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檳榔

保护状况



未予评估(IUCN 3.1)[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目:
棕榈目 Arecales
科:
棕榈科 Arecaceae
属:
槟榔属 Areca

种:

檳榔 A. catechu

二名法

Areca catechu
L., 1753

ArecaYield.png
槟榔的种植生产量分布



本頁面使用旁註標記,若瀏覽器不支持,標音會顯示在文字後方,如:衣(yi)。

檳榔(學名:Areca catechu)別名儐郎賓門螺果仁頻仁榔洗瘴丹仙瘴丹[2],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廿公尺。“槟榔”一词源于馬來语“pinang”[來源請求]。槟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热带地区、東非及大洋洲。


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莖直徑約15公分,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多粒檳榔子。採收期約八月底到處理晒乾」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亦可生吃。檳榔花亦可其口感若要好需種植於亞熱帶海拔400~900公尺,在這個海拔範圍所生長的檳榔其價格也最高。




目录





  • 1 成份

    • 1.1 致癌物质


    • 1.2 倒吊子檳榔



  • 2 用途


  • 3 文化习俗

    • 3.1 印度


    • 3.2 中国大陆

      • 3.2.1 湖南


      • 3.2.2 潮汕地区



    • 3.3 臺灣

      • 3.3.1 盛行率




  • 4 參看


  • 5 参考文献


  • 6 外部連結




成份


檳榔具有生物鹼,包括檳榔鹼英语Arecoline(主要)和檳榔次鹼英语Arecaidine,檳榔果實含有濃縮單寧(原花青素),此原花青素尚未證實具有抗老化「自由基」的作用,咀嚼果實有些微成癮性,萃取物已證實有抗抑鬱效果。檳榔吃後會面紅耳赤,如醉酒一般,蘇東坡寫過“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暗麝著人簪茉莉,紅潮登頰醉檳榔”的詩句。檳榔鹼曾被用來治療寄生蟲(絛蟲、鉤蟲、蛔蟲、蟯蟲、薑片蟲等),但具有致癌性。



致癌物质


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确定了檳榔子屬于第一類致癌物[3],證實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



倒吊子檳榔


「倒吊子檳榔」跟一般檳榔的大小顏色一樣,唯一的不同在於一般檳榔都是朝下生長,但是「倒吊子檳榔」是朝上生長,雖然只有生長方向不同,但許多人誤食「倒吊子檳榔」後會很快出現中毒症狀,死亡率也不低。[4]


一般都認為「倒吊子檳榔」的生物鹼含量高出一般正常生長方向的檳榔許多,但臺灣高雄醫學院實際將「倒吊子檳榔」以及一般檳榔進行分析,卻意外的看不出兩者的檳榔鹼含量有明顯的差距。因此「倒吊子檳榔會致命」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5]



用途


可作藥用,中醫認為可以利尿消積,可防治寄生蟲、消化不良。也常被當成娛樂性藥物。[來源請求]



文化习俗


除了入藥外,亞洲有许多地区,例如中國廣西、四川、湖南、海南與臺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均有嚼食檳榔的風俗。[來源請求]



印度


古時,槟榔是佛教供奉时不可或缺的圣品。《文殊師利問經卷上》:“佛告文殊師利,有三十五大供及以可味香和檳榔楊枝浴香”。佛教高僧認為,吃檳榔可治病,唐代玄奘當年在印度那爛陀寺留學取經,可以享受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并供给大人米一升。[6]



中国大陆


中國南方久有服用檳榔抵禦寒冷、驅除濕熱的習俗,韓愈、柳宗元、蘇軾、黃庭堅、朱熹、劉伯溫等都有食檳榔的紀錄。


中国典籍中东汉杨孚《异物志》最早记载:.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槟榔,若笋竹生竿,种之精硬,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柱。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瘣焉。因坼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大如桃李。又生棘針,重累其下,以禦衛其實。剖其上皮,空其膚,熟而貫之,硬如乾棗。以扶留藤古賁灰并食,下氣,宿食消谷。


唐刘恂《岭表录异》记载更详:


槟榔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自嫩及老,采实啖之。以扶留藤、瓦屋灰同食之,以祛瘴疠。安南人自嫩及老彩实啖之,以不娄藤兼之瓦屋子灰,竞咀嚼之。自云交州地温,不食此无以祛其瘴疠。广州亦噉槟榔,然不甚于安南也。”


檳榔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湖南




湘潭槟榔


湖南人嚼乾壳槟榔,消费群体基本为男性。湖南槟榔最早始于湘潭,有俗谚稱:“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又有一句「檳榔配菸,法力無邊;槟榔泡酒,永垂不朽。」湖南省檳榔協會打出的口號是:「檳榔在口,精神抖擻。」由于湖南本地不产槟榔果,大量槟榔均从热带地区海南岛、泰国和臺灣输入,再由本地加工。即食型槟榔分为乾壳和加工之后两类,以后者为主。乾壳槟榔即不做其他加工直接咀嚼食用,加工后乾壳槟榔程序,其制作大体有四道主要程序即煮熟、烘乾、外壳上糖(焦糖)、去籽。


根據湖南省檳榔協會的報導,湖南省境內的檳榔相關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年產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潮汕地区


潮汕人有称橄榄为“槟榔”者。正月拜年时,主人端零食盘谓客人“请槟榔”,其实是让客人吃盘中的橄榄。大概因为橄榄跟槟榔一样可以清洁口腔,而又可登大雅之堂的缘故[7]



臺灣




一般檳榔


臺灣將檳榔當成娛樂性藥物使用的歷史悠久,與南島語系各民族相同,台灣原住民長期有嚼食習慣,也在祭典等場合使用。臺灣咀嚼檳榔的風氣非常盛行,曾被戲稱為「台灣口香糖」,保守估計臺灣嗜嚼檳榔的人口每年花費於檳榔超過千億新台幣。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17年的統計資料,檳榔是台灣種植面積最大的果品,面積廣達4萬2661公頃,是排名第二的香蕉的2.5倍,佔果品總種植面積的23%,年產量達10萬2165公噸[8]。種植檳榔對台灣的山坡地水土保持造成危害,而臺灣傳統的檳榔食用方法,如添加石灰等,也將嚼食檳榔的致癌性加強。


臺灣人食用檳榔果(俗稱菁仔,含致癌物質檳榔素及檳榔鹼[9])比較普遍的添加物有荖葉、荖花(雌性荖葉的花穗,含弱致癌物質黃樟素[10])、熟石灰及香料如兒茶素等[11]。分有白灰檳榔(包葉檳榔)、紅灰檳榔(中間夾荖花、紅灰。紅灰為熟石灰加入甘味料、調味品、香料或中藥而成)。


2007年6月29日至7月4日,高雄工商展覽中心舉辦「台灣檳榔文化博覽會暨檳榔西施產業學術論壇」,是台灣首次出現以檳榔為主題的文化博覽會。高雄工商展覽中心董事長林欽盛說,檳榔是「台灣綠寶石」,全台灣的檳榔產業高達兩百萬人,策展目的是找回台灣人對檳榔的記憶、重新認識檳榔,「不要再誤以為檳榔會亡國。」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長韓明榮則反駁:「吃檳榔會致癌,已毋庸置疑。」[12]



盛行率


嚼食檳榔在臺灣常被視為中下階層的表現,與相關的文化(如檳榔西施、隨地吐檳榔汁、滿口紅檳榔汁)俱難登大雅之堂;都會區的比例亦低於鄉村、女性遠少於男性,但青少年嚼食率愈來愈高。


以下為臺灣縣市18歲以上的檳榔嚼食率(6個月以內曾經嚼食過的即算在內,資料來源為行政院衛生署):














































































































































項目從未嚼食過檳榔或只嚼過1-2次(%)嚼食過檳榔但已戒除(%)最近六個月曾經嚼食過(%)
合計85.76.77.6
性別
72.813.014.3
98.60.41.0
年齡別
18-29歲93.92.25.6
30-39歲83.75.810.6
40-49歲79.79.111.3
50-64歲83.79.76.7
65歲以上90.07.52.5
現住地縣市別
臺北市91.94.14.0
新北市87.45.67.0
臺中市86.36.67.1
臺南市85.74.89.5
高雄市86.17.06.9
基隆市88.06.35.7
新竹市92.33.44.3
嘉義市91.04.24.8
桃園市84.88.17.1
新竹縣82.28.59.3
苗栗縣88.33.78.0
臺中縣84.45.210.4
彰化縣81.99.98.2
南投縣85.68.65.8
雲林縣72.96.510.7
嘉義縣79.87.912.3
臺南縣78.77.314.0
高雄縣84.76.09.3
屏東縣87.16.46.5
宜蘭縣82.74.213.1
花蓮縣58.911.229.9
臺東縣75.01019.2
澎湖縣92.24.23.6

註:


  • 資料來源為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管制藥品管理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規劃辦理之「民國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

  • 有關嚼食檳榔係依據樣本個案面訪問卷資料,偶而應酬時才嚼食亦算「有嚼食」,「已戒嚼者」需超過6個月未嚼食。


參看


  • 口腔癌

  • 檳榔西施

  • 湘潭市

  • 檳榔嶼


参考文献




  1.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4.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17 June 2016.


  2. ^ 檳榔别名 - 《事物异名录·药材·槟榔》荃)


  3. ^ 致癌食物也是分等级的吗?很多常吃的食物竟是一级致癌物. WebMD. [2018-12-08] (中文(中国大陆)‎). 


  4. ^ 倒吊子檳榔植物鹼高出兩倍 誤食會要命. ETtoday新聞雲. 2012年9月26日. 


  5. ^ 倒吊子檳榔致命原因成謎 高醫展開研究[永久失效連結]


  6.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3


  7. ^ 趣说槟榔:潮汕人缘何把吃橄榄说成“食槟榔”. 红网. [2017-10-03]. 


  8. ^ 黃天如. 水果王國果品種植面積最大的竟是檳榔!每年近3000人死於口腔癌. 風傳媒. 2018-07-24 [2018-07-24] (中文(台灣)‎). 


  9.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8月發表專論公布「檳榔果實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果實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風險。


  10. ^ 認識檳榔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4-15.


  11. ^ 嵐谷的天地: 檳榔面面觀(一):前言與檳榔成分


  12. ^ 〈檳榔博覽會 辣妹吸客〉,2007年6月30日《蘋果日報》(台灣)



外部連結







  • 檳榔 Binglang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檳榔 Binglang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大腹皮 Dafupi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 檳榔 Bing Lang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体中文)(英文)


  • 大腹皮 Da Fu Pi 中藥標本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体中文)(英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he Dalles, Oregon

眉山市

清晰法令