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比利时王国

  • Koninkrijk België (荷蘭語)


  • Royaume de Belgique (法語)


  • Königreich Belgien (德語)





比利时国旗


国旗a



coat_alt

国徽





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Eendracht maakt macht"(荷蘭語)
"L'union fait la force"(法語)
"Einigkeit macht stark"(德語)



国歌:《布拉班人之歌》
"Brabançonne"



比利时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欧盟(绿色)

比利时的位置(深绿色

–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 欧盟(绿色




比利时的位置
首都
及最大城市

布鲁塞尔b
官方语言
荷兰语
法语
德语

族群

见人口
政府
联邦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1]

• 君主

菲利普
• 首相

夏尔·米歇尔
立法机构
比利时联邦议会
• 上议院

参议院
• 下议院

众议院

独立 (自荷兰)

• 宣告独立

1830年10月4日
• 承认独立

1839年4月19日
• 创建欧共体

1958年1月1日
面积
• 总计

30,528 km2(第140名)
• 水域率

6.4 %
人口
• 2016年1月1日普查

11,250,585[2](第75名)
• 密度

363.6/km2(第23名)

GDP(PPP)

2016年估计
• 总计

5,085.98亿美元[3](第37名)
• 人均

44,881美元[3](第22名)

GDP(国际汇率)

2016年估计
• 总计

4,701.79亿美元[3](第24名)
• 人均

41,491美元[3](第19名)
基尼系数
0.263[4](2011年)

人类发展指数
 0.916[5](2017年)
极高 · 第17名
货币
欧元(€)(EUR)
时区
UTC+1(欧洲中部时间)
• 夏令时

UTC+2(欧洲中部夏令时间)
行驶方位
靠右
电话区号
+32
ISO 3166码
BE
互联网顶级域
.bec

比利时的位置

  1. 国旗官方比例为13:15,但这一格式鲜少使用;2:3的旗帜则较常使用。


  2. 布鲁塞尔大区为事实首都,但布鲁塞尔市为法定首都[6]

  3. 亦使用.eu域名,与其他欧盟成员国共用。


比利時王國(荷蘭語: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 通稱比利時,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拉丁語: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目录





  • 1 歷史


  • 2 地理

    • 2.1 气候



  • 3 政治

    • 3.1 政黨



  • 4 行政區劃

    • 4.1 城市



  • 5 經濟


  • 6 人口

    • 6.1 语言


    • 6.2 宗教



  • 7 文化

    • 7.1 體育



  • 8 交通


  • 9 軍事


  • 10 名人

    • 10.1 藝術家


    • 10.2 作家


    • 10.3 科學家


    • 10.4 運動員


    • 10.5 演員



  • 11 參考文獻


  • 12 外部連結


  • 13 参见




歷史




在比利時考古挖掘到的史前石器



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在過去的2,000年內見證了各種種族與文化的興盛與衰敗。也正因為這樣,比利時是歐洲真正的種族熔爐,凱爾特人、羅馬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跡。


西元前54年,當時主要由凱爾特人居住的這一地區被羅馬共和國將軍凱撒征服。羅馬帝國崩潰後,日耳曼人於5世紀大舉入侵,其中的一支法蘭克人隨後建立了墨洛溫王朝,其領土包括了現在的比利時。墨洛溫王朝之後由卡洛林王朝取代。


860年,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二世任命杜伯安一世为法兰德斯伯爵。979年,布鲁塞尔正式建立。1302年,弗拉芒人在“金马刺之战”中击败了法国骑兵。1328年,法国人在卡塞勒之役后,确立了对法兰德斯的统治。1425年,鲁汶大学建立。1468年,勃艮第公爵兼併烈日。


比利時後來幾經轉手,各個地區曾由荷蘭、勃艮地、西班牙、奧地利等國統治。拿破崙時期,比利時為法國的一部分,拿破崙一世戰敗後,比利時併入荷蘭。1830年,比利時爆發比利時獨立運動,從荷蘭統治下獨立,成為世襲君主立憲王國,並選擇了一位德國貴族,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王子利奧波德作為比利時的第一任國王。比利時立國後奉行中立政策,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及納粹德國佔領。二戰以後,比利時放棄中立原則,參加了北約。後來又參加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比利時歷史上有一個主要的殖民地:比屬剛果,即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比屬剛果於1885年由柏林會議贈給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利奧波德將此地命名為剛果自由邦,並收為自己的私人領地,進行殘酷的統治,同時大量種植橡膠,以滿足當時世界對橡膠輪胎的需求。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利奧波德二世於1908年放棄了對剛果的私人統治,把剛果交予比利時政府。後來比屬剛果於1960年獨立。


現代比利時作為一個現代化、高科技的歐洲國家而興盛,她同時也是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首都布魯塞爾亦是這兩個組織的總部。但是比利時一直存在國家分裂和解體的可能性。北半部說荷蘭語的弗拉芒人(親荷蘭)和南半部講法語的瓦隆人(親法國)之間長期關係緊張。


2007年6月10日,舉行聯邦議會選舉。[7]經過半年談判後組成聯合政府,但联合政府僅三個月便下台。


2010年6月議會選举后,曾經過543天未能組閣,打破組閣權最長的世界紀錄。最終導致了憲法修正案,賦予比利時南北兩半正式的自治權,首都布魯塞爾則为联邦辖地,並削弱上議院权力,議會選舉2014年起將与歐洲議會選舉同期举行,即每五年举行選举,下議院的荷蘭語區有87席,法語區有63席,兩部分擁有相等的权力。因此比利時現在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2013年7月,在位二十年的第六任國王阿爾貝二世讓位予王儲長子菲利普。[8]


2014年10月11日比利時新任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率領中間偏右聯合政府的內閣成員,向比利時國王菲利普(King Philippe)宣誓就職,終結4個月以來的政治谈判。米歇爾是比利時自1840年以來,最年輕的總理;他也將成為歐洲聯盟中,最年輕的領導人之一。[9]


2016年3月22日,首都布鲁塞尔遭遇伊斯蘭恐怖主義组织伊斯兰国成员实施的爆炸攻擊。[10]



地理



比利時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北鄰為荷蘭,南接為法國,東南臨盧森堡大公國,東與德國接壤。國土面積3.05萬平方公里。


比利時分為三大地理區域:西部的海邊平原、中部的高原、以及東部的阿登山脈。西部平原地勢平坦,有諸多圍海造出的窪地。中部為漸漸升高的平原地區,土地富饒,河流眾多,灌溉充分,同時也有一些洞穴和峽谷。東部為阿登山脈,地勢升高,最高點海拔694米(博特朗日山:Signal de Botrange),多森林,多處基岩裸露,不宜耕種。這也是比利時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棲息處。


比利時主要河流有:斯海尔德河,流經圖爾奈、根特、安特衛普,和默茲河,流經那慕爾、列日。



气候


属温帶海洋性气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多雨,1月平均氣溫0-3 °C,7月平均氣溫14-19 °C;年降水量700-900毫米,高地达1500毫米。



政治


自從比利時聯邦化後,政府結構更趨複雜。在聯邦政府以下根據語言族群而設立了三個社區,即荷兰语社區法語社區以及德語社區;同時又設立了三個行政區,即瓦隆區弗拉芒區布魯塞爾-首都區。社區和行政區互相覆蓋,分工明確。其中荷兰語社區政府和弗拉芒行政區政府合併為一個統一的弗拉芒政府;瓦隆行政區大部分對應法語社區,但東部邊疆地區為德語社區。



  • 聯邦政府:負責有關國家整體利益的事務。如外交、國防、經濟、社會福利、公共安全、運輸、通訊等


  • 社區政府:負責語言、文化和教育。如學校、圖書館、戲院等


  • 行政區政府:負責當地的土地與財產事務。如地域經濟、規劃、建屋、交通等,如一個在布魯塞爾的學校建築由布魯塞爾行政區政府管轄,但是學校作為一個教育機構則由荷兰語社區政府(如果學校教授的第一語言是荷蘭語)或法語社區政府(如果學校的第一語言是法語)負責。這是一個複雜但卻能被廣泛接受的舉措,以確保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

首都布魯塞爾是900多個重要國際機構的所在地,包括北約總部和歐盟總部,有「歐洲首都」之稱。



政黨




大廣場


比利時的政黨也充分體現了聯邦體制,大黨都是弗拉芒區的大黨或瓦隆區的大黨,沒有全國性的主要黨派。現時國會下議院150席中,87席是弗拉芒人,63席是瓦隆人。


主要政党有新弗拉芒人联盟、荷兰语基督教民主党、荷兰语开放自民党、荷兰语社会党、弗拉芒利益党、法语革新运动党、法语社会党、法语人道主义民主中心党、荷兰语绿党、法语生态党等。



行政區劃



現行的比利時行政體制於1993年7月14日啟用,分為三層:


聯邦政府,總部設於布魯塞爾。
三個社群:

  • 弗拉芒语社群:北方的黄色


  • 比利时法语社群:南方的红色


  • 比利时德语社群:东方的绿色

三個大區:

  • 弗拉芒大區:北方的黄色


  • 瓦隆大區:南方的红色


  • 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中间的蓝色

其中弗拉芒、瓦隆兩大區各下轄5個省。



城市


根据2009年7月1日資料,主要城市人口如下:



  • 布魯塞爾(人口:1,094,781)


  • 安特衛普(人口:472,526)


  • 根特(人口:233,120)


  • 沙勒罗瓦(人口:201,300)


  • 列日(人口:186,805)


  • 布魯日(人口:117,224)


經濟



人口稠密的比利時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19世紀初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比利時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為與鄰國更緊密的經濟整和創造條件。作為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比利時十分期盼歐盟能整合整個歐洲的各個經濟體。比利時1999年1月成為首批使用歐洲統一貨幣歐元的國家之一,原比利時法郎在2002年被完全取代。


比利時經濟十分倚賴國際貿易。全國GNP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出口,人均出口是德國的兩倍,日本的五倍。比利時的出口優勢來自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高度技術化、多語言以及高效率勞動力。比利時主要進口食品、機械、鑽石(未成品)、石油、化工材料、紡織品;主要出口巧克力、汽車、鋼鐵、藥品、鑽石(成品)、紡織品等。


位於比利時北部的安特衛普為歐洲第二大港,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加工地,有鑽石之都的稱譽。



人口



比利時全國總人口為10,414,336(2009年),人口密度(346/km²)僅次於荷蘭及一些歐洲小國,為歐洲人口高稠密的國家之一。


民族以弗拉芒人(佔59%)和瓦隆人(40%)為主。


比利時眾議院2014年2月13日通過安樂死合法範圍擴及未成年人一案,將成為繼荷蘭之後,全球第2個在嚴格條件下許可孩童安樂死的國家。[11]



语言


由於比利時處於歐洲日耳曼語族與拉丁語族的分界線上,因此比利時國內兩種語言並存。其中説荷蘭語的主要集中於比利时北部的弗拉芒大區,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9%,説法語的則主要位於南部瓦隆大區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約占全國總人口的41%。另外在瓦隆大區還有一小部分受官方承認的德語族群。比利時政府將這三種語言均設為官方語言。


比利時人所使用的荷兰语和法语都含有本国地方方言,但這些方言與荷蘭使用的荷蘭語或法國使用的法語差别甚微,與這兩國人交流没有障碍。


比利时分為荷兰語區與法語區,首都布魯塞爾为法语和荷兰语双语区,但法语在实际使用中占优势。



宗教





圣心圣殿是位于布鲁塞尔的一座天主教乙级宗座圣殿和堂区圣堂,是全世界面积第6大的天主教堂




比利時布魯日附近的羅奔城堡


比利時主要宗教為天主教,信徒占人口75%,近年來只有約10%人定期參加彌撒。其它宗教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新教、以及猶太教。近年来,伊斯兰教由于穆斯林移民暴增而占有全国人口的一定比例。


宗教是比利時與荷蘭分家的一個重要原因。荷蘭在當時主要信基督新教(不過現在荷兰不信教者居多),1830年荷蘭南部天主教地區爭取獨立後,便形成了現在的比利時。比利時也是許多歐洲神秘教派的活動中心。


比利時的古城布魯日是一個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市。它以精美的建築、完整的古城佈局、亮麗的風景、悠久的歷史、藝術、宗教、巧克力等等,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



文化





布魯塞爾美術廳



比利時以它的藝術、建築、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聞名天下。


比利時人酷愛薯條,一般在各個小店或火車站都可以買到小包裝的炸馬鈴薯,當地人叫做frieten(荷語)或frites(法語,但是與法國人的叫法不同)。比利時人也酷愛喝啤酒,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廠就在比利時。做甜點(Goffres)是比利時人的特長。比利時巧克力和瑞士巧克力聞名於世,手工製作的餅乾、蛋糕等也非常有名。


比利時是很多法國作家的安樂窩,如維克多·雨果、大仲馬等。比利時也是畫家的天堂,弗萊芒畫派是17世紀最重要的畫派。


此外,在2003年1月30日,比利时成为继荷兰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體育


足球是比利時的第一運動,1980年代是比利時國家足球隊的巔峰時期,在國際球壇享有“紅魔”之稱。2000年曾與荷蘭聯合舉辦了歐洲國家杯賽,被譽為歷史上最為成功的歐洲國家杯賽之一。此外自行車及一級方程式亦是極受到民眾歡迎的運動。



交通



比利时国内的交通相对比较发达,除了公路及高速公路以外,还有四通八达的火车、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及公共汽车。


布魯塞爾拥有2座国际机场,位于布鲁塞尔市近郊的是布魯塞爾機場,有小火车直接连接布鲁塞尔市中心火车站(北站)及布鲁塞尔南站。另外的一个飞机场沙勒羅瓦-布魯塞爾南機場,距离布鲁塞尔较远。布魯塞爾以外尚有安特衛普國際機場和列日機場。


公共交通网最繁密的是首都布鲁塞尔,它是全国铁路的中心枢纽,具有众多国际铁路线路,如连接布鲁塞尔-巴黎-科隆-阿姆斯特丹的“大力士”火车(thalys),连接布鲁塞尔-伦敦圣潘可拉斯站-巴黎的欧洲之星等等。


从别的国家到达比利时特别是布鲁塞尔的方式很多,相对便捷的方式在欧洲范围内坐火车,从欧洲之外的国家到达比利时坐飞机。



軍事


比利時國防軍,自2002年以來,為一個單一的綜合性軍事組織,他們由一個統一的組織結構分成四個主要組成部分:


  1. 地面部隊;比利時陸軍

  2. 海上部隊;比利時海軍

  3. 空中部隊;比利時空軍

  4. 醫療部隊;比利時醫療團

各部隊軍階統一,海軍的圖章則有不同的設計。




反恐特戰隊




F931巡防艦



名人



藝術家



  • 老彼得·布呂赫爾(1525年-1569年),16世紀弗萊芒畫家,有農民畫家之稱。


  • 魯本斯(1577年-1640年),畫家。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最傑出代表人物。


  • 勒內·馬格利特(1898年-1967年),比利時近代美術的三大畫家之一。超現實主義畫家。


  • 詹姆斯·恩索,比利時近代美術的三大畫家之一。生於奧斯坦德,以「假面具畫家」聞名於世,卻是現實主義畫家。


  • 保羅·德爾沃,比利時近代美術的三大畫家之一。超現實主義畫家。


  • 埃爾熱(1907年-1983年),漫畫家。創造了漫畫人物丁丁。


作家



  • 維爾哈倫(1855年-1916年),著名詩人。


  • 梅特林克(1862年-1949年),詩人、劇作家,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青鳥》


  • 喬治·西默農(1903年-1989年),生於列日,是20世紀最多產的作家。


科學家



  • 維薩留斯(1514年-1564年),解剖學奠基人。


  • 斯台汶(1548年-1620年),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


  • 海爾蒙特(1577年-1644年),化學家、生理學家。近代化學萌芽時期的代表人物。


  • 歐內斯特·索爾維(1838年-1922年),化學家、實業家,以索爾維制鹼法和資助召開「索爾維會議」聞名。


  • 貝克蘭(1863年-1944年),化學家。酚醛樹脂的發明者。


  • 朱勒·博爾德(1870年-1961年),生物學家,19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獎者。


  • 普里高津(1917年-2003年),物理化學家。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皮埃尔·德利涅(1944年-),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


運動員



  • 安素·史斯富(1966年-)。足球員。


  • 克萊斯特絲(1983年-)。女子網球員。


  • 賈斯汀·海寧(1982年-)。女子網球員。


  • 伊登·夏薩特 ( 1991年 - ) 。足球員。


  • 奇雲·迪布尼(1991年-) 。足球員。


  • 羅馬路·盧卡古 ( 1993年 - ) 。足球員。


  • 恩歷克·卡利斯高(1993年-)。足球員。


演員



  • 奧黛麗·赫本(1929年-1993年)。知名舞台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參考文獻




  1. ^ Government type: Belgium. The World Factbook. CIA. [19 December 2011]. 


  2. ^ Bevolkingscijfers per provincie en per gemeente op 1 januari 2016/Chiffres de la population par province et par commune, a la date du 1er Janvier 2016 (PDF). Statistics Belgium, Federal Public Service Economy. 24 January 2016 [24 March 2016]. 


  3. ^ 3.03.13.23.3 Belgium.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October 2016 [2016-11-27]. 


  4. ^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source: SILC). Eurostat Data Explorer. [13 August 2013]. 


  5.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6. ^ The Belgian Constitution (PDF). Brussels, Belgium: Belgian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ay 2014: 63 [10 September 2015]. 


  7. ^ 吳黎明,比利時舉行大選,新華網


  8. ^ 老父遜位 比利時新國王登基. 中時電子報. 2013-07-22. [永久失效連結]


  9. ^ 比利時中間偏右政府宣誓就職. 中央廣播電台. 2014-10-11. 


  10. ^ 路西,比利時首都連環爆炸逾30人喪生250人受傷,《BBC中文網》,2016年3月22日。


  11. ^ 荷蘭之後 比利時允孩童安樂死,中央社,2014年2月14日



外部連結





  • 比利時聯邦政府官方網站(荷兰文)(法文)(德文)(英文)


  • 比利時[永久失效連結](中文)


  • 比利時概況(中文)

  • 布魯塞爾


参见


  • 比利時通訊

  • 比利時國防軍

  • 比利時外交

  • 比利時旅遊

  • 比利時人列表

  • 比利時大學列表














K3fRM0Kqf9ahcF avr LO 6c
XYxHUHeeKYE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영화 미래의 미라이 다시보기 (2018) 다운로드 링크 무료보기

Chuyện tình của sao nam Cbiz đem lòng yêu quản lý: Người tìm được chân ái, kẻ vẫn chưa chịu thừa nh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