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熊十力 | |
---|---|
出生 | 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四 (1885-02-18)1885年2月18日 大清湖北省黄冈县上巴河张家湾 |
逝世 | 1968年5月23日(1968-05-23)(83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虹口医院 |
死因 | 心臟衰竭 |
职业 | 学者 |
活跃时期 | 20世纪 |
亲属 | 熊幼光(长女) 熊再光(次女) 熊原、熊儒(皆孙女) 熊明心、熊明宗(皆曾孙女) |
学历
| |
经历
| |
代表作
| |
备注 | |
其師為欧阳竟无,其弟子為高赞非、张立民 |
熊十力(1885年2月18日-1968年5月23日),湖北黄冈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家、学者。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后改名十力,号子真,晚年号漆园老人。1968年5月23日,因反对文化大革命绝食患病,逝于上海虹口第一医院。[1]
目录
1 生平
2 哲学观点
3 著作
4 评价
5 脚注
6 参考文献
7 參考資料
8 研究書目
9 外部連結
生平
熊十力出生在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乡间(今黄冈市团风县上巴河镇熊坳村张家湾)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时为人牧牛。
13岁到14岁时,他的父母相继病亡。日后他只是在父亲的朋友何柽木先生处读了半年乡塾。[1]
16岁到17岁时游学乡间。受到维新派影响,读孟子[註 1] 、王船山[註 2] 、顾亭林[註 3] 书,萌发革命之志。[1]
1905年,熊十力考入湖北新军特别学堂。次年春,加入日知会。由于熊十力在军学界图谋举事,遂被鄂军首领张彪通缉,幸为友人掩护,秘密出逃。武昌起义后,曾任湖北都督府参谋。
民国元年,参与编辑日知会志。二次革命失败后,曾去江西德安教书。
1917年到1918年间,曾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后慨然弃政向学,以探讨人生的本质、增进国民的道德为己任。[1]
1919年前后,执教于天津南开中学,不久结识梁漱溟。
1922年在南京从歐陽竟無学佛教唯识学,并和柳诒徵、汤用彤等人交游。后受聘为北京大学特约讲师。
1928年在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學)讲学。逐渐离开佛教唯识学,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抗战时期,熊十力入川,继续著述讲学。抗战末期出版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和《读经示要》是他的思想成熟、体系完成的标志。
1949年,雖然得到蔣介石邀請,熊十力認為國民黨敗象已定,決定留在中國,不隨國民黨至台灣。1950年3月,熊十力到京,齐燕铭到车站迎接。到京后住在董必武租定的北京安定门内车辇店胡同五十一号,房主为周刘氏,系南向房屋,租金若干担米。6月17日,移住护国寺大觉胡同十二号,是熊先生早期学生张云川觅得的单独院落。此时,房屋家具均由政府安排购置,工资按当时最高标准订为八百斤小米。其年夏天,熊十力在书肆上偶得《张江陵集》一部。仲秋,写成六万多字的《与友人论张江陵》(这里,友人是指傅治芗。)的小册子,由几人集资印存二百部。
郭沫若本希望熊十力到中国科学院去,那里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但熊十力说他仍回北大老巢,按老规矩,每周两点钟课,不到校上课,让学生到他家里来。他仍然过着独居、思考、著述的生活。贺麟、任继愈曾分别带学生到熊家听熊讲课。这一段时间,熊十力生活比较安定。董必武、徐特立、郭沫若、李四光、张东荪、张申府、陈铭枢等都来看过他。他与梁漱溟、林宰平、贺麟、伍庸伯、废名等,有过一些往来。得游者有王星贤、郭大中、刘公纯、阴法鲁等。11月,熊十力通过张云川与大众书店郭大中、万鸿年商量,将与印顺法师论战的《摧惑显宗记》印二百册。资金由赵介眉赞助。是书以黄庆(黄艮庸)述的名义,全称为《申述新论旨要平章儒佛摧惑显宗记》,作为“十力丛书”之一。
熊十力曾写信给毛泽东和中央人民政府,建议设立中国哲学研究所,培养研究生研讨国学;恢复南京内学院,由吕秋逸主其事,恢复浙江智林图书馆,由马一浮主其事;恢复勉仁书院,由梁漱溟主持之。以上后三机构是早间性质,但请中央或地方政府资助。据说毛泽东曾复信数字,大约是:“十力先生:长函诵悉,谨致谢意。”不过熊十力仍坚持提以上建议,1951年曾再上书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1954年又分别致函毛泽东、郭沫若。
1951年2至5月,熊十力在北京著成《论六经》,商诸大众书店郭大中、万鸿年印二百余部,作为“十力丛书”之一存之。安贫好学的刘公纯帮助校对。这本书又题“与友人论六经”,友人系指董必武。熊十力春天与董见面时就想与他谈儒家经典,后取笔谈形式。全书于六经中对《周礼》(即《周官》)发挥甚多,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是书认为,《周官》、《春秋》之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为同一系统,是孔子为万世开太平之书,是中国文化与学术思想之根源。这些观点,在抗战末年的《读经示要》中已经有了,在以后的《原儒》中更有发挥。本书书末的部分,是熊十力致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的一封长信。信中恳请当局复兴中国文化,提振学术空气,恢复民间讲学。
1951年5月,熊十力曾托李渊庭带一字条给梁漱溟:“辩证法。《易》与新学说确有不同处。新义根底是斗争,《易》道虽不废斗争,但斗争是不得已而用之。要以仁义为经常之道,我正在于此处用心。”是月,曾有两长函致梁漱溟,讨论梁著《中国文化要义》。对梁先生提出的中国文化“早熟”、“退化”诸说,对所谓中西文化发展归本于情感与理智各有偏胜之说,关于中国古代没有“民治”思想之说,关于中国学术不能谓为哲学,不妨说为主义与思想及艺术云云,熊十力都提出了批评。
1951年6月30日,熊十力致函蒙文通,言及自己的孤独,说自己足不出户,亦无人往来,老学生只二三人时一过。林宰平住得太远。梁漱溟和张东苏不常到此,所思亦不尽同。唯贺磷还常见面。贺是性情中人。北大哲学系学生九人左右,每星期天来一次,听熊先生讲授《新论》,然往往因开会游行,不能不多旷缺。八月,通过张遵骝介绍,刘静窗始与熊十力通信。
1951年腊月至1952年秋,熊十力集中精力删削《新唯识论》语体本,文字减少了近一半左右(熊先生自己说减少了三分之二),结构、主旨未变。
1952年秋移居十刹海后海的鼓楼大金丝套十三号,一所小四合院。这是国务院购买的,乃公房,安排熊先生住(熊先生1954年离开北京时即把房子退掉了)。
1953年冬,《新唯识论》由董必武协助印行。
1953年,斯大林去世,让许多小学生也哭成一团。熊十力对此持坚决的批评态度。
1954年,自春至秋,熊十力埋头著《原儒》。这是熊十力的又一大著。到中秋节,熊十力已将上卷写完。
1954年10月29日,由弟子刘公纯、周朋初陪同,熊十力离京,从此定居沪上。行前,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在北京饭店为熊十力饯行。[2]
文革开始之后,1967年,熊十力遭抄家、批判。他對於紅衛兵的行為感到悲憤不已,不断给中央领导写信抗议,他独自一个人在街上和公园里自言自语:“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3][4]
1968年,熊十力在家曾拒绝饮食,后改为减食。但仍不停地写书,写了又毁,毁了又写。春夏之交,又患肺炎,病后不肯服药,送医院前已发高烧。在虹口医院治疗后基本好转,但他习惯于一清早开窗,又患感冒。病体衰弱,大便用力过猛,心力衰竭,抢救不及,于5月23日上午九时与世长辞,终年84岁。[5]
哲学观点
儒家 |
---|
儒學理論 仁 義 礼 智 信 天命 良知 天理 中庸 道統 聖賢 君子 王道 (儒家思想) |
儒門人物 堯 舜 禹 商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
宰予 冉耕 冉求 言偃 颛孙师 朱熹 |
古代儒者 中國 董仲舒 何休 鄭玄 王肅
程順則 向象賢 蔡溫 |
儒家經書 六经 五经 九經 四书 十三经
十三經注疏 四書章句集注 |
古典儒學 中国儒学 经学 今文經學 古文經學
琉球儒學 |
當代儒學 學者 熊十力 梁漱溟 马一浮 唐君毅
新儒家 孔教 學衡派 波士頓儒家 |
相关事项 六艺 孔子弟子 三纲五常 五经博士 书院 孔庙 衍聖公 科举 国子监 批林批孔孔子和平獎 |
儒家文化圈 |
熊十力主要的哲学观点是:体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质不二、天人不二。人与天地万物同具仁心本体,内蕴着极大的力量,可以创造、生化。又主张人不被人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所遮蔽,以致忘却人之所以为人的根蒂。
著作
主要著作有《新唯识论》、《论六经》、《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
评价
熊十力被《大英百科全书》称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哲学家。熊十力面对西学的冲击,在儒学价值系统崩坏的时代,重建儒学。熊十力是新儒家的实际开山人物。熊十力的三大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在20世纪后半叶香港、台灣、东南亚地区的新儒家风潮中起到领导作用。熊十力及其三弟子(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和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被称为当代“新儒学八大家”。
熊十力自谓:“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3]
许纪霖:“一代大师已远去,世间再无熊十力。”[3]
脚注
^ 孟子:名轲,字子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 王夫之:湖南衡山人,晚年住在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世称“王船山”或“船山先生”,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 顾炎武: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参考文献
^ 1.01.11.21.3 熊十力. 中国学术论坛网. [200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中文(中国大陆)).
^ 一厢情愿的提议. 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0年] (中文(中国大陆)).
^ 3.03.13.2 一代狂哲熊十力. 光明网. [2009年] (中文(中国大陆)).
^ 文革时期国学大师熊十力痛苦悲吟:中国文化亡了. 凤凰网. [2012年] (中文(中国大陆)).
^ 沤灭全归海落日下崦嵫. 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0年] (中文(中国大陆)).
參考資料
- 《熊十力先生學行年表》,蔡仁厚著,1987,台北,明文出版社。
研究書目
- 張慶熊:《熊十力的新唯識論與胡塞爾的現象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 张庆熊:〈熊十力和胡塞尔的本体论学说〉。
- 张庆熊:〈从“致知疑难”的求解看牟宗三与熊十力的异同〉。
- 刘康:〈待之以无待 悠悠任天常——熊十力晚年“外王学”的启示〉。
外部連結
- 印順法師--評新唯識論自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