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西铭》又名《订顽》,是张载作品《正蒙·乾称篇》中的一篇文章。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儒家類。
最早张载作有《订顽》,記錄於学堂双牖的右侧,全文僅253字。程颐将《订顽》改称为《西铭》,並独立成一篇文章,程颐稱:“孟子之后,只有《原道》一篇,其间言语固多病,然大要尽近理。若《西铭》则是《原道》之宗祖也。《原道》却只说道元,未到《西铭》意思。据张子厚之文,醇然无出此文也。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1]。乾道八年(1172年),朱熹作《太极解》與《西铭解》。南宋學者多不同意朱熹之說,因此朱熹曾與汪应辰、陆子美、林栗、郭雍等人進行《西铭》论战。近代學者韦政通认为:“《西铭》全文最可贵的是因为它表现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爱精神。人所以能有这种精神是基于‘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的天人一本的形上肯定。……至于‘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云云,则是博爱精神的具体说明,也就是能体天之德的表现。这样横渠使天人合一论不只限于成圣成贤的修养,也包括仁爱与民本精神的发扬,而达成成圣成贤的终极目标。这是一个新的发展。”[2]何炳棣認為朱熹对《西铭》的了解最為深刻。[3]
张载另著有《东铭》,朱熹亦肯定《东铭》有“开警后学”之功,但其“意味有穷”,于下学功夫“犹有未尽”。
注釋
^ 《张子全书》,见四部备要本卷十五,第1页
^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册,台北水牛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參考書目
- 何炳棣:〈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从张载的《西铭》谈起〉。
- 呂妙芬:〈〈西銘〉為《孝經》之正傳?──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
这是一篇關於歷史著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