃政府,和德國停戰。1918年3月6日,蘇德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此舉激怒蘇聯國內和國外各種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勢力。溫斯頓·邱吉爾就曾經說必須把布爾什維克「扼殺在搖籃裡」。


主要戰鬥在1920年基本結束,但直到1922年才徹底停止。其間紅軍與白軍和波蘭、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14國的派遣軍展開一系列的戰鬥。戰爭的結束導致1922年蘇聯的成立。內戰期間約有5萬中國人參加紅軍。



苏联(1917年一1991年)




列宁与斯大林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取得政权,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吸收其他小国家成为加盟国,定国名为苏联。建政初期发生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内战,红军胜利。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实行独裁统治。此外,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爾年科、戈尔巴乔夫等。苏联在50-70年代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冷战。90年代,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政权于1991年解体。



苏联创立


1922年至1991年之间的俄罗斯历史被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历史或苏联历史。这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而结成的联盟,由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于1922年12月倡议成立。当时联盟共有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4年通过的宪法在村、工厂和城市建立起一系列的苏维埃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联盟政府。这个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是全联盟苏维埃议会。但当议会开始显露出至高无上的权力时,莫斯科的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逐渐对议会展开实际控制。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是蘇聯在1918年至1921年国内战争时期推出的一项经济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非常时期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城镇和军队的粮食与武器供应。该政策由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于1918年6月颁布实施,1921年3月21日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取代。


新经济政策是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1921年3月21日颁布实施的一项政策法令。旨在以实物税的形式代替先前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余粮收集政策,此项政策亦在工业领域进行延伸。[11]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在1939年以前,苏联一直都是强烈反对纳粹德国而支持西班牙内战中的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作斗争的共和主义者。然而1938年,德国与欧洲列强签署《慕尼黑协定》,据此德国与波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同时,由于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德国向东扩张的意图昭然若揭。苏联对此十分担忧,因此改变其对外政策。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达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东欧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9月17日,苏军入侵波兰,12天后与德军会合。11月30日,苏联对芬兰发动冬季战争。战争以苏联获胜而告终,芬兰被迫割让卡累利阿地狭。但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条约是极其脆弱的。1941年6月22日,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队逼近苏联边境。到11月,德军占领乌克兰,开始列宁格勒战役并威胁占领莫斯科。


然而,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一决定性的胜利扭转整个二战的局势,失利的德军无力维持对苏联的进攻,苏军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到1943年末,苏联红军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攻,收复乌克兰。到1944年末,战争前线已推进至1939年苏联国境处。1945年5月,苏军长趋直入攻占柏林,德国战败。


虽然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但战争共造成2700万苏联人死亡,大量建筑被毁,经济受到重创。



冷战



盟军的合作赢得战争,也就顺理成章地应该成为战后重建与安全的基础。然而,真正占据战后国际社会的却是苏联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争,也就是充满意识形态对撞的冷战。


冷战始于1945年夏季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与哈利·S·杜鲁门之间的争论。俄罗斯在过去的150年间受到三次来自欧洲的侵犯: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斯大林的目标是在德国与苏联之间建立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缓冲区。杜鲁门则指则斯大林背叛雅尔塔会议协定。在苏联红军占领东欧后,斯大林开始布署秘密进行原子弹计划。


1949年4月,美国倡议建立旨在西方国家共同防卫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回应,苏联于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随后,两个组织的对抗逐渐显露出全球性的特征,特别是1949年之后苏联原子弹成功爆炸结束美国的核垄断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政权。


苏联外交政策的重点是增强国家安全和维持在东欧的霸权,先后直接参与匈牙利十月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事件,并支持1980年代初波兰对团结工联的镇压。


随着苏联入侵阿富汗和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美苏关系急剧恶化。但到198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冷战开始解冻。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冷战结束。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时代


1953年史達林去世,他的亲密追随者格奥尔基·马林科夫在权力斗争中出局,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发表一个揭露史達林暴行和反对其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此举拉开去斯大林化的序幕并巩固赫鲁晓夫的地位。随着秘密报告细节的公开,赫鲁晓夫加快大范围的改革步伐。他不再尊崇斯大林重视重工业的观点,转而增加生活日用品和住房的供应并鼓励农业生产。虽然电器、衣服以及其它耐用消费品还是短缺,但新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司法系统仍处于苏共的完全控制之下,但逐渐取代以往的警察专政,知识分子也比以前获得更多的自由。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搭乘苏联太空船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委员会剥夺一切权力,理由是他必须为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和加深中苏破裂在内的一系列错误决定负责。在经历短暂的集体领导后,经验丰富的官僚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接替赫鲁晓夫的职位。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初露




鲍里斯·叶利钦


虽然俄罗斯人在联盟内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就因此而受益。在联盟内,俄罗斯甚至不能与其它加盟共和国一样拥有克格勃、工会组织、科学院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俄罗斯在联盟内占据主导,一旦拥有这些组织,势必对联盟权力产生威胁。


1980年代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隐然显露出与苏联的竞争,但戈尔巴乔夫未予重视。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抱怨由于长期支援其它加盟共和国,因此造成俄罗斯日趋贫困。主张俄罗斯继续留在联盟内的人与主张俄罗斯独立的人关系也日渐紧张。


这一紧张关系同样在戈尔巴乔夫和鲍里斯·叶利钦之间存在。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叶利钦于1987年被戈尔巴乔夫排挤出苏联政权,他总以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民主人士自居。1990年5月,叶利钦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选举中获胜,成为俄罗斯第一位民选总统。此后,他又推动立法,规定俄罗斯法律效力要高于苏联法律,并扣交三分之二的财政预算。



联盟解体



早從1989年開始,蘇聯由於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在煤礦礦區造成嚴重的消費品短缺,導致長期受壓迫的煤礦工人進行大罷工[12]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佈獨立。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亦宣佈獨立。其他共和国見此,均有意效法,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三天便宣告失败。


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让下属各党组织自寻出路。很多共和国的共产党或自行解散,或更改党名为“人民党”或“社会民主党”等,苏联共产党就此正式解体。


8·19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要求独立的主张。


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舊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以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並加入独联体,苏联在此时已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时38分,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罗斯国旗。第二天(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就此正式解体。



俄罗斯联邦(1991年一現今)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定国名为“俄罗斯联邦”,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和半总统制。


叶利钦为首任总统,普京为第二任总统,第三任总统由梅德韦杰夫担任,而普京则担任总理。2012年普京再次担任总统(第四任),而梅德韦杰夫则改任总理。俄罗斯联邦加强与西方的合作,但车臣等内部分裂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陷入低谷。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1. ^ 俄羅斯烏拉爾山中或發現最後的古尼安德特人遺留痕跡. 壹读


  2. ^ See David Nicolle, Kalka River 1223: Genghiz Khan's Mongols Invade Russia, Osprey Publishing, 2001. ISBN 978-1-84176-233-3.


  3. ^ Tatyana Shvetsova, The Vladimir Suzdal Principalit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3-20.. Retrieved 21 July 2007.


  4. ^ Janet Martin, Medieval Russia, 980–158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39. ISBN 052136832.


  5. ^ The Destruction of Kiev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4-27


  6. ^ Jennifer Mills, The Hanseatic League in the Eastern Baltic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6-29., SCAND 344, May 1998. Retrieved 21 July 2007.


  7. ^ In 1240. See Michael Franklin Hamm, Kiev: A Portrait, 1800–1917,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978-0-691-02585-8


  8. ^ 8.08.18.2 Muscovy, excerpted from Glenn E. Curtis (ed.), Russia: A Country Study,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98. ISBN 978-0-16-061212-1.


  9. ^ Sigfried J. De Laet, History of Humanity: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aylor & Francis, 2005, p. 196. ISBN 978-92-3-102814-4.


  10. ^ The Battle of Kulikovo (8 September 1380)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年6月7日,.. Retrieved 22 July 2007.


  11. ^ Service, Robert. A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4–5. ISBN 0-074-40348-7. 


  12. ^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矿工罢工. 2008-11-29 00:48: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6) (中文(简体)‎).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书目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概述
  • Riasanovsky, Nicholas V. and Mark D. Steinberg. A History of Russia. 7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 Becker, Seymour. "Nobility and Privilege in Late Imperial Russia", 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2:4 (October 1987) pp. 1006–1007.

  • Russia : a country study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edited by Glenn E. Curtis. Washington, DC :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1998. DK510.23 .R883 1998

  • Hobsbawm, Eric. 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 Vintage, 1996.

  • Manning, Roberta. The Crisis of the Old Order in Russia: Gentry and Govern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 Moss, Walter G. A History of Russia. Vol. 1: To 1917. 2d ed. Anthem Press, 2002.

  • 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U Press, 1988.


苏俄和苏联时期
  • Cohen, Stephen F. Rethinking the Soviet Experience: Politics and History since 191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 Fitzpatrick, Sheil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Goldman, Marshall I. "Economic Problems in the Soviet Union", Current History, 82, October 1983, 322–25.

  • Paul R. Gregory and Robert C. Stuart, Russian and Soviet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Addison-Wesley,Seventh Edition, 2001/

  • Lewin, Moshe. Russian Peasants and Soviet Power.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8.

  • McCauley, Martin. The Soviet Union 1917–1991. 2d ed. London: Longman, 1993.

  • Moss, Walter G. A History of Russia. Vol. 2: Since 1855. 2d ed. Anthem Press, 2005.

  • Remington, Thomas. Building Socialism in Bolshevik Russia.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84.

  • Solzhenitsyn, Aleksandr. The Gulag Archipelago: 1918–1956.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73–1975.


俄罗斯联邦时期
  • Cohen, Stephen. Failed Crusade: America and the Tragedy of Post-Communist Russia. New York: W.W. Norton, 2000.

  • Fairbanks, Jr., Charles H. 1999. "The Feudalization of the State." Journal of Democracy 10(2):47–53.

  • Paul R. Gregory and Robert C. Stuart, Russian and Soviet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Addison-Wesley, Seventh Edition, 2001.

  • Medvedev, Roy. Post-Soviet Russia A Journey Through the Yeltsin Era

  • Moss, Walter G. A History of Russia. Vol. 2: Since 1855. 2d ed. Anthem Press, 2005. Chapter 22.

  • 維爾納茨基:蒙古與俄羅斯(二)



外部連結







  • 從大國到強國:俄羅斯帝王列傳,俄新網


参见



  • 俄罗斯、俄罗斯人、俄罗斯文化


  • 罗斯受洗、第三罗马、俄罗斯正教会

  • 蒙古征服俄罗斯


  • 俄罗斯沙皇国、俄罗斯帝国

  • 苏联历史

  • 俄國君主列表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